第182章 雍正熹妃15
清穿,我在後宮混日子 作者:舟舟愛喝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曆出生後,時間就好像過的飛快。
尤其是奪嫡之事已是白熱化階段,胤禛和胤禩鬥的你來我往的。
不過,胤禩的陣營出了一些些小小的問題。
首先是胤禟,因著胤禎那句額娘,變的小心翼翼了起來,頗有些放不開手腳之意。
再就是胤?,因為雍親王的嘉側福晉,鈕鈷祿氏居然有一半的族人都選擇了胤禛,這讓胤禩很不滿意。
但胤?也不是胤禩說拿捏就能拿捏的了的,隻好認下了這口氣。
胤禎也不如以往活潑,從前在朝堂上跟著雍親王對著幹的勁兒早就沒了,如今悶聲辦差,除了幾個人的小聚,平常都隻在府裏窩著,不出門。
看似胤禩支持的兄弟不少,可這些兄弟都在奪嫡中劃水前行,根本不起作用。
反觀胤禛那裏,借著鈕鈷祿氏的手做了幾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贏了百姓中的好名聲不說,連康熙都對他另眼相看了不少。
然而越是這樣,胤禛越是緊張,他那皇阿瑪心眼之小,心愛的太子都說廢就廢了,更何況他這個從小就不算得寵的皇子呢。
瑩萱也適時的央著胤禛帶她和小弘曆去莊子上玩兒。
胤禛剛辦好了差事,正怕他這個心思詭異的皇阿瑪找事呢。
摟著瑩萱感慨道:“這府裏,再沒有人比你更懂爺了。”
瑩萱:也不是,就是對你們這段曆史太熟了,熟到能預知康熙要找事兒。
於是胤禛告了假,帶著瑩萱和弘曆還有弘時一起去了京郊的莊子小住。
宮裏的康熙:算他跑得快。
胤禛就保持著這樣的頻率,辦完差事就跑,不居功不聽表揚,居然還打消了些康熙的疑心。
主要是同行襯托的好,畢竟胤禩是個十分喜歡上竄下跳的皇子,這是眾所周知的。
有胤禩在前麵頂著老爺子的怒火,胤禛一邊默默的積累自己的勢力,一邊暗戳戳的看好戲。
甚至,胤禛還有兩個討人喜歡的兒子在宮裏學習。
弘暉雖不如弘晏聰慧,但是是個敬愛兄長疼愛弟弟的好孩子,康熙也有幾分真心的喜愛。
更何況胤禛還有一個不拖後腿的福晉。
幾番對比下來,眾位大臣心裏也都有了數。
雖說雍親王性子不討喜,但是人家府裏是真的爭氣。有一個賢德的嫡福晉,還有一個有聖恩的嘉側福晉。不僅如此,在後代上,雍親王也完勝胤禩。
本覺得八阿哥不錯的臣子,也不好昧著良心說胤禩比胤禛更適合那個位置。
畢竟到現在為止,八阿哥府裏隻有一個病病歪歪弘旺,還隻是妾室的兒子,雖然抱給了八福晉養著,但連個正經嫡子都沒有,到底是不足。
瑩萱在莊子上玩兒的開心,迴府後也沒閑著。
自己的弘晏最是聰慧,而且對她這個額娘也是聽話的很,瑩萱甚至都懶得編理由,從弘晏開始認字的時候,就開始努力的給他普及地理知識。
瑩萱已經不把希望放在胤禛身上了,反正他也不是個長壽的。
她隻和弘晏私下裏商量著,等弘晏登基後,可以讓他的這些叔叔大爺們都別閑著,外麵那麽大,他們“一定”想去看看。
弘晏從進尚書房就開始給自己打基礎,跟所有的皇孫相處的都非常好。
他的叔叔大爺們無不稱讚弘晏是個聰慧懂事的。
就連一向跟胤禛不對付的老九胤禟都說:“老四那冰坨子臉,怎麽會有這麽討喜的兒子,真是奇了。”
一直到胤禛登基前,胤禛的所有兄弟都接受了弘晏的交易。
雖然太子和胤禔還在圈禁,胤禎也因著弘晏的原因沒有過多的質疑胤禛,除了改了名字,大家都好好的在自己府裏待著。
胤禛登基後覺得自己過的太順利了,但是又覺得理應如此,也沒有多想。
殊不知,他的兄弟們都等著他去了,弘晏繼位,好叫他們可以大展身手呢。
胤禔早早就跟弘晏聯係上了,所以並沒有頹廢的在府裏造人,而是每日堅持鍛煉,等著給弘晏打天下呢。
胤禛不知道這些,他繼位後先是追封了自己的生母,然後立了皇後。
至於瑩萱,則是位列貴妃,因為有康熙的賜號,為嘉貴妃。
年氏受寵,但又不是那麽受寵,隻得了一個妃位,封號瑾。
李氏因生育有功,封為了齊妃。
耿氏生了六阿哥弘晝,封為裕嬪。
宋氏為懋嬪。
還有一位寧嬪,也是潛邸的老人,瑩萱對她印象不深,隻知她是武氏,漢軍旗知州武柱國的女兒,其餘便不知了,寧嬪在後院安靜的很,除了去請安,基本看不到她人。
不過生的一副好顏色,即使沒有孩子,也得了個嬪位。
其餘便是些貴人常在之類,瑩萱沒有太過去了解。
弘曆也大了,不同於弘晏被胤禛拘著學習,弘曆更愛出去跑馬。
正好跟他的十叔允?關係不錯,弘曆這個哥寶男,和允?這個最早看出胤禛潛力的皇子,兩個人充當中間人,由弘晏發話布置任務,弘曆傳達,允?再挨個去哥哥弟弟們的府上轉悠。
就這麽在胤禛的眼皮子底下,玩兒起了“暗度陳倉”的戲碼。
弘晏還是很敬重胤禛這個父親的,他隻是想去外麵發展發展,於是他的好弟弟弘曆就是他的第一發言人。
弘曆已經是個十多歲的少年了,因為允禔和允禵的開後門,在軍中也混的不錯。
弘晏很滿意,弟弟就是要這麽用。
弘暉哥哥也不能落下,雖然弘暉沒有開國君主的架勢,但守城綽綽有餘。
弘晏現在就開始盤算起自己的大爺們,叔叔們,以及兄弟們的用處了。
尤其是奪嫡之事已是白熱化階段,胤禛和胤禩鬥的你來我往的。
不過,胤禩的陣營出了一些些小小的問題。
首先是胤禟,因著胤禎那句額娘,變的小心翼翼了起來,頗有些放不開手腳之意。
再就是胤?,因為雍親王的嘉側福晉,鈕鈷祿氏居然有一半的族人都選擇了胤禛,這讓胤禩很不滿意。
但胤?也不是胤禩說拿捏就能拿捏的了的,隻好認下了這口氣。
胤禎也不如以往活潑,從前在朝堂上跟著雍親王對著幹的勁兒早就沒了,如今悶聲辦差,除了幾個人的小聚,平常都隻在府裏窩著,不出門。
看似胤禩支持的兄弟不少,可這些兄弟都在奪嫡中劃水前行,根本不起作用。
反觀胤禛那裏,借著鈕鈷祿氏的手做了幾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贏了百姓中的好名聲不說,連康熙都對他另眼相看了不少。
然而越是這樣,胤禛越是緊張,他那皇阿瑪心眼之小,心愛的太子都說廢就廢了,更何況他這個從小就不算得寵的皇子呢。
瑩萱也適時的央著胤禛帶她和小弘曆去莊子上玩兒。
胤禛剛辦好了差事,正怕他這個心思詭異的皇阿瑪找事呢。
摟著瑩萱感慨道:“這府裏,再沒有人比你更懂爺了。”
瑩萱:也不是,就是對你們這段曆史太熟了,熟到能預知康熙要找事兒。
於是胤禛告了假,帶著瑩萱和弘曆還有弘時一起去了京郊的莊子小住。
宮裏的康熙:算他跑得快。
胤禛就保持著這樣的頻率,辦完差事就跑,不居功不聽表揚,居然還打消了些康熙的疑心。
主要是同行襯托的好,畢竟胤禩是個十分喜歡上竄下跳的皇子,這是眾所周知的。
有胤禩在前麵頂著老爺子的怒火,胤禛一邊默默的積累自己的勢力,一邊暗戳戳的看好戲。
甚至,胤禛還有兩個討人喜歡的兒子在宮裏學習。
弘暉雖不如弘晏聰慧,但是是個敬愛兄長疼愛弟弟的好孩子,康熙也有幾分真心的喜愛。
更何況胤禛還有一個不拖後腿的福晉。
幾番對比下來,眾位大臣心裏也都有了數。
雖說雍親王性子不討喜,但是人家府裏是真的爭氣。有一個賢德的嫡福晉,還有一個有聖恩的嘉側福晉。不僅如此,在後代上,雍親王也完勝胤禩。
本覺得八阿哥不錯的臣子,也不好昧著良心說胤禩比胤禛更適合那個位置。
畢竟到現在為止,八阿哥府裏隻有一個病病歪歪弘旺,還隻是妾室的兒子,雖然抱給了八福晉養著,但連個正經嫡子都沒有,到底是不足。
瑩萱在莊子上玩兒的開心,迴府後也沒閑著。
自己的弘晏最是聰慧,而且對她這個額娘也是聽話的很,瑩萱甚至都懶得編理由,從弘晏開始認字的時候,就開始努力的給他普及地理知識。
瑩萱已經不把希望放在胤禛身上了,反正他也不是個長壽的。
她隻和弘晏私下裏商量著,等弘晏登基後,可以讓他的這些叔叔大爺們都別閑著,外麵那麽大,他們“一定”想去看看。
弘晏從進尚書房就開始給自己打基礎,跟所有的皇孫相處的都非常好。
他的叔叔大爺們無不稱讚弘晏是個聰慧懂事的。
就連一向跟胤禛不對付的老九胤禟都說:“老四那冰坨子臉,怎麽會有這麽討喜的兒子,真是奇了。”
一直到胤禛登基前,胤禛的所有兄弟都接受了弘晏的交易。
雖然太子和胤禔還在圈禁,胤禎也因著弘晏的原因沒有過多的質疑胤禛,除了改了名字,大家都好好的在自己府裏待著。
胤禛登基後覺得自己過的太順利了,但是又覺得理應如此,也沒有多想。
殊不知,他的兄弟們都等著他去了,弘晏繼位,好叫他們可以大展身手呢。
胤禔早早就跟弘晏聯係上了,所以並沒有頹廢的在府裏造人,而是每日堅持鍛煉,等著給弘晏打天下呢。
胤禛不知道這些,他繼位後先是追封了自己的生母,然後立了皇後。
至於瑩萱,則是位列貴妃,因為有康熙的賜號,為嘉貴妃。
年氏受寵,但又不是那麽受寵,隻得了一個妃位,封號瑾。
李氏因生育有功,封為了齊妃。
耿氏生了六阿哥弘晝,封為裕嬪。
宋氏為懋嬪。
還有一位寧嬪,也是潛邸的老人,瑩萱對她印象不深,隻知她是武氏,漢軍旗知州武柱國的女兒,其餘便不知了,寧嬪在後院安靜的很,除了去請安,基本看不到她人。
不過生的一副好顏色,即使沒有孩子,也得了個嬪位。
其餘便是些貴人常在之類,瑩萱沒有太過去了解。
弘曆也大了,不同於弘晏被胤禛拘著學習,弘曆更愛出去跑馬。
正好跟他的十叔允?關係不錯,弘曆這個哥寶男,和允?這個最早看出胤禛潛力的皇子,兩個人充當中間人,由弘晏發話布置任務,弘曆傳達,允?再挨個去哥哥弟弟們的府上轉悠。
就這麽在胤禛的眼皮子底下,玩兒起了“暗度陳倉”的戲碼。
弘晏還是很敬重胤禛這個父親的,他隻是想去外麵發展發展,於是他的好弟弟弘曆就是他的第一發言人。
弘曆已經是個十多歲的少年了,因為允禔和允禵的開後門,在軍中也混的不錯。
弘晏很滿意,弟弟就是要這麽用。
弘暉哥哥也不能落下,雖然弘暉沒有開國君主的架勢,但守城綽綽有餘。
弘晏現在就開始盤算起自己的大爺們,叔叔們,以及兄弟們的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