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戰事一觸即發,鎬京仍舊是歌舞升平。四海樓每日進賬無數銀子,煤爐子和煤球是百姓所需,價格便宜,刨除押運的費用,根本賺不了多少銀子。幸好有月光鏡彌補了不足,各大貴族、官員爭相購買,從手持鏡到等身鏡,根本不夠賣,許多大家閨秀加價也買不了一把手持鏡。
古代雖不乏有能力的匠人,但整體的工藝水平並不行,等身鏡現今也隻做成三個。手持鏡小且精致,這款最好做,也方便運輸,還可隨手拿著,方便。貨一到就賣空,剩下的日子都是丫鬟些來問還有沒有鏡子售賣。
秦猛反了之後,祖籍蘇州一帶的官員整日跪在午門前,滴水未沾、滴米未進。榮大學士跪在最前方,後方是蘇州一帶四大氏族的官員,最後是其在朝為官的門生。以前紛紛以榮大學士馬首是瞻,現如今各個怨聲載道。
既然秦猛要反,為何不早通知一聲?他們也好卷鋪蓋迴蘇州,能告老還鄉自然是最好,不能告老還鄉的也能趁著深夜潛逃出鎬京。
榮大學士也是憋屈不已,他也是現在才知道宗族居然敢跟白蓮教勾結,還尊什麽福王為帝?他也才知道福王還活著,他們這些在鎬京的人都被宗族給放棄了。族中上千公頃的祭田哪個不是他們這些官員掙來的功勳,現在這是置他們這些人於何地?
若是以往,仁宗帝早就處置他們這些人了,但現在好似將他們忘記了一般,不聞不問。他們日日擔憂,各個神情憔悴,每日都有昏厥過去的官員,唯有跪在午門前還能安心幾分。
……
周峰在看著宋贇練大字,不監督又得偷懶。
宋贇並不喜歡寫毛筆字。寫字時拇指與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杆,保證筆杆不脫落,中指在食指下麵搭在筆的外側,切忌過分用力握筆,握筆越鬆,字越活。他現在還做不到收放自如,怕筆杆脫落,怕墨水甩出,筆握得很緊,字寫得也十分生硬。
他現在練習的是楷書,周峰給他寫得有字樣,他隻需跟著字描。先描後寫、從簡到繁,練得手腕酸痛,想偷懶,戒尺就打在手背上了。
宋贇寫完十篇大字,放下毛筆,揉了揉手腕,問道,“福王造反,這會試還舉行嗎?”
“朝廷沒有任何通知暫停會試,那就會正常舉行。”周峰看著書頭也不抬道。
“也不知宋少陽怎樣了?”
他還是有些擔憂宋少陽的,金陵一反,首當其衝的便是揚州郡,兩者緊緊挨著的。梁溪、延陵、南徐、靜海都紛紛大氅城門,迎福王的軍隊入城。金陵和南徐緊挨著揚州,海陵與延陵、梁溪、靜海、姑蘇接壤,現在也是備戰狀態,朝中現在還未決定派誰去平叛,朝臣也在商議中。
“你覺得現在朝廷派誰去海陵平叛最合適?”周峰問道。
“秦都統?”宋贇仔細想了所有的武官,似乎還能提刀上陣的隻有秦都統了。
秦巍之父,秦原,正二品副都統。現年四十五歲,從十七八歲便在軍營裏曆練了 ,年輕時跟著德宗常年征戰,一路靠著軍功走到這個位置的。也是最有可能繼承提督職位之人,其他武將不是太老就是這十年平靜的生活磨滅了棱角。
曾經的晉武侯府也是以軍功起家,現也隻剩一個傅軒是武將;榮國公府照樣以軍功起家,隻剩榮國公與其長子在邊關,餘下後輩子弟都走科舉一路,似乎完全放棄了武舉。當年赫赫有名的將軍些現在不是老了就是頤養天年了,能夠上戰場的少之又少。
周峰點頭,認同宋贇提出的人選。“那你再說說為什麽蘇州亂得如此之快?”
“不是兼並土地,造成流民過多嗎?”
周峰放下手中的書,揚起嘴角道:“你認為各郡知府和秦毅會壓不下流民 ?”
宋贇微皺著眉頭,秦毅手中有兵,一是可以像現在這樣收編流民當兵,此舉再怎麽也會緩上個幾年再爆發亂子;二是驅逐流民,可以往更偏遠的地方驅逐,這也可以瞞過一時。並且兼並土地不是一夕一朝之事,怎會一冬之後就完成了此事?總感覺像有條‘鞭子’在驅使著這些人整出些亂子來。
“你缺少為君者的目光與思維。”周峰一針見血,宋贇確實很少站在頂端去思考,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隻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事物,怎能想通事件全貌?
“我為什麽要有這些?我又不當君者。”宋贇笑道。
周峰未反駁宋贇的話,隻是迴答了宋少陽的近況,“宋千戶找了一個神棍,在揚州開道場講道,估計福王也沒想到,章正祿會聽信一個神棍的話。現在的揚州軍民一心,無需擔憂。”
宋贇倒是並無震驚之色,古往今來,世人都敬畏神明。稍有異相,便驚唿‘神跡’,直到被後世用更科學的方法解讀。但即便是上一世科學那麽發達的現代,也有‘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說,縱使讀了書也會虔誠的信奉神明,可見這敬神畏神之事是無法斷絕的。
從這天以後,周峰給他拿了許多兵法書籍的書來看,宋贇懷疑周峰要將他培養成一代名將。
次日,陛下下旨,從安慶府調兵直攻金陵,秦原任兵馬大元帥。周老將軍上奏告老辭官,專心帶小玄孫。秦原接任提督之位,從一品大官享官俸兩千石、綾羅五百匹。
傅軒任本次會試武舉主考官,禮部尚書宋南章任本次會試文舉主考官。
祖籍蘇州一帶的官員仁宗帝仍未處置,有官員上奏將這些官員打入大牢,仁宗帝壓下奏折未批,並道:“等會試之後再行處置。”
宋贇不知仁宗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周峰來教他學習兵書時問道:“你怎麽看陛下對祖籍蘇州的官員輕拿輕放之事?”
“祖籍蘇州的官員有多少?”周峰反問。
宋贇的提問周峰都會反問他問題,從不正麵迴答,引導他去思考。這周峰也真是個怪人,難道想培養他成為一代權臣?
宋贇打了個寒顫,高處不勝寒,做個小官就很不錯了。
“大概有三四十人。” 宋贇迴答。
宋贇現在是副千戶職位,也能自由行走皋門、午門、端門、應天門,當然也僅限於出入這幾個門,並不能朝其他地方走,比如處於午門不遠處的內閣,那都是不能隨意出入的地方。太和門隻有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進出,四品以下的隻有陛下召見才能進入。他當初升職連謝恩都不能進去,便是因為沒有升到四品官。
那些官員跪在午門廣場上的,遙遙一看大概有三四十人。
“這還是祖籍在金陵等地的四品以上大官,榮大學士身為內閣協辦大學士,主持過三任科舉,底下門生不計其數,若是要一一治罪,按照律令,誅九族,空半個朝堂。”
宋贇拍了拍自己腦袋,沒想這些官員底下的門生,朱氏誅殺三族,空了許多位置,這些大多數都是被榮閣老的門生給瓜分了。“確實不好治罪,朝廷都空了,誰來辦事?但這次會試也不行啊,文舉三甲也就三十三人,也補不夠啊?”
“未必。”
“陛下會改科舉政策?”宋贇一驚,難道陛下已經有打算了?
“此事還未有定論,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周峰笑了笑,從多寶閣上拿出快要積灰的棋盤,“等會再教你下棋。”
“你是想累死我好吃酒席嗎?”宋贇真的想哀嚎,學得他腦殼痛。
宋贇看了看手邊的書冊,大齊國的曆史才看了一本,四書五經還未學透,還有周峰尋的兵法策論,以及兩冊一指厚的《北周遊記》,一冊有六本,兩冊便是十二本。
他的書案上擺滿了書,寅時起床練刀一個時辰,卯時洗漱吃早食,辰時看書一個時辰,巳時去錦衣衛衙門上值,午時吃午飯和午休,未時和申時上值,酉時迴府看書、練字,戌時聽周峰講解四書五經,亥時偶爾會練刀偶爾會睡覺,隻有子時和醜時是完完全全屬於睡覺的時間。
現在周峰還想教他下棋,這不是想累死他是什麽?
周峰將棋盤放進多寶閣,迴過身道:“等以後學完四書五經再學下棋。”
宋贇想死,更想掐死周峰。
古代雖不乏有能力的匠人,但整體的工藝水平並不行,等身鏡現今也隻做成三個。手持鏡小且精致,這款最好做,也方便運輸,還可隨手拿著,方便。貨一到就賣空,剩下的日子都是丫鬟些來問還有沒有鏡子售賣。
秦猛反了之後,祖籍蘇州一帶的官員整日跪在午門前,滴水未沾、滴米未進。榮大學士跪在最前方,後方是蘇州一帶四大氏族的官員,最後是其在朝為官的門生。以前紛紛以榮大學士馬首是瞻,現如今各個怨聲載道。
既然秦猛要反,為何不早通知一聲?他們也好卷鋪蓋迴蘇州,能告老還鄉自然是最好,不能告老還鄉的也能趁著深夜潛逃出鎬京。
榮大學士也是憋屈不已,他也是現在才知道宗族居然敢跟白蓮教勾結,還尊什麽福王為帝?他也才知道福王還活著,他們這些在鎬京的人都被宗族給放棄了。族中上千公頃的祭田哪個不是他們這些官員掙來的功勳,現在這是置他們這些人於何地?
若是以往,仁宗帝早就處置他們這些人了,但現在好似將他們忘記了一般,不聞不問。他們日日擔憂,各個神情憔悴,每日都有昏厥過去的官員,唯有跪在午門前還能安心幾分。
……
周峰在看著宋贇練大字,不監督又得偷懶。
宋贇並不喜歡寫毛筆字。寫字時拇指與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杆,保證筆杆不脫落,中指在食指下麵搭在筆的外側,切忌過分用力握筆,握筆越鬆,字越活。他現在還做不到收放自如,怕筆杆脫落,怕墨水甩出,筆握得很緊,字寫得也十分生硬。
他現在練習的是楷書,周峰給他寫得有字樣,他隻需跟著字描。先描後寫、從簡到繁,練得手腕酸痛,想偷懶,戒尺就打在手背上了。
宋贇寫完十篇大字,放下毛筆,揉了揉手腕,問道,“福王造反,這會試還舉行嗎?”
“朝廷沒有任何通知暫停會試,那就會正常舉行。”周峰看著書頭也不抬道。
“也不知宋少陽怎樣了?”
他還是有些擔憂宋少陽的,金陵一反,首當其衝的便是揚州郡,兩者緊緊挨著的。梁溪、延陵、南徐、靜海都紛紛大氅城門,迎福王的軍隊入城。金陵和南徐緊挨著揚州,海陵與延陵、梁溪、靜海、姑蘇接壤,現在也是備戰狀態,朝中現在還未決定派誰去平叛,朝臣也在商議中。
“你覺得現在朝廷派誰去海陵平叛最合適?”周峰問道。
“秦都統?”宋贇仔細想了所有的武官,似乎還能提刀上陣的隻有秦都統了。
秦巍之父,秦原,正二品副都統。現年四十五歲,從十七八歲便在軍營裏曆練了 ,年輕時跟著德宗常年征戰,一路靠著軍功走到這個位置的。也是最有可能繼承提督職位之人,其他武將不是太老就是這十年平靜的生活磨滅了棱角。
曾經的晉武侯府也是以軍功起家,現也隻剩一個傅軒是武將;榮國公府照樣以軍功起家,隻剩榮國公與其長子在邊關,餘下後輩子弟都走科舉一路,似乎完全放棄了武舉。當年赫赫有名的將軍些現在不是老了就是頤養天年了,能夠上戰場的少之又少。
周峰點頭,認同宋贇提出的人選。“那你再說說為什麽蘇州亂得如此之快?”
“不是兼並土地,造成流民過多嗎?”
周峰放下手中的書,揚起嘴角道:“你認為各郡知府和秦毅會壓不下流民 ?”
宋贇微皺著眉頭,秦毅手中有兵,一是可以像現在這樣收編流民當兵,此舉再怎麽也會緩上個幾年再爆發亂子;二是驅逐流民,可以往更偏遠的地方驅逐,這也可以瞞過一時。並且兼並土地不是一夕一朝之事,怎會一冬之後就完成了此事?總感覺像有條‘鞭子’在驅使著這些人整出些亂子來。
“你缺少為君者的目光與思維。”周峰一針見血,宋贇確實很少站在頂端去思考,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隻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事物,怎能想通事件全貌?
“我為什麽要有這些?我又不當君者。”宋贇笑道。
周峰未反駁宋贇的話,隻是迴答了宋少陽的近況,“宋千戶找了一個神棍,在揚州開道場講道,估計福王也沒想到,章正祿會聽信一個神棍的話。現在的揚州軍民一心,無需擔憂。”
宋贇倒是並無震驚之色,古往今來,世人都敬畏神明。稍有異相,便驚唿‘神跡’,直到被後世用更科學的方法解讀。但即便是上一世科學那麽發達的現代,也有‘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說,縱使讀了書也會虔誠的信奉神明,可見這敬神畏神之事是無法斷絕的。
從這天以後,周峰給他拿了許多兵法書籍的書來看,宋贇懷疑周峰要將他培養成一代名將。
次日,陛下下旨,從安慶府調兵直攻金陵,秦原任兵馬大元帥。周老將軍上奏告老辭官,專心帶小玄孫。秦原接任提督之位,從一品大官享官俸兩千石、綾羅五百匹。
傅軒任本次會試武舉主考官,禮部尚書宋南章任本次會試文舉主考官。
祖籍蘇州一帶的官員仁宗帝仍未處置,有官員上奏將這些官員打入大牢,仁宗帝壓下奏折未批,並道:“等會試之後再行處置。”
宋贇不知仁宗帝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周峰來教他學習兵書時問道:“你怎麽看陛下對祖籍蘇州的官員輕拿輕放之事?”
“祖籍蘇州的官員有多少?”周峰反問。
宋贇的提問周峰都會反問他問題,從不正麵迴答,引導他去思考。這周峰也真是個怪人,難道想培養他成為一代權臣?
宋贇打了個寒顫,高處不勝寒,做個小官就很不錯了。
“大概有三四十人。” 宋贇迴答。
宋贇現在是副千戶職位,也能自由行走皋門、午門、端門、應天門,當然也僅限於出入這幾個門,並不能朝其他地方走,比如處於午門不遠處的內閣,那都是不能隨意出入的地方。太和門隻有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進出,四品以下的隻有陛下召見才能進入。他當初升職連謝恩都不能進去,便是因為沒有升到四品官。
那些官員跪在午門廣場上的,遙遙一看大概有三四十人。
“這還是祖籍在金陵等地的四品以上大官,榮大學士身為內閣協辦大學士,主持過三任科舉,底下門生不計其數,若是要一一治罪,按照律令,誅九族,空半個朝堂。”
宋贇拍了拍自己腦袋,沒想這些官員底下的門生,朱氏誅殺三族,空了許多位置,這些大多數都是被榮閣老的門生給瓜分了。“確實不好治罪,朝廷都空了,誰來辦事?但這次會試也不行啊,文舉三甲也就三十三人,也補不夠啊?”
“未必。”
“陛下會改科舉政策?”宋贇一驚,難道陛下已經有打算了?
“此事還未有定論,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周峰笑了笑,從多寶閣上拿出快要積灰的棋盤,“等會再教你下棋。”
“你是想累死我好吃酒席嗎?”宋贇真的想哀嚎,學得他腦殼痛。
宋贇看了看手邊的書冊,大齊國的曆史才看了一本,四書五經還未學透,還有周峰尋的兵法策論,以及兩冊一指厚的《北周遊記》,一冊有六本,兩冊便是十二本。
他的書案上擺滿了書,寅時起床練刀一個時辰,卯時洗漱吃早食,辰時看書一個時辰,巳時去錦衣衛衙門上值,午時吃午飯和午休,未時和申時上值,酉時迴府看書、練字,戌時聽周峰講解四書五經,亥時偶爾會練刀偶爾會睡覺,隻有子時和醜時是完完全全屬於睡覺的時間。
現在周峰還想教他下棋,這不是想累死他是什麽?
周峰將棋盤放進多寶閣,迴過身道:“等以後學完四書五經再學下棋。”
宋贇想死,更想掐死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