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懷山在懷疑人生,這個世界未免太過於玄幻了。
隨後看見荊長明湧進人群裏跟大爺大媽、壯年小夥們爭搶,幸好有真元護身才搶到了兩本書,一本《小豬壯壯》,一本《母豬產後護理》,寶貝似的揣在懷裏。店小二練就一身眼疾手快的本領,比起武者來絲毫不遜色,扯住荊長明衣服,手一伸,“謝謝惠顧,六兩紋銀。”
荊長明肉痛至極,冷哼一聲,“我像是不給錢的嗎?”咬牙掏出六兩紋銀扔到店小二手上,這下荷包空空蕩蕩,隻剩幾個銅板了。
“客官慢走,歡迎下次光臨。”店小二笑眯眯的送客。
殷懷山覺得不是他有病,就是這個世界有病,趕緊拉著荊長明離開此地,滿腦子都是一群古人搶購《母豬產後護理》的壯景,虛幻且不真實。
“不行,我還是去戶部尚書府了,再待下去我會懷疑人生的。”殷懷山道。
他此次進鎬京本想甩掉荊長明才去尚書府,誰知這人跟個牛皮糖一樣,甩都甩不掉,而且在鎬京呆得興致勃勃。雖說他花用了不少銀子,但荊長明也花費了不少,兩人在鎬京少說花費了一二百兩銀子。
以前曾聽聞‘揚州銷金窟,動輒千萬鎰’,現在看來鎬京才是名副其實的銷金窟。浮屠山和玄真觀能支取的銀子都支取過了,也不好意思再去,再不走,他得當掉寶劍才能購物了。
殷懷山早已把尚書府的位置摸清楚了,因流連鎬京美食才耽誤這麽久,拉著荊長明直奔戶部尚書府,敲響了大門。
門房開門一看,見兩個江湖人,並未露出一絲鄙夷之色。這能當上門房之人也有講究,最忌‘狗眼看人低’,惹了不該招惹的人,給主人家生了是非,隻有被轉賣一途,轉賣後的奴仆都知道是犯過錯的,根本去不了好人家,大多去做勞力,那才是沒幾年可活了。
“兩位俠士,可有拜帖?”門房客氣的問道。
殷懷山搖頭,“並無拜帖,並州薑先生請我給尚書大人帶一物品。 ”
門房一聽薑先生,姿態更恭敬了,“請稍等片刻,容在下進去通稟一二。”關上門,門內的腳步聲匆匆遠去。
沒過多久,一個留著美須的中年人開門出來請兩人進去。
此人是戶部尚書府的管家,直接將兩人迎到大廳內,老尚書坐在正前方的太師椅上喝茶,右前方坐著一個十分年輕的公子,年輕公子搖著折扇,一臉愜意。老尚書見兩人進來便揮手讓管家出去準備茶水,放下手中的茶盞問道:“兩位俠士,不知我外孫所托何事?”
管家帶著兩個小廝進來,將茶水和糕點放下,隨後又悄悄退出去。
殷懷山將荷包裏揣了許久的布巾拿出來,打開布巾,裏麵是漆黑的煤灰,“薑先生讓我告訴尚書大人,這東西尚書一看便知。”
年輕公子站了起來,搖著折扇走近一看,手指捏了捏煤灰,隨即笑問道:“你可知我是誰?”
“不知,還請閣下明示。”殷懷山抱拳。
“在下便是薑文,四海商會的會長。”薑文大笑出聲,笑得停不下來,捏著煤灰道:“早就聽聞並州出了一個四海商會,還說那裏有寶藏,此物確實是寶藏啊。”
老尚書倒是知道錦衣衛在並州辦案,肯定借用了四海商會的名頭。前些日子朝堂對並州剿匪爭論不停,並州匪禍已經折進去不少官差了,連傅軒和宋家小子現在都折進去了,陛下定然會派兵去剿匪,宋家小子可不能出事。
殷懷山悲憤不已,老鄉真是一點實話都沒有,連真實身份都未告知。荊長明實在不明白這並州薑文是假的,寶藏一事怎麽是真的?
此物他在並州見過一些,從殷懷山那裏看到後也去打聽了一番,當地人說此物能燃燒,但得慎用,冬季柴火不夠燒時也會去挖點,但會把人毒死,後麵也就不敢再用了。很多打鐵鋪也用黑炭,沒有被毒死,黑炭火旺,打出來的鐵好。都說此物隻能打鐵鋪子用,鐵是利器,壓得住毒黑炭。
宋贇也是在來並州時見到打鐵鋪子中的黑炭,才想起此物。若要問為什麽隻有打鐵鋪子能用?那自然是夏季天熱,打鐵的地方一般修得比較寬敞,熔鐵的溫度實在太高,無論春夏秋冬都是打開所有窗戶的,散些熱氣出去,自然也就不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據史書記載,前朝時有一官員用過煤炭,見此物外皮焦黑能生火,便將此物上報給了朝廷,也是正好那個冬季太冷,木炭不夠,便改用這黑炭,有好幾位官員一家全滅,死得悄無聲息,唯有燃燒過後的黑碳灰,經查這些官員全都是用了黑炭。
時至今日,煤炭的利用率也不高,很多地方還是用木炭。
“外祖,此次還請你帶我進宮麵聖,此等寶物當然得稟明陛下。”
老尚書激動得臉色通紅,他是信薑文這個外孫的,絕非信口開河。邀請殷懷山和荊天明兩人在尚書府住下,好盡地主之誼。
正好兩人都荷包空空,尚書府管吃管住,自然樂意住下。
管家帶兩人去院子裏,等人走後,荊長明進來問道:“你是不是知道那東西是什麽?”
任務完成,再過不久,煤炭一事估計得天下皆知了,他也沒什麽可保密的,直接承認道:“知道啊,此物稱為煤或者煤炭,經過加工製成蜂窩煤,家家戶戶都可以用。此物並州山裏多得是,有好開采的露天煤炭,也有不好開采的在地底深處,這是重要的自然資源,確實是寶藏。你想要也可以去挖點,但采煤久了容易造成塵肺,活不久。煤炭燃燒也得開窗通風,否則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荊天明‘嘖嘖’兩聲,“這是把我們所有人都給耍了啊!”
“沒耍人,煤炭確實是寶藏。”君不見山西煤老板,一個個富得流油。十七八世紀的歐洲也是靠煤炭開啟的工業革命,這不是寶藏是什麽?
荊天明冷哼一聲,翻窗走了 。
殷懷山將窗戶關上,拍了拍手道:“什麽破毛病,有門不走,翻窗走。”
……
戶部尚書的馬車在皋門停下,穿著一身厚重的官袍進宮去麵聖。其實今年很多官員都穿得輕便了,往年一入冬便裹成了一個球,腰帶放大幾圈都嫌緊,裹得厚也不暖和,還得帶個湯婆子。但今年有了羊毛衣,雖然也穿得厚,但一點都不冷,不知比往年輕鬆多少。
薑文坐在馬車裏手放在炭火上烤著,他一個無官無品之人得等宮人出來通知才能進宮。
老尚書跪下叩拜,“老臣參見陛下。”
“這麽冷的天,尚書有什麽要事?”帝王放下手中的朱筆,奏折看得意興闌珊。
“稟陛下,有兩位少俠帶著一物過來,是並州用了我外孫名諱的錦衣衛帶來的,此物我外孫正好識得,陛下,這事還是請我外孫進來講明,此物是寶,可興社稷。”
“陳瀝,去請薑文進來。”
“是,陛下。”陳瀝躬身退出去,親自去皋門外請人。
守在皋門外的金吾衛見陳大總管前來,連忙敲了敲轎廂門,“薑公子,陳大總管來了。”
薑文掀開轎廂門跳下來,深施一禮,“陳大總管。”
陳立嚴肅的點頭,“陛下召見,薑公子請吧。”
薑文隨陳瀝進去,一路走至中極殿,走得氣喘籲籲。心想難怪外祖年齡這般大了還能憂國憂民,這每日鍛煉著勒,比他勤勉多了。
走進中極殿,殿內地龍燒得極暖,帝王穿著輕便的玄色衣袍,肅穆至極。
薑文匆匆掃過一眼後雙膝跪地叩拜,並不敢抬頭多看,麵色虔誠且恭敬。初到鎬京,尤其是讓全族得以存活後,他也曾誌得意滿,並未將皇權放在眼中,以為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能過得遊刃有餘。囤積硝石花了他很多銀子,帝王一句話,他的硝石便成了笑話。
也是那時他才深深覺得皇權的可怕,如人麵對蒼茫的沙漠,麵對浩瀚的大海一般,恐懼由心底竄出。
“聽說並州出了可興社稷的寶藏,可是真的?”帝王之語,不急不緩,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確有此事,此物稱為煤炭,並州一帶地底藏著大量的煤炭,這些煤炭是很重要的資源。”
“孤倒是聽聞燒煤炭會中毒。”
“陛下,這乃是燃燒煤塊時未開窗通風所致,這煤一旦燃燒便會有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產出,這種氣體濃度過高便會導致中毒,無聲無息的死去。”薑文道。
“此物何用?又如何興社稷?”
“陛下,草民現在說也說不清楚。錦衣衛已經在並州成立了一個四海商會,草民想去並州接手。草民當初不自量力立下的笑話還未實現,但這煤碳一事若能成,草民的笑話便不是笑話了。到時候,陛下自然能看到這煤炭如何興社稷的。”
仁宗帝沉思了片刻,丟下手中的奏折,“準。”
薑文大喜,恭敬的叩下三個響頭,“草民定不負眾望。”
隨後看見荊長明湧進人群裏跟大爺大媽、壯年小夥們爭搶,幸好有真元護身才搶到了兩本書,一本《小豬壯壯》,一本《母豬產後護理》,寶貝似的揣在懷裏。店小二練就一身眼疾手快的本領,比起武者來絲毫不遜色,扯住荊長明衣服,手一伸,“謝謝惠顧,六兩紋銀。”
荊長明肉痛至極,冷哼一聲,“我像是不給錢的嗎?”咬牙掏出六兩紋銀扔到店小二手上,這下荷包空空蕩蕩,隻剩幾個銅板了。
“客官慢走,歡迎下次光臨。”店小二笑眯眯的送客。
殷懷山覺得不是他有病,就是這個世界有病,趕緊拉著荊長明離開此地,滿腦子都是一群古人搶購《母豬產後護理》的壯景,虛幻且不真實。
“不行,我還是去戶部尚書府了,再待下去我會懷疑人生的。”殷懷山道。
他此次進鎬京本想甩掉荊長明才去尚書府,誰知這人跟個牛皮糖一樣,甩都甩不掉,而且在鎬京呆得興致勃勃。雖說他花用了不少銀子,但荊長明也花費了不少,兩人在鎬京少說花費了一二百兩銀子。
以前曾聽聞‘揚州銷金窟,動輒千萬鎰’,現在看來鎬京才是名副其實的銷金窟。浮屠山和玄真觀能支取的銀子都支取過了,也不好意思再去,再不走,他得當掉寶劍才能購物了。
殷懷山早已把尚書府的位置摸清楚了,因流連鎬京美食才耽誤這麽久,拉著荊長明直奔戶部尚書府,敲響了大門。
門房開門一看,見兩個江湖人,並未露出一絲鄙夷之色。這能當上門房之人也有講究,最忌‘狗眼看人低’,惹了不該招惹的人,給主人家生了是非,隻有被轉賣一途,轉賣後的奴仆都知道是犯過錯的,根本去不了好人家,大多去做勞力,那才是沒幾年可活了。
“兩位俠士,可有拜帖?”門房客氣的問道。
殷懷山搖頭,“並無拜帖,並州薑先生請我給尚書大人帶一物品。 ”
門房一聽薑先生,姿態更恭敬了,“請稍等片刻,容在下進去通稟一二。”關上門,門內的腳步聲匆匆遠去。
沒過多久,一個留著美須的中年人開門出來請兩人進去。
此人是戶部尚書府的管家,直接將兩人迎到大廳內,老尚書坐在正前方的太師椅上喝茶,右前方坐著一個十分年輕的公子,年輕公子搖著折扇,一臉愜意。老尚書見兩人進來便揮手讓管家出去準備茶水,放下手中的茶盞問道:“兩位俠士,不知我外孫所托何事?”
管家帶著兩個小廝進來,將茶水和糕點放下,隨後又悄悄退出去。
殷懷山將荷包裏揣了許久的布巾拿出來,打開布巾,裏麵是漆黑的煤灰,“薑先生讓我告訴尚書大人,這東西尚書一看便知。”
年輕公子站了起來,搖著折扇走近一看,手指捏了捏煤灰,隨即笑問道:“你可知我是誰?”
“不知,還請閣下明示。”殷懷山抱拳。
“在下便是薑文,四海商會的會長。”薑文大笑出聲,笑得停不下來,捏著煤灰道:“早就聽聞並州出了一個四海商會,還說那裏有寶藏,此物確實是寶藏啊。”
老尚書倒是知道錦衣衛在並州辦案,肯定借用了四海商會的名頭。前些日子朝堂對並州剿匪爭論不停,並州匪禍已經折進去不少官差了,連傅軒和宋家小子現在都折進去了,陛下定然會派兵去剿匪,宋家小子可不能出事。
殷懷山悲憤不已,老鄉真是一點實話都沒有,連真實身份都未告知。荊長明實在不明白這並州薑文是假的,寶藏一事怎麽是真的?
此物他在並州見過一些,從殷懷山那裏看到後也去打聽了一番,當地人說此物能燃燒,但得慎用,冬季柴火不夠燒時也會去挖點,但會把人毒死,後麵也就不敢再用了。很多打鐵鋪也用黑炭,沒有被毒死,黑炭火旺,打出來的鐵好。都說此物隻能打鐵鋪子用,鐵是利器,壓得住毒黑炭。
宋贇也是在來並州時見到打鐵鋪子中的黑炭,才想起此物。若要問為什麽隻有打鐵鋪子能用?那自然是夏季天熱,打鐵的地方一般修得比較寬敞,熔鐵的溫度實在太高,無論春夏秋冬都是打開所有窗戶的,散些熱氣出去,自然也就不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據史書記載,前朝時有一官員用過煤炭,見此物外皮焦黑能生火,便將此物上報給了朝廷,也是正好那個冬季太冷,木炭不夠,便改用這黑炭,有好幾位官員一家全滅,死得悄無聲息,唯有燃燒過後的黑碳灰,經查這些官員全都是用了黑炭。
時至今日,煤炭的利用率也不高,很多地方還是用木炭。
“外祖,此次還請你帶我進宮麵聖,此等寶物當然得稟明陛下。”
老尚書激動得臉色通紅,他是信薑文這個外孫的,絕非信口開河。邀請殷懷山和荊天明兩人在尚書府住下,好盡地主之誼。
正好兩人都荷包空空,尚書府管吃管住,自然樂意住下。
管家帶兩人去院子裏,等人走後,荊長明進來問道:“你是不是知道那東西是什麽?”
任務完成,再過不久,煤炭一事估計得天下皆知了,他也沒什麽可保密的,直接承認道:“知道啊,此物稱為煤或者煤炭,經過加工製成蜂窩煤,家家戶戶都可以用。此物並州山裏多得是,有好開采的露天煤炭,也有不好開采的在地底深處,這是重要的自然資源,確實是寶藏。你想要也可以去挖點,但采煤久了容易造成塵肺,活不久。煤炭燃燒也得開窗通風,否則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荊天明‘嘖嘖’兩聲,“這是把我們所有人都給耍了啊!”
“沒耍人,煤炭確實是寶藏。”君不見山西煤老板,一個個富得流油。十七八世紀的歐洲也是靠煤炭開啟的工業革命,這不是寶藏是什麽?
荊天明冷哼一聲,翻窗走了 。
殷懷山將窗戶關上,拍了拍手道:“什麽破毛病,有門不走,翻窗走。”
……
戶部尚書的馬車在皋門停下,穿著一身厚重的官袍進宮去麵聖。其實今年很多官員都穿得輕便了,往年一入冬便裹成了一個球,腰帶放大幾圈都嫌緊,裹得厚也不暖和,還得帶個湯婆子。但今年有了羊毛衣,雖然也穿得厚,但一點都不冷,不知比往年輕鬆多少。
薑文坐在馬車裏手放在炭火上烤著,他一個無官無品之人得等宮人出來通知才能進宮。
老尚書跪下叩拜,“老臣參見陛下。”
“這麽冷的天,尚書有什麽要事?”帝王放下手中的朱筆,奏折看得意興闌珊。
“稟陛下,有兩位少俠帶著一物過來,是並州用了我外孫名諱的錦衣衛帶來的,此物我外孫正好識得,陛下,這事還是請我外孫進來講明,此物是寶,可興社稷。”
“陳瀝,去請薑文進來。”
“是,陛下。”陳瀝躬身退出去,親自去皋門外請人。
守在皋門外的金吾衛見陳大總管前來,連忙敲了敲轎廂門,“薑公子,陳大總管來了。”
薑文掀開轎廂門跳下來,深施一禮,“陳大總管。”
陳立嚴肅的點頭,“陛下召見,薑公子請吧。”
薑文隨陳瀝進去,一路走至中極殿,走得氣喘籲籲。心想難怪外祖年齡這般大了還能憂國憂民,這每日鍛煉著勒,比他勤勉多了。
走進中極殿,殿內地龍燒得極暖,帝王穿著輕便的玄色衣袍,肅穆至極。
薑文匆匆掃過一眼後雙膝跪地叩拜,並不敢抬頭多看,麵色虔誠且恭敬。初到鎬京,尤其是讓全族得以存活後,他也曾誌得意滿,並未將皇權放在眼中,以為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能過得遊刃有餘。囤積硝石花了他很多銀子,帝王一句話,他的硝石便成了笑話。
也是那時他才深深覺得皇權的可怕,如人麵對蒼茫的沙漠,麵對浩瀚的大海一般,恐懼由心底竄出。
“聽說並州出了可興社稷的寶藏,可是真的?”帝王之語,不急不緩,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確有此事,此物稱為煤炭,並州一帶地底藏著大量的煤炭,這些煤炭是很重要的資源。”
“孤倒是聽聞燒煤炭會中毒。”
“陛下,這乃是燃燒煤塊時未開窗通風所致,這煤一旦燃燒便會有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產出,這種氣體濃度過高便會導致中毒,無聲無息的死去。”薑文道。
“此物何用?又如何興社稷?”
“陛下,草民現在說也說不清楚。錦衣衛已經在並州成立了一個四海商會,草民想去並州接手。草民當初不自量力立下的笑話還未實現,但這煤碳一事若能成,草民的笑話便不是笑話了。到時候,陛下自然能看到這煤炭如何興社稷的。”
仁宗帝沉思了片刻,丟下手中的奏折,“準。”
薑文大喜,恭敬的叩下三個響頭,“草民定不負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