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遇師父
水滸:開局擁有天生霸王神力 作者:思不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水滸的真好漢都是耿直性子,今晚說走,明天就收拾行囊。
天色漸明,霧色未開,已是幾百號人站在昨日路口,大包小包拖家帶口。
“哥哥,此去還請小心,聽說西邊不太平。”酆泰領著眾多小弟於岔路口攀談。
“噢,蕩平河湟四州不過六七年,怎又有戰事?”曆史上收複河湟四州的說了可能不信,乃是一位大太監,據說不僅身材高大,還留有胡茬。
其實在李應看來,此人不過是運氣好罷了,軍事能力一般,根本不懂陣法和作戰,搶功安插自己人的本事倒是厲害。因為西軍本就強悍,隻要是個不亂來的,基本都能贏,打得也不過是些土著。
比如,在宣和年間對戰西夏時,童貫強迫劉法攻取朔方,劉法勸解無用,無奈領兵出戰,遭到西夏軍隊伏擊,兵敗身亡。童貫違章指揮令大將劉法陣亡,卻隱瞞失敗事實,向朝廷報捷。此人能力可見一斑。
“應是西夏那群崽子開始鬧騰。”哪怕占山為王,但是家國情懷對於這種漢子卻是不會少的。
“行吾已知曉,你將信帶迴,告知三位莊主即可,他們定然安排妥當你等。”
“好的哥哥,如此,我等告辭。”
“一路保重。”李應拱拱手。
“保重。”酆泰也迴禮,迴頭大喊“弟兄們,向東去哥哥地盤上吃酒嘍。”
“好。”群人大喊。
“某看酆兄弟,最後一句才是目的,哈哈哈。”湯隆笑道。
“如此便好,走,去湯陰縣。”
一路上倒是安穩,想起如今大觀三年,待到明年彗星出現,那蔡京又要被罷相了,距離上次因彗星事件罷相,這是第二次了,不出所料還有兩次。
這蔡京真是個人才,評論其是“天資兇譎,舞智禦人”,卻又“見利忘義,心狠手辣”的奸臣,做官做到這份上也是極品。
此人不好以普通法子掌控,心思重,手段高明,沒有絕對實力是擺不平的。也就隻有趁他明年被貶杭州,才有幾分把握,既然要走仕途,不把奸臣拉上車,如何快速上位。
至於如何拉上車,就得看運氣了,哪怕是低武世界,李應也不敢保證絕對把握。
一路想著,半日功夫便到了湯陰縣城,兩人四處打聽嶽家住處,終於在一處小宅找到。
嶽飛先祖原籍山東聊城,時遷至湯陰,世代為農,家境還算殷勤,如今其父應該還未病故。
正想著,湯隆敲門,出來一位十幾歲的年輕小夥。麵容英俊,無須方正,膀闊腰圓,是個好手。
“你等找何人。”年輕小夥問道。
湯隆後退,李應向前一步,拱手道,“吾尋家師周侗而來。”
“噢,你便是李應師兄?”
“閣下?”雖是知曉這六尺黃巾青年乃是嶽飛,但還是得做做樣子。
“在下嶽飛,亦拜入師門。”嶽飛拱拱手。
“原來是嶽鵬舉,早有耳聞,久仰大名。”
“師兄知我?”心裏卻是一陣嘀咕,這個字父親隻是私下給我說過,這位師兄怎麽知道的?
“哈哈哈,縣裏都傳,嶽家出了個神力好漢,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如此英雄怎麽不知。”
“師兄謬讚了,鄉親們抬舉而已。”嶽飛摸摸頭,“快快請進,師父正在屋內。”
“好。”幾人便進宅內。
屋內兩人正在攀談,坐於首的應是嶽飛父親,如今尚未離世,右側老人便是周侗。
“師父好久不見,徒兒甚是想念”李應一拜。
“應兒,你怎會來此。”
“師父久未迴信,徒兒擔心,特來看看。”周侗貌似就是這幾年離世,教完嶽飛便像完成任務似的歸去。
“為師沒事,身體硬朗著呢,隻是久未飲甘露,嘴裏淡得很。”周侗撫須滿是想念滋味。
“徒兒帶了幾袋英雄釀,十裏桃花和一夜梨樹,不過師父必須節製,不然徒兒不給。”
“當真。”聽了前半段高興得合不攏嘴,又聽到後半段,頓時不痛快,看向右方,“哎,我這徒兒就是瞎操心。”
“哈哈,周老有如此佳徒,千裏關懷,讓人羨慕來不及呢?”嶽和笑道。
“對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好漢嶽和,乃是我新收徒兒的父親,為人豪爽。”
“過獎,過獎,賢侄坐。”
“見過嶽伯父,應早有耳聞,今日一見得償所願。”隻要學會格式,沒有什麽人際關係是不好解決的。
不過確實嶽和確實挺厲害的,為人淳樸善良,尚義氣,遇到荒年,常節儉飲食,救困濟危,嶽飛幼年也受到這種美德的熏陶。
“嶽飛相信你見過了。”
“師弟天賦非凡,師父眼光獨到啊。”
“你這小子,才多久沒見,油嘴滑舌的,這可能是為師最後一位弟子,也是算是關門弟子。”周侗感慨。
嶽飛端上茶水,“師父還年輕呢。”確實周侗看著精力十足,不似尋常老人。
“老嘍老嘍。”
李應看著首座兩人,多年醫學經驗告訴自己,都將命不久矣。
必須得改變一下兩人命運,“師父,您身體確實需要調理,而且嶽伯父亦是如此。”
“嗯?我爹身體怎麽了。”嶽和正值壯年,不像是有啥病的樣子,可是古代人可是說走就走。
“應兒還會醫道?”
“自小廣學了點,師父自不必多說,習武之人或多或少有所傷害,嶽伯父,應該常年陰雨天氣腰疼的厲害。”
眾人都看向嶽和,嶽和還沒來得及說話,倒是進來的嶽家母姚氏開口,“確實如此,這位娃子,可有愈法?”
“自然是有的,我寫份藥方,做上針灸,養上幾月即可。”看著曆史上縫字盼兒報國的姚氏嶽家母,李應站起來迴答很是尊敬,有時候什麽樣的父母,教出什麽樣的人,嶽飛雙親都是樸實善良愛國人士,教出麒麟兒倒也是合情合理。
“如此甚好,師兄你可得多留幾日,我也好請教一下師兄的武藝。”嶽飛起初聽說自己父親有疾還有所擔心,後麵眼前一亮,早就聽自家師父說,教過天賦最好的徒弟便是李應,如今遇到怎可放過。
古時年輕人可不像如今在遊戲上爭個高低,而是文武一較高下。
“那是自然,吾也想領教一番。”
“哈哈哈,兩個臭小子,剛才還擔心某身體,轉眼就想打架去了。”周侗笑罵。
“等他們打去,男娃子不打架,怎麽上戰場殺敵,報效國家。”姚氏開口道。
“哈哈哈,倒也是。”嶽和附和道。
看得出,嶽飛家裏早就給其打算好了,今後路線,便是從軍報國。
......
接下來這幾日,便一邊給嶽和,周侗療養身子,一邊和嶽飛切磋。基本上後者就沒贏過,隻能在湯隆身上找爽點。
“湯隆,再來,吃我一槍。”不等後者反應,便舞著鐵槍唿唿作響,密不透風,待一靠近便是一記大力突刺。
“又來,哎,都說了打不過。”湯隆大刀往前擋,自身後退數步。
“好啦,好啦,師弟,哪有你這麽欺負阿隆的。”
嶽飛停下手,笑道,“這不是鍛煉一下湯兄弟嗎,順便檢驗一下,他內功修煉如何了。”
在李應引薦下,湯隆好學的態度,讓周侗指點了一二,也傳授了一套還算可以的武學《虎力三十六拳》。之所以說一套因為招式和功夫二合一,是門剛陽的武學,比較適合這種糙漢子。
“嶽兄弟就知道欺負某,此乃步戰,若是馬上某定不會敗如此之快。”湯隆也不服,從小到大,自己都是數一數二的豪傑,自從遇到李應,遇到的都是些怪胎,盧俊義,燕青就算了,乃早已成名好漢,連酆泰,衛鶴,都比自己強,如今又加上比自己年輕的嶽飛。
“哈哈,馬上又如何,走。”
“你們去吧,今日師父和伯父的藥還沒煎好。”
“倒是麻煩師兄了,此事應由我去做。”明明自己比李應大,卻還是像個孩子似的,嶽飛有些慚愧。
“這分什麽彼此,你等快去快迴。”
“好,湯兄,三招敗你,哈哈哈。”
“大言不慚,嶽兄弟讓你看看,什麽叫馬上好漢。”
兩人並著肩子出門去。
果然,不多時,湯隆拖著鐵槍垮著臉,大敗而歸,還得練啊。
......
在湯陰縣待了快一個月,該做的基本都做了,是時候離開了。兩位的病情已經穩住,隻需按藥方調理即可,也就沒有待著的必要,李應還有很多事需要處理,順便去西方看看,反正來都來了。
“師兄真不告訴師父一聲,就走。”
“算了,我怕師父情緒起伏。”
“師兄此去西州萬事小心,西夏有些蠢蠢欲動。”
“師弟倒是看得透徹,師父就交給你了,有什麽事寫信告知,保重。”
“師兄保重,湯兄弟你也是。”
“這是自然,嶽兄下次定然敗你,保重。”兩人打馬離去,隻留下滾滾黃沙。
天色漸明,霧色未開,已是幾百號人站在昨日路口,大包小包拖家帶口。
“哥哥,此去還請小心,聽說西邊不太平。”酆泰領著眾多小弟於岔路口攀談。
“噢,蕩平河湟四州不過六七年,怎又有戰事?”曆史上收複河湟四州的說了可能不信,乃是一位大太監,據說不僅身材高大,還留有胡茬。
其實在李應看來,此人不過是運氣好罷了,軍事能力一般,根本不懂陣法和作戰,搶功安插自己人的本事倒是厲害。因為西軍本就強悍,隻要是個不亂來的,基本都能贏,打得也不過是些土著。
比如,在宣和年間對戰西夏時,童貫強迫劉法攻取朔方,劉法勸解無用,無奈領兵出戰,遭到西夏軍隊伏擊,兵敗身亡。童貫違章指揮令大將劉法陣亡,卻隱瞞失敗事實,向朝廷報捷。此人能力可見一斑。
“應是西夏那群崽子開始鬧騰。”哪怕占山為王,但是家國情懷對於這種漢子卻是不會少的。
“行吾已知曉,你將信帶迴,告知三位莊主即可,他們定然安排妥當你等。”
“好的哥哥,如此,我等告辭。”
“一路保重。”李應拱拱手。
“保重。”酆泰也迴禮,迴頭大喊“弟兄們,向東去哥哥地盤上吃酒嘍。”
“好。”群人大喊。
“某看酆兄弟,最後一句才是目的,哈哈哈。”湯隆笑道。
“如此便好,走,去湯陰縣。”
一路上倒是安穩,想起如今大觀三年,待到明年彗星出現,那蔡京又要被罷相了,距離上次因彗星事件罷相,這是第二次了,不出所料還有兩次。
這蔡京真是個人才,評論其是“天資兇譎,舞智禦人”,卻又“見利忘義,心狠手辣”的奸臣,做官做到這份上也是極品。
此人不好以普通法子掌控,心思重,手段高明,沒有絕對實力是擺不平的。也就隻有趁他明年被貶杭州,才有幾分把握,既然要走仕途,不把奸臣拉上車,如何快速上位。
至於如何拉上車,就得看運氣了,哪怕是低武世界,李應也不敢保證絕對把握。
一路想著,半日功夫便到了湯陰縣城,兩人四處打聽嶽家住處,終於在一處小宅找到。
嶽飛先祖原籍山東聊城,時遷至湯陰,世代為農,家境還算殷勤,如今其父應該還未病故。
正想著,湯隆敲門,出來一位十幾歲的年輕小夥。麵容英俊,無須方正,膀闊腰圓,是個好手。
“你等找何人。”年輕小夥問道。
湯隆後退,李應向前一步,拱手道,“吾尋家師周侗而來。”
“噢,你便是李應師兄?”
“閣下?”雖是知曉這六尺黃巾青年乃是嶽飛,但還是得做做樣子。
“在下嶽飛,亦拜入師門。”嶽飛拱拱手。
“原來是嶽鵬舉,早有耳聞,久仰大名。”
“師兄知我?”心裏卻是一陣嘀咕,這個字父親隻是私下給我說過,這位師兄怎麽知道的?
“哈哈哈,縣裏都傳,嶽家出了個神力好漢,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如此英雄怎麽不知。”
“師兄謬讚了,鄉親們抬舉而已。”嶽飛摸摸頭,“快快請進,師父正在屋內。”
“好。”幾人便進宅內。
屋內兩人正在攀談,坐於首的應是嶽飛父親,如今尚未離世,右側老人便是周侗。
“師父好久不見,徒兒甚是想念”李應一拜。
“應兒,你怎會來此。”
“師父久未迴信,徒兒擔心,特來看看。”周侗貌似就是這幾年離世,教完嶽飛便像完成任務似的歸去。
“為師沒事,身體硬朗著呢,隻是久未飲甘露,嘴裏淡得很。”周侗撫須滿是想念滋味。
“徒兒帶了幾袋英雄釀,十裏桃花和一夜梨樹,不過師父必須節製,不然徒兒不給。”
“當真。”聽了前半段高興得合不攏嘴,又聽到後半段,頓時不痛快,看向右方,“哎,我這徒兒就是瞎操心。”
“哈哈,周老有如此佳徒,千裏關懷,讓人羨慕來不及呢?”嶽和笑道。
“對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好漢嶽和,乃是我新收徒兒的父親,為人豪爽。”
“過獎,過獎,賢侄坐。”
“見過嶽伯父,應早有耳聞,今日一見得償所願。”隻要學會格式,沒有什麽人際關係是不好解決的。
不過確實嶽和確實挺厲害的,為人淳樸善良,尚義氣,遇到荒年,常節儉飲食,救困濟危,嶽飛幼年也受到這種美德的熏陶。
“嶽飛相信你見過了。”
“師弟天賦非凡,師父眼光獨到啊。”
“你這小子,才多久沒見,油嘴滑舌的,這可能是為師最後一位弟子,也是算是關門弟子。”周侗感慨。
嶽飛端上茶水,“師父還年輕呢。”確實周侗看著精力十足,不似尋常老人。
“老嘍老嘍。”
李應看著首座兩人,多年醫學經驗告訴自己,都將命不久矣。
必須得改變一下兩人命運,“師父,您身體確實需要調理,而且嶽伯父亦是如此。”
“嗯?我爹身體怎麽了。”嶽和正值壯年,不像是有啥病的樣子,可是古代人可是說走就走。
“應兒還會醫道?”
“自小廣學了點,師父自不必多說,習武之人或多或少有所傷害,嶽伯父,應該常年陰雨天氣腰疼的厲害。”
眾人都看向嶽和,嶽和還沒來得及說話,倒是進來的嶽家母姚氏開口,“確實如此,這位娃子,可有愈法?”
“自然是有的,我寫份藥方,做上針灸,養上幾月即可。”看著曆史上縫字盼兒報國的姚氏嶽家母,李應站起來迴答很是尊敬,有時候什麽樣的父母,教出什麽樣的人,嶽飛雙親都是樸實善良愛國人士,教出麒麟兒倒也是合情合理。
“如此甚好,師兄你可得多留幾日,我也好請教一下師兄的武藝。”嶽飛起初聽說自己父親有疾還有所擔心,後麵眼前一亮,早就聽自家師父說,教過天賦最好的徒弟便是李應,如今遇到怎可放過。
古時年輕人可不像如今在遊戲上爭個高低,而是文武一較高下。
“那是自然,吾也想領教一番。”
“哈哈哈,兩個臭小子,剛才還擔心某身體,轉眼就想打架去了。”周侗笑罵。
“等他們打去,男娃子不打架,怎麽上戰場殺敵,報效國家。”姚氏開口道。
“哈哈哈,倒也是。”嶽和附和道。
看得出,嶽飛家裏早就給其打算好了,今後路線,便是從軍報國。
......
接下來這幾日,便一邊給嶽和,周侗療養身子,一邊和嶽飛切磋。基本上後者就沒贏過,隻能在湯隆身上找爽點。
“湯隆,再來,吃我一槍。”不等後者反應,便舞著鐵槍唿唿作響,密不透風,待一靠近便是一記大力突刺。
“又來,哎,都說了打不過。”湯隆大刀往前擋,自身後退數步。
“好啦,好啦,師弟,哪有你這麽欺負阿隆的。”
嶽飛停下手,笑道,“這不是鍛煉一下湯兄弟嗎,順便檢驗一下,他內功修煉如何了。”
在李應引薦下,湯隆好學的態度,讓周侗指點了一二,也傳授了一套還算可以的武學《虎力三十六拳》。之所以說一套因為招式和功夫二合一,是門剛陽的武學,比較適合這種糙漢子。
“嶽兄弟就知道欺負某,此乃步戰,若是馬上某定不會敗如此之快。”湯隆也不服,從小到大,自己都是數一數二的豪傑,自從遇到李應,遇到的都是些怪胎,盧俊義,燕青就算了,乃早已成名好漢,連酆泰,衛鶴,都比自己強,如今又加上比自己年輕的嶽飛。
“哈哈,馬上又如何,走。”
“你們去吧,今日師父和伯父的藥還沒煎好。”
“倒是麻煩師兄了,此事應由我去做。”明明自己比李應大,卻還是像個孩子似的,嶽飛有些慚愧。
“這分什麽彼此,你等快去快迴。”
“好,湯兄,三招敗你,哈哈哈。”
“大言不慚,嶽兄弟讓你看看,什麽叫馬上好漢。”
兩人並著肩子出門去。
果然,不多時,湯隆拖著鐵槍垮著臉,大敗而歸,還得練啊。
......
在湯陰縣待了快一個月,該做的基本都做了,是時候離開了。兩位的病情已經穩住,隻需按藥方調理即可,也就沒有待著的必要,李應還有很多事需要處理,順便去西方看看,反正來都來了。
“師兄真不告訴師父一聲,就走。”
“算了,我怕師父情緒起伏。”
“師兄此去西州萬事小心,西夏有些蠢蠢欲動。”
“師弟倒是看得透徹,師父就交給你了,有什麽事寫信告知,保重。”
“師兄保重,湯兄弟你也是。”
“這是自然,嶽兄下次定然敗你,保重。”兩人打馬離去,隻留下滾滾黃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