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崗一處深山處。


    一道清風襲來,李應飛刀閃過,百步之外幾片落葉半斬。


    這飛刀術與箭術相似,著重在於快準狠,與力道,角度,速度有關,有時甚至與風速有聯係,因此,準度在距離把握上很有考究。


    百步之內,百發百中,已是高高手。飛刀不僅距離和殺傷力不及箭,而且你飛刀齊射,箭術亦可以,甚至連珠箭,比你啟動更快。


    但誰能想到看著孑然一身,突然從後背掏出幾把飛刀瞬間取人性命,主打一個出其不意,飛刀越小越快更方便攜帶。


    李家這種祖傳飛刀,庫中樣式應有盡有,各式各樣,還有帶毒的讓人防不勝防。


    自從師父周侗一個月前離開,如今實力已是大漲,若是應對上次失火一事,定不會那般狼狽。


    而且這段時間時間李飛刀大成,學習能力可見一斑,但想要更加精進還得日積月累。


    扯下遮眼黑布看著手裏精巧小刀,其實還是不太滿意,直射距離和飛刀數還是不夠,百步聽著很遠其實也就六七十米,若是精度不夠,再遠也是枉然。


    想著想著不禁有些困意,也是,這幾個月日夜修煉,身子還小有些吃不消,雖有鍛煉耐力的想法,但也應該鬆弛有度。


    忽聞一陣酒香襲來,一騎牛老道沿著小溪緩緩靠近,好一幅畫中景色:


    老道怡然自得吟詩中,小獸停步聞醉躍芳叢。


    緩流叮咚追青尾嬉戲,牛尾顫顫趕蚊蟲不定。


    風中颯颯彌酒香四溢,林似瑟瑟響天籟洪鍾。


    些許偷得浮生半日閑,落凡不理世事老神仙。


    至於其吟何詩,且聞:


    吾有杯中友,千日飲不完。


    尋瓊瑤池邊,得釀菩提前。


    不索金銀物,隻除心中願。


    今日至此處,偶遇一少年。


    見這老道念得如此熟練,便知道前三句莫不是固定台詞,隻怕逢人便改最後一句。


    長相倒是不似自己師父那般武者精神,雙眉入鬢頸修顴露,額闊身圓,皇梁聳直麵色白黃,左眉角一黑子足下紋起如龜,身長八尺二寸喜頂華陽巾,腰間別著一把劍,豎著道冠卻也顯得仙風道骨不使人生厭。


    真乃是:


    林深逢鳴鹿,少年不見物。


    一點寒芒現,片葉折兩錢。


    忽聞老牛哞,清風入耳中。


    緣是客騎來,卻似老神仙。


    “小子見過老神仙。”李應拱手作揖。


    “哈哈哈,不敢當不敢當,老道雲遊至此,希望沒打擾到公子。”仰頭一灌,口角不露液,發絲不紊亂,說不出的瀟灑,比自家師父還有13格。


    不敢當但也沒拒絕,這世界也不一定沒有神仙,保持敬畏之心總是好的,“沒有沒有,小子手法簡陋,老神仙見笑了。”


    看著老道仍在牛上,沒有下來的意圖,便知外恭內傲不是高手就是傻冒。


    “哪裏哪裏。”


    “老神仙,亦愛飲酒乎?”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怎不愛乎?”老道摩挲著葫蘆,麵帶微笑。


    “能否借我一觀。”


    “可。”輕輕一丟,葫蘆落入李應手中,稍稍打開一聞,便神清氣爽,內力都增加不少,果然不俗。


    “老神仙手中,酒卻是好酒,聞著清新,看著透明,不似玉液也似仙釀,可能喝著也是奇妙無窮,但......”李應故意停了一嘴。


    “噢,又如何?”老道來了興趣,酒都如此了,還能不是好酒不成。


    “此酒卻是似酒非酒。”


    老道微微前傾,輕挑右眉,“此話怎講?”


    “這就要從酒最初的含義講起,《漢書·食貨誌》中記載:‘酒,百樂之長。又,酒者,天下之美祿。’,老神仙葫蘆之中,雖是酒,卻參雜著各種奇物,聞著香甜不似凡品,說是酒,不如稱之為藥酒更為合適,哪怕有些大補大功效,但大雜燴卻終究失了酒之奧妙。


    酒者,醉人也,連其最基本功效都不能滿足,不足以稱酒。”


    老道思索一陣,仰頭笑道,“哈哈,倒是說著在理,公子如此研究,難道有更好的酒不成?”


    “自然。”說著遞過水袋,這次自然不是可樂,乃是自家作坊蒸餾做出的高度酒。


    老道打開塞子,聞了聞,一股桃花清香撲鼻,心想爾不也加了些雜物,不過還是小酌一口。


    頓時上頭,若不刻意壓製,竟產生幾分醉意。


    自己也算是千杯不醉,這有多少年沒如此感覺了,不禁大喊一聲,“好酒。”


    “哈哈哈,果然好酒,飲得此間酒,神仙也不走啊,公子此酒,不僅桃香四溢,還酒烈十足,可有名字?”


    “酒名倒是簡單,十裏桃花也。”


    “很貼切,聽慣了什麽玉液瓊漿,百花仙露,如今迴味才感覺名不副其實也。”


    李應眼睛微縮,看來這老道確實不簡單,再試探一二。


    “我看老神仙,仙風道骨,定然天下聞名,不知老神仙道號?”


    老道又小抿一口,“老道,號岩客子,不知名也,不知名也,哈哈哈。”


    什麽,岩客子,這個名字可能有人不太熟,他另一個道號就比較出名了,純陽子,什麽不知道純陽子是誰?


    沒關係呂洞賓知道吧,原是唐代道教丹鼎派祖師,後更被全真教尊奉為“北五祖”之一,道門稱其為“呂祖”,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之一。


    如果之前還不信有神仙,現在不得不信了,還是老樣子,不管打不打得過,都要以禮服人,至於是禮還是物理的理,都說了看打不打得過。


    禮發,正冠,正袖,端正,甩袍,彎腰,再次拱手作揖,“小子李應,見過孚佑帝君,純陽祖師。”


    什麽你覺得我李應太過殷勤?若無心中誌,誰願低做人。我隻笑你看不穿,哼。


    其他仙人倒不必如此,但這可是呂洞賓,據傳北宋時期《郴行錄》、《嶽陽風土記》等載:


    北宋至道年間,呂洞賓經過嶽陽時,曾在城南古鬆樹下休息,有一老僧從樹頂下來,向他作揖,哀憐指點,並道出他是呂仙。洞賓甚感奇怪,驚此人不凡,便贈此人仙丹一粒,並題詩壁上。


    大方的仙人誰人不愛呢,再說又沒磕頭便拜。


    呂洞賓清清甩袖,像是在隔絕什麽,“噢,卻是暴露了,吾這道號應該還沒怎麽行走人間吧?”


    “小子偶然得知。”


    “相逢便是緣,爾今日贈吾美酒,吾亦有所還,不知爾想要何物。”這種時候可不要亂提要求,也不要輕言拒絕。


    “小子家境還算殷勤,家庭美滿,過幾年準備參加科舉也有幾分把握,其實也無他所求。”


    雖不隨便拒絕,但可以適當拉扯,不要錢也不要官,你看著給,最好來點仙丹妙藥,一日飛升,再不濟道法仙法也行,慢慢修煉成仙也不是不可。


    “吾觀你內外兼修,吾這裏有三劍,你可願學?”


    “長者賜不敢辭。”李應還想著是不是該說仙者賜,不管了應該心胸開闊。


    “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吾甚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無明煩惱,二斷無明嗔怒,三斷無明貪欲。吾欲傳爾,可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開局擁有天生霸王神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不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不妖並收藏水滸:開局擁有天生霸王神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