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帝王故事
直播:跟著後輩開開眼 作者:老木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橙看完了這篇文章,去廚房找了一點水果什麽的,又迴到窗前繼續看他的書,這時候要是有個躺椅就好了。
那樣子肯定更舒服。
下一篇文章竟然是講帝王故事的。
天幕外的皇帝們都從宮殿裏出來了,這不會又要盤點昏君了吧,他們可經不起這個了,那些大臣們已經噴的他們受不了。
而且他們也改變了一下做事的風格。
比如某位曆史上被傳荒淫的皇帝,他已經決定不再召宮女了。
【當了皇帝以後的皇帝大部分都在皇宮裏麵待著,但是這些人沒當皇帝之前又發生過什麽或者後世在他們身上安了什麽故事呢。】
【今天就說一下。】
【咱們第一個故事要說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這個故事完全體現了他聰明才智。雖然不知道出處,但是大概率是編的。】
【而且可能是哪個後世的小說家,這故事感有些太強烈了。】
【隋煬帝當政期間,故意為難在太原當留守的李淵,讓他三個月建造出晉陽宮,如果建不出來就要了李淵全家的命!】
【如果造出來了,就以私造皇宮的名義殺掉李淵全家。】
李淵:我到底怎麽得罪隋煬帝了,怎麽橫豎都是死。
【接到了旨意的李淵也相當的頭疼,他把幾個兒子叫到了跟前,問他們有什麽好辦法嗎。】
【其他幾個兒子都不說話,隻有李世民站出來,說自己有個好辦法,距離城中不遠有個通天寺,那裏的大殿氣勢恢宏。】
【如果拆了通天寺,用現成的木料,三個月還是足夠了。】
【李世民到了通天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說服了寺廟的方丈,兩人約定下一盤棋,隻要李世民贏了,就拆通天寺。】
【結果就是李世民順利的贏了,有幾個僧人問他們方丈,怎麽輕易的就輸了呢。】
【老方丈表示,李世民第一步棋下在天元,一定是天下少有的青年才俊,而且那邊也答應了,以後會重修通天寺。】
【在建造的時候,李世民要求匠人一定要用新釘子。】
【等隋煬帝到了宮裏以後,發現這處宮殿建的極好,馬上要治李淵的罪,但是李世民表示。這個宮殿都是新的。】
【不信可以拔釘子看看。】
【檢驗以後隋煬帝隻能違心的給李淵一些賞賜。】
大唐
李世民咳嗽了一聲,說這個故事是編的,他沒有做過這個事情。不過從故事裏能夠看出來,後世的人還真喜歡自己。
愣是編出了一絲離譜。
下圍棋下在天元就是青年才俊嗎,編這個故事的人是不是不太懂圍棋啊。
而且還是太舔自己了,感覺隨便下在哪裏,老和尚都能找出理由。
這通天寺是必須要拆了,撕破臉對誰都不好。
大宋
趙匡胤哈哈大笑,後世這故事編的不錯,不知道有沒有給自己也編個差不多的故事,渾身氣勢一震,就能讓世人倒頭便拜。
不過以後自己要是建亭台樓閣的時候要注意了,別被那些大臣用舊木頭給騙了。
看完了這部分,齊橙的腦海裏想到另外一個事情,要是李世民下不過這個老和尚他會怎麽辦,會不會學習那個大漢祺聖。
直接把老和尚給幹掉。
他一個太原留守的公子,還能借不到木頭嗎。
……
【看完了唐太宗的故事,我們再看看宋太祖的故事。】
【這個故事體現的是宋太祖的俠義精神。】
宋太祖:憑什麽李世民就是聰明才智,自己就是俠義精神?
我是皇帝啊。
【在宋太祖流落江湖的時候,他幹掉一夥賊寇,從裏麵救出了一個女子叫做京娘,這個女子來自千裏之外,為了姑娘的安危,他表示要護送姑娘迴鄉。】
【一路上幹掉了不少的賊寇,終於把京娘送到了故鄉。這時候京娘表示,這一路上已經喜歡上俠義的趙匡胤。】
【但是趙匡胤表示自己就是句鹿護送姑娘,心裏並沒有其他辦法。】
【京娘覺得自己說出來,實在是有礙禮法,以後都沒有臉見人了。所以直接自殺了。】
三國
曹操懊惱的拍了一下桌子,這個宋太祖的腦子有問題吧,一個女人而已,娶不娶有什麽問題嗎。
君子不應該計較這個的。
大明
朱棣覺得這個故事編的似乎有些諷刺的意思。趙匡胤能夠信守承諾送京娘迴家,去黃袍加身占了郭家的江山。
這不是俠義,更沒有講信用啊。
不知道後世有沒有給自己編一個,不要求像是李世民那樣,怎麽也得比趙匡胤這個故事好吧。
大清
乾隆皇帝讓侍衛找到這個故事的出處,他倒是不羨慕他們兩個,因為自己也有很多故事,比如之前提到的迷路美食之類的。
他要找出是誰寫的。
寫了宋太祖,可不能寫他了啊。
“皇上這故事好像是明朝的一本書。”有侍衛過來稟報,“再早一點的就查不到了。”
“行了,你們下去吧!”
……
【最後要說的大唐玄宗的太子李亨,說有一次李隆基舉行宴會,讓李亨用刀切羊肉,切完了以後李亨用麵餅把刀擦幹淨了。】
【然後把麵餅給吃了。】
【李隆基稱讚了李亨的行為。】
大唐
武則天聽完了以後皺著眉頭,這些帝王的故事實在是有些……堂堂的大唐皇帝開宴會,竟然會有烤全羊嗎。
就是有烤全羊,需要皇太子用刀分肉嗎,宴會上的下人呢。
而且是誰這麽有譜,敢讓皇太子給自己分肉。
而且她還有些好奇,給自己的頭上安了什麽樣的故事。按照後世對自己的看法,那故事編的肯定沒什麽好的。
弄不好也是一個相當離譜的故事。
齊橙看完了這個故事,自己上網查了一下。這玩意有點像是世家的養望術了,不過李亨一個太子需要用這種方法嗎。
而且就李隆基那種人,為了一顆荔枝能夠勞動那麽多人,竟然有臉要求別人節儉。
這不是編的有點離譜了。
節儉這種事情應該沒有出現在李隆基的腦子裏。
那樣子肯定更舒服。
下一篇文章竟然是講帝王故事的。
天幕外的皇帝們都從宮殿裏出來了,這不會又要盤點昏君了吧,他們可經不起這個了,那些大臣們已經噴的他們受不了。
而且他們也改變了一下做事的風格。
比如某位曆史上被傳荒淫的皇帝,他已經決定不再召宮女了。
【當了皇帝以後的皇帝大部分都在皇宮裏麵待著,但是這些人沒當皇帝之前又發生過什麽或者後世在他們身上安了什麽故事呢。】
【今天就說一下。】
【咱們第一個故事要說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這個故事完全體現了他聰明才智。雖然不知道出處,但是大概率是編的。】
【而且可能是哪個後世的小說家,這故事感有些太強烈了。】
【隋煬帝當政期間,故意為難在太原當留守的李淵,讓他三個月建造出晉陽宮,如果建不出來就要了李淵全家的命!】
【如果造出來了,就以私造皇宮的名義殺掉李淵全家。】
李淵:我到底怎麽得罪隋煬帝了,怎麽橫豎都是死。
【接到了旨意的李淵也相當的頭疼,他把幾個兒子叫到了跟前,問他們有什麽好辦法嗎。】
【其他幾個兒子都不說話,隻有李世民站出來,說自己有個好辦法,距離城中不遠有個通天寺,那裏的大殿氣勢恢宏。】
【如果拆了通天寺,用現成的木料,三個月還是足夠了。】
【李世民到了通天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說服了寺廟的方丈,兩人約定下一盤棋,隻要李世民贏了,就拆通天寺。】
【結果就是李世民順利的贏了,有幾個僧人問他們方丈,怎麽輕易的就輸了呢。】
【老方丈表示,李世民第一步棋下在天元,一定是天下少有的青年才俊,而且那邊也答應了,以後會重修通天寺。】
【在建造的時候,李世民要求匠人一定要用新釘子。】
【等隋煬帝到了宮裏以後,發現這處宮殿建的極好,馬上要治李淵的罪,但是李世民表示。這個宮殿都是新的。】
【不信可以拔釘子看看。】
【檢驗以後隋煬帝隻能違心的給李淵一些賞賜。】
大唐
李世民咳嗽了一聲,說這個故事是編的,他沒有做過這個事情。不過從故事裏能夠看出來,後世的人還真喜歡自己。
愣是編出了一絲離譜。
下圍棋下在天元就是青年才俊嗎,編這個故事的人是不是不太懂圍棋啊。
而且還是太舔自己了,感覺隨便下在哪裏,老和尚都能找出理由。
這通天寺是必須要拆了,撕破臉對誰都不好。
大宋
趙匡胤哈哈大笑,後世這故事編的不錯,不知道有沒有給自己也編個差不多的故事,渾身氣勢一震,就能讓世人倒頭便拜。
不過以後自己要是建亭台樓閣的時候要注意了,別被那些大臣用舊木頭給騙了。
看完了這部分,齊橙的腦海裏想到另外一個事情,要是李世民下不過這個老和尚他會怎麽辦,會不會學習那個大漢祺聖。
直接把老和尚給幹掉。
他一個太原留守的公子,還能借不到木頭嗎。
……
【看完了唐太宗的故事,我們再看看宋太祖的故事。】
【這個故事體現的是宋太祖的俠義精神。】
宋太祖:憑什麽李世民就是聰明才智,自己就是俠義精神?
我是皇帝啊。
【在宋太祖流落江湖的時候,他幹掉一夥賊寇,從裏麵救出了一個女子叫做京娘,這個女子來自千裏之外,為了姑娘的安危,他表示要護送姑娘迴鄉。】
【一路上幹掉了不少的賊寇,終於把京娘送到了故鄉。這時候京娘表示,這一路上已經喜歡上俠義的趙匡胤。】
【但是趙匡胤表示自己就是句鹿護送姑娘,心裏並沒有其他辦法。】
【京娘覺得自己說出來,實在是有礙禮法,以後都沒有臉見人了。所以直接自殺了。】
三國
曹操懊惱的拍了一下桌子,這個宋太祖的腦子有問題吧,一個女人而已,娶不娶有什麽問題嗎。
君子不應該計較這個的。
大明
朱棣覺得這個故事編的似乎有些諷刺的意思。趙匡胤能夠信守承諾送京娘迴家,去黃袍加身占了郭家的江山。
這不是俠義,更沒有講信用啊。
不知道後世有沒有給自己編一個,不要求像是李世民那樣,怎麽也得比趙匡胤這個故事好吧。
大清
乾隆皇帝讓侍衛找到這個故事的出處,他倒是不羨慕他們兩個,因為自己也有很多故事,比如之前提到的迷路美食之類的。
他要找出是誰寫的。
寫了宋太祖,可不能寫他了啊。
“皇上這故事好像是明朝的一本書。”有侍衛過來稟報,“再早一點的就查不到了。”
“行了,你們下去吧!”
……
【最後要說的大唐玄宗的太子李亨,說有一次李隆基舉行宴會,讓李亨用刀切羊肉,切完了以後李亨用麵餅把刀擦幹淨了。】
【然後把麵餅給吃了。】
【李隆基稱讚了李亨的行為。】
大唐
武則天聽完了以後皺著眉頭,這些帝王的故事實在是有些……堂堂的大唐皇帝開宴會,竟然會有烤全羊嗎。
就是有烤全羊,需要皇太子用刀分肉嗎,宴會上的下人呢。
而且是誰這麽有譜,敢讓皇太子給自己分肉。
而且她還有些好奇,給自己的頭上安了什麽樣的故事。按照後世對自己的看法,那故事編的肯定沒什麽好的。
弄不好也是一個相當離譜的故事。
齊橙看完了這個故事,自己上網查了一下。這玩意有點像是世家的養望術了,不過李亨一個太子需要用這種方法嗎。
而且就李隆基那種人,為了一顆荔枝能夠勞動那麽多人,竟然有臉要求別人節儉。
這不是編的有點離譜了。
節儉這種事情應該沒有出現在李隆基的腦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