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死不幹閹豬匠(一)
重生1990:從農村白手起家 作者:雞蛋不炒番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閹豬匠,張國慶可是氣不打一處來。
因為上一世的九十年代初,張國慶就是跟著鄰村李二麻子學的閹豬匠。
按照上輩子的時間發展,這閹豬匠的學手藝的機會,父母肯定是會給自己爭取的。
因為這時候張國慶已經滿了十七歲了,再過兩三年就得找婆娘。在農村裏來說十八九歲就得開始相親討老婆,所以二十歲結婚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如果到了二十四五歲如果還沒對象,那已經算得上是大齡青年了。哪裏像如今這樣的社會,到三十歲結婚都不嫌晚。
學手藝這得看是什麽手藝,有些學得快出師快些,有些學的慢出師就會晚一些。
反正學手藝當學徒,就是跟著師傅四處做活,邊做邊學。長則三年,短則一年。
在學手藝的這段時間裏,徒弟是拿不到工資的。不但拿不到工資,反而還得給師傅拜師包封,也就是現如今所說的紅包。
逢年過節還得送點拜節禮品,要不然就是不孝敬師傅,目無師長。
如果心眼小的師傅,就不會傳授真本事。到頭來手藝學不精,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張國慶的父母想法很簡單,這個閹豬匠,門檻不高,就是一年就能出師的手藝。等到學了一年出師後,然後再單幹兩年,也就能攢點錢正好可以說一房媳婦。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哪一個當爹作娘的人不為自己的子女考慮。他們也知道,這個閹豬匠雖然掙錢是能掙錢,就是名聲不大好。但是門檻不高,這些是父母唯一能夠支持得上的。
老大當年學木匠,因為過節送的禮輕了,被隔壁劉家莊的劉木匠退迴來了。這件事確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因此到現在張有山和李翠蘭兩個老人都耿耿於懷。
再說說這個閹豬匠,李二麻子。大名叫李全民,因為臉上麻子多,個子矮,還長得醜,所以就取了個李二麻子的諢號。
別看這李二麻子人長得歪瓜裂棗,不過這人倒是個好人。而且他這一手閹豬的技術,在桑木鎮十裏八村來說還是小有名氣的。
有人問,為啥子豬養的好好的,非得閹掉呢?
因為以前都是養土豬,土豬生長周期長,得養將近一年才能嘎了吃或者賣肉。閹割後的家畜失去了生殖機能,性情變得馴順,便於管理,提高了肉的質量和經濟效益。閹割還可以防止劣種的家畜自由交配,對改良家畜品種起到積極作用。
八十年代初,集體經濟正式落幕後開始改革開放。隨著市場經濟的複蘇,城市有城市的發展,農村也有農村的改革。
到了九十年代初,養殖家畜也走向了普通的農村家庭。就拿養豬來說,不說家家戶戶都養,起碼家裏條件好一些的會養一兩頭。
所以這時候閹豬匠這個技術還是挺吃香的,但是這名聲卻不大好聽。
到了2000年左右,大三元飼料豬開始風行,養殖周期從一年縮減到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因為豬還是幼年期,就上了餐桌。這些豬等不到豬起勢就被嘎了吃肉,因此閹豬匠這個職業,也就慢慢銷聲匿跡了。
………………
“叮…………叮……叮…………”
村東頭傳來一聲聲金屬碰撞的聲音,不用說,這肯定是李二麻子出來串村了。
這時候的閹豬匠都是有領地的,基本上每一個閹豬匠的領地都有七八個村子。
七幾年的時候,養殖歸生產隊專門負責,那時候閹豬匠歸畜牧站管,那是吃皇糧的。
可是現在不同了,改革開放後,很多人隨著改革都開始單幹。
“是李師傅來咱們小崗村閹豬的來了,老張,老張,快去迎一下,上次跟他商量的事情得給個迴信才行…………”
母親李翠蘭推了推正在拿著鋤頭鎬菜土的張有山低聲說道。
“急莫子急咯,一個閹豬匠,搞得還跟領導下鄉一樣麽?我去咯,你在屋裏等得就行…………”
父親張有山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雖然張有山極不情願,但卻還是把手中的鋤頭放了下來。安撫了母親李翠蘭後,轉身往通往村口的黃土路那邊走去。
實在也想不到什麽好辦法了,二兒子已經輟學兩三年了。現在每天都是四處閑逛,要不學點手藝,以後想討老婆都難。
………………
秋季溫度還是有些高的,剛到十點鍾太陽就開始變得毒辣起來。太陽一曬,身上汗水直流,同時也曬得人睜不開眼睛。
坑窪的土路兩旁雜草叢生,有一些樹長著,留下來一絲絲陰涼。
閹豬匠李二麻子從劉家莊騎著自行車往小崗村這邊騎了過來,速度很慢,手中的小鐵棒很規律的敲打在鐵板上。
“嘿嘿,李師傅,停一哈,停一哈…………”
張有山向騎著二八單車的李二麻子低聲喊了幾句。
“有山哥喔,怎麽在這裏等起?家裏有豬要閹麽?”
李二麻子向張有山問道。
“不,不是閹豬的事情。之前我跟你商量的事情你考慮得怎麽樣了?”
張有山臉色僵了一下,向李二麻子討好似的說道。
張有山一輩子實誠,很少會用這種討好的語氣跟人說話,更別說名聲不大好的這個李二麻子。
閹豬匠連下九流都算不上,要不是確實能搞錢,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這手藝呢?
“哦喲,你看,我這幾天忙得很,差點搞忘求了。不就是讓國慶跟著我學手藝嘛,嘿嘿,麽事,什麽時候程序到位了,什麽時候都可以來找我…………”
李二麻子皮笑肉不笑的向張有山說道。
拜師嘛,可以,隻是這拜師的程序該有的還得有。
在李二麻子看來要是腦袋太靈光的人,他還真不願意帶。帶好徒弟餓死師傅。太蠢的他也不願意帶,帶一年學不會,辱沒自己的名聲。
不過這張國慶嘛,他是清楚的,跟他爹張有山一個球樣,老實本分。關鍵還能吃苦,脾氣自己也好拿捏。
以後有個徒弟跟著,臉上也有麵子不是嘛。
別說他現在騎著二八大杠,也能搞幾個錢,但是真正看得起他的人還真沒幾個。要不然到現在,奔五的人了還討不上媳婦呢!
雖說他沒有媳婦,但是他並不缺女人。周邊幾個村子裏相好的寡婦,沒有十個也有七八個………………
因為上一世的九十年代初,張國慶就是跟著鄰村李二麻子學的閹豬匠。
按照上輩子的時間發展,這閹豬匠的學手藝的機會,父母肯定是會給自己爭取的。
因為這時候張國慶已經滿了十七歲了,再過兩三年就得找婆娘。在農村裏來說十八九歲就得開始相親討老婆,所以二十歲結婚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如果到了二十四五歲如果還沒對象,那已經算得上是大齡青年了。哪裏像如今這樣的社會,到三十歲結婚都不嫌晚。
學手藝這得看是什麽手藝,有些學得快出師快些,有些學的慢出師就會晚一些。
反正學手藝當學徒,就是跟著師傅四處做活,邊做邊學。長則三年,短則一年。
在學手藝的這段時間裏,徒弟是拿不到工資的。不但拿不到工資,反而還得給師傅拜師包封,也就是現如今所說的紅包。
逢年過節還得送點拜節禮品,要不然就是不孝敬師傅,目無師長。
如果心眼小的師傅,就不會傳授真本事。到頭來手藝學不精,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張國慶的父母想法很簡單,這個閹豬匠,門檻不高,就是一年就能出師的手藝。等到學了一年出師後,然後再單幹兩年,也就能攢點錢正好可以說一房媳婦。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哪一個當爹作娘的人不為自己的子女考慮。他們也知道,這個閹豬匠雖然掙錢是能掙錢,就是名聲不大好。但是門檻不高,這些是父母唯一能夠支持得上的。
老大當年學木匠,因為過節送的禮輕了,被隔壁劉家莊的劉木匠退迴來了。這件事確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因此到現在張有山和李翠蘭兩個老人都耿耿於懷。
再說說這個閹豬匠,李二麻子。大名叫李全民,因為臉上麻子多,個子矮,還長得醜,所以就取了個李二麻子的諢號。
別看這李二麻子人長得歪瓜裂棗,不過這人倒是個好人。而且他這一手閹豬的技術,在桑木鎮十裏八村來說還是小有名氣的。
有人問,為啥子豬養的好好的,非得閹掉呢?
因為以前都是養土豬,土豬生長周期長,得養將近一年才能嘎了吃或者賣肉。閹割後的家畜失去了生殖機能,性情變得馴順,便於管理,提高了肉的質量和經濟效益。閹割還可以防止劣種的家畜自由交配,對改良家畜品種起到積極作用。
八十年代初,集體經濟正式落幕後開始改革開放。隨著市場經濟的複蘇,城市有城市的發展,農村也有農村的改革。
到了九十年代初,養殖家畜也走向了普通的農村家庭。就拿養豬來說,不說家家戶戶都養,起碼家裏條件好一些的會養一兩頭。
所以這時候閹豬匠這個技術還是挺吃香的,但是這名聲卻不大好聽。
到了2000年左右,大三元飼料豬開始風行,養殖周期從一年縮減到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因為豬還是幼年期,就上了餐桌。這些豬等不到豬起勢就被嘎了吃肉,因此閹豬匠這個職業,也就慢慢銷聲匿跡了。
………………
“叮…………叮……叮…………”
村東頭傳來一聲聲金屬碰撞的聲音,不用說,這肯定是李二麻子出來串村了。
這時候的閹豬匠都是有領地的,基本上每一個閹豬匠的領地都有七八個村子。
七幾年的時候,養殖歸生產隊專門負責,那時候閹豬匠歸畜牧站管,那是吃皇糧的。
可是現在不同了,改革開放後,很多人隨著改革都開始單幹。
“是李師傅來咱們小崗村閹豬的來了,老張,老張,快去迎一下,上次跟他商量的事情得給個迴信才行…………”
母親李翠蘭推了推正在拿著鋤頭鎬菜土的張有山低聲說道。
“急莫子急咯,一個閹豬匠,搞得還跟領導下鄉一樣麽?我去咯,你在屋裏等得就行…………”
父親張有山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雖然張有山極不情願,但卻還是把手中的鋤頭放了下來。安撫了母親李翠蘭後,轉身往通往村口的黃土路那邊走去。
實在也想不到什麽好辦法了,二兒子已經輟學兩三年了。現在每天都是四處閑逛,要不學點手藝,以後想討老婆都難。
………………
秋季溫度還是有些高的,剛到十點鍾太陽就開始變得毒辣起來。太陽一曬,身上汗水直流,同時也曬得人睜不開眼睛。
坑窪的土路兩旁雜草叢生,有一些樹長著,留下來一絲絲陰涼。
閹豬匠李二麻子從劉家莊騎著自行車往小崗村這邊騎了過來,速度很慢,手中的小鐵棒很規律的敲打在鐵板上。
“嘿嘿,李師傅,停一哈,停一哈…………”
張有山向騎著二八單車的李二麻子低聲喊了幾句。
“有山哥喔,怎麽在這裏等起?家裏有豬要閹麽?”
李二麻子向張有山問道。
“不,不是閹豬的事情。之前我跟你商量的事情你考慮得怎麽樣了?”
張有山臉色僵了一下,向李二麻子討好似的說道。
張有山一輩子實誠,很少會用這種討好的語氣跟人說話,更別說名聲不大好的這個李二麻子。
閹豬匠連下九流都算不上,要不是確實能搞錢,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這手藝呢?
“哦喲,你看,我這幾天忙得很,差點搞忘求了。不就是讓國慶跟著我學手藝嘛,嘿嘿,麽事,什麽時候程序到位了,什麽時候都可以來找我…………”
李二麻子皮笑肉不笑的向張有山說道。
拜師嘛,可以,隻是這拜師的程序該有的還得有。
在李二麻子看來要是腦袋太靈光的人,他還真不願意帶。帶好徒弟餓死師傅。太蠢的他也不願意帶,帶一年學不會,辱沒自己的名聲。
不過這張國慶嘛,他是清楚的,跟他爹張有山一個球樣,老實本分。關鍵還能吃苦,脾氣自己也好拿捏。
以後有個徒弟跟著,臉上也有麵子不是嘛。
別說他現在騎著二八大杠,也能搞幾個錢,但是真正看得起他的人還真沒幾個。要不然到現在,奔五的人了還討不上媳婦呢!
雖說他沒有媳婦,但是他並不缺女人。周邊幾個村子裏相好的寡婦,沒有十個也有七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