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這一波怎麽算都不虧
什麽!王妃她全家都是穿來的 作者:胖丫胖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場台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隻是下了一天一夜暴雨就過去了。林建邦在心裏估計潮陽應該不是台風的登陸點,隻是擦了一個邊。
好在是虛驚一場,想想海邊的流民,林建邦就腦殼疼。
暴雨過後,林希留在縣衙養傷,林建邦帶著德華、林武和縣衙的小官小吏去下鄉了。
林希的後背被樹杈砸的不輕,迴到遊艇上讓許薇幫忙看了一眼,全都是血印子。
林希喝了瓊漿,林晨也讓許薇給她上了雲南白藥,雙管齊下,很快就不疼了。
但血印子一時半會兒還退不下去,所以許薇和林建邦都責令讓她在縣衙的後宅裏養著。
林建邦從許薇那裏知道海陽縣沒有什麽大事,就是刮風下雨而已,也就不著急迴去了。
反正他是知府,不是海陽的父母官,誰都不是傻子,海陽要是出了事,他肯定是要問責的。
所以就帶著手底下的人下鄉給百姓們做安全教育,教育他們災前如何應對,如何自救,災後不能打撈水裏動物的屍體,怎麽處理洪水之後的井水等等。
林建邦感覺自己就像個老媽子一樣,一天天的操不完的心!
然後順便走訪一下有沒有誰家受災的情況,這一走訪,林建邦的心情好了不少。
這場台風對百姓們影響不大,隻有幾家丟了雞鴨鵝,幾家的房頂漏雨了而已。
不過在他離開的這幾個月新生兒的出生率還挺高,那些海陽私奴的孩子在收養的新家裏生活的也挺好。
有幾家失而複得,對待養子養女可以說都有點溺愛了。
問了一下杜白學堂那邊的事情,林建邦更加欣慰,跟小姐私奔的窮秀才很盡職盡責,自己還額外的開了兩個中班給適齡的孩子開蒙。
那個富家小姐也待在學堂裏,每日都給杜白換著花樣做吃食。
知道杜白在這邊待的舒心,林建邦也放心不少。
但聽杜白說他教授的那幾個年輕人,年底參加府試,考上秀才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林建邦就又有些發愁了。
為什麽發愁呢,因為潮州府正經的書院隻有一個,還是在人家程鄉。
為什麽潮陽的學堂不叫書院呢,因為不具備條件,成立書院的山長,也就是校長至少是個舉人。
杜白是舉人,但杜白是辭退了皇上特聘的工作跑出來的。如果杜白做山長,將來要是傳到皇上的耳朵裏,好說不好聽啊。
啥意思,你瞧不起我,我給你安排的工作,你說老了幹不動了。結果跑到窮山僻壤去當校長了,合著就是看不起太學的這份工作唄!
杜白不能當山長,林建邦這個探花也不能做著知府兼著縣令,然後再兼任一個校長啊。
身為潮州知府組織一場府試倒也不難,去州署遞交申請,花點銀子請州署的提學官來潮州出題並擔任監考就行。
但是考府試必須要從書院出來的才有報考資格,林建邦不想讓這些人進入程家開的書院。
程家的影響都是從程鄉書院延伸出來的,他想要壓製程氏一族,就不能讓潮州的學子都出自程家。
所以潮陽的那四個年輕人考功名是一件好事,對於林建邦來說,卻是一件難事。
杜白見林建邦犯難,自己也有些愧疚,其實他倒是可以給曾經的同窗寫信,問問他們有沒有人願意來潮陽。
但自己知道潮陽將來在林建邦的治理下會發展的很好,可是別人不知道啊。
估計就算自己寫信過去,人家不僅不會答應,甚至還有可能在背後以為自己這是沒安好心。
杜白聽著窗外瀝瀝拉拉的小雨,突然想到一個辦法,“虛文,你之前說那颶風是從海上來的,像一個大圓圈,咱們潮陽這裏的颶風過去那麽快,是因為大圓圈的目標不是潮陽?”
林建邦點點頭,“應該是這樣的。”
杜白又問,“那你說大圓圈的目標應該在什麽地方?”
林建邦一臉苦笑,“師父啊,我又不是您能掐會算的,我哪知道台風從哪登陸啊!要不你算算?”
杜白拍了一下林建邦,“為師是在跟你說正經的呢!為師會的是易經卦象,不會看星相。”
“我真不知道啊,不過應該也是咱們附近,要不能在一個風圈裏嘛!不是,師父,你問這個幹什麽啊?”
杜白皺眉沉思,“為師是在想,如果真的如你言,那麽一定還會有其他的地方受災嚴重。”
林建邦聽到這裏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的自己齜牙咧嘴,“是啊,我怎麽沒有想到呢,台風登陸的地方就是重災區,那裏一定有很多災民。
我要是把他們接到潮陽來,潮陽的人口就又多了啊!要是我點高,在裏麵撈點文化人迴來,那我就發啦!”
說完沒等杜白再深思熟慮一下,林建邦就急忙忙的出去張羅接收難民的事了。
想要接收難民,首先就得知道難民在哪,林建邦找出輿圖仔細研究了一下。
潮州的東麵是福建漳州,西麵是循州,也就是現代的惠州那邊。
循州這邊也屬於番州領域,他就算去救人,人家吃飽喝足了拍拍屁股走人,他是一點招都沒有。
而漳州不一樣,隔著好幾座大山,現在的大山裏麵都是原始森林。
暴雨過後就跟之前他們當初走梅嶺關一樣,都是瘴氣,叢林裏麵野獸和毒蛇也很多,一般人都不敢冒險。
漳州到潮州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從海上過,所以難民接收過來,隻要安頓下來,就不會輕易想著離開。
至於說漳州是不是重災區,這不重要,這麽大的台風刮過去,海邊的人一定不好受。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難民就接收,沒有就當慰問了,順便宣傳一下我大美潮汕,這一波怎麽算都不虧。
林建邦敢想,更敢幹,一旦決定了,就讓林武帶著侍衛去跟漁民一起修整漁船,準備出海。
林希養了兩天,知道林建邦要帶人出海,嚷嚷著要一起跟著去。
林建邦沒有阻攔,杭州亞運會結束以後,他閨女聽說了馬拉鬆遊泳,也去寧波梅山灣試了一下,三個小時遊完了十公裏。
再加上小時候就參加過市運會的遊泳比賽還得過金牌,長大後年年都去巴厘島潛水,那水性自然是沒得說。
林建邦問了一下林武、德華,還有其他侍衛。都會鳧水,但就是都隻在侯府特意學過,從來沒有在海裏遊過。
林建邦聽完之後萌生了退意,但林希表示問題不大,穿上救生衣就行了。
他們家的遊艇限載十二人,所以遊艇上的救生衣也是按照限載人數來的。
德華的水性不好,但還是想跟林建邦一起去,林建邦沒有同意,反而帶上了薛景榮。
薛景榮的水性特別好,以前最窮困潦倒的時候還在建京幹過撈屍的工作,林武的水性也不錯。
之後又選了六名水性好的侍衛,加上掌舵的漁民,一共整好是十二個人兩艘中型的漁船。
主要是沒有大型的,林建邦也買不迴來那麽多的鐵片,兩艘漁船最多還能再裝二十個人迴來。
小是小了點,林建邦想著先去試試運氣,不行就多跑幾趟。
反正潮州到漳州也就三天船程,不過這得是老天爺給麵子的情況下才行。
好在是虛驚一場,想想海邊的流民,林建邦就腦殼疼。
暴雨過後,林希留在縣衙養傷,林建邦帶著德華、林武和縣衙的小官小吏去下鄉了。
林希的後背被樹杈砸的不輕,迴到遊艇上讓許薇幫忙看了一眼,全都是血印子。
林希喝了瓊漿,林晨也讓許薇給她上了雲南白藥,雙管齊下,很快就不疼了。
但血印子一時半會兒還退不下去,所以許薇和林建邦都責令讓她在縣衙的後宅裏養著。
林建邦從許薇那裏知道海陽縣沒有什麽大事,就是刮風下雨而已,也就不著急迴去了。
反正他是知府,不是海陽的父母官,誰都不是傻子,海陽要是出了事,他肯定是要問責的。
所以就帶著手底下的人下鄉給百姓們做安全教育,教育他們災前如何應對,如何自救,災後不能打撈水裏動物的屍體,怎麽處理洪水之後的井水等等。
林建邦感覺自己就像個老媽子一樣,一天天的操不完的心!
然後順便走訪一下有沒有誰家受災的情況,這一走訪,林建邦的心情好了不少。
這場台風對百姓們影響不大,隻有幾家丟了雞鴨鵝,幾家的房頂漏雨了而已。
不過在他離開的這幾個月新生兒的出生率還挺高,那些海陽私奴的孩子在收養的新家裏生活的也挺好。
有幾家失而複得,對待養子養女可以說都有點溺愛了。
問了一下杜白學堂那邊的事情,林建邦更加欣慰,跟小姐私奔的窮秀才很盡職盡責,自己還額外的開了兩個中班給適齡的孩子開蒙。
那個富家小姐也待在學堂裏,每日都給杜白換著花樣做吃食。
知道杜白在這邊待的舒心,林建邦也放心不少。
但聽杜白說他教授的那幾個年輕人,年底參加府試,考上秀才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林建邦就又有些發愁了。
為什麽發愁呢,因為潮州府正經的書院隻有一個,還是在人家程鄉。
為什麽潮陽的學堂不叫書院呢,因為不具備條件,成立書院的山長,也就是校長至少是個舉人。
杜白是舉人,但杜白是辭退了皇上特聘的工作跑出來的。如果杜白做山長,將來要是傳到皇上的耳朵裏,好說不好聽啊。
啥意思,你瞧不起我,我給你安排的工作,你說老了幹不動了。結果跑到窮山僻壤去當校長了,合著就是看不起太學的這份工作唄!
杜白不能當山長,林建邦這個探花也不能做著知府兼著縣令,然後再兼任一個校長啊。
身為潮州知府組織一場府試倒也不難,去州署遞交申請,花點銀子請州署的提學官來潮州出題並擔任監考就行。
但是考府試必須要從書院出來的才有報考資格,林建邦不想讓這些人進入程家開的書院。
程家的影響都是從程鄉書院延伸出來的,他想要壓製程氏一族,就不能讓潮州的學子都出自程家。
所以潮陽的那四個年輕人考功名是一件好事,對於林建邦來說,卻是一件難事。
杜白見林建邦犯難,自己也有些愧疚,其實他倒是可以給曾經的同窗寫信,問問他們有沒有人願意來潮陽。
但自己知道潮陽將來在林建邦的治理下會發展的很好,可是別人不知道啊。
估計就算自己寫信過去,人家不僅不會答應,甚至還有可能在背後以為自己這是沒安好心。
杜白聽著窗外瀝瀝拉拉的小雨,突然想到一個辦法,“虛文,你之前說那颶風是從海上來的,像一個大圓圈,咱們潮陽這裏的颶風過去那麽快,是因為大圓圈的目標不是潮陽?”
林建邦點點頭,“應該是這樣的。”
杜白又問,“那你說大圓圈的目標應該在什麽地方?”
林建邦一臉苦笑,“師父啊,我又不是您能掐會算的,我哪知道台風從哪登陸啊!要不你算算?”
杜白拍了一下林建邦,“為師是在跟你說正經的呢!為師會的是易經卦象,不會看星相。”
“我真不知道啊,不過應該也是咱們附近,要不能在一個風圈裏嘛!不是,師父,你問這個幹什麽啊?”
杜白皺眉沉思,“為師是在想,如果真的如你言,那麽一定還會有其他的地方受災嚴重。”
林建邦聽到這裏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的自己齜牙咧嘴,“是啊,我怎麽沒有想到呢,台風登陸的地方就是重災區,那裏一定有很多災民。
我要是把他們接到潮陽來,潮陽的人口就又多了啊!要是我點高,在裏麵撈點文化人迴來,那我就發啦!”
說完沒等杜白再深思熟慮一下,林建邦就急忙忙的出去張羅接收難民的事了。
想要接收難民,首先就得知道難民在哪,林建邦找出輿圖仔細研究了一下。
潮州的東麵是福建漳州,西麵是循州,也就是現代的惠州那邊。
循州這邊也屬於番州領域,他就算去救人,人家吃飽喝足了拍拍屁股走人,他是一點招都沒有。
而漳州不一樣,隔著好幾座大山,現在的大山裏麵都是原始森林。
暴雨過後就跟之前他們當初走梅嶺關一樣,都是瘴氣,叢林裏麵野獸和毒蛇也很多,一般人都不敢冒險。
漳州到潮州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從海上過,所以難民接收過來,隻要安頓下來,就不會輕易想著離開。
至於說漳州是不是重災區,這不重要,這麽大的台風刮過去,海邊的人一定不好受。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難民就接收,沒有就當慰問了,順便宣傳一下我大美潮汕,這一波怎麽算都不虧。
林建邦敢想,更敢幹,一旦決定了,就讓林武帶著侍衛去跟漁民一起修整漁船,準備出海。
林希養了兩天,知道林建邦要帶人出海,嚷嚷著要一起跟著去。
林建邦沒有阻攔,杭州亞運會結束以後,他閨女聽說了馬拉鬆遊泳,也去寧波梅山灣試了一下,三個小時遊完了十公裏。
再加上小時候就參加過市運會的遊泳比賽還得過金牌,長大後年年都去巴厘島潛水,那水性自然是沒得說。
林建邦問了一下林武、德華,還有其他侍衛。都會鳧水,但就是都隻在侯府特意學過,從來沒有在海裏遊過。
林建邦聽完之後萌生了退意,但林希表示問題不大,穿上救生衣就行了。
他們家的遊艇限載十二人,所以遊艇上的救生衣也是按照限載人數來的。
德華的水性不好,但還是想跟林建邦一起去,林建邦沒有同意,反而帶上了薛景榮。
薛景榮的水性特別好,以前最窮困潦倒的時候還在建京幹過撈屍的工作,林武的水性也不錯。
之後又選了六名水性好的侍衛,加上掌舵的漁民,一共整好是十二個人兩艘中型的漁船。
主要是沒有大型的,林建邦也買不迴來那麽多的鐵片,兩艘漁船最多還能再裝二十個人迴來。
小是小了點,林建邦想著先去試試運氣,不行就多跑幾趟。
反正潮州到漳州也就三天船程,不過這得是老天爺給麵子的情況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