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手裏最好用的王牌
什麽!王妃她全家都是穿來的 作者:胖丫胖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潮州府的知府原本就是程元舟代任,畢竟不是朝廷正式委任,上任知府病逝之後,朝廷就收迴了府衙官印,待有新任知府上任之後再重新鑄造,這也是中央集權的一種方式。
雖然中間還有一個逃跑的知府,但現在重新鑄造的府衙大印刻有林建邦的名字,就不怕被人仿造公文。
所以府衙的官印和知府的木魚符,以及從五品的官服和烏紗帽都是隨著任命公文一起發放到林建邦手裏的。
程元舟當然也覬覦這些,但哪怕一個小小的木魚符上麵都標誌著林建邦的名諱和吏部委任的年號,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截留。
手裏有了這些東西,林建邦就沒有打算去程鄉,而是直奔朝廷原設的府衙海陽縣。
潮陽百姓的不舍到底耽誤了一些時間,緊趕慢趕,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到達了海陽縣。
前腳剛付了通行費進城,後腳厚重的城門就關上了。
剛剛入夜的海陽縣倒是還挺熱鬧,卻讓林建邦的眉頭緊鎖。
隻因所有的熱鬧都源自於街道兩邊的青樓妓院,紅紅的燈籠下,濃妝豔抹的花姐們穿的過分清涼,甩著一條條紅手帕,嬌聲吆喝。
林建邦之前換大米的時候來過海陽幾次,並不像當初任職潮陽縣令那樣兩眼一抹黑。
隻是那時都是白天,街道上的店鋪全都大門緊閉,街道上的路人也寥寥無幾,一派蕭條之相。
他曾問過換糧的店家,難道有什麽特產的茶葉麽?為何有那麽多的茶樓,而且看上去都經營不善?
林建邦時隔幾個月還能想起店家那滿麵愁容,未能言明的無奈表情。
略略細想一下,便知這些青樓妓院的由來。
潮州府相當於現代的地級市,一定是有駐兵的。潮州的政府機構並不是讓程元舟全部都搬到了程鄉,他可以掌控文職,但掌控不了兵馬指揮,因為駐軍的大本營設在海陽。
但因程元舟的私心,作為地級市的行政中心,海陽縣城很少有大戶人家,普通百姓也少有,附屬鄉野中大部分都是士兵和軍戶。
所謂的軍戶是戶籍製度中屬於賤籍的一種,賤籍世代相傳不得改變,不得參加科舉,不許購置土地產業,不能和普通民眾通婚。
軍戶戰時為兵,平時為農。成年男子到軍隊服役操練,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襲。
駐兵軍隊的糧草都是軍戶種植出來的,收獲之後也不入地方糧庫,直接納入軍營。
這些不敢掛牌子的青樓妓院,想必也是那個兵馬指揮弄出來的慰軍福利。
至於為什麽不敢掛牌子,林建邦也是到翰林院處理文書之後才知道,這桓朝的納稅大戶竟然是黃色產業。
青樓妓院在古代是合法的,但也不是隨便就能開的,一定要經過複雜的備案,每年還要繳納高額的稅銀。
裏麵賣藝或是賣身的女子必須持倡優賤籍上崗,若是沒有一旦查出來就是大罪。
按理來說林建邦應該先去程鄉找程元舟做政務上的交接,但時移世易,如今自己是上位者,比程元舟高出兩個官階。
所以就算是交接,也應該是程元舟帶著人和賬冊、文書主動來找他交接。
至於海陽縣已經空置多年的府衙,林建邦看看這些在夜裏才敢亮起的紅燈籠微微一笑,他知道要找誰幫他修整府衙了。
已是入夜,林家的車隊進入海陽之後接著入住銅錢商號的客棧裏。
銅錢商號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至少他們在潮州其他的地方也沒有買到土地,甚至連雜貨鋪都沒能開起來。朝廷統一發放的鹽引文書在程元舟的管轄內竟然不好使。
海陽還好一點,多花些錢去打點,就能讓他們開一間客棧。到了程鄉,就連一個茶水鋪子都不給開。
林建邦想想自家的傻閨女,歎了一口氣,行吧,往後還是他這個當爹的給宸王殿下打工吧。
別的地方不敢說,潮州這個地方,往後有知府大人照著你們銅錢商號的人!
......
休息了一晚,林建邦就去找平安了。
平安現在是一份工作兩份工資,林建邦按照王府的規製給他開一份工資。
他家王爺來信說了,隻要他在林姑娘身邊幹得好,不僅王府的月例跟著漲,就是將來娶媳婦的錢,他家王爺也全包了。
所以現在平安可是林建邦手裏最好用的王牌,主要是這張王牌能文能武,還有五品官級,關鍵時刻拿出去特別能唬人。
平安啊,我帶著你,你帶上五品武將的令牌,還有你們王府的小兄弟們咱們走一趟?
去哪啊林老爺?
去兵馬指揮府,把兵馬指揮給我拿下!
平安咽咽口水,林老爺這麽生猛的嗎?他不是探花出身嗎,怎麽身上一點文人的儒雅都沒有呢?
剛領著大印,知府大人的官椅還沒有坐上去,上來就去拿人?
廢話,不拿人,我的官椅誰給我整出來啊!
別看他一個從五品的知府動不了正六品的武將,但人家平安可是正五品的,持有的令牌還是禦前侍衛的銅鷹令。別說收拾一個兵馬指揮,就是調動整個潮州府的駐兵都行。
更何況平安手裏還有一張令牌,那是宸王跟驃騎大將軍借的兵符,拿著兵符可以調動除了京城以外任意一支三千人的駐軍。
當然,驃騎大將軍敢把兵符借給宸王一方麵是因為方毅的原因,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這個三千人隻能是普通士兵,超出這個範圍別說騎兵,就是一匹馬,那個兵符都不好使。
這點兵力,放在哪裏都不足為懼。就算借給宸王,也不用擔心他會幹什麽壞事。更何況借用兵符也不是私下把兵符拿給宸王就行的,人家宸王也是簽了正規文書的。
要不林建邦能這麽容易就接受閨女和宸王談戀愛嘛,還不是宸王給出的誠意實在太多了。
不過林建邦可沒有拿宸王當冤大頭,往後看,還說不上誰的誠意更大呢。
雖然中間還有一個逃跑的知府,但現在重新鑄造的府衙大印刻有林建邦的名字,就不怕被人仿造公文。
所以府衙的官印和知府的木魚符,以及從五品的官服和烏紗帽都是隨著任命公文一起發放到林建邦手裏的。
程元舟當然也覬覦這些,但哪怕一個小小的木魚符上麵都標誌著林建邦的名諱和吏部委任的年號,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截留。
手裏有了這些東西,林建邦就沒有打算去程鄉,而是直奔朝廷原設的府衙海陽縣。
潮陽百姓的不舍到底耽誤了一些時間,緊趕慢趕,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到達了海陽縣。
前腳剛付了通行費進城,後腳厚重的城門就關上了。
剛剛入夜的海陽縣倒是還挺熱鬧,卻讓林建邦的眉頭緊鎖。
隻因所有的熱鬧都源自於街道兩邊的青樓妓院,紅紅的燈籠下,濃妝豔抹的花姐們穿的過分清涼,甩著一條條紅手帕,嬌聲吆喝。
林建邦之前換大米的時候來過海陽幾次,並不像當初任職潮陽縣令那樣兩眼一抹黑。
隻是那時都是白天,街道上的店鋪全都大門緊閉,街道上的路人也寥寥無幾,一派蕭條之相。
他曾問過換糧的店家,難道有什麽特產的茶葉麽?為何有那麽多的茶樓,而且看上去都經營不善?
林建邦時隔幾個月還能想起店家那滿麵愁容,未能言明的無奈表情。
略略細想一下,便知這些青樓妓院的由來。
潮州府相當於現代的地級市,一定是有駐兵的。潮州的政府機構並不是讓程元舟全部都搬到了程鄉,他可以掌控文職,但掌控不了兵馬指揮,因為駐軍的大本營設在海陽。
但因程元舟的私心,作為地級市的行政中心,海陽縣城很少有大戶人家,普通百姓也少有,附屬鄉野中大部分都是士兵和軍戶。
所謂的軍戶是戶籍製度中屬於賤籍的一種,賤籍世代相傳不得改變,不得參加科舉,不許購置土地產業,不能和普通民眾通婚。
軍戶戰時為兵,平時為農。成年男子到軍隊服役操練,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襲。
駐兵軍隊的糧草都是軍戶種植出來的,收獲之後也不入地方糧庫,直接納入軍營。
這些不敢掛牌子的青樓妓院,想必也是那個兵馬指揮弄出來的慰軍福利。
至於為什麽不敢掛牌子,林建邦也是到翰林院處理文書之後才知道,這桓朝的納稅大戶竟然是黃色產業。
青樓妓院在古代是合法的,但也不是隨便就能開的,一定要經過複雜的備案,每年還要繳納高額的稅銀。
裏麵賣藝或是賣身的女子必須持倡優賤籍上崗,若是沒有一旦查出來就是大罪。
按理來說林建邦應該先去程鄉找程元舟做政務上的交接,但時移世易,如今自己是上位者,比程元舟高出兩個官階。
所以就算是交接,也應該是程元舟帶著人和賬冊、文書主動來找他交接。
至於海陽縣已經空置多年的府衙,林建邦看看這些在夜裏才敢亮起的紅燈籠微微一笑,他知道要找誰幫他修整府衙了。
已是入夜,林家的車隊進入海陽之後接著入住銅錢商號的客棧裏。
銅錢商號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至少他們在潮州其他的地方也沒有買到土地,甚至連雜貨鋪都沒能開起來。朝廷統一發放的鹽引文書在程元舟的管轄內竟然不好使。
海陽還好一點,多花些錢去打點,就能讓他們開一間客棧。到了程鄉,就連一個茶水鋪子都不給開。
林建邦想想自家的傻閨女,歎了一口氣,行吧,往後還是他這個當爹的給宸王殿下打工吧。
別的地方不敢說,潮州這個地方,往後有知府大人照著你們銅錢商號的人!
......
休息了一晚,林建邦就去找平安了。
平安現在是一份工作兩份工資,林建邦按照王府的規製給他開一份工資。
他家王爺來信說了,隻要他在林姑娘身邊幹得好,不僅王府的月例跟著漲,就是將來娶媳婦的錢,他家王爺也全包了。
所以現在平安可是林建邦手裏最好用的王牌,主要是這張王牌能文能武,還有五品官級,關鍵時刻拿出去特別能唬人。
平安啊,我帶著你,你帶上五品武將的令牌,還有你們王府的小兄弟們咱們走一趟?
去哪啊林老爺?
去兵馬指揮府,把兵馬指揮給我拿下!
平安咽咽口水,林老爺這麽生猛的嗎?他不是探花出身嗎,怎麽身上一點文人的儒雅都沒有呢?
剛領著大印,知府大人的官椅還沒有坐上去,上來就去拿人?
廢話,不拿人,我的官椅誰給我整出來啊!
別看他一個從五品的知府動不了正六品的武將,但人家平安可是正五品的,持有的令牌還是禦前侍衛的銅鷹令。別說收拾一個兵馬指揮,就是調動整個潮州府的駐兵都行。
更何況平安手裏還有一張令牌,那是宸王跟驃騎大將軍借的兵符,拿著兵符可以調動除了京城以外任意一支三千人的駐軍。
當然,驃騎大將軍敢把兵符借給宸王一方麵是因為方毅的原因,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這個三千人隻能是普通士兵,超出這個範圍別說騎兵,就是一匹馬,那個兵符都不好使。
這點兵力,放在哪裏都不足為懼。就算借給宸王,也不用擔心他會幹什麽壞事。更何況借用兵符也不是私下把兵符拿給宸王就行的,人家宸王也是簽了正規文書的。
要不林建邦能這麽容易就接受閨女和宸王談戀愛嘛,還不是宸王給出的誠意實在太多了。
不過林建邦可沒有拿宸王當冤大頭,往後看,還說不上誰的誠意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