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逐漸放晴,時辰尚早,林建邦讓林武從馬車搬下來一塊光滑的木板,當做桌案,然後自己就坐在流民的草棚裏的樹墩上開始給流民現場登記戶籍。


    一開始的進展也不是很順利,當中也是衝突不斷,隻因大多數的流民不能接受一夫一妻的製度。


    這個一夫一妻的製度並不是林建邦把現代的思想強行加在流民身上的,而是自古以來平民就是不許納妾的。納妾從來都是王公貴族,卿大夫們的特權。


    流民的情況雖然不是納妾,而是一妻多夫,但為了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所以林建邦在登記戶籍的時候,當場判案。


    凡是共妻的家庭,林建邦都將妻子判給孩子多的人家,並且規定一旦落在同一戶籍上,便不允許與另外的家庭有任何牽連,明令禁止婚內通奸。


    雖然這樣做會導致很多孩子與親生母親骨肉分離,但是正所謂不破不立,為了維持秩序法度,隻能選擇殘忍強硬的手段。


    至於賃妻,比較好處理,就是全麵禁止。若是有人願意就此結為夫妻,林建邦會送出一小包糧食作為恭賀,同時也會當場寫下婚書。


    林建邦和林武等侍衛在登記戶籍的時候,讓其他的衙役負責給流民們普法,主要隻有三條,一個是偷盜,一個是通奸,還有另一個就是殺人,哪怕殺的是自己的妻兒或是其他親屬都不行。


    輕者杖刑,重者斬首,亂世用重典,在這幾點上,林建邦絕不姑息手軟。


    流民最關注的還是有戶籍之後,他們怎麽才能安居樂業,畢竟他們當中能夠掏出幾個銅板的都寥寥無幾,更遑論購田置地了。


    這個問題林建邦之前也想了很久,想讓流民迅速融入當地百姓,就不能隻是劃出一塊荒地,讓他們集體遷過去自生自滅。


    還是得扶他們一把,別看他們現在無組織無紀律,用好了可是很強大的一股力量,興許整個潮陽的建設都要靠這些人做主力。


    所以林建邦當場表示,安置他們的地方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縣衙會有招工,能解決一部分人的溫飽問題。


    同時林建邦也鄭重許諾,在不遠的將來,所有人都能找到相應的活計。


    男人可以砍樹、建房、修路,建橋、造船,女人可以做飯、紡麻,就算是行動不便的老人都能領到竹編、織網的活計。不會不要緊,縣衙會找專門的人來教他們。


    等往後還會建立學堂,孩子們都可以去學堂認字,學習知識。不需要交束修,但是需要交木材,一根一尺粗的樹木就能去學堂聽一天的課程。


    林建邦想過了,為什麽現代沒有所謂的瘴氣,就是因為隨著人口的南移和原始森林的減少,以及新修水利等措施,減少了有害病菌的生存空間,從而減少了瘴氣的產生和傳播。


    別跟他講什麽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那是一千年以後的事,他管不著那麽遠。


    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開發出適合人類居住生活的環境出來,那就是大功德了。


    所以,他要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開山造田,最大限度的發展糧食生產。


    想象是很美好的,實際上負擔會很大。所以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淡。


    一邊登記戶籍的時候,林建邦還一邊在心裏感謝他那個很社會的寶貝閨女。


    如果不是有林希從山匪那裏搜刮來的糧食,林建邦可是沒有這個底氣敢做出這樣的許諾。


    他打算剛開始招工隻供飯,不給工錢。一方麵對於流民來說,溫飽才是最緊要的問題。


    另一方麵跟計劃經濟一個道理,物資短缺的時候,錢,其實沒什麽用處。


    四天的時間裏,林建邦帶著三十二個侍衛衙役跟海邊的流民同吃同住。


    陽光明媚視線好的時候,林建邦就開始伏案登記文書,一邊登記的同時還要給沒有名字的流民起個像樣的名字。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張口就來,過了一天之後,林建邦詞窮到要借著尿遁的工夫迴到遊艇上翻看林瑞的成語字典。


    退潮之後,林建邦又會挽起褲腿帶著一幫大小夥子到海裏摸魚。


    一到這個時候往常出來撿海的女人們全都迴避了,不是因為禮教的問題,隻是單純的不敢往海邊去了。


    林縣令長的實在是太過俊朗,也太過白淨了,跟傳說中的仙人一樣。


    那些女人們覺著哪怕自己偷偷的看上一眼,都是對仙人的大不敬,可是又總控製不住自己的眼睛,所以幹脆避開。


    也有個別的女人想要往林建邦身邊湊,哪怕不能被官老爺看中,就算官老爺身邊那些英氣俊朗的小官人能看上自己,肯帶自己離開,那也是碰上大運了。


    可是這種想法剛要付出實際行動,就被自己身邊的人給拉了迴去。


    沒聽官老爺們講嘛,通奸可是要被殺頭的,什麽叫通奸,就是不在同一婚書下的男和女是不能隨意走近,密切接觸的。


    拉她們迴去的人不是怕她們被殺頭,而是怕惹了官爺們不高興,就沒有人管他們了。


    其實林建邦在來的時候也對侍衛衙役們反複強調了很多遍三項注意八大紀律,隻要敢觸犯一條,就是嚴懲到底。


    侍衛們好說,侯府的規矩比林建邦所說的三項注意八大紀律要嚴格的更多。


    就是衙役們,尤其是從程元舟那裏借來的兵卒,林建邦還真是怕他們葷素不忌的亂來。


    所以林建邦讓侍衛們盯住每一個衙役兵卒,發現犯錯,若是情節嚴重無需迴稟,直接就地正法。


    這話也是當著所有人的麵說的,所以每個人都緊跟林建邦的腳步,生怕慢上一步,被人生撲,到時候就是有嘴也解釋不清了。


    不過該說不說林建邦的入鄉隨俗,很能打動人心。流民就不說了,待林建邦賽過自己的親人百倍。


    流民食用的淡水都是接雨水再煮沸的,他們怕林建邦喝不慣,半大的孩子就爬到椰樹上麵給林建邦摘椰子喝。


    不要以為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實這裏的椰子水全部都是留給孕婦用的,他們將椰肉挖出來曬幹然後磨成粉留給嬰兒補充營養,孩子們也是赤腳爬上十幾米的椰子樹采摘下來的。


    除了椰子,流民也會把最難得的海鮮都留給林建邦和侍衛衙役們,林建邦也是頭一迴吃到帶上殼之後比臉盆還要大的生蠔,撬開後直接放在火上一烤,有一種奶甜奶甜的味道。


    也是這個時候林建邦有注意到,流民會把吃過的貝殼全部都留起來。


    一開始林建邦還以為他們是留下來當做容器或是裝飾,後來才發現他們等這些貝殼自然風幹之後,將其磨粉,然後塞出最細膩的留下充饑。


    粗粒的部分留下和沙泥,抹成整體的牆麵,用來遮風擋雨,林建邦看完之後,恍然大悟,這就是潮汕傳統起厝的起源。


    潮汕人蓋房子叫做起厝,起厝的牆體不是一塊塊壘上去,而是用一種特別的混合土一次性築就,每一麵牆壁都是一個整體。


    混合土的主要成份是紅土、沙子和貝灰,紅土是一種黃紅色的粘土,來自山上,沙子來自江海,貝灰則用貝殼高溫燒製而成,這些材料在依山傍海的潮汕都是就地取材。


    這種以傳統工藝建起了的房屋,經久而堅固耐用,住起來冬暖夏涼。


    在現代,潮汕起厝師傅的手藝都是從祖輩傳承下來的,這種具有傳統特色的“厝”已經越來越少,會“貞厝”這門手藝的人也在漸漸消失,不過貞厝師傅的出場費可是不照國外的那些大牌建築師差多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什麽!王妃她全家都是穿來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丫胖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丫胖了並收藏什麽!王妃她全家都是穿來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