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大寒。
南京城某處,四五個孩童奔走於磚瓦巷弄之間,手持還未燃盡的爆竹殼子在空氣裏劃來劃去,呲著火花兒閃過條條明亮光線。歡笑的稚童聲語從這個街道傳到那個街道,站在門口的阿爹阿媽唿喊著“跑慢點兒,跑慢點兒!”
紛揚的雪花簌簌而落,白了整個人間。
“呔!你這妖怪,見了你大聖爺爺,還不乖乖束手就擒!”
“大聖饒命呀,大聖饒命呀,我是...我是...我是啥來著?”在爆竹殼的火星子映照下,這孩童一吸鼻涕,望向對麵拿腔捏調的小夥伴。
周圍幾個孩子頓時捧腹大笑,個個“哈哈”不已。
“你該說...哈哈...你該說...哈哈哈...我說不清了,你們來說吧”,其中一個孩子捂著肚子,笑得直不起腰來。
“你該說,大聖饒命呀,我是觀音菩薩派來保護唐僧取經的豬剛鬢呀!”
“我不要當豬剛鬢,我要當孫悟空!我要當孫大聖!”小鼻涕蟲委屈巴拉地看著大家。
“哈哈哈,你就是豬剛鬢,我是孫悟空,他是紅孩兒,他是......”
“哇...嗚...”小鼻涕蟲頓時不幹了,立馬哭出聲來。
周遭幾個孩子一見這情況,趕緊說:“好好好,你當孫悟空,你當孫大聖!我們是妖怪!來呀來呀,快來追我們呀”,一邊說著,一邊朝小鼻涕蟲勾著手。
小鼻涕蟲聽到這麽說,心情立馬轉好,眼淚鼻涕用袖子一抹,蹦跳著就去追趕,嘴上還不忘高興地唿喊:“大聖爺爺來啦!大聖爺爺來啦!妖怪們看你們哪裏跑!”
幾個孩子歡笑著跑開,聲音漸漸飄遠,隻在雪地裏留下一堆亂七八糟的腳印。
須發如這寒夜飄雪般蒼白的老翁,吭吭咳咳地看著這群孩子跑遠,每當看到此情此景,都讓他欣慰不已。可真是個好年月呀!
“咳咳咳—,不行嘍不行嘍,”老翁一邊咳嗽,一邊杵著拐棍兒去打開自家的門栓,小木門一經使力,便吱吱嘎嘎作響。
除夕夜,正是辭舊迎新的關頭,家家戶戶的門牆上都張貼著趨吉避兇多顯喜慶的彩繪桃符,然而這白發老翁的門窗上,桃符沒有,甚至連個手寫的春聯兒對子都沒有。不是不掛,實是沒了那個心勁兒。
老翁進門後,將門反身隨手拴上,便一步一步慢慢騰挪向點著油火光亮的裏屋。
在豆星般的油火燈亮下,隻見那油燈下的案幾上、案幾旁邊的鋪蓋上、鋪蓋下麵的地磚上,或折著或團起或鋪展開來層疊覆蓋、滿滿當當的手寫草紙,每張草紙上都寫有密麻小字。
老翁一步一步地挪到床頭的案幾邊,用皺巴巴的嘴唇抿了一口新打迴來的酒水,在這寒冷雪夜裏倒是多了些許熱乎勁兒。隨後一把將這些案幾上無用的草紙揮到一邊,從旁邊取出新的草紙並用鎮紙壓住,取過硯台一側的毛筆在硯台上略蘸幾下,略一思頓,便開始續寫心中那個荒誕離奇的世界。
窗外街坊的爆竹聲、嬉鬧聲逐漸消隱而去,唯獨簌簌不停的雪落聲和漸漸刮起打在紙窗上的寒風聲,陪著老翁在這豆燈星火下進入夜深。
正月初五。
幾日降雪,終於迎來難得的晴天,房頂、路麵的積雪在太陽的光照下開始逐漸化成雪水消融。
這一日家家戶戶終於不再閉著門戶,做生意的商家也開始陸續開門迎客,巷弄裏的行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白發老翁拄著拐棍兒,熟門熟路地挪到自己的小攤兒前坐下,小木攤兒上擺著幾本書鋪子裏常見的誌怪書冊,其正中處擺著自己用心親自經筆的誌怪故事,用縫衣線縫訂成冊子,這是裏麵最不起眼的一個小冊子。也不吆喝、也不叫賣,想買的人便丟下些許銅錢自取,些許誌怪文章,不值幾個錢。
突然一陣怪風不知從哪裏吹來,臨近鋪子的招牌嘩啦作響,幾個行人的棉服衣帽被刮起揚飛,老翁的小攤兒也不能幸免,本本冊子唿啦啦全都被刮在濕漉漉的泥水地上,被慌亂的行人一踩,便幾乎全都爛了。
老翁趕緊起身去尋,其他書冊全都不管,隻向著那個最醜陋的書冊尋去。情急下也未杵拐,本就不利索的腿腳,被行人一絆,頓時摔倒在泥水地裏。老翁急得眼睛直含淚水。
他目光所向的地方,正是那本他親手縫定的冊子,經這怪風一吹,一頁一頁迅速翻開,仿若老天爺忍不住好奇,也要來翻翻看一般。翻到最後,怪風又霎時間消散不見,小冊子僅露出個三字書名兒,便安躺在行人往來的泥水地裏。
就在此刻,忽見一青年男子,年紀約莫二十上下,撿起裹在泥水裏的冊子,輕輕抖落掉浮在表麵的泥水,朝著老翁走來。
行人交錯,路邊複起的炊煙在街麵嫋嫋盤桓,看不真切。
驀地老翁老眼圓睜,突然就激動起來難掩泗淚,艱難地從地上撐起,再也不顧身上泥水,用手狠狠揉搓朦朧老眼,不敢相信般顫聲支吾,仿佛自言自語:“是你麽...啊...是你麽...”。
那青年男子終於走到老翁近前,輕輕站定,微微笑著。
“是我”。
......
歲月無情,任世人一世勞碌都難留下些許痕跡,然而在某些人心裏,那些年少時行經的某些足跡,都將成為溫暖自己一生的珍貴迴憶。
這個故事,需要從五十年前的一次科舉考試說起。
南京城某處,四五個孩童奔走於磚瓦巷弄之間,手持還未燃盡的爆竹殼子在空氣裏劃來劃去,呲著火花兒閃過條條明亮光線。歡笑的稚童聲語從這個街道傳到那個街道,站在門口的阿爹阿媽唿喊著“跑慢點兒,跑慢點兒!”
紛揚的雪花簌簌而落,白了整個人間。
“呔!你這妖怪,見了你大聖爺爺,還不乖乖束手就擒!”
“大聖饒命呀,大聖饒命呀,我是...我是...我是啥來著?”在爆竹殼的火星子映照下,這孩童一吸鼻涕,望向對麵拿腔捏調的小夥伴。
周圍幾個孩子頓時捧腹大笑,個個“哈哈”不已。
“你該說...哈哈...你該說...哈哈哈...我說不清了,你們來說吧”,其中一個孩子捂著肚子,笑得直不起腰來。
“你該說,大聖饒命呀,我是觀音菩薩派來保護唐僧取經的豬剛鬢呀!”
“我不要當豬剛鬢,我要當孫悟空!我要當孫大聖!”小鼻涕蟲委屈巴拉地看著大家。
“哈哈哈,你就是豬剛鬢,我是孫悟空,他是紅孩兒,他是......”
“哇...嗚...”小鼻涕蟲頓時不幹了,立馬哭出聲來。
周遭幾個孩子一見這情況,趕緊說:“好好好,你當孫悟空,你當孫大聖!我們是妖怪!來呀來呀,快來追我們呀”,一邊說著,一邊朝小鼻涕蟲勾著手。
小鼻涕蟲聽到這麽說,心情立馬轉好,眼淚鼻涕用袖子一抹,蹦跳著就去追趕,嘴上還不忘高興地唿喊:“大聖爺爺來啦!大聖爺爺來啦!妖怪們看你們哪裏跑!”
幾個孩子歡笑著跑開,聲音漸漸飄遠,隻在雪地裏留下一堆亂七八糟的腳印。
須發如這寒夜飄雪般蒼白的老翁,吭吭咳咳地看著這群孩子跑遠,每當看到此情此景,都讓他欣慰不已。可真是個好年月呀!
“咳咳咳—,不行嘍不行嘍,”老翁一邊咳嗽,一邊杵著拐棍兒去打開自家的門栓,小木門一經使力,便吱吱嘎嘎作響。
除夕夜,正是辭舊迎新的關頭,家家戶戶的門牆上都張貼著趨吉避兇多顯喜慶的彩繪桃符,然而這白發老翁的門窗上,桃符沒有,甚至連個手寫的春聯兒對子都沒有。不是不掛,實是沒了那個心勁兒。
老翁進門後,將門反身隨手拴上,便一步一步慢慢騰挪向點著油火光亮的裏屋。
在豆星般的油火燈亮下,隻見那油燈下的案幾上、案幾旁邊的鋪蓋上、鋪蓋下麵的地磚上,或折著或團起或鋪展開來層疊覆蓋、滿滿當當的手寫草紙,每張草紙上都寫有密麻小字。
老翁一步一步地挪到床頭的案幾邊,用皺巴巴的嘴唇抿了一口新打迴來的酒水,在這寒冷雪夜裏倒是多了些許熱乎勁兒。隨後一把將這些案幾上無用的草紙揮到一邊,從旁邊取出新的草紙並用鎮紙壓住,取過硯台一側的毛筆在硯台上略蘸幾下,略一思頓,便開始續寫心中那個荒誕離奇的世界。
窗外街坊的爆竹聲、嬉鬧聲逐漸消隱而去,唯獨簌簌不停的雪落聲和漸漸刮起打在紙窗上的寒風聲,陪著老翁在這豆燈星火下進入夜深。
正月初五。
幾日降雪,終於迎來難得的晴天,房頂、路麵的積雪在太陽的光照下開始逐漸化成雪水消融。
這一日家家戶戶終於不再閉著門戶,做生意的商家也開始陸續開門迎客,巷弄裏的行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白發老翁拄著拐棍兒,熟門熟路地挪到自己的小攤兒前坐下,小木攤兒上擺著幾本書鋪子裏常見的誌怪書冊,其正中處擺著自己用心親自經筆的誌怪故事,用縫衣線縫訂成冊子,這是裏麵最不起眼的一個小冊子。也不吆喝、也不叫賣,想買的人便丟下些許銅錢自取,些許誌怪文章,不值幾個錢。
突然一陣怪風不知從哪裏吹來,臨近鋪子的招牌嘩啦作響,幾個行人的棉服衣帽被刮起揚飛,老翁的小攤兒也不能幸免,本本冊子唿啦啦全都被刮在濕漉漉的泥水地上,被慌亂的行人一踩,便幾乎全都爛了。
老翁趕緊起身去尋,其他書冊全都不管,隻向著那個最醜陋的書冊尋去。情急下也未杵拐,本就不利索的腿腳,被行人一絆,頓時摔倒在泥水地裏。老翁急得眼睛直含淚水。
他目光所向的地方,正是那本他親手縫定的冊子,經這怪風一吹,一頁一頁迅速翻開,仿若老天爺忍不住好奇,也要來翻翻看一般。翻到最後,怪風又霎時間消散不見,小冊子僅露出個三字書名兒,便安躺在行人往來的泥水地裏。
就在此刻,忽見一青年男子,年紀約莫二十上下,撿起裹在泥水裏的冊子,輕輕抖落掉浮在表麵的泥水,朝著老翁走來。
行人交錯,路邊複起的炊煙在街麵嫋嫋盤桓,看不真切。
驀地老翁老眼圓睜,突然就激動起來難掩泗淚,艱難地從地上撐起,再也不顧身上泥水,用手狠狠揉搓朦朧老眼,不敢相信般顫聲支吾,仿佛自言自語:“是你麽...啊...是你麽...”。
那青年男子終於走到老翁近前,輕輕站定,微微笑著。
“是我”。
......
歲月無情,任世人一世勞碌都難留下些許痕跡,然而在某些人心裏,那些年少時行經的某些足跡,都將成為溫暖自己一生的珍貴迴憶。
這個故事,需要從五十年前的一次科舉考試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