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朋友們!今天咱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超級神奇的穴位——陰陵泉穴。這個陰陵泉穴啊,那可是身體裏祛濕的大法寶,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奇力量!


    陰陵泉穴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它能幫咱們緩解和治療好多問題呢,比如暈眩、腹水、腹痛、腹脹、腹瀉、食欲不振等等。


    咱們先來找找它在身體裏的“藏身之處”。陰陵泉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就在膝下脛骨內側的凹陷中,和足三裏穴是相對的。您要是還不太清楚具體位置,別著急,我來更詳細地跟您說一說。您可以側坐屈膝或者仰臥位,用拇指沿著小腿內側骨內緣,也就是脛骨內側,由下往上推。推到拇指抵在膝關節下的時候,在脛骨向內上彎曲的地方能摸到一個凹陷處,這就是陰陵泉穴啦!


    接下來,咱們講講陰陵泉穴名字的有趣來曆。陰陵泉這個名字可有不少講究呢!陰,指的是陰血;陵,是山陵,這裏特指足內側踝;泉,就是泉水,特指陰血的聚集地。陰陵泉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脾經地部流行的經水以及脾土物質混合物會在本穴聚合堆積。本穴的物質是從地機穴流來的泥水混合物,因為這個穴位處在肉的凹陷處,泥水混合物會在這裏沉積,水液會溢出,脾土物質沉積就會形成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形狀,所以就叫陰陵泉啦。陰陵泉這個穴位的位置很特別,它就在小腿脛骨的內側踝,這可是個大骨頭節。當經水流經這裏的時候,就會碰到這個“內側踝”,它就像一座“山陵”一樣阻礙著經水的流動,所以陰陵泉這個“陵”,就是從“內側踝”來的。正因為受到這個“陵”的阻擋,“陰血”才會在這裏匯聚成“泉”,陰陵泉的名字就是這麽來的。


    陰陵泉還是脾經的合穴呢!合,就是會合的意思。本穴是脾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會合的地方,所以是脾經的合穴。合穴一般都在肘膝關節附近,就好像江河的水流匯入湖海一樣,是經氣深入並且會合於髒腑的部位,也就是“所入為合”。合穴主要治療六腑的疾病,能夠調節六腑的功能。


    陰陵泉穴的屬性是水喲!這是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所表現出來的五行屬性。本穴的物質是脾經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對外輸出的是地部的水液。和脾經本身的濕熱氣血相比,本穴外傳的液體體現了水的陰寒潤下的特性,所以它屬水。


    從穴位的意義來看,陰陵泉就是脾經氣血會合的地方。氣血特征是脾土微粒、地部經水以及由脾土蒸發的氣態物。氣血運行的規律是,脾土微粒會沉積在穴位周圍,經水從本穴滲入地的下部,氣態物則沿著脾經向上運行。它的功能作用就是排滲脾濕。


    陰陵泉可是祛濕的要穴,還能治療反複濕疹呢!濕,就像是咱們身體裏懸浮著的濁水。要是經絡通暢,遇熱的時候,濕就能通過汗液蒸騰出去;遇冷的時候,濕能通過大小便排出去。可要是經絡堵塞了,遇熱的時候,汗液排不暢;遇冷的時候,小便也不利,時間長了,濕就像桑拿天的霧霾一樣留在身體裏,繼續堵塞經絡,危害咱們的髒腑。所以啊,祛濕對咱們人體來說可太重要啦!但是,濕這東西可難祛了,所以中醫才有“千寒易除,一濕難祛”的說法。


    濕疹這東西,看起來是皮膚的問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咱們身體的一種自救方式,是身體在給多餘的濕濁找出口,努力把它們排出去。要是濕疹反反複複,背後的根源多數是脾虛啦。脾的工作能力下降,就會產生過量的廢棄物。咱們身體裏運化水飲的工作,是由脾來負責的。脾每天要把水飲化成津液,然後輸送到全身的髒腑、四肢百骸。脾在運化水飲的過程中,需要肺、三焦等等來幫忙,但是脾處在中焦,是水液運化調節的關鍵樞紐,起著超級重要的作用。這個樞紐要是出問題了,水濕就開始到處泛濫。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脾胃都屬土,互為表裏,陰陵泉屬性是水,是土中的水。作為脾經上的水穴,陰陵泉的優勢就是能治療各種因為脾不運化導致的水濕疾病。刺激陰陵泉有助於調理水道,而且是從梳理脾胃的功能上來調理水道的。所以,它能從脾胃的角度來調理水道,等脾胃調理好了,水道自然就通啦。簡單來說,這個穴位能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消脹利水。要是明顯脾陽虛,舌頭顏色淡,齒痕很明顯,用艾灸陰陵泉來溫陽祛濕,效果會更好喲!反複濕疹的人,對於那些容易助長濕氣的食物,一定要記得適量吃,比如水果和牛奶別吃太多;平時要多曬曬太陽來溫陽,陽氣來了,水濕自然就散去啦!咱們人體濕濁太多,往往就會產生痰,痰和濕經常是結伴出現的。不過這個痰,不一定是能看見的有形之痰,很多是無形之痰。無形之痰會讓氣機不順暢,容易導致睡覺的時候打唿嚕、張嘴唿吸這些問題。那陰陵泉搭配豐隆穴,祛痰除濕的效果那可是相當顯著!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濕,咱們可以試著按按陰陵泉,好多人都會覺得特別疼,這就說明有濕存在。隻要咱們經常按揉它,就有助於身體排濕。這可是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濕是不停地產生的,所以祛濕也得一直堅持下去。


    咱們再來說說寒濕的級別。寒濕一共分五級呢!一級在皮膚,可能會引起皮膚炎症;二級在肌肉,就會讓人感覺酸、困、累、乏;三級在骨骼,像肩周、頸椎可能就會出問題;四級在髒腑,比如婦科、脾胃可能就不舒服了;五級在細胞,嚴重的可能就會有腫瘤啦!


    陰陵泉的功效主治包括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調補肝腎。它能主治腹脹、腹痛、黃疸、膝痛、月經不調、骨膜炎、腸疝痛、陰痛、遺尿、尿閉、陰道炎、腸炎、腎炎、腿膝腫痛、麻痹等等。


    在日常保健方麵,咱們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艾炷灸 3 到 5 壯,艾條灸 5 到 10 分鍾。要是按摩的話,用點揉法,每天堅持按揉陰陵泉穴 10 分鍾,就能去除脾濕啦!


    在古代的文獻記載裏,像《銅人》裏說針五分。《針灸大成》裏提到陰陵泉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精,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解,陰痛,胸中熱,暴泄,飧泄。


    總之,陰陵泉穴就像是咱們身體裏的一個祛濕大將軍,守護著咱們的健康。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它,讓身體裏的濕氣無處可逃,讓咱們都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


    好啦,關於陰陵泉穴咱們就聊到這兒啦,希望大家都能通過它收獲滿滿的健康和幸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華足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藥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藥王並收藏清華足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