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前往荊州
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 作者:浪滔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陽城,太尉府,書房內。
劉璋與劉焉兩父子新年第一天的會麵。
劉焉輕笑點頭道:“璋兒你說的不錯,你一統大漢如今也隻是時間問題,揚州雖然有長江天險,但是為父知道,那孫權小兒必定不是你的對手,唉,隻是北方異族蠢蠢欲動,而你的三位兄長卻不能相助你完成大業。”
“父親說的哪裏話,三位兄長鎮守三郡,功勞顯著,孩兒準備此次前往荊州後,便讓三位兄長返迴洛陽,以此在父親身邊盡孝。”
“如此也好,如今以你在大漢的地位,他們三人也是水漲船高,不過你的三位兄長並沒有多大的才能,為父擔心三人會被有心之人利用,讓他們來洛陽,在為父身邊,為父也能常教導他們,這輩子他們做個富家翁足矣。”
劉璋有些驚訝的看著劉焉,沒想到自家父親竟然擔心自己的三位兄長會與自己背道而馳,竟然讓三位兄長脫離仕途。
“父親,無需如此,三位兄長的才能,孩兒還是知曉的,此事孩兒會妥善處理的,父親請放心。”
“既然如此,那你自行決定吧,今日乃是年節,一家人在一塊吃頓飯吧。”
劉璋輕笑點頭道:“隻不過孩兒的夫人比較多,不知道父親宴會廳的餐桌夠不夠大。”
“哈哈哈,老夫已經安排妥當了。”
“既如此,孩兒遵從父命。”
劉焉點了點頭歎息一聲道:“你以後準備如何對待劉協,畢竟他是先帝的唯一子嗣了。”
“孩兒保他一世榮華就是了,隻不過劉協不要自己作死就好。”
“唉,陛下雖然年幼,但心智好像有些深沉,而且老夫看得出來,陛下極為善於偽裝,不過也不能怪陛下,畢竟自年幼便開始處在動蕩之中。”
“父親為何如此傷感?難道發生了什麽事?”
“璋兒不必擔憂,隻是年紀大了,想的比較多了而已,你放心在外征戰,隻要老夫不死,這洛陽就亂不了。”
“父親,新年伊始,如此佳節,豈能說什麽生死,有華佗以及張機在,父親必定身體康健。”
“哈哈哈,老夫還沒有見到我兒位臨九五,也沒有見到孫兒在膝下承歡,老夫自然要多活些年頭,好了,去用膳吧。”
“是,父親。”
在太尉府待到傍晚,劉璋才帶著自己的夫人大軍返迴自己的府邸。
原本晚上準備讓大喬侍寢,可是父母之命難違,劉璋準備今夜便與蔡琰探索一番育人之道。
時間如過眼雲煙,十五日的時間很快轉瞬即逝。
劉璋在這段時間內,也沒有什麽軍政要處理,每日皆是陪伴自己的後院眾女。
辛苦了半個月,蔡琰依然沒有懷孕的跡象,不過此事劉璋並不著急。
隻是大喬好像在躲著劉璋,白天在後院之中與眾女一同陪著劉璋,到了晚間,便帶著小喬返迴了洛陽城。
不過劉璋也不急。
畢竟大喬剛及笄,如今自己也不缺文武。
甚至劉璋感覺自己麾下的文武已經有屈才的跡象了。
像伍雲召、常遇春、馬超、薛禮、秦瓊,李存孝等人皆是能夠獨領一軍的人物,現在卻隻能做個偏將。
正月十六,劉璋告別了眾女,便率領趙雲、馬超、李存孝、典韋、許褚、曹操、賈詡、郭嘉等人,以及新整編的兩萬玄甲軍親衛,踏上了前往荊州的道路。
劉璋等人皆是輕裝簡行,兩日時間便來到了宛城,而此時的嶽飛正在宛城集結大軍,準備北上並州。
“臣嶽飛拜見主公。”
“鵬舉快快免禮,辛苦了。”
嶽飛被劉璋扶起後又行了一禮道:“主公說的哪裏話,為主公戰,乃是末將的榮幸。”
劉璋輕笑著拍了拍嶽飛的肩膀道:“鵬舉也會說客套話了,哈哈哈,走吧,先入城。”
“諾。”
宛城太守府議事廳。
眾人向劉璋行禮後落座。
劉璋輕笑著看向嶽飛道:“鵬舉,開春之後鮮卑與北匈奴聯軍必定南下進犯我大漢邊境,你等的首要任務便是將異族聯軍阻擋在我大漢的邊境以外,另外,本王會給你與李靖、冉閔、郭子儀一道命令,發現戰機,無需請示,可自行做主。”
嶽飛起身行禮道:“諾,多謝主公信任。”
“待本王平定揚州之後,會揮師北上,與鮮卑、北匈奴清算。”
“祝主公早日一統大漢,北伐異族,再立不世之功。”
麾下眾人的恭賀令劉璋十分開心。
“前路漫漫兮,願與爾等同行,令人傳膳吧,俗話說不出正月就是年,今日也算是與鵬舉一同過年節了。”
“我等願隨主公為後世開太平。”
“哈哈哈,好,上酒食。”
劉璋在宛城待了一日,翌日率軍繼續南下,用了三日時間,劉璋率眾便來到了襄陽。
此時荊州的所有文武皆在城門外等待著自己的新主子,哪怕有些文官被凍得瑟瑟發抖,也不敢言語半句。
“來了來了,快快,給老子打起精神,讓漢王看到咱們荊州文武的精氣神,媽的,別哆嗦了,快站好。”
在這群人最前方的蔡瑁看到遠處行來一支大軍,急忙向身後的荊州文武高聲吆喝了起來。
很快劉璋率領眾人便來到了城門處。
“臣等拜見漢王。”
劉璋點了點頭輕笑道:“德珪免禮吧,諸位免禮。”
“多謝漢王。”
蔡瑁起身後,急忙一臉恭維的看向劉璋道:“王爺,天氣寒冷,還是請王爺先隨臣下入城吧。”
“好,入城。”
“諾。”
荊州州牧府,如今是刺史府,但是蔡瑁並未敢直接入住刺史府,依舊還在蔡府處理軍務。
刺史府內議事廳,蔡瑁再次率領荊州文武向劉璋行了一禮。
劉璋示意眾人落座。
待眾人落座之後,蔡瑁拱手行禮道:“王爺,臣下期盼王爺許久矣。”
“哈哈哈,德珪不必如此客氣。”
“不知王爺準備何時向揚州用兵,荊州所有士卒皆已整裝待發,隨時跟隨王爺出征揚州。”
“不急,如今天氣寒冷,還不宜開戰。”
蔡瑁點了點頭,身為荊州本土世家之人,蔡瑁自己也知曉現在不是開戰的時機,畢竟想要進攻揚州,必定是水戰,而如今的天氣,隻要有士卒落水,生還的幾率很小。
劉璋用係統掃描了荊州文武屬性,也就蒯越、蒯良,韓嵩、蔡瑁四人是一流人才,其餘人等不過是二三流的人才。
如今劉璋心心念的那便是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了。
劉璋與劉焉兩父子新年第一天的會麵。
劉焉輕笑點頭道:“璋兒你說的不錯,你一統大漢如今也隻是時間問題,揚州雖然有長江天險,但是為父知道,那孫權小兒必定不是你的對手,唉,隻是北方異族蠢蠢欲動,而你的三位兄長卻不能相助你完成大業。”
“父親說的哪裏話,三位兄長鎮守三郡,功勞顯著,孩兒準備此次前往荊州後,便讓三位兄長返迴洛陽,以此在父親身邊盡孝。”
“如此也好,如今以你在大漢的地位,他們三人也是水漲船高,不過你的三位兄長並沒有多大的才能,為父擔心三人會被有心之人利用,讓他們來洛陽,在為父身邊,為父也能常教導他們,這輩子他們做個富家翁足矣。”
劉璋有些驚訝的看著劉焉,沒想到自家父親竟然擔心自己的三位兄長會與自己背道而馳,竟然讓三位兄長脫離仕途。
“父親,無需如此,三位兄長的才能,孩兒還是知曉的,此事孩兒會妥善處理的,父親請放心。”
“既然如此,那你自行決定吧,今日乃是年節,一家人在一塊吃頓飯吧。”
劉璋輕笑點頭道:“隻不過孩兒的夫人比較多,不知道父親宴會廳的餐桌夠不夠大。”
“哈哈哈,老夫已經安排妥當了。”
“既如此,孩兒遵從父命。”
劉焉點了點頭歎息一聲道:“你以後準備如何對待劉協,畢竟他是先帝的唯一子嗣了。”
“孩兒保他一世榮華就是了,隻不過劉協不要自己作死就好。”
“唉,陛下雖然年幼,但心智好像有些深沉,而且老夫看得出來,陛下極為善於偽裝,不過也不能怪陛下,畢竟自年幼便開始處在動蕩之中。”
“父親為何如此傷感?難道發生了什麽事?”
“璋兒不必擔憂,隻是年紀大了,想的比較多了而已,你放心在外征戰,隻要老夫不死,這洛陽就亂不了。”
“父親,新年伊始,如此佳節,豈能說什麽生死,有華佗以及張機在,父親必定身體康健。”
“哈哈哈,老夫還沒有見到我兒位臨九五,也沒有見到孫兒在膝下承歡,老夫自然要多活些年頭,好了,去用膳吧。”
“是,父親。”
在太尉府待到傍晚,劉璋才帶著自己的夫人大軍返迴自己的府邸。
原本晚上準備讓大喬侍寢,可是父母之命難違,劉璋準備今夜便與蔡琰探索一番育人之道。
時間如過眼雲煙,十五日的時間很快轉瞬即逝。
劉璋在這段時間內,也沒有什麽軍政要處理,每日皆是陪伴自己的後院眾女。
辛苦了半個月,蔡琰依然沒有懷孕的跡象,不過此事劉璋並不著急。
隻是大喬好像在躲著劉璋,白天在後院之中與眾女一同陪著劉璋,到了晚間,便帶著小喬返迴了洛陽城。
不過劉璋也不急。
畢竟大喬剛及笄,如今自己也不缺文武。
甚至劉璋感覺自己麾下的文武已經有屈才的跡象了。
像伍雲召、常遇春、馬超、薛禮、秦瓊,李存孝等人皆是能夠獨領一軍的人物,現在卻隻能做個偏將。
正月十六,劉璋告別了眾女,便率領趙雲、馬超、李存孝、典韋、許褚、曹操、賈詡、郭嘉等人,以及新整編的兩萬玄甲軍親衛,踏上了前往荊州的道路。
劉璋等人皆是輕裝簡行,兩日時間便來到了宛城,而此時的嶽飛正在宛城集結大軍,準備北上並州。
“臣嶽飛拜見主公。”
“鵬舉快快免禮,辛苦了。”
嶽飛被劉璋扶起後又行了一禮道:“主公說的哪裏話,為主公戰,乃是末將的榮幸。”
劉璋輕笑著拍了拍嶽飛的肩膀道:“鵬舉也會說客套話了,哈哈哈,走吧,先入城。”
“諾。”
宛城太守府議事廳。
眾人向劉璋行禮後落座。
劉璋輕笑著看向嶽飛道:“鵬舉,開春之後鮮卑與北匈奴聯軍必定南下進犯我大漢邊境,你等的首要任務便是將異族聯軍阻擋在我大漢的邊境以外,另外,本王會給你與李靖、冉閔、郭子儀一道命令,發現戰機,無需請示,可自行做主。”
嶽飛起身行禮道:“諾,多謝主公信任。”
“待本王平定揚州之後,會揮師北上,與鮮卑、北匈奴清算。”
“祝主公早日一統大漢,北伐異族,再立不世之功。”
麾下眾人的恭賀令劉璋十分開心。
“前路漫漫兮,願與爾等同行,令人傳膳吧,俗話說不出正月就是年,今日也算是與鵬舉一同過年節了。”
“我等願隨主公為後世開太平。”
“哈哈哈,好,上酒食。”
劉璋在宛城待了一日,翌日率軍繼續南下,用了三日時間,劉璋率眾便來到了襄陽。
此時荊州的所有文武皆在城門外等待著自己的新主子,哪怕有些文官被凍得瑟瑟發抖,也不敢言語半句。
“來了來了,快快,給老子打起精神,讓漢王看到咱們荊州文武的精氣神,媽的,別哆嗦了,快站好。”
在這群人最前方的蔡瑁看到遠處行來一支大軍,急忙向身後的荊州文武高聲吆喝了起來。
很快劉璋率領眾人便來到了城門處。
“臣等拜見漢王。”
劉璋點了點頭輕笑道:“德珪免禮吧,諸位免禮。”
“多謝漢王。”
蔡瑁起身後,急忙一臉恭維的看向劉璋道:“王爺,天氣寒冷,還是請王爺先隨臣下入城吧。”
“好,入城。”
“諾。”
荊州州牧府,如今是刺史府,但是蔡瑁並未敢直接入住刺史府,依舊還在蔡府處理軍務。
刺史府內議事廳,蔡瑁再次率領荊州文武向劉璋行了一禮。
劉璋示意眾人落座。
待眾人落座之後,蔡瑁拱手行禮道:“王爺,臣下期盼王爺許久矣。”
“哈哈哈,德珪不必如此客氣。”
“不知王爺準備何時向揚州用兵,荊州所有士卒皆已整裝待發,隨時跟隨王爺出征揚州。”
“不急,如今天氣寒冷,還不宜開戰。”
蔡瑁點了點頭,身為荊州本土世家之人,蔡瑁自己也知曉現在不是開戰的時機,畢竟想要進攻揚州,必定是水戰,而如今的天氣,隻要有士卒落水,生還的幾率很小。
劉璋用係統掃描了荊州文武屬性,也就蒯越、蒯良,韓嵩、蔡瑁四人是一流人才,其餘人等不過是二三流的人才。
如今劉璋心心念的那便是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