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劉璋便帶著麾下以及馮方女、縐氏返迴了洛陽。


    洛陽城門處,百官以及百姓早已等待著凱旋而歸的劉璋。


    劉璋還未到,皇帝劉協卻在萬年公主的陪同下也來到了城門處。


    百官見此紛紛行禮道:“臣等拜見陛下。”


    “諸卿免禮吧,今日乃是皇叔剿滅叛逆凱旋而歸的日子,朕理應前來,不必多禮。”


    “多謝陛下。”


    雖然城門附近的百姓也向劉協見禮,但是稍遠一點的百姓,卻看向劉協竊竊私語。


    畢竟劉協成為閹人的事情,眾人皆知。


    很快劉璋的大旗率先印入眼簾,接著便是一身戎裝的劉璋騎著絕影的霸氣姿態出現,接著便是劉璋麾下諸將,以及一萬精銳親衛。


    雖然隻有萬人,但是卻令百官以及百姓有種麵對屍山血海的既視感,鼻中仿佛聞到了濃厚的血腥味道。


    劉璋也看到了天子車駕,急忙揮手製止了大軍,自己也翻身下馬,率領下馬的眾人走向天子車架。


    “臣劉璋拜見陛下。”


    “我等拜見陛下。”


    劉協在萬年公主的攙扶下,走下了馬車,拱手向劉璋行了一禮道:“見過皇叔,朕恭賀皇叔凱旋而歸。”


    “陛下,隻不過是討伐一個逆賊袁術,何必勞煩陛下親自迎接,陛下還是先返迴皇宮吧。”


    劉協搖頭輕笑,轉身看向身後的百官以及附近的百姓高聲道:“皇叔劉璋,自年幼便為大漢平定黃巾之亂,之後又為大漢收複幽並兩州全境,更是滅了為禍我大漢近八年的南匈奴,烏桓兩族,抵禦鮮卑,抗擊北匈奴,平定扶餘,滅了高句麗,為大漢擴疆萬裏,皇叔功績蓋壓古今,今日朕準備禪位為皇叔劉璋。”


    此言一出百官以及百姓皆是內心一震,神情有人歡喜有人憂。


    劉璋急忙單膝跪地行禮道:“陛下,莫要妄言,還請陛下收迴聖命。”


    劉協轉身扶起劉璋道:“皇叔,朕的身體你也知曉,朕不想讓我漢室先祖們蒙羞,皇叔你就答應吧。”


    “陛下,臣是萬萬不能答應的,臣請陛下迴宮。”


    劉璋言罷,看了一眼萬年公主劉華。


    劉華會意,扶著劉協柔聲道:“皇弟,此事豈能如此草率,你身體還未完全康複,還是隨本宮先迴去吧。”


    劉協點了點頭,看向劉璋道:“皇叔,袁術賊子已死,不知道傳國玉璽皇叔可尋到了?”


    此言一出,劉璋、賈詡、郭嘉等人皆是眼眸一寒。


    劉璋搖頭歎息一聲道:“迴陛下,袁術賊子伏誅之後,臣搜遍了整個壽春,都未發現玉璽的蹤跡,恐怕是有人之人將玉璽藏匿了起來,陛下放心,臣定當為陛下尋迴傳國玉璽。”


    劉協眼眸之中神情複雜,歎息一聲道:“如此也好,那朕便先迴宮了。”


    “恭送陛下。”


    很快,皇帝劉協在城門處公開要禪位劉璋的消息便傳遍了大漢。


    晉公府書房內。


    賈詡眼眸陰狠道:“主公,今日陛下倒是來了一招以退為進,看來咱們的陛下雖是閹人了,但並不甘心認命。”


    郭嘉出聲附和道:“主公,文和說的不錯,再說主公也是宗親,如今先帝隻有劉協一個子嗣,而劉協已不能人道,這天下豈能讓此人為帝,今日主公還不如直接接受劉協的禪讓呢。”


    荀彧皺眉沉思,並未開口。


    劉璋輕笑道:“孤也沒有想到,陛下竟然還有小心思,賈詡,去查查,孤不在洛陽的這段時間,都是誰接觸了天子,另外增加皇宮內的人手,孤不想再出什麽意外。”


    “諾。”


    “明日朝議,孤會上書陛下,起兵攻伐西涼,你等也準備一下吧。”


    “諾。”


    眾人離去,劉璋返迴了後院,早在迴府之時,劉璋便令人帶馮方女以及縐雨前往後院拜見正房蔡琰,當劉璋見到眾女之後,見眾女相處融洽,便也放心了。


    翌日早朝,這次劉璋並未阻止百官上朝。


    劉協進入太和殿之後,劉璋率領百官向劉協見禮。


    “臣等拜見陛下。”


    “皇叔免禮,眾卿免禮。”


    “多謝陛下。”


    禮畢,劉璋正想開口,王允率先一步出列拱手行禮道:“啟奏陛下,晉公出兵不足一月,便平定了偽帝袁術,可謂是勞苦功高,臣建議陛下應當加封晉公。”


    劉璋眼眸一寒,冷笑著看向出頭的王允,雖然王允是司徒,但卻是董卓冊封的,劉璋原本就是讓王璨前來洛陽任職,擼掉王允的,沒想到王允卻率先出頭,雖是建議劉協冊封自己,但也是在向劉璋宣示王允的司徒官位。


    劉璋拱手行禮道:“陛下,臣為陛下分憂,乃是本份,陛下無需賞賜臣。”


    “晉公此言差異,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所以本官認為理當封賞。”


    王允言罷,與王允一同返迴洛陽的百官皆出聲附和。


    劉協看向劉璋出聲道:“皇叔,王司徒所言有理,朕理當為皇叔加封。”


    劉協剛言罷,王允繼續開口道:“陛下,臣建議加封晉公為晉王。”


    此言一出,百官皆是神情一震,不過轉念一想,以劉璋的功績封王確實足夠了。


    劉璋搖頭輕笑道:“陛下,王司徒為了解救陛下,不惜身家性命,設計除去董卓,如此功績還未加封,臣豈能貪功。”


    此言一出,劉協陷入了沉思,見劉協一直未開口,賈詡躬身出列道:“陛下,晉公所言有理,王司徒所言也有理,臣建議加封王司徒為城侯,冊封王司徒為並州牧,臣也附議王司徒的建議,臣建議加封晉公為漢王。”


    此言一出,眾人表情皆有不同,劉協聽到漢王兩字之時,神情更是一震。


    王允卻是一臉惱怒的看向賈詡。


    “臣等附議。”


    劉璋麾下皆出列附議。


    劉璋見此,也不再開口,閉目站在大殿之上。


    劉協看向王允,王允急忙躬身行禮道:“陛下,臣附議加封晉公為漢王,但是臣並無治理地方經驗,恐難以勝任並州牧一職。”


    “王司徒說笑了,並州乃王司徒祖地,治理並州並不難,而且並州還有諸位同僚相助,王司徒不必擔心。”


    賈詡再次開口,王允正欲反駁,劉協輕咳一聲道:“擬旨吧,加封晉公為漢王,至於王司徒,還是留在洛陽繼續任職司徒一職吧。”


    “臣劉璋多謝陛下。”


    “我等拜見漢王。”


    “諸卿免禮吧。”


    “多謝漢王。”


    劉璋拱手向劉協行禮道:“陛下,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兩人有部眾十萬,如今霸占北地郡,臣欲出兵討伐,還望陛下應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滔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滔滔並收藏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