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徐庶北上
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 作者:浪滔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徐庶詢問自己為何會選擇雁門郡,則能夠看得出徐庶對於戰略之道,深有研究。
“嗬嗬,本公子一個個的迴答你們。”
劉璋見兩人點頭,隨即開口道:“本公子麾下有個商行,大軍大部分的糧草輜重都是以經商的名義運往並州雁門郡,另外本公子為宋江等人定下策略便是以戰養戰,南匈奴常年占領並州北方幾郡,自然是不缺糧草輜重。”
劉璋言罷又看向徐庶道:“元直問我為何選擇並州雁門郡,那是因為南匈奴對待我並州北方幾郡百姓,極其殘忍,十幾萬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正巧陛下賣官鬻爵,所以本公子便為部下謀得了雁門郡守一職,身為我大漢好男兒自是應該與異族廝殺,拯救我大漢百姓。”
劉璋言罷,荀彧一臉的沉思之狀,而徐庶則是一臉的激動之色,雙目之中還有一絲向往。
見此情景,劉璋也是眼眸一亮,自己怎麽沒有想到,宋江雖然有些能耐,但是其能耐最後也就是結交豪傑,穩定軍心之用。
而宇文成都、趙雲、徐晃、紀靈幾人雖然領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並州如今確實缺少一位謀主,另外丁原的目光已經看向雁門郡,劉璋擔心宋江並不是那丁原的對手。
劉璋如今也不想與丁原作對,更不想現在就將自己的實力公布於眾。
荀彧疑惑的看向劉璋道:“小侯爺,你的麾下將南匈奴趕出了雁門郡,收複失地的功績,難道小侯爺不想要嗎?”
劉璋輕笑搖頭道:“對,本公子不想要,即使將此事告知了陛下,又能如何?本公子以為陛下在得知雁門郡重新歸大漢管轄之後,也隻會收取雁門郡的稅金,其餘的給些虛職,璋並不在乎,還是讓百姓們休養生息吧。”
\"可是小侯爺,雁門郡的戰事你不上呈陛下,那並州刺史丁原難道就不匯報給陛下嗎?
荀彧言罷,劉璋搖頭輕笑道:“璋以為那丁原並不會將此事上呈洛陽,那丁原任職並州刺史,但並州北方幾郡常年被南匈奴占領,那丁原竟然絲毫無有作為,不收複北方幾郡,眼睜睜的看著北方幾郡百姓在那南匈奴的鐵蹄下生活的水深火熱,而宋江他們剛到了雁門郡兩月餘便將雁門郡的南匈奴部眾趕出了雁門郡,文若兄你覺得那丁原好意思呈報給陛下嗎?”
劉璋言罷,荀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徐庶則拱手行禮道:“公子,那南匈奴的成年男子隻要騎上馬背,便可上陣殺敵,而那南匈奴可上陣者何止十萬,公子的部曲隻有一萬人,是不是有些冒失了。”
劉璋搖頭輕笑道:“此事,在璋還在洛陽之時便已想好對策,此事宋江他們定能處理好,隻是如今隻收複了雁門一郡,還有四郡在那南匈奴的手中,另外那並州刺史丁原也在一側虎視眈眈,如今雁門卻是缺了一個謀主啊。”
聞聽此言,徐庶眼眸一亮,但又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荀彧也看到了徐庶的表情。
荀彧拍了拍徐庶的肩膀輕笑道:“小侯爺說的不錯,如今雁門郡確實缺一位謀主,可惜彧年底要完婚,不能北上雁門郡,倒是有些遺憾了,元直兄的戰場謀略之道,要高過彧,不然元直兄前往雁門郡,能與異族廝殺,倒不失我大漢好男兒的身份。”
劉璋悄悄的給荀彧點了個讚。
徐庶向劉璋拱手行了一禮道:“實不相瞞,徐庶真想前往雁門郡,能夠拯救並州北方百姓,又能與那異族交手,也算是完成了徐庶內心所願,還請公子允許,徐庶願北上雁門郡。”
徐庶言罷,又向劉璋躬身行了一禮。
劉璋輕笑間扶起了徐庶。
“元直兄能前往雁門郡,是璋麾下之福,是並州北方幾郡的百姓之福,璋現在便向宋江書信一封,雁門郡的所有軍事布局皆有元直兄做主。”
“庶多謝公子信任。”
劉璋點了點頭,很快便書寫了一封書信。
另外劉璋也給劉焉以及趙普各迴一封書信,一並交給了徐庶。
“元直兄,你可先前往洛陽,將此信交給我父,另外再前往河東郡,尋河東太守趙普,將此信交給他,他會安排你與商行同行前往雁門郡。”
徐庶拱手行禮道:“是公子。”
劉璋輕笑點頭道:“本公子知道元直兄乃是至孝之人,璋會派人前往潁川郡長社縣照顧好徐老夫人的一切飲食起居,以免元直兄的後顧之憂。”
聞聽此言,荀彧眼眸一亮,而徐庶則是一臉的感激之色,再次向劉璋行了一禮道:“徐庶多謝公子。”
劉璋扶起徐庶。
“你不必謝我,璋要代璋的麾下以及並州北方幾郡百姓謝謝元直兄。”
荀彧搖頭輕笑道:“兩位就不要謝來謝去的了,小侯爺既然元直前往並州雁門之事已定,那城陽侯詢問小侯爺何時返京之事該待如何?”
聞聽此言,劉璋便一臉的愁容,給劉焉迴信之中,劉璋已言明,此時並不想返迴洛陽,可是劉璋也不知道劉焉能拖何皇後多久?
荀彧見劉璋也不言語,自己內心也是極其疑惑,荀彧已經看出劉璋是不願返迴洛陽的,但是劉璋為何不願返迴洛陽的原由,荀彧卻並不知道。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好了,夜已深,兩位還是早點就寢吧。”
徐庶點了點頭道:“好,明日我便向老師辭行,前往洛陽。”
荀彧也點了點頭,兩人向劉璋拱手行了一禮,便結伴告辭離去。
離開劉璋房間的荀彧看向徐庶笑道:“元直兄,說真的某真是羨慕你,能夠現在便能展露所學,一展抱負。”
徐庶搖頭輕笑道:“話雖如此,但是某倒是有些看不懂小侯爺的布局了,荊州兩郡,江夏、長沙,江夏還好說,乃是小侯爺的祖地,但長沙乃是荊州東方門戶,將長沙握在手中,便能沿江而下,進攻揚州,漢中郡乃是益州的門戶,拿下漢中便可經子午道前往天府之國益州,河東郡乃是司隸北方門戶,有河東郡在手,便可踏馬並州治所晉陽,文若兄,看來小侯爺所謀甚大啊。”
荀彧點了點頭隨即又搖頭歎息道:“元直兄說得這些某也知道,某也時常懷疑小侯爺真乃十歲幼齡嗎?文采武藝,馭人之道,皆令人讚服,原本以為之前的手筆乃是城陽侯所為,但是與小侯爺接觸時間一長,才發現城陽侯也是事事詢問小侯爺啊。”
荀彧言罷轉頭看了一眼劉璋的房間,隨後輕笑著看向徐庶道:“元直兄可曾想過認主小侯爺?”
“嗬嗬,本公子一個個的迴答你們。”
劉璋見兩人點頭,隨即開口道:“本公子麾下有個商行,大軍大部分的糧草輜重都是以經商的名義運往並州雁門郡,另外本公子為宋江等人定下策略便是以戰養戰,南匈奴常年占領並州北方幾郡,自然是不缺糧草輜重。”
劉璋言罷又看向徐庶道:“元直問我為何選擇並州雁門郡,那是因為南匈奴對待我並州北方幾郡百姓,極其殘忍,十幾萬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正巧陛下賣官鬻爵,所以本公子便為部下謀得了雁門郡守一職,身為我大漢好男兒自是應該與異族廝殺,拯救我大漢百姓。”
劉璋言罷,荀彧一臉的沉思之狀,而徐庶則是一臉的激動之色,雙目之中還有一絲向往。
見此情景,劉璋也是眼眸一亮,自己怎麽沒有想到,宋江雖然有些能耐,但是其能耐最後也就是結交豪傑,穩定軍心之用。
而宇文成都、趙雲、徐晃、紀靈幾人雖然領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並州如今確實缺少一位謀主,另外丁原的目光已經看向雁門郡,劉璋擔心宋江並不是那丁原的對手。
劉璋如今也不想與丁原作對,更不想現在就將自己的實力公布於眾。
荀彧疑惑的看向劉璋道:“小侯爺,你的麾下將南匈奴趕出了雁門郡,收複失地的功績,難道小侯爺不想要嗎?”
劉璋輕笑搖頭道:“對,本公子不想要,即使將此事告知了陛下,又能如何?本公子以為陛下在得知雁門郡重新歸大漢管轄之後,也隻會收取雁門郡的稅金,其餘的給些虛職,璋並不在乎,還是讓百姓們休養生息吧。”
\"可是小侯爺,雁門郡的戰事你不上呈陛下,那並州刺史丁原難道就不匯報給陛下嗎?
荀彧言罷,劉璋搖頭輕笑道:“璋以為那丁原並不會將此事上呈洛陽,那丁原任職並州刺史,但並州北方幾郡常年被南匈奴占領,那丁原竟然絲毫無有作為,不收複北方幾郡,眼睜睜的看著北方幾郡百姓在那南匈奴的鐵蹄下生活的水深火熱,而宋江他們剛到了雁門郡兩月餘便將雁門郡的南匈奴部眾趕出了雁門郡,文若兄你覺得那丁原好意思呈報給陛下嗎?”
劉璋言罷,荀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徐庶則拱手行禮道:“公子,那南匈奴的成年男子隻要騎上馬背,便可上陣殺敵,而那南匈奴可上陣者何止十萬,公子的部曲隻有一萬人,是不是有些冒失了。”
劉璋搖頭輕笑道:“此事,在璋還在洛陽之時便已想好對策,此事宋江他們定能處理好,隻是如今隻收複了雁門一郡,還有四郡在那南匈奴的手中,另外那並州刺史丁原也在一側虎視眈眈,如今雁門卻是缺了一個謀主啊。”
聞聽此言,徐庶眼眸一亮,但又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荀彧也看到了徐庶的表情。
荀彧拍了拍徐庶的肩膀輕笑道:“小侯爺說的不錯,如今雁門郡確實缺一位謀主,可惜彧年底要完婚,不能北上雁門郡,倒是有些遺憾了,元直兄的戰場謀略之道,要高過彧,不然元直兄前往雁門郡,能與異族廝殺,倒不失我大漢好男兒的身份。”
劉璋悄悄的給荀彧點了個讚。
徐庶向劉璋拱手行了一禮道:“實不相瞞,徐庶真想前往雁門郡,能夠拯救並州北方百姓,又能與那異族交手,也算是完成了徐庶內心所願,還請公子允許,徐庶願北上雁門郡。”
徐庶言罷,又向劉璋躬身行了一禮。
劉璋輕笑間扶起了徐庶。
“元直兄能前往雁門郡,是璋麾下之福,是並州北方幾郡的百姓之福,璋現在便向宋江書信一封,雁門郡的所有軍事布局皆有元直兄做主。”
“庶多謝公子信任。”
劉璋點了點頭,很快便書寫了一封書信。
另外劉璋也給劉焉以及趙普各迴一封書信,一並交給了徐庶。
“元直兄,你可先前往洛陽,將此信交給我父,另外再前往河東郡,尋河東太守趙普,將此信交給他,他會安排你與商行同行前往雁門郡。”
徐庶拱手行禮道:“是公子。”
劉璋輕笑點頭道:“本公子知道元直兄乃是至孝之人,璋會派人前往潁川郡長社縣照顧好徐老夫人的一切飲食起居,以免元直兄的後顧之憂。”
聞聽此言,荀彧眼眸一亮,而徐庶則是一臉的感激之色,再次向劉璋行了一禮道:“徐庶多謝公子。”
劉璋扶起徐庶。
“你不必謝我,璋要代璋的麾下以及並州北方幾郡百姓謝謝元直兄。”
荀彧搖頭輕笑道:“兩位就不要謝來謝去的了,小侯爺既然元直前往並州雁門之事已定,那城陽侯詢問小侯爺何時返京之事該待如何?”
聞聽此言,劉璋便一臉的愁容,給劉焉迴信之中,劉璋已言明,此時並不想返迴洛陽,可是劉璋也不知道劉焉能拖何皇後多久?
荀彧見劉璋也不言語,自己內心也是極其疑惑,荀彧已經看出劉璋是不願返迴洛陽的,但是劉璋為何不願返迴洛陽的原由,荀彧卻並不知道。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好了,夜已深,兩位還是早點就寢吧。”
徐庶點了點頭道:“好,明日我便向老師辭行,前往洛陽。”
荀彧也點了點頭,兩人向劉璋拱手行了一禮,便結伴告辭離去。
離開劉璋房間的荀彧看向徐庶笑道:“元直兄,說真的某真是羨慕你,能夠現在便能展露所學,一展抱負。”
徐庶搖頭輕笑道:“話雖如此,但是某倒是有些看不懂小侯爺的布局了,荊州兩郡,江夏、長沙,江夏還好說,乃是小侯爺的祖地,但長沙乃是荊州東方門戶,將長沙握在手中,便能沿江而下,進攻揚州,漢中郡乃是益州的門戶,拿下漢中便可經子午道前往天府之國益州,河東郡乃是司隸北方門戶,有河東郡在手,便可踏馬並州治所晉陽,文若兄,看來小侯爺所謀甚大啊。”
荀彧點了點頭隨即又搖頭歎息道:“元直兄說得這些某也知道,某也時常懷疑小侯爺真乃十歲幼齡嗎?文采武藝,馭人之道,皆令人讚服,原本以為之前的手筆乃是城陽侯所為,但是與小侯爺接觸時間一長,才發現城陽侯也是事事詢問小侯爺啊。”
荀彧言罷轉頭看了一眼劉璋的房間,隨後輕笑著看向徐庶道:“元直兄可曾想過認主小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