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劉璋的婚約
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 作者:浪滔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崇德殿。
劉璋沒想到漢靈帝第一個竟然點自己的名字。
“臣劉璋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劉璋無奈隻能出列,向漢靈帝單膝跪地行禮。
劉璋覺得自己上輩子活了三十年,也沒有穿越而來這半年時間跪拜的多。
但沒有辦法,大漢崇儒,禮節極重,尤其是天地君親師是儒家五種至尊的倫常。
“劉璋,免禮吧,朕聽聞你與那曹操飲酒之時作了一首飲酒詩,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此詩甚的朕心,劉璋但願你能如此句詩詞一般。”
“請陛下放心,臣劉璋定不忘初心。”
“哈哈,好,好一個不忘初心,諸位愛卿,爾等睜開眼睛好好看看這殿中少年,劉璋不過十歲年齡,當初便立下誌向,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跨馬定乾坤,更是做下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年前初冬,洛陽湧入無數流民,也是這位十歲少年,用自家餘糧搭設粥棚救濟流民,使我洛陽減少了多少餓殍,而你們呢?”
劉宏說到此處,臉色一紅,猛烈的咳嗽了起來,在張讓等常侍的撫背順氣下,才有好轉。
劉宏看了一圈滿殿文武,繼續開口道:“你們自稱名士大儒,一個個的更是口稱對大漢,對朕忠心無比,但為何隻有劉璋一人為朕解憂,你等拿著我大漢俸祿,卻不為大漢百姓謀福祉,朕要你們何用?”
劉宏言罷,百官急忙俯身跪地行禮。
“臣等知罪,請陛下恕罪。”
“知罪?既然知罪,那就要拿出些誠意,朕告訴你們,朕準備修建一座琳琅閣,但國庫情況你等也清楚,按照官職品階,每人拿出一份俸祿,以供朝廷修建琳琅閣之用,哼。”
劉璋一臉震驚之色的看著龍椅之上的漢靈帝劉宏,原本漢靈帝慷慨激烈的一通言論,劉璋以為漢靈帝浪子迴頭,準備要做明君了,沒想到來了個極度反轉。
別說劉璋沒有適應漢靈帝的反轉,就連跪伏在地的滿殿文武也沒有適應。
“怎麽?沒有聽到朕說的話嗎?”
漢靈帝劉宏再次出聲,百官才迴過神來,皆暗自歎息一聲後,向劉宏行了一禮道:“臣等遵旨。”
聞聽此言,劉璋見漢靈帝劉宏的臉色明顯好轉,嘴角也掛起了微笑。
劉璋暗自搖了搖頭,這漢靈帝是沒救了。
看來還是自己親自拯救這大漢山河吧。
“此事就此議定,爾等三日內將俸祿金錢準備妥當交給張讓,好了還有沒有事?無事便退朝吧。”
劉璋覺得此時百官內心肯定無比鬱悶,這新年伊始,老板不給發福利,卻給員工要福利。
果然,那些拿著奏折的人,也把奏折揣進了懷裏。
“臣等無事,臣等恭送陛下。”
“退朝。”
隨著張讓公鴨般的嗓音,公元180年,光和三年,第一次大朝議,在百官集體為漢靈帝劉宏捐資之後散朝。
劉璋跟隨劉焉離開了崇德殿。
“璋兒,隨為父返家。”
“是,父親。”
出了宣德門,劉璋招唿上紀靈,便返迴了城陽侯府。
城陽侯府書房內,劉璋向劉焉拱手行了一禮道:“父親,今日朝議,陛下此舉...”
“哼,陛下已經沉迷在酒色享樂之中,江山社稷,天下黎民對於陛下而言隻能算是其斂財的工具,唉,我漢室危矣。”
劉璋點了點頭無奈道:“陛下今日所作所為確實超乎了孩兒的想象。”
劉焉歎息一聲,也是一臉的無奈。
“璋兒,今日那袁隗老匹夫說的不錯,你近期還是收斂些的好,雖然我等乃是漢室宗親,不過朝堂之上的權柄還是掌握在世家、外戚、宦官的手中,如今你年齡尚幼,確實不宜太過於展露鋒芒。”
劉璋點了點頭,自己便宜父親劉焉說的不錯,自己現在羽翼為豐,且亂世未至,如今的自己確實不宜太過於強勢,要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現在是180年正月,而黃巾之亂爆發在184年正月,還有四年時間,這四年時間自己可以隱於幕後,悄然布局。
“父親說的不錯,要不然孩兒向陛下稟明,遊曆天下?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想必陛下定會應允。”
劉焉搖了搖頭道:“陛下不會應允你外出遊曆的,畢竟陛下也是清楚如今大漢的情況,而且以陛下對你重視,是不會令你外出涉險的,況且為父也不放心,你還是深居簡出吧。”
劉璋歎息一聲,躬身應諾。
原本劉璋想要在開春之後隨宇文成都等人北上的,現在看來是得不償所願了。
“璋兒,為父準備為你定一門親事,你感覺如何?”
“父親,孩兒現在年幼,豈能此時定下親事?”
劉焉扶須輕笑道:“先下定婚事,待你行冠禮之後再完婚便可。”
“可是,父親...”
劉焉擺了擺手製止了劉璋,劉焉起身歎息一聲道:“為父擔心不及早為你定下婚事,萬一陛下哪日心血來潮為你親自指婚,你便沒有了選擇的權力。”
聞聽此言,劉璋眼眸一縮,自家父親說的並無道理,漢靈帝劉宏已經徹底躺平,行事全靠個人喜好,萬一再見到自己,心血來潮,為自己指定一門親事,尤其是宦官之後,那劉璋必定比荀彧還要惆悵。
劉焉扶須輕笑道:“孩兒可有心儀女子,不過家世要與你匹配。”
劉璋看了劉焉一眼,便皺眉沉思,如果現在定下一樁親事,劉璋覺得,蔡琰必是首選。
除了蔡琰,在這洛陽城內,確實沒有劉璋心儀的女子,而且還要家世匹配。
“迴父親,如果真要此時為孩兒定下親事,那孩兒選蔡師的掌上明珠,蔡琰師妹。”
聞聽此言,劉焉低頭細想片刻,點了點頭道:“嗯,與蔡邕聯姻,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蔡邕乃當世大儒,天下士子書生皆稱其為師,而且你乃蔡邕關門弟子,倒也可親上加親,此事可行,明日為父便與董扶前往蔡府。”
劉璋內心喜悅,如果與蔡琰定下婚事,那點亮蔡琰的紅顏圖鑒錄,還是事嗎?
劉璋向劉焉告退,便帶著紀靈返迴了城外自己府邸。
“主公,你說要給屬下介紹一些朋友?”
紀靈向劉璋躬身行了一禮道。
劉璋看著紀靈點頭輕笑道:“那是自然,本公子相信,你們必定成為好友,走吧,隨本公子進府。”
“諾。”
劉璋帶著紀靈直接前往了演武場。
紀靈到了演武場,卻被眼前的景色震驚了。
隻見演武場內三千多士卒,穿著製式鎧甲,手持統一武器,正在訓練軍陣。
而一高台之上,站著幾名威武不凡的將軍。
“主公,這,這...”
劉璋沒想到漢靈帝第一個竟然點自己的名字。
“臣劉璋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劉璋無奈隻能出列,向漢靈帝單膝跪地行禮。
劉璋覺得自己上輩子活了三十年,也沒有穿越而來這半年時間跪拜的多。
但沒有辦法,大漢崇儒,禮節極重,尤其是天地君親師是儒家五種至尊的倫常。
“劉璋,免禮吧,朕聽聞你與那曹操飲酒之時作了一首飲酒詩,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此詩甚的朕心,劉璋但願你能如此句詩詞一般。”
“請陛下放心,臣劉璋定不忘初心。”
“哈哈,好,好一個不忘初心,諸位愛卿,爾等睜開眼睛好好看看這殿中少年,劉璋不過十歲年齡,當初便立下誌向,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跨馬定乾坤,更是做下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年前初冬,洛陽湧入無數流民,也是這位十歲少年,用自家餘糧搭設粥棚救濟流民,使我洛陽減少了多少餓殍,而你們呢?”
劉宏說到此處,臉色一紅,猛烈的咳嗽了起來,在張讓等常侍的撫背順氣下,才有好轉。
劉宏看了一圈滿殿文武,繼續開口道:“你們自稱名士大儒,一個個的更是口稱對大漢,對朕忠心無比,但為何隻有劉璋一人為朕解憂,你等拿著我大漢俸祿,卻不為大漢百姓謀福祉,朕要你們何用?”
劉宏言罷,百官急忙俯身跪地行禮。
“臣等知罪,請陛下恕罪。”
“知罪?既然知罪,那就要拿出些誠意,朕告訴你們,朕準備修建一座琳琅閣,但國庫情況你等也清楚,按照官職品階,每人拿出一份俸祿,以供朝廷修建琳琅閣之用,哼。”
劉璋一臉震驚之色的看著龍椅之上的漢靈帝劉宏,原本漢靈帝慷慨激烈的一通言論,劉璋以為漢靈帝浪子迴頭,準備要做明君了,沒想到來了個極度反轉。
別說劉璋沒有適應漢靈帝的反轉,就連跪伏在地的滿殿文武也沒有適應。
“怎麽?沒有聽到朕說的話嗎?”
漢靈帝劉宏再次出聲,百官才迴過神來,皆暗自歎息一聲後,向劉宏行了一禮道:“臣等遵旨。”
聞聽此言,劉璋見漢靈帝劉宏的臉色明顯好轉,嘴角也掛起了微笑。
劉璋暗自搖了搖頭,這漢靈帝是沒救了。
看來還是自己親自拯救這大漢山河吧。
“此事就此議定,爾等三日內將俸祿金錢準備妥當交給張讓,好了還有沒有事?無事便退朝吧。”
劉璋覺得此時百官內心肯定無比鬱悶,這新年伊始,老板不給發福利,卻給員工要福利。
果然,那些拿著奏折的人,也把奏折揣進了懷裏。
“臣等無事,臣等恭送陛下。”
“退朝。”
隨著張讓公鴨般的嗓音,公元180年,光和三年,第一次大朝議,在百官集體為漢靈帝劉宏捐資之後散朝。
劉璋跟隨劉焉離開了崇德殿。
“璋兒,隨為父返家。”
“是,父親。”
出了宣德門,劉璋招唿上紀靈,便返迴了城陽侯府。
城陽侯府書房內,劉璋向劉焉拱手行了一禮道:“父親,今日朝議,陛下此舉...”
“哼,陛下已經沉迷在酒色享樂之中,江山社稷,天下黎民對於陛下而言隻能算是其斂財的工具,唉,我漢室危矣。”
劉璋點了點頭無奈道:“陛下今日所作所為確實超乎了孩兒的想象。”
劉焉歎息一聲,也是一臉的無奈。
“璋兒,今日那袁隗老匹夫說的不錯,你近期還是收斂些的好,雖然我等乃是漢室宗親,不過朝堂之上的權柄還是掌握在世家、外戚、宦官的手中,如今你年齡尚幼,確實不宜太過於展露鋒芒。”
劉璋點了點頭,自己便宜父親劉焉說的不錯,自己現在羽翼為豐,且亂世未至,如今的自己確實不宜太過於強勢,要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現在是180年正月,而黃巾之亂爆發在184年正月,還有四年時間,這四年時間自己可以隱於幕後,悄然布局。
“父親說的不錯,要不然孩兒向陛下稟明,遊曆天下?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想必陛下定會應允。”
劉焉搖了搖頭道:“陛下不會應允你外出遊曆的,畢竟陛下也是清楚如今大漢的情況,而且以陛下對你重視,是不會令你外出涉險的,況且為父也不放心,你還是深居簡出吧。”
劉璋歎息一聲,躬身應諾。
原本劉璋想要在開春之後隨宇文成都等人北上的,現在看來是得不償所願了。
“璋兒,為父準備為你定一門親事,你感覺如何?”
“父親,孩兒現在年幼,豈能此時定下親事?”
劉焉扶須輕笑道:“先下定婚事,待你行冠禮之後再完婚便可。”
“可是,父親...”
劉焉擺了擺手製止了劉璋,劉焉起身歎息一聲道:“為父擔心不及早為你定下婚事,萬一陛下哪日心血來潮為你親自指婚,你便沒有了選擇的權力。”
聞聽此言,劉璋眼眸一縮,自家父親說的並無道理,漢靈帝劉宏已經徹底躺平,行事全靠個人喜好,萬一再見到自己,心血來潮,為自己指定一門親事,尤其是宦官之後,那劉璋必定比荀彧還要惆悵。
劉焉扶須輕笑道:“孩兒可有心儀女子,不過家世要與你匹配。”
劉璋看了劉焉一眼,便皺眉沉思,如果現在定下一樁親事,劉璋覺得,蔡琰必是首選。
除了蔡琰,在這洛陽城內,確實沒有劉璋心儀的女子,而且還要家世匹配。
“迴父親,如果真要此時為孩兒定下親事,那孩兒選蔡師的掌上明珠,蔡琰師妹。”
聞聽此言,劉焉低頭細想片刻,點了點頭道:“嗯,與蔡邕聯姻,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蔡邕乃當世大儒,天下士子書生皆稱其為師,而且你乃蔡邕關門弟子,倒也可親上加親,此事可行,明日為父便與董扶前往蔡府。”
劉璋內心喜悅,如果與蔡琰定下婚事,那點亮蔡琰的紅顏圖鑒錄,還是事嗎?
劉璋向劉焉告退,便帶著紀靈返迴了城外自己府邸。
“主公,你說要給屬下介紹一些朋友?”
紀靈向劉璋躬身行了一禮道。
劉璋看著紀靈點頭輕笑道:“那是自然,本公子相信,你們必定成為好友,走吧,隨本公子進府。”
“諾。”
劉璋帶著紀靈直接前往了演武場。
紀靈到了演武場,卻被眼前的景色震驚了。
隻見演武場內三千多士卒,穿著製式鎧甲,手持統一武器,正在訓練軍陣。
而一高台之上,站著幾名威武不凡的將軍。
“主公,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