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謀劃三郡
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 作者:浪滔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房內,聽到劉璋的言論,劉焉眼眸一亮,隨即看向劉璋道:“璋兒如何謀劃,你仔細說說。”
劉璋點了點頭,起身走至劉焉書案旁。
“父親,江夏郡乃是我等祖地,定然不可舍棄,雖然換了誰去任職江夏郡守,也動不了我江夏劉氏的基業,但必定會給江夏百姓帶來災難,還不如讓其中一位兄長前往江夏郡任職郡守一職,庇佑江夏百姓,使我江夏劉氏盡得江夏郡民心。”
劉焉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我兒所言有理,此事可行,璋兒你是否還有其他謀劃,一並說來。”
劉璋點了點頭,看了看三位兄長,劉瑁與自己一母同胞,友好度在90,大哥劉範與二哥劉誕對自己的友好度也在85,這讓劉璋十分開心,能避免同室操戈,也算是一大幸事。
“父親,不知陛下所定官職最高為何職?”
劉焉歎息一聲道:“為父聽聞,除了三公、九卿以及各州刺史,其他皆可售賣,唉。”
劉璋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倒不如為另外兩個兄長謀劃些好的郡,做為郡守,又有我江夏劉氏的名聲,自然無憂。”
聞聽此言,劉璋的三位兄長皆眼眸一亮,劉焉也點了點頭道:“璋兒,江夏郡是必得的,還有兩郡,你意選在何處?”
劉璋沉思片刻道:“父親,並州、幽州、涼州皆不是首選,這三州不是民風彪悍,便是與異族相鄰,而交州偏遠,遠離大漢政治中心,更何況交通並不發達也不是首選,徐州、兗州,豫州皆是四戰之地,也不可取,冀州,雖然全是良田沃土,但並無我等根基,也必定會被其他世家豪紳所看重,所以也不可選。青州臨海,孩兒認為不是個好去處,隻能在揚州、荊州、益州選了。”
劉焉眼眸一亮,劉璋的說法與自己不謀而合。
“璋兒那你認為,這三州可選哪一州?”
劉璋輕笑搖頭道:“父親,您不是早就選好了嗎?”
劉焉哈哈大笑道:“就屬你聰慧,自古以來益州便是龍興之地,高祖更是得了益州後得天下,益州必定要有我江夏劉氏一份,不知璋兒,益州可選哪一郡?”
“漢中郡!”
“為何選漢中?”
“父親,漢中乃益州北方門戶,自是首選漢中。”
劉焉點了點頭道:“好,就取漢中郡守一職,璋兒,你有三位兄長,還有一位兄長該何去何從?”
劉璋拱手行劉焉行了一禮道:“父親,孩兒認為該取長沙。”
劉焉點了點頭笑道:“為何取長沙?”
劉璋輕笑道:“父親,取了長沙郡,一則是與祖地江夏郡有個照應,二則是長沙郡乃是荊州門戶,所以為了日後謀劃,必取長沙。”
聞聽此言,劉焉神情一震,隨即看向門外,見無人,才搖頭苦笑著看向劉璋道:“我兒所思甚遠啊。”
“父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孩兒能看到的,想必父親早已看到。”
劉焉一臉欣慰的看向劉璋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另外三子,但卻搖頭歎息道:“你們四人皆是我之親子,但你們看看你們的幼弟,而你們呢?都說說吧,漢中郡,江夏郡,長沙郡,你們想要去哪裏?”
劉範三人互視一眼,皆向劉焉躬身行禮道:“我等皆聽從父親吩咐。”
劉焉搖頭苦笑,隨即看向劉璋道:“璋兒,你這三位哥哥,該何去何從?”
劉璋也搖頭輕笑道:“父親,恐怕您早有打算了吧,既然父親詢問,那孩兒就說下自己的想法。”
見劉焉點頭,劉璋起身向三位兄長躬身行了一禮,然後轉身看向劉焉道:“父親,江夏郡乃是我等祖地,任職自然輕鬆,三兄年齡相比要小,江夏郡自然是三兄去最為適合。”
見劉焉點頭後,劉璋繼續開口道:“漢中郡關係到父親日後布局,自然適合極為穩重的大兄,隻要大兄在漢中站定腳跟,日後對我江夏劉氏最是有利,至於長沙郡,孩兒聽聞長沙世家頗多,自是適合靈活多變的二兄前往。”
“哈哈,你們三個也聽到了,說吧,你們三個有何異議?”
劉範三人皆向劉焉躬身行了一禮道:“我等沒有異議。”
劉焉見此情景,便拍定此事,劉誕卻起身向劉焉行了一禮道:“父親,我等兄弟三人皆外出就職,四弟該如何?”
劉焉看向劉璋笑了笑,劉璋隨即起身拱手向二兄劉誕行了一禮道:“二兄,你以為陛下真的傻嗎?他豈能容我兄弟四人皆外出任職,為了令陛下安心,小弟隻能在洛陽作為質子,為三位兄長謀取郡守一職。”
聞聽此言,劉瑁起身急聲道:“不可啊父親,我等兄弟四人,最數璋弟聰慧,豈能讓璋弟留在洛陽,為我兄弟三人作為質子,還是讓孩兒留下,讓璋弟前往江夏郡吧。”
劉範、劉誕也起身附和。
劉璋見此向三位兄長躬身行禮,劉焉卻搖頭無奈道:“恐怕你們兄弟三人想要做質子,也沒有那個本錢,璋兒乃陛下親口承認的漢室麒麟兒,陛下又豈能將璋兒外放,你們隻要記住你們四弟的好就行了。”
劉璋也點了點頭道:“三位兄長,這三郡對我們家極為重要,待洛陽生變後,我與父親會想辦法脫身的。”
“什麽?洛陽生變?”
劉璋言罷,劉範三兄弟齊齊驚唿出聲道。
劉焉也眼神陰晴不定的看向劉璋。
劉璋搖頭苦笑道:“這隻是我的猜測,或許大漢又能再次中興呢?”
劉瑁再次向劉焉躬身行禮道:“父親,不可讓璋弟留在洛陽,孩兒願意替換璋弟。”
劉焉搖了搖頭道:“你們不要小看了你們這位弟弟,好了此事就此打住,待陛下聖旨公布天下,為父會為你等謀劃郡守一職,隻是為父有些偏頗了,但璋兒年齡尚幼,不能為璋兒謀取仕途。”
劉璋嘿嘿一笑道:“父親,雖然孩兒年幼,但是孩兒的家將可都年齡不小適合出仕了。”
劉焉含笑點頭道:“此事你自己謀劃,你那莊園裏麵可不缺金銀。”
“多謝父親。”
諸事商議完畢,劉焉與四子一同用過晚膳,便揮袖將四子趕出了城陽侯府。
劉範有些寵溺的緊了緊劉璋的裘衣道:“四弟,放心,大兄一定會為你站穩漢中郡。”
劉璋內心感動,自己的三位兄長確實對待自己不錯,劉範此言便是告訴劉璋,下任家主必定是劉璋的。
劉誕也拍了拍劉璋的肩膀道:“璋弟,你放心,二兄與大兄一般。”
劉璋向劉範以及劉誕躬身行了一禮道:“多謝大兄,二兄。”
兩人向劉璋點了點頭便登上了自己的馬車,返迴了自家府邸。
劉瑁一臉擔憂的看著劉璋道:“璋弟,我總感覺你和父親知道了些什麽東西,但是沒有告知我等,隻是無論如何定要護衛好自己的安危。”
劉璋點了點頭道:“放心吧,三兄,我明白的。”
“嗯,早些迴去吧。”
“好。”
待劉瑁離開,劉璋正準備登上馬車,徐晃的一句話令劉璋激動不已。
“公子,剛才府裏傳來消息,宋江迴來了,還帶來了兩個人。”
劉璋點了點頭,起身走至劉焉書案旁。
“父親,江夏郡乃是我等祖地,定然不可舍棄,雖然換了誰去任職江夏郡守,也動不了我江夏劉氏的基業,但必定會給江夏百姓帶來災難,還不如讓其中一位兄長前往江夏郡任職郡守一職,庇佑江夏百姓,使我江夏劉氏盡得江夏郡民心。”
劉焉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我兒所言有理,此事可行,璋兒你是否還有其他謀劃,一並說來。”
劉璋點了點頭,看了看三位兄長,劉瑁與自己一母同胞,友好度在90,大哥劉範與二哥劉誕對自己的友好度也在85,這讓劉璋十分開心,能避免同室操戈,也算是一大幸事。
“父親,不知陛下所定官職最高為何職?”
劉焉歎息一聲道:“為父聽聞,除了三公、九卿以及各州刺史,其他皆可售賣,唉。”
劉璋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倒不如為另外兩個兄長謀劃些好的郡,做為郡守,又有我江夏劉氏的名聲,自然無憂。”
聞聽此言,劉璋的三位兄長皆眼眸一亮,劉焉也點了點頭道:“璋兒,江夏郡是必得的,還有兩郡,你意選在何處?”
劉璋沉思片刻道:“父親,並州、幽州、涼州皆不是首選,這三州不是民風彪悍,便是與異族相鄰,而交州偏遠,遠離大漢政治中心,更何況交通並不發達也不是首選,徐州、兗州,豫州皆是四戰之地,也不可取,冀州,雖然全是良田沃土,但並無我等根基,也必定會被其他世家豪紳所看重,所以也不可選。青州臨海,孩兒認為不是個好去處,隻能在揚州、荊州、益州選了。”
劉焉眼眸一亮,劉璋的說法與自己不謀而合。
“璋兒那你認為,這三州可選哪一州?”
劉璋輕笑搖頭道:“父親,您不是早就選好了嗎?”
劉焉哈哈大笑道:“就屬你聰慧,自古以來益州便是龍興之地,高祖更是得了益州後得天下,益州必定要有我江夏劉氏一份,不知璋兒,益州可選哪一郡?”
“漢中郡!”
“為何選漢中?”
“父親,漢中乃益州北方門戶,自是首選漢中。”
劉焉點了點頭道:“好,就取漢中郡守一職,璋兒,你有三位兄長,還有一位兄長該何去何從?”
劉璋拱手行劉焉行了一禮道:“父親,孩兒認為該取長沙。”
劉焉點了點頭笑道:“為何取長沙?”
劉璋輕笑道:“父親,取了長沙郡,一則是與祖地江夏郡有個照應,二則是長沙郡乃是荊州門戶,所以為了日後謀劃,必取長沙。”
聞聽此言,劉焉神情一震,隨即看向門外,見無人,才搖頭苦笑著看向劉璋道:“我兒所思甚遠啊。”
“父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孩兒能看到的,想必父親早已看到。”
劉焉一臉欣慰的看向劉璋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另外三子,但卻搖頭歎息道:“你們四人皆是我之親子,但你們看看你們的幼弟,而你們呢?都說說吧,漢中郡,江夏郡,長沙郡,你們想要去哪裏?”
劉範三人互視一眼,皆向劉焉躬身行禮道:“我等皆聽從父親吩咐。”
劉焉搖頭苦笑,隨即看向劉璋道:“璋兒,你這三位哥哥,該何去何從?”
劉璋也搖頭輕笑道:“父親,恐怕您早有打算了吧,既然父親詢問,那孩兒就說下自己的想法。”
見劉焉點頭,劉璋起身向三位兄長躬身行了一禮,然後轉身看向劉焉道:“父親,江夏郡乃是我等祖地,任職自然輕鬆,三兄年齡相比要小,江夏郡自然是三兄去最為適合。”
見劉焉點頭後,劉璋繼續開口道:“漢中郡關係到父親日後布局,自然適合極為穩重的大兄,隻要大兄在漢中站定腳跟,日後對我江夏劉氏最是有利,至於長沙郡,孩兒聽聞長沙世家頗多,自是適合靈活多變的二兄前往。”
“哈哈,你們三個也聽到了,說吧,你們三個有何異議?”
劉範三人皆向劉焉躬身行了一禮道:“我等沒有異議。”
劉焉見此情景,便拍定此事,劉誕卻起身向劉焉行了一禮道:“父親,我等兄弟三人皆外出就職,四弟該如何?”
劉焉看向劉璋笑了笑,劉璋隨即起身拱手向二兄劉誕行了一禮道:“二兄,你以為陛下真的傻嗎?他豈能容我兄弟四人皆外出任職,為了令陛下安心,小弟隻能在洛陽作為質子,為三位兄長謀取郡守一職。”
聞聽此言,劉瑁起身急聲道:“不可啊父親,我等兄弟四人,最數璋弟聰慧,豈能讓璋弟留在洛陽,為我兄弟三人作為質子,還是讓孩兒留下,讓璋弟前往江夏郡吧。”
劉範、劉誕也起身附和。
劉璋見此向三位兄長躬身行禮,劉焉卻搖頭無奈道:“恐怕你們兄弟三人想要做質子,也沒有那個本錢,璋兒乃陛下親口承認的漢室麒麟兒,陛下又豈能將璋兒外放,你們隻要記住你們四弟的好就行了。”
劉璋也點了點頭道:“三位兄長,這三郡對我們家極為重要,待洛陽生變後,我與父親會想辦法脫身的。”
“什麽?洛陽生變?”
劉璋言罷,劉範三兄弟齊齊驚唿出聲道。
劉焉也眼神陰晴不定的看向劉璋。
劉璋搖頭苦笑道:“這隻是我的猜測,或許大漢又能再次中興呢?”
劉瑁再次向劉焉躬身行禮道:“父親,不可讓璋弟留在洛陽,孩兒願意替換璋弟。”
劉焉搖了搖頭道:“你們不要小看了你們這位弟弟,好了此事就此打住,待陛下聖旨公布天下,為父會為你等謀劃郡守一職,隻是為父有些偏頗了,但璋兒年齡尚幼,不能為璋兒謀取仕途。”
劉璋嘿嘿一笑道:“父親,雖然孩兒年幼,但是孩兒的家將可都年齡不小適合出仕了。”
劉焉含笑點頭道:“此事你自己謀劃,你那莊園裏麵可不缺金銀。”
“多謝父親。”
諸事商議完畢,劉焉與四子一同用過晚膳,便揮袖將四子趕出了城陽侯府。
劉範有些寵溺的緊了緊劉璋的裘衣道:“四弟,放心,大兄一定會為你站穩漢中郡。”
劉璋內心感動,自己的三位兄長確實對待自己不錯,劉範此言便是告訴劉璋,下任家主必定是劉璋的。
劉誕也拍了拍劉璋的肩膀道:“璋弟,你放心,二兄與大兄一般。”
劉璋向劉範以及劉誕躬身行了一禮道:“多謝大兄,二兄。”
兩人向劉璋點了點頭便登上了自己的馬車,返迴了自家府邸。
劉瑁一臉擔憂的看著劉璋道:“璋弟,我總感覺你和父親知道了些什麽東西,但是沒有告知我等,隻是無論如何定要護衛好自己的安危。”
劉璋點了點頭道:“放心吧,三兄,我明白的。”
“嗯,早些迴去吧。”
“好。”
待劉瑁離開,劉璋正準備登上馬車,徐晃的一句話令劉璋激動不已。
“公子,剛才府裏傳來消息,宋江迴來了,還帶來了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