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21程團以犧牲十幾名官兵的代價,終於在西部的獨龍山區發現了第一條鈾(原子彈的原料)礦地帶。


    這隻是故事的開始,成百上千的科學家、將軍和士兵們來到西北的戈壁上,紮根下來,九年的時間。


    差的後勤供給,吃的穿的都糟糕的透頂。


    因為那是共和國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對技術嚴格保密,所以,所有的細節,都需要我們的科研人員一點點摸索,再進行實驗,沒有可以參照的對象。


    “有多難?打個比方,不提供任何技術支持,讓生活在清朝的人製造出一台電視機。”王亮道。


    因為這項任務要絕對保密,很多參與的工作人員都要隱姓埋名,當一個無名英雄。


    甚至有很多人,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很多年後,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參與研製過原子彈的任務。


    九年的時間,從無到有,有零到百。


    那是老一代人的堅守,那是真正的信仰,被現代人看得一文不值的信仰的支撐,才能堅持下來。


    王亮還記得,當年中國宣布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候,其他擁核國家是什麽樣的反應。


    震驚。


    用這個詞來形容最恰當了。


    都知道研製核武器的難度,不然也不會隻有四個擁核國家了,打死他們都沒能想到,那個前幾年還用小米加步槍的國家竟然獨立自主研究出了原子彈!


    在宣布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我們也對外宣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蘇聯專家曾經拍著胸脯保證:“中國二十年都造不出原子彈。”


    啪啪啪——


    老大哥的臉怎麽黃了,想來是北麵太冷,塗的蠟。


    老大哥的臉怎麽又紅了,想來是為我們高興吧。


    當時的老大哥自己還正亂著套呢,隻在報紙上很小的一塊地方,報道了中國研製出原子彈。


    但在報紙的另一個版麵,卻用一個大篇幅來報道澳大利亞反對中國研製原子彈的事情。


    美國的反應非常有趣,他們在得知中國爆炸原子彈後通過《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中國依然是貧弱國家,不足為懼,美國還是會保護亞洲國家之類的話......”


    但沒過多久,美國就開始改變策略,同中國建交。


    英國說:“對中國研製原子彈這件事,深感遺憾。”


    比中國爆炸成功早四年的法國最實在,中肯地說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一夜之間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體會不到那種自豪感和榮譽感。


    那是屬於那個年代,屬於中國人民的榮光。


    腰杆直了,說話也硬了。


    “有了核武器,但要把它打出去,還需要戰略導彈。1964年的中國,隻有東風-1彈道導彈,導彈射程僅僅六百公裏,沒有實戰部署過,形容虛設。”王亮道。


    時間迴到1984年的10月1日。


    “同誌們好!”


    “首長好!”


    “同誌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小平同誌的親切問候和受閱官兵的響亮迴答,匯成一股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大聲浪,響徹十裏長街。


    以現在人的眼光來看,這沒什麽稀奇的。


    但王亮知道,這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兵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玗石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玗石頁並收藏老兵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