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從早上一直打到傍晚雙方才收兵,兩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是繼廬江之戰後袁術軍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場戰事。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殘肢斷臂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氣息。
宿州城原本整齊的城牆街道到處都是死屍,那些曾經威風凜凜的羽林軍與守城軍,此刻大多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再也無法站起來。軍旗東倒西歪,沾染著戰士們的鮮血,在風中無力地飄動。
關羽這邊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他帶來的三千精銳和五百校刀手,此刻隻剩下寥寥數百人。這些幸存者也都傷痕累累,疲憊不堪,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悲戚。他們的鎧甲破損不堪,兵器上滿是缺口和血跡,有的人甚至隻能依靠戰友的攙扶才能勉強站立。
關羽本人也是血染戰袍,多處受傷。他的左臂被一支弩箭射中,傷口處鮮血不停地滲出,染紅了一大片衣袖;額頭也有一道淺淺的傷口,汗水混合著血水順著臉頰流淌下來。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騎在馬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
這場惡戰過後,宿州城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城內百姓躲在家中瑟瑟發抖,不敢出門,生怕遭遇戰火的波及。街道上堆滿了雜物和屍體,往日的繁華景象早已不複存在。
關羽望著幸存的將士,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場戰鬥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將士們已經拚盡了全力。“兄弟們,今日大家都辛苦了。此番雖未成功,但我們的勇氣和忠義,天地可鑒。”關羽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
說罷,他帶領著剩餘的將士緩緩離開了這片慘烈的戰場,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悲壯。
關羽迴到大營對著早已迴來的劉備張飛慚愧的說。
“大哥,關某無能,未能拿下宿州,連累大哥三弟為我創造的大好機會。”
劉備趕忙上前,雙手緊緊握住關羽的雙臂,目光誠摯且溫和地說道:“二弟,切莫如此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世間哪有百戰百勝之人?你此次率軍出征,麵對袁術那眾多精兵強將,能與之激戰整日,已然展現出非凡的勇略。”
張飛也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來,拍了拍關羽的肩膀,甕聲甕氣地說道:“二哥,你這說的是什麽話!咱兄弟三人自桃園結義起,便發誓同生共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一仗沒打好,算個啥!又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咱兄弟齊心,下次定能把場子找迴來!”
劉備微微點頭,接著說道:“二弟,你在戰場上的英勇,我和三弟都看在眼裏。那袁術占據地利,又早有防備,能全身而退已屬萬幸。咱們起兵以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長的磨礪。此次雖未成功,但咱們從中吸取教訓,日後定能更加順遂。”
張飛瞪大雙眼,揮舞著拳頭,滿臉激昂:“就是就是!二哥,咱別把這事兒放心上。咱好好休整一番,養精蓄銳,等過些日子,再去找袁術那龜孫算賬,非得打得他屁滾尿流不可!”
關羽聽著大哥和三弟暖心的話語,眼眶不禁微微泛紅,心中滿是感動與愧疚交織的複雜情緒。他長歎一聲道:“大哥、三弟,關某深知你們是在寬慰我。隻是此次出兵,本肩負重任,卻空手而歸,實在無顏麵對二位。”
劉備輕輕搖頭,目光中透著堅毅與信任:“二弟,你這想法可就錯了。咱們興複漢室的大業,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怎能因這一時得失而氣餒?你能平安歸來,於我而言便是最大的欣慰。況且經此一役,咱們對袁術的兵力部署和作戰風格有了更深了解,這何嚐不是一種收獲?”
張飛用力地點點頭,咧著大嘴道:“二哥,大哥說得對極了!咱打仗又不是隻打這一迴。這次知道袁術那家夥不好對付,下次咱就想辦法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你要是一直這麽愁眉苦臉,反倒不像那個威風凜凜的關二爺啦!”
關羽微微動容,緊握著劉備的手說道:“大哥,多謝你的教誨與體諒。關某定將此次教訓銘記於心,日後必不負大哥期望,為咱們的大業竭盡全力。”
劉備微笑著拍拍關羽的手背,說道:“好!有二弟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咱們兄弟三人齊心協力,何愁大業不成?接下來,咱們一同商議如何應對當前局勢。”
張飛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說:“對呀對呀,二哥趕緊養養傷,咱們一起合計合計,下次給袁術來個措手不及!”
劉備營帳內,氣氛略顯凝重。劉備麵色沉靜,對著一旁的孫乾說道:“公佑,勞煩你去仔細統計一番此次大軍的損失,無論是人員傷亡,還是糧草軍械損耗,都要詳細記錄。”
孫乾微微欠身,應道:“主公放心,乾定當全力以赴。”然而,他心裏卻有些忐忑。自討伐袁術以來,自己所獻的計策屢屢未能成功,雖說主公從未嚴厲斥責過,但他也能感覺到劉備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少了幾分最初的期許。他深知自己在軍事謀略方麵確實有所欠缺,相較於行軍打仗,自己更擅長處理內政事務,諸如安撫百姓、調配物資之類。可如今身處戰事頻繁之際,自己卻難以在關鍵決策上提供有力支持,這讓他滿心憂慮。
與此同時,在宿州城內的袁術府邸中,袁術正坐在主位上,神色陰沉。他對著站在下方的閻象吩咐道:“閻先生,速去統計此次大戰我軍的傷亡情況,莫要有絲毫遺漏。”
閻象拱手領命:“陛下放心,象即刻便去。”
袁術又轉頭看向楊弘,語氣稍微緩和了些:“楊將軍,你去準備些酒食,待統計結果出來後,朕要犒賞三軍。此次雖與劉備軍交戰互有損傷,但也不能讓將士們寒心。”
楊弘抱拳應道:“謹遵陛下吩咐,末將這就去安排。”說罷,便快步離去。
袁術靠在椅背上,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劉備此次雖未得逞,但關羽那廝著實勇猛,看來往後與劉備軍交鋒,還需多加小心。不過,此次大戰也讓他意識到,前線風險太大,自己還是老老實實在大後方遙遙指揮比較穩妥。
很快雙方各自的傷亡統計出來了。
紀靈率領五萬大軍阻攔劉備,與劉備對戰多次,五萬大軍退到宿州時隻剩下三萬六千多人,劉備軍又多次攻城,雙發大軍竟然奇跡般的同等,都為三萬。
今日一戰,關羽的三千精銳和五百校刀手隻剩下五百多人,張飛的五千大軍跟著張飛迴營的也不過四五百人,劉備率領的兩萬大軍折損五千。
袁軍同樣損失慘重,紀靈統領的三萬守城軍傷亡高達兩萬,若不是袁術帶著五千羽林軍,三百禦林軍前來,今日恐怕宿州城將易手。
得知這些傷亡數據後,兩邊營帳內呈現出截然不同卻又同樣沉重的氛圍。
在劉備營帳中,孫乾將統計好的傷亡明細呈到劉備麵前。劉備看著那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數字,眉頭緊鎖,臉色愈發凝重。關羽和張飛站在一旁,神情亦是沉痛。關羽單膝跪地,一臉自責:“大哥,此次是關某指揮不力,致使眾多將士殞命,關某罪該萬死!”
劉備趕忙扶起關羽,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二弟,切莫如此說。這戰事兇險,誰也無法預料。咱們的將士都是英勇無畏的好漢,他們的犧牲不會白費。”
張飛也是滿臉悲憤,一拳砸在桌上:“大哥,此仇不報非君子!等咱們緩過這口氣,定要找袁術那賊子討個說法!”
劉備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沒錯,咱們定要討迴公道。隻是當下,咱們損失慘重,必須盡快調整策略,加強防禦,同時安撫好受傷將士和陣亡將士的家屬。公佑,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務必做到周全。”
孫乾連忙應道:“主公放心,乾一定盡力而為。”
而在袁術這邊,閻象將傷亡情況如實稟報。袁術聽聞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猛地一拍桌子:“可惡的劉備!竟敢讓朕損失如此之多將士!”
閻象微微皺眉,勸道:“陛下息怒,雖說此次損失不小,但好在守住了宿州城。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犒賞三軍,以鼓舞士氣,另外再給紀靈將軍增加援兵。”
袁術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哼,也隻能如此了。楊弘那邊準備得如何?”
這時,一名士兵進來稟報道:“陛下,楊將軍已將酒食準備妥當,就等您下令分發。”
袁術站起身來,神色恢複幾分傲然:“好,傳令下去,即刻犒賞三軍。告訴將士們,隻要他們忠心為朕效力,朕定不會虧待他們!”
然而,表麵上的強硬掩蓋不了袁術內心的憂慮。此次與劉備的交鋒,讓他清楚認識到這些諸侯的難纏,也意識到自己過早稱帝帶來的危機。
袁術又從壽春給紀靈調來兩萬大軍,等大軍到達宿州後,袁術帶著剩餘的三千羽林軍兩百禦林軍急匆匆的迴壽春去了。
關羽的感覺沒有錯,賈詡為了袁術能多撐一些時日,不至於被各路諸侯派刺客暗殺,命人將銅融化後做成並州軍一樣的皮兜甲,又支援袁術五百把並州軍的環首刀,而袁術得到這些裝備後,立刻從羽林軍中抽調五百忠心耿耿,且戰陣經驗豐富的老兵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禦林軍。
經過連番大戰,袁術最精銳的兩萬虎賁軍如今已經減員到一萬六千人左右,而袁術組建的禦林軍,有四百人時刻保護袁術,一百人被其安排保護一些重要之人。
這些禦林軍的戰力讓袁術深刻意識到,精銳的重要性,迴到壽春皇宮袁術立刻召集了後勤軍備的官員。
“此次給紀靈調兵後,壽春儲備兵力還剩多少?”袁術問道。
官員恭敬的說道:“啟稟陛下,如今壽春有守軍七萬,羽林軍一萬六千人,禦林軍四百,糧草儲備充足。”
袁術聽到這個數字,感覺安全很多,隨即繼續問道。
“那批並州軍送來的皮兜甲環首刀還有剩餘否?”
“迴稟陛下,並州軍送來的裝備已經全部裝備禦林軍,並沒有剩餘。”
袁術微微頷首:“並州軍的裝備爾等可探查清楚?”
“迴稟陛下,並州軍的皮兜甲並不難仿製,隻是需要大量銅,若大量裝備,恐怕會導致陛下治下銅製品銳減,造成物價飛漲。”
“馬上召集族中長輩,告訴他們,若朕一統天下,百倍償還他們,若朕敗亡,袁家必亡,個中輕重讓他們好生思量。”
“臣謹遵陛下旨意,一定用最快的速度讓羽林軍裝備上我們自己的皮兜甲。”
“並州軍的武器我們是否可以仿造?”
官員連忙跪地求饒:“陛下恕罪,臣和工匠幾經研究,始終不能做到量產。”
“罷了罷了,張遠有太平要術在手,如此神物,豈是爾等能隨意揣摩。”
官員有點意外袁術竟然沒有怪罪他,連忙謝恩:“陛下英明,臣多謝陛下不殺之恩。”
“此次之罪朕不怪你,若朕交代的之事你不能完成,朕滅你三族。”
官員嚇得臉色慘白,額頭冷汗直冒,忙不迭磕頭道:“陛下放心,臣就算拚了性命,也定會將陛下交代的事情辦妥!”
“哼,最好如此。”袁術揮了揮手,示意官員退下。待官員離開後,袁術靠在座椅上,眼神陰鷙。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唯有擁有強大的武力才能立足。並州軍的精良裝備已經讓袁術眼熱不已,若能讓自己的軍隊也大規模裝備,實力必將大增。
“一統天下……”袁術喃喃自語,嘴角勾起一抹狂妄的笑容。在他心中,這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自己占據富庶的淮南,豫州,南陽,麾下也有不少兵馬,隻要能不斷增強實力,逐鹿中原又有何難。
幾日後,族中長輩被召集到了袁術府邸。袁術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掃視著眾人,緩緩開口道:“今日將諸位叔伯兄長請來,想必大家也知道所為何事。如今這天下大亂,正是我袁家崛起的大好時機。朕欲讓軍隊裝備精良甲胄,隻是所需銅材甚多,還望諸位能慷慨相助。”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率先站了出來,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非是我等不願相助,隻是這大量的銅材關乎民生,一旦抽調過多,市麵上銅製品稀缺,物價必定動蕩不安,恐引發民怨啊。”
袁術臉色一沉:“叔伯,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我能成就大業,一統天下,袁家便是這天下第一世家,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到那時,區區銅材又算得了什麽?可若此刻我們瞻前顧後,錯失良機,一旦我兵敗身亡,袁家上下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其中利弊,還望叔伯三思。”
其他幾位長輩聽了,也紛紛低聲議論起來。過了一會兒,另一位中年男子站出來道:“陛下所言甚是,我袁家世代簪纓,如今亂世之中,理應全力支持陛下成就霸業。我願拿出家中半數銅材,以供陛下軍需。”
有了帶頭之人,其他人也紛紛響應,表示願意貢獻自家的銅材。袁術見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諸位深明大義,朕記下了。待朕功成名就之日,定不會虧待袁家每一個人。”
於是,在袁術的催促下,征調銅材的行動迅速展開。工匠們日夜趕工,開始仿製並州軍的皮兜甲。壽春城中,一時間叮叮當當的打鐵聲不絕於耳。
而在劉備軍中,探子將袁術在壽春的一係列舉動詳細匯報給了劉備等人。張飛聽完後,不屑地哼道:“這袁術還真是異想天開,以為靠幾件甲胄就能稱霸天下?大哥,咱們趁他現在忙著搞這些,直接出兵打過去。”
劉備沒有立刻迴應張飛,而是看向關羽孫乾,問道:“雲長,公佑,你們怎麽看?”
關羽撫須沉思片刻道:“袁術此舉雖顯急躁,但也不可小覷,當日若沒有裝備精良的一隊刀盾兵,關某也不至於敗退。想必袁術也看到其中厲害,才會積極擴充軍備,若真讓他成功裝備大批軍隊,實力不容小視。我們需謹慎行事。”
孫乾微微一笑道:“主公,袁術急於求成,征調銅材之舉必定引起民間不滿,內部已然埋下隱患。我們不妨按兵不動,坐觀其變。待其內部矛盾激化之時,再出兵討伐,便可事半功倍。”
劉備聽了,點頭讚同道:“公佑所言極是。傳令下去,全軍嚴守營地,加強戒備,密切關注袁術動向。”
就這樣,劉備軍按兵不動,而袁術那邊則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軍備擴充。隨著時間的推移,壽春城內因為銅材大量被征調,物價果然開始飛漲,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街頭巷尾怨聲載道。袁術雖然察覺到了這些問題,但他堅信,隻要能盡快武裝起軍隊,一切都值得。
然而,就在他滿心期待著軍隊實力提升之時,呂布這個二愣子不顧陳宮的勸阻, 用賈詡支持的糧草,招募了五千青壯,又借著曹操開的空頭支票,悍然發動了攻擊。
宿州城原本整齊的城牆街道到處都是死屍,那些曾經威風凜凜的羽林軍與守城軍,此刻大多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再也無法站起來。軍旗東倒西歪,沾染著戰士們的鮮血,在風中無力地飄動。
關羽這邊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他帶來的三千精銳和五百校刀手,此刻隻剩下寥寥數百人。這些幸存者也都傷痕累累,疲憊不堪,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悲戚。他們的鎧甲破損不堪,兵器上滿是缺口和血跡,有的人甚至隻能依靠戰友的攙扶才能勉強站立。
關羽本人也是血染戰袍,多處受傷。他的左臂被一支弩箭射中,傷口處鮮血不停地滲出,染紅了一大片衣袖;額頭也有一道淺淺的傷口,汗水混合著血水順著臉頰流淌下來。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騎在馬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
這場惡戰過後,宿州城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城內百姓躲在家中瑟瑟發抖,不敢出門,生怕遭遇戰火的波及。街道上堆滿了雜物和屍體,往日的繁華景象早已不複存在。
關羽望著幸存的將士,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場戰鬥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將士們已經拚盡了全力。“兄弟們,今日大家都辛苦了。此番雖未成功,但我們的勇氣和忠義,天地可鑒。”關羽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
說罷,他帶領著剩餘的將士緩緩離開了這片慘烈的戰場,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悲壯。
關羽迴到大營對著早已迴來的劉備張飛慚愧的說。
“大哥,關某無能,未能拿下宿州,連累大哥三弟為我創造的大好機會。”
劉備趕忙上前,雙手緊緊握住關羽的雙臂,目光誠摯且溫和地說道:“二弟,切莫如此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世間哪有百戰百勝之人?你此次率軍出征,麵對袁術那眾多精兵強將,能與之激戰整日,已然展現出非凡的勇略。”
張飛也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來,拍了拍關羽的肩膀,甕聲甕氣地說道:“二哥,你這說的是什麽話!咱兄弟三人自桃園結義起,便發誓同生共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一仗沒打好,算個啥!又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咱兄弟齊心,下次定能把場子找迴來!”
劉備微微點頭,接著說道:“二弟,你在戰場上的英勇,我和三弟都看在眼裏。那袁術占據地利,又早有防備,能全身而退已屬萬幸。咱們起兵以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長的磨礪。此次雖未成功,但咱們從中吸取教訓,日後定能更加順遂。”
張飛瞪大雙眼,揮舞著拳頭,滿臉激昂:“就是就是!二哥,咱別把這事兒放心上。咱好好休整一番,養精蓄銳,等過些日子,再去找袁術那龜孫算賬,非得打得他屁滾尿流不可!”
關羽聽著大哥和三弟暖心的話語,眼眶不禁微微泛紅,心中滿是感動與愧疚交織的複雜情緒。他長歎一聲道:“大哥、三弟,關某深知你們是在寬慰我。隻是此次出兵,本肩負重任,卻空手而歸,實在無顏麵對二位。”
劉備輕輕搖頭,目光中透著堅毅與信任:“二弟,你這想法可就錯了。咱們興複漢室的大業,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怎能因這一時得失而氣餒?你能平安歸來,於我而言便是最大的欣慰。況且經此一役,咱們對袁術的兵力部署和作戰風格有了更深了解,這何嚐不是一種收獲?”
張飛用力地點點頭,咧著大嘴道:“二哥,大哥說得對極了!咱打仗又不是隻打這一迴。這次知道袁術那家夥不好對付,下次咱就想辦法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你要是一直這麽愁眉苦臉,反倒不像那個威風凜凜的關二爺啦!”
關羽微微動容,緊握著劉備的手說道:“大哥,多謝你的教誨與體諒。關某定將此次教訓銘記於心,日後必不負大哥期望,為咱們的大業竭盡全力。”
劉備微笑著拍拍關羽的手背,說道:“好!有二弟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咱們兄弟三人齊心協力,何愁大業不成?接下來,咱們一同商議如何應對當前局勢。”
張飛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說:“對呀對呀,二哥趕緊養養傷,咱們一起合計合計,下次給袁術來個措手不及!”
劉備營帳內,氣氛略顯凝重。劉備麵色沉靜,對著一旁的孫乾說道:“公佑,勞煩你去仔細統計一番此次大軍的損失,無論是人員傷亡,還是糧草軍械損耗,都要詳細記錄。”
孫乾微微欠身,應道:“主公放心,乾定當全力以赴。”然而,他心裏卻有些忐忑。自討伐袁術以來,自己所獻的計策屢屢未能成功,雖說主公從未嚴厲斥責過,但他也能感覺到劉備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少了幾分最初的期許。他深知自己在軍事謀略方麵確實有所欠缺,相較於行軍打仗,自己更擅長處理內政事務,諸如安撫百姓、調配物資之類。可如今身處戰事頻繁之際,自己卻難以在關鍵決策上提供有力支持,這讓他滿心憂慮。
與此同時,在宿州城內的袁術府邸中,袁術正坐在主位上,神色陰沉。他對著站在下方的閻象吩咐道:“閻先生,速去統計此次大戰我軍的傷亡情況,莫要有絲毫遺漏。”
閻象拱手領命:“陛下放心,象即刻便去。”
袁術又轉頭看向楊弘,語氣稍微緩和了些:“楊將軍,你去準備些酒食,待統計結果出來後,朕要犒賞三軍。此次雖與劉備軍交戰互有損傷,但也不能讓將士們寒心。”
楊弘抱拳應道:“謹遵陛下吩咐,末將這就去安排。”說罷,便快步離去。
袁術靠在椅背上,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劉備此次雖未得逞,但關羽那廝著實勇猛,看來往後與劉備軍交鋒,還需多加小心。不過,此次大戰也讓他意識到,前線風險太大,自己還是老老實實在大後方遙遙指揮比較穩妥。
很快雙方各自的傷亡統計出來了。
紀靈率領五萬大軍阻攔劉備,與劉備對戰多次,五萬大軍退到宿州時隻剩下三萬六千多人,劉備軍又多次攻城,雙發大軍竟然奇跡般的同等,都為三萬。
今日一戰,關羽的三千精銳和五百校刀手隻剩下五百多人,張飛的五千大軍跟著張飛迴營的也不過四五百人,劉備率領的兩萬大軍折損五千。
袁軍同樣損失慘重,紀靈統領的三萬守城軍傷亡高達兩萬,若不是袁術帶著五千羽林軍,三百禦林軍前來,今日恐怕宿州城將易手。
得知這些傷亡數據後,兩邊營帳內呈現出截然不同卻又同樣沉重的氛圍。
在劉備營帳中,孫乾將統計好的傷亡明細呈到劉備麵前。劉備看著那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數字,眉頭緊鎖,臉色愈發凝重。關羽和張飛站在一旁,神情亦是沉痛。關羽單膝跪地,一臉自責:“大哥,此次是關某指揮不力,致使眾多將士殞命,關某罪該萬死!”
劉備趕忙扶起關羽,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二弟,切莫如此說。這戰事兇險,誰也無法預料。咱們的將士都是英勇無畏的好漢,他們的犧牲不會白費。”
張飛也是滿臉悲憤,一拳砸在桌上:“大哥,此仇不報非君子!等咱們緩過這口氣,定要找袁術那賊子討個說法!”
劉備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沒錯,咱們定要討迴公道。隻是當下,咱們損失慘重,必須盡快調整策略,加強防禦,同時安撫好受傷將士和陣亡將士的家屬。公佑,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務必做到周全。”
孫乾連忙應道:“主公放心,乾一定盡力而為。”
而在袁術這邊,閻象將傷亡情況如實稟報。袁術聽聞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猛地一拍桌子:“可惡的劉備!竟敢讓朕損失如此之多將士!”
閻象微微皺眉,勸道:“陛下息怒,雖說此次損失不小,但好在守住了宿州城。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犒賞三軍,以鼓舞士氣,另外再給紀靈將軍增加援兵。”
袁術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哼,也隻能如此了。楊弘那邊準備得如何?”
這時,一名士兵進來稟報道:“陛下,楊將軍已將酒食準備妥當,就等您下令分發。”
袁術站起身來,神色恢複幾分傲然:“好,傳令下去,即刻犒賞三軍。告訴將士們,隻要他們忠心為朕效力,朕定不會虧待他們!”
然而,表麵上的強硬掩蓋不了袁術內心的憂慮。此次與劉備的交鋒,讓他清楚認識到這些諸侯的難纏,也意識到自己過早稱帝帶來的危機。
袁術又從壽春給紀靈調來兩萬大軍,等大軍到達宿州後,袁術帶著剩餘的三千羽林軍兩百禦林軍急匆匆的迴壽春去了。
關羽的感覺沒有錯,賈詡為了袁術能多撐一些時日,不至於被各路諸侯派刺客暗殺,命人將銅融化後做成並州軍一樣的皮兜甲,又支援袁術五百把並州軍的環首刀,而袁術得到這些裝備後,立刻從羽林軍中抽調五百忠心耿耿,且戰陣經驗豐富的老兵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禦林軍。
經過連番大戰,袁術最精銳的兩萬虎賁軍如今已經減員到一萬六千人左右,而袁術組建的禦林軍,有四百人時刻保護袁術,一百人被其安排保護一些重要之人。
這些禦林軍的戰力讓袁術深刻意識到,精銳的重要性,迴到壽春皇宮袁術立刻召集了後勤軍備的官員。
“此次給紀靈調兵後,壽春儲備兵力還剩多少?”袁術問道。
官員恭敬的說道:“啟稟陛下,如今壽春有守軍七萬,羽林軍一萬六千人,禦林軍四百,糧草儲備充足。”
袁術聽到這個數字,感覺安全很多,隨即繼續問道。
“那批並州軍送來的皮兜甲環首刀還有剩餘否?”
“迴稟陛下,並州軍送來的裝備已經全部裝備禦林軍,並沒有剩餘。”
袁術微微頷首:“並州軍的裝備爾等可探查清楚?”
“迴稟陛下,並州軍的皮兜甲並不難仿製,隻是需要大量銅,若大量裝備,恐怕會導致陛下治下銅製品銳減,造成物價飛漲。”
“馬上召集族中長輩,告訴他們,若朕一統天下,百倍償還他們,若朕敗亡,袁家必亡,個中輕重讓他們好生思量。”
“臣謹遵陛下旨意,一定用最快的速度讓羽林軍裝備上我們自己的皮兜甲。”
“並州軍的武器我們是否可以仿造?”
官員連忙跪地求饒:“陛下恕罪,臣和工匠幾經研究,始終不能做到量產。”
“罷了罷了,張遠有太平要術在手,如此神物,豈是爾等能隨意揣摩。”
官員有點意外袁術竟然沒有怪罪他,連忙謝恩:“陛下英明,臣多謝陛下不殺之恩。”
“此次之罪朕不怪你,若朕交代的之事你不能完成,朕滅你三族。”
官員嚇得臉色慘白,額頭冷汗直冒,忙不迭磕頭道:“陛下放心,臣就算拚了性命,也定會將陛下交代的事情辦妥!”
“哼,最好如此。”袁術揮了揮手,示意官員退下。待官員離開後,袁術靠在座椅上,眼神陰鷙。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唯有擁有強大的武力才能立足。並州軍的精良裝備已經讓袁術眼熱不已,若能讓自己的軍隊也大規模裝備,實力必將大增。
“一統天下……”袁術喃喃自語,嘴角勾起一抹狂妄的笑容。在他心中,這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自己占據富庶的淮南,豫州,南陽,麾下也有不少兵馬,隻要能不斷增強實力,逐鹿中原又有何難。
幾日後,族中長輩被召集到了袁術府邸。袁術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掃視著眾人,緩緩開口道:“今日將諸位叔伯兄長請來,想必大家也知道所為何事。如今這天下大亂,正是我袁家崛起的大好時機。朕欲讓軍隊裝備精良甲胄,隻是所需銅材甚多,還望諸位能慷慨相助。”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率先站了出來,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非是我等不願相助,隻是這大量的銅材關乎民生,一旦抽調過多,市麵上銅製品稀缺,物價必定動蕩不安,恐引發民怨啊。”
袁術臉色一沉:“叔伯,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我能成就大業,一統天下,袁家便是這天下第一世家,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到那時,區區銅材又算得了什麽?可若此刻我們瞻前顧後,錯失良機,一旦我兵敗身亡,袁家上下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其中利弊,還望叔伯三思。”
其他幾位長輩聽了,也紛紛低聲議論起來。過了一會兒,另一位中年男子站出來道:“陛下所言甚是,我袁家世代簪纓,如今亂世之中,理應全力支持陛下成就霸業。我願拿出家中半數銅材,以供陛下軍需。”
有了帶頭之人,其他人也紛紛響應,表示願意貢獻自家的銅材。袁術見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諸位深明大義,朕記下了。待朕功成名就之日,定不會虧待袁家每一個人。”
於是,在袁術的催促下,征調銅材的行動迅速展開。工匠們日夜趕工,開始仿製並州軍的皮兜甲。壽春城中,一時間叮叮當當的打鐵聲不絕於耳。
而在劉備軍中,探子將袁術在壽春的一係列舉動詳細匯報給了劉備等人。張飛聽完後,不屑地哼道:“這袁術還真是異想天開,以為靠幾件甲胄就能稱霸天下?大哥,咱們趁他現在忙著搞這些,直接出兵打過去。”
劉備沒有立刻迴應張飛,而是看向關羽孫乾,問道:“雲長,公佑,你們怎麽看?”
關羽撫須沉思片刻道:“袁術此舉雖顯急躁,但也不可小覷,當日若沒有裝備精良的一隊刀盾兵,關某也不至於敗退。想必袁術也看到其中厲害,才會積極擴充軍備,若真讓他成功裝備大批軍隊,實力不容小視。我們需謹慎行事。”
孫乾微微一笑道:“主公,袁術急於求成,征調銅材之舉必定引起民間不滿,內部已然埋下隱患。我們不妨按兵不動,坐觀其變。待其內部矛盾激化之時,再出兵討伐,便可事半功倍。”
劉備聽了,點頭讚同道:“公佑所言極是。傳令下去,全軍嚴守營地,加強戒備,密切關注袁術動向。”
就這樣,劉備軍按兵不動,而袁術那邊則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軍備擴充。隨著時間的推移,壽春城內因為銅材大量被征調,物價果然開始飛漲,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街頭巷尾怨聲載道。袁術雖然察覺到了這些問題,但他堅信,隻要能盡快武裝起軍隊,一切都值得。
然而,就在他滿心期待著軍隊實力提升之時,呂布這個二愣子不顧陳宮的勸阻, 用賈詡支持的糧草,招募了五千青壯,又借著曹操開的空頭支票,悍然發動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