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還沒到陳留城,曹操就帶著一幫人前來迎接,見到荀彧的隊伍,曹操連忙向前趕。
荀彧在車隊停下的第一時間就下了車,見到曹操急步趕來,連忙緊走幾步。
不等荀彧向曹操行禮,曹操抓住荀彧的手,真誠的說道:“文若此去辛苦了,多虧有文若相助,不然我曹操將腹背受敵。”
“丞相繆讚了,此乃屬下分內之事,隻是未能如意,荀彧心有愧疚。”
“文若無需自責,能做到如此,曹某已經心滿意足,文若,隨我迴城,我已命人備好宴席為你接風洗塵。”
“有勞丞相,丞相先請。”
“哈哈哈,文若當為首功,與我同車而行。”
“既如此,荀彧僭越了。”
曹操拉著荀彧上了自己的馬車,車剛行幾步,曹操問荀彧:“文若此去並州有何發現。”
“迴丞相,張遠羽翼已豐,個人難圖也。”
“文若細細道來。”
“戲誌才郭嘉二人雖然是智謀之士,二人卻有文人之氣,做事還在情理當中,此次我去並州發現二人,一為李儒,一為賈詡,李儒此人丞相自知,賈詡此人雖然話少,以屬下隻見乃另一李儒,甚至比之李儒更毒辣,這二人加上張遠,三人必為大漢劫難。”
“當年我幾番遇除張遠,奈何不遂人願,都被此人逃脫,當日我便言,亂天下著張遠也,可惜沒人聽我之言。”曹操歎息一聲,表達自己的無奈。
“丞相,還有一事,傳國玉璽當在張遠手中。”
“嗯,你將當日之事細細道來。”隨後,荀彧將那日情況細細和曹操說了一遍。
曹操聽完後,沉默不語,許久後,隻見曹操搖搖頭說道。
“傳國玉璽當在袁術手中。”
“屬下不明白,不知丞相因何如此肯定。”
“文若與之張遠接觸少,不明白此人心性,對張遠來說,實力才是王道,若他手中有傳國玉璽,以張遠的為人一定會用此物換取王位,若是我們拒絕,他一定會將玉璽印在空白詔書上,發到天下各路諸侯手中,慫恿其他人率先稱王,隨後他將趁勢進王位,徹底將大漢攪渾。”
“以丞相所言,幸好玉璽沒在張遠手中,不然天下必將分崩離析。”
“所以此次出兵,我們一定要搶在張遠之前拿到傳國玉璽。”
“張遠實力強橫,丞相不妨將此消息透露給袁紹。”
“哼,袁紹敢和張遠開戰,文若太高看他了。”
“丞相,張遠盟友隻有袁術和公孫瓚,如今袁術反叛,張遠已失一盟友,若是讓袁紹趁機攻打公孫瓚,天下之大張遠將孤掌難鳴,丞相到時可聯合各路諸侯四麵齊攻張遠,就算不能滅了他,也能將其趕出雁門。”
“張遠就算出兵,也不會動用大軍,若公孫瓚求援,張遠肯定會出兵支援,袁紹想滅公孫瓚很難。”
“袁紹隻有冀州一地,若想爭奪天下,隻能向青州幽州出兵,若袁紹敢出兵青州,公孫瓚必定會出兵冀州,孔融與劉備交好,公孫瓚與劉備有兄弟情義,到時恐怕三人將聯合奪取袁紹的冀州,所以,要想破局,袁紹當滅公孫瓚,圖謀幽州,再奪青州。”
曹操眼前一亮,微微點頭說道:“此乃陽謀,袁紹若想爭奪天下,必先滅公孫瓚,再圖青州。”
“丞相所言極是,隻要袁紹出兵,不管結局如何,對丞相都有利,此次我們要將潁川,豫州拿下,隨後圖謀徐州,徐州富庶,若丞相得到徐州,就會解決糧食之憂,與袁紹,張遠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如此,丞相才能騰出手,剿滅天下不臣之人,不然,張遠始終像一把懸在丞相頭上的利劍,阻礙兗州發展。”
曹操聽後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這個計劃的重要性和風險。他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既然如此,那就按照這個計劃行事。稍後我會傳令下去,讓各軍做好準備,我要親自率領大軍出征。”
“文若,糧草的籌集和後方的穩定還需你費心,不然,我無法安心和張遠袁術周旋。”
“此次出征,丞相一定要注意張遠的舉動,此人處心積慮拿到大將軍之名,目的昭然若揭。”
“張遠在討伐董卓之時,就有不臣之心,如今實力強橫,我又被袁紹算計與他結下仇恨,以前他或許還有所顧及,恐怕如今恨不能親手斬殺我,為朱雀報仇。”
荀彧疑惑的問:“丞相何不與張遠解釋清楚,將禍水東引。”
“就算解釋了,你以為張遠會罷休,文若,你太不了解張遠此人,他要的是出兵的理由,而不是一個說法,張遠麾下細作遍布天下,他能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兇手,而他如此隱忍,就是想以後以此為借口,誅殺袁氏一族,減少天下人對他仇恨,畏懼之心。”
荀彧聽完曹操的解釋,陷入了沉思,腦海中迴想起張遠那句話:曹孟德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他日野心必現。
想起曹操以曹嵩之死出兵徐州,荀彧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心中暗道:難道曹操與張遠一般無二。很快荀彧就在心中否定了自己的猜測,與其說是否定,還不如說荀彧自我催眠,以目前來看,天下除了曹操,其他人全都是野心勃勃。
徐州,荀攸已經來到此處多日,劉備讓簡雍好吃好喝款待,就是不相見,每當荀攸提出見劉備時,簡雍總是顧左右言他。
荀攸明白,劉備是刻意躲著他,更確切的說,劉備是在派人打探各方信息,想明白的荀攸安穩的在徐州住下,每天就是吃喝玩樂。
直到從並州傳來消息,張遠接受大將軍之位,號令天下出兵討伐袁術,劉備才現身。
這日,簡雍告知荀攸劉備迴來了,簡雍帶著荀攸來到州牧府,剛見麵,劉備就放低自己的姿態,“公達先生怠慢了,徐州新定,備多有繁忙,還請公達先生恕罪。”
見到劉備如此,荀攸明白,接下來的交談會很順利:“劉使君言重了,劉使君乃漢室宗親,荀攸隻是丞相派來的使者,豈敢怪罪使君。”
劉備明白,曹操將承認他漢室宗親的身份,以此作為讓他出兵的條件。
劉備眼眶微紅,聲音低沉的開口:“備自幼家道中落,四處求學,以求能報效朝廷,怎奈宦官當道,逆賊橫行,報國無門,今終有機會報效朝廷,備心中歡喜,隻是家中族譜遺失,備甚是遺憾。”
“使君無需擔憂,丞相遍查族譜已確定,使君乃當今陛下皇叔。”
劉備幾人一聽,眼前一亮,劉備腰杆一挺,當即說道:“袁術逆賊,僭越稱帝,備與其不死不休,簡雍何在。”
“屬下在。”
“傳吾將令,命關羽張飛整頓兵馬,備與丞相同討袁術。”
“諾。”
簡雍答應後,並沒有走,隻是靜靜的站在原地。
荀攸緩緩從懷中掏出一本族譜:“皇叔,這是陛下親自撰寫的皇叔一脈族譜,陛下托我帶給皇叔。”
劉備顫抖的接過族譜,查看無誤後,神色一正:“簡雍,傳我令,以我皇叔的名義,向袁術開戰,命關羽集結大軍兩萬,命張飛迴彭州駐守。”
“諾。”
簡雍這次匆匆離去。
荀彧在車隊停下的第一時間就下了車,見到曹操急步趕來,連忙緊走幾步。
不等荀彧向曹操行禮,曹操抓住荀彧的手,真誠的說道:“文若此去辛苦了,多虧有文若相助,不然我曹操將腹背受敵。”
“丞相繆讚了,此乃屬下分內之事,隻是未能如意,荀彧心有愧疚。”
“文若無需自責,能做到如此,曹某已經心滿意足,文若,隨我迴城,我已命人備好宴席為你接風洗塵。”
“有勞丞相,丞相先請。”
“哈哈哈,文若當為首功,與我同車而行。”
“既如此,荀彧僭越了。”
曹操拉著荀彧上了自己的馬車,車剛行幾步,曹操問荀彧:“文若此去並州有何發現。”
“迴丞相,張遠羽翼已豐,個人難圖也。”
“文若細細道來。”
“戲誌才郭嘉二人雖然是智謀之士,二人卻有文人之氣,做事還在情理當中,此次我去並州發現二人,一為李儒,一為賈詡,李儒此人丞相自知,賈詡此人雖然話少,以屬下隻見乃另一李儒,甚至比之李儒更毒辣,這二人加上張遠,三人必為大漢劫難。”
“當年我幾番遇除張遠,奈何不遂人願,都被此人逃脫,當日我便言,亂天下著張遠也,可惜沒人聽我之言。”曹操歎息一聲,表達自己的無奈。
“丞相,還有一事,傳國玉璽當在張遠手中。”
“嗯,你將當日之事細細道來。”隨後,荀彧將那日情況細細和曹操說了一遍。
曹操聽完後,沉默不語,許久後,隻見曹操搖搖頭說道。
“傳國玉璽當在袁術手中。”
“屬下不明白,不知丞相因何如此肯定。”
“文若與之張遠接觸少,不明白此人心性,對張遠來說,實力才是王道,若他手中有傳國玉璽,以張遠的為人一定會用此物換取王位,若是我們拒絕,他一定會將玉璽印在空白詔書上,發到天下各路諸侯手中,慫恿其他人率先稱王,隨後他將趁勢進王位,徹底將大漢攪渾。”
“以丞相所言,幸好玉璽沒在張遠手中,不然天下必將分崩離析。”
“所以此次出兵,我們一定要搶在張遠之前拿到傳國玉璽。”
“張遠實力強橫,丞相不妨將此消息透露給袁紹。”
“哼,袁紹敢和張遠開戰,文若太高看他了。”
“丞相,張遠盟友隻有袁術和公孫瓚,如今袁術反叛,張遠已失一盟友,若是讓袁紹趁機攻打公孫瓚,天下之大張遠將孤掌難鳴,丞相到時可聯合各路諸侯四麵齊攻張遠,就算不能滅了他,也能將其趕出雁門。”
“張遠就算出兵,也不會動用大軍,若公孫瓚求援,張遠肯定會出兵支援,袁紹想滅公孫瓚很難。”
“袁紹隻有冀州一地,若想爭奪天下,隻能向青州幽州出兵,若袁紹敢出兵青州,公孫瓚必定會出兵冀州,孔融與劉備交好,公孫瓚與劉備有兄弟情義,到時恐怕三人將聯合奪取袁紹的冀州,所以,要想破局,袁紹當滅公孫瓚,圖謀幽州,再奪青州。”
曹操眼前一亮,微微點頭說道:“此乃陽謀,袁紹若想爭奪天下,必先滅公孫瓚,再圖青州。”
“丞相所言極是,隻要袁紹出兵,不管結局如何,對丞相都有利,此次我們要將潁川,豫州拿下,隨後圖謀徐州,徐州富庶,若丞相得到徐州,就會解決糧食之憂,與袁紹,張遠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如此,丞相才能騰出手,剿滅天下不臣之人,不然,張遠始終像一把懸在丞相頭上的利劍,阻礙兗州發展。”
曹操聽後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這個計劃的重要性和風險。他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既然如此,那就按照這個計劃行事。稍後我會傳令下去,讓各軍做好準備,我要親自率領大軍出征。”
“文若,糧草的籌集和後方的穩定還需你費心,不然,我無法安心和張遠袁術周旋。”
“此次出征,丞相一定要注意張遠的舉動,此人處心積慮拿到大將軍之名,目的昭然若揭。”
“張遠在討伐董卓之時,就有不臣之心,如今實力強橫,我又被袁紹算計與他結下仇恨,以前他或許還有所顧及,恐怕如今恨不能親手斬殺我,為朱雀報仇。”
荀彧疑惑的問:“丞相何不與張遠解釋清楚,將禍水東引。”
“就算解釋了,你以為張遠會罷休,文若,你太不了解張遠此人,他要的是出兵的理由,而不是一個說法,張遠麾下細作遍布天下,他能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兇手,而他如此隱忍,就是想以後以此為借口,誅殺袁氏一族,減少天下人對他仇恨,畏懼之心。”
荀彧聽完曹操的解釋,陷入了沉思,腦海中迴想起張遠那句話:曹孟德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他日野心必現。
想起曹操以曹嵩之死出兵徐州,荀彧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心中暗道:難道曹操與張遠一般無二。很快荀彧就在心中否定了自己的猜測,與其說是否定,還不如說荀彧自我催眠,以目前來看,天下除了曹操,其他人全都是野心勃勃。
徐州,荀攸已經來到此處多日,劉備讓簡雍好吃好喝款待,就是不相見,每當荀攸提出見劉備時,簡雍總是顧左右言他。
荀攸明白,劉備是刻意躲著他,更確切的說,劉備是在派人打探各方信息,想明白的荀攸安穩的在徐州住下,每天就是吃喝玩樂。
直到從並州傳來消息,張遠接受大將軍之位,號令天下出兵討伐袁術,劉備才現身。
這日,簡雍告知荀攸劉備迴來了,簡雍帶著荀攸來到州牧府,剛見麵,劉備就放低自己的姿態,“公達先生怠慢了,徐州新定,備多有繁忙,還請公達先生恕罪。”
見到劉備如此,荀攸明白,接下來的交談會很順利:“劉使君言重了,劉使君乃漢室宗親,荀攸隻是丞相派來的使者,豈敢怪罪使君。”
劉備明白,曹操將承認他漢室宗親的身份,以此作為讓他出兵的條件。
劉備眼眶微紅,聲音低沉的開口:“備自幼家道中落,四處求學,以求能報效朝廷,怎奈宦官當道,逆賊橫行,報國無門,今終有機會報效朝廷,備心中歡喜,隻是家中族譜遺失,備甚是遺憾。”
“使君無需擔憂,丞相遍查族譜已確定,使君乃當今陛下皇叔。”
劉備幾人一聽,眼前一亮,劉備腰杆一挺,當即說道:“袁術逆賊,僭越稱帝,備與其不死不休,簡雍何在。”
“屬下在。”
“傳吾將令,命關羽張飛整頓兵馬,備與丞相同討袁術。”
“諾。”
簡雍答應後,並沒有走,隻是靜靜的站在原地。
荀攸緩緩從懷中掏出一本族譜:“皇叔,這是陛下親自撰寫的皇叔一脈族譜,陛下托我帶給皇叔。”
劉備顫抖的接過族譜,查看無誤後,神色一正:“簡雍,傳我令,以我皇叔的名義,向袁術開戰,命關羽集結大軍兩萬,命張飛迴彭州駐守。”
“諾。”
簡雍這次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