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信使剛到,就發現張遠的並州軍開始調兵遣將,留下書信,不敢歇息,直接返迴去通報公孫瓚了。
三日後,晉陽城外旌旗獵獵,三萬大軍排著整齊的隊形,在空地上等著張遠的到來,城外好多百姓前來給自己兒子,丈夫,父親送行,甄家一家人站在遠處望著城外鴉雀無聲的大軍。
甄儼忍不住讚歎道:“都說並州軍善戰,今日觀其軍容,才知,世人還是說輕了。”
甄堯點頭說道:“三弟說的是,世人都小看了張遠,觀此軍,亦知其他各軍。”
張氏看著前麵的軍隊,心中更加擔憂,她從這些軍士身上,感受到一種霸道之氣,這些人都是張遠帶出來的,一定沾染了張遠的氣勢,張遠看著就像一個痞子,看來是有意隱藏自身,這樣的人不會讓任何人威脅他的統治。
張氏看了看兩個兒子,心中歎息一聲,原本打算借甄宓之名,讓甄家在並州快速崛起,看來很難了。
一隊騎兵從城門口出來,緊接著,三五成列的騎兵從城中出來。
隊伍中突然升起一杆紅色鑲金邊的張字大旗。
大旗升起,原本寂靜無聲列陣的大軍,猛然發出震天吼聲。
“嗬,嗬,嗬。”突然出現的吼聲嚇了周圍百姓一大跳。
三聲吼聲,讓大軍的氣勢又增添幾分。
張遠在典韋,管亥的陪同下,直接站到三米高的高台上。
今日的張遠,一身戎裝,腰間佩劍,頭頂有盔,身後大紅披風。
“爾等可曾準備好了。”
“戰,戰,戰。”
“老子不想與你們講什麽大道理,在我眼裏,不服就幹,可敢與我踏平冀州。”
“殺,殺,殺。”一時間士氣直接拉滿,
“出征。”
“嗬。”
郭嘉忍不住在心裏感歎,張遠在將士心中的地位,沒有找什麽大義之言,直接告訴將士,我要去殺人了,你們跟不跟著去。
甄堯不可思議的說:“這出征儀式也太兒戲了吧!怎麽也要讓將士知道自己是正義之師。”
張氏無奈的搖搖頭,對自己兒子解釋道:“所謂的正義之言,不過是讓大軍提升士氣,而自從張遠大纛升起,到張遠宣布出兵,大軍士氣不斷上漲,可以說,張遠在軍中的威望之高,已經不需要這些虛的,隻要張遠站在那裏,大軍就會士氣如虹。”
張氏看著緩緩向南而去的大軍,再次歎息一聲,看了看自己五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忍不住說的:“當年張遠讓人來找我甄家合作,若是為娘當時再大膽一點,如今的並州誰敢小看我甄家,天下又有誰會輕看我甄家,可惜了大好的機會。”
幾人都明白張氏的意思,當年他們很不看好張遠,誰能知道張遠會走到如今的高度。
甄薑勸道:“娘,如今我們投靠張遠也不晚,而且有小妹在,甄家絕對能在並州有一席之地。”
張氏望向還在看著遠處的甄宓說道:“宓兒,剛才之人就是你未來夫婿,你可滿意。”
甄宓將目光收迴,看著張氏說:“娘,張遠此人太霸道,我不喜歡。”
甄薑疑惑的說:“小妹,你如何得知張遠霸道,張遠這人我近距離接觸過,有點無賴,有點痞氣,我並沒有覺得他有霸道之氣。”
甄宓不知道如何和甄薑解釋,隻來了一句:“反正我就是覺得他霸道。”
張氏在心中為甄宓點了個讚,別看甄宓年齡小,可這眼光絕對比這幾人要強。
張氏語氣嚴肅的對甄宓說:“宓兒,以後這樣的話不可再說,若是讓張遠的人聽到,還以為我甄家看不起他,會給我甄家招來禍事。”
甄宓雖然不開心,卻隻能遵從。
甄薑怕母親訓斥甄宓,連忙轉移話題:“娘,我們隔壁住的人絕對和張遠有關係,而且很可能是張遠外宅之人。”
張氏頓時來了興趣:“薑兒你且說說看?”
甄薑迴憶了一會兒緩緩說道:“我和妹妹來到並州後,被戲誌才安排在現在的宅院,有一日,晉陽突然戒嚴,隻許進不許出,聽聞好多人四處捉拿刺客,說是張遠被人行刺,第二天,有人給我和妹妹安排了兩個女護衛。”甄薑眼睛微微望了望遠處兩名帶劍的女子。繼續說道:“黃昏的時候,一隊五十人的鳳衛營女兵護著一輛馬車來到我們隔壁的宅院前,我正好迴來,看到兩個很美麗的女子下車,一位年齡和母親差不多,一位和我年紀相仿,二人身邊也有和我們一樣的女護衛,那名年紀和我相仿的還對我點頭打招唿,後來我問戲誌才,他說那是張遠的遠方親戚,又告訴我,若是遇到不測,可向旁宅的鳳衛營求救。”
張氏頓時想起張遠看自己時的眼神,心中忍不住咒罵:“好啊你個無恥之徒,我說你怎麽對糧草不感興趣,原來你想禍害老娘,簡直就是個混蛋,下次老娘一定罵你一頓,讓你知道老娘不是好惹的。”
張氏看了看兩個兒子,心中突然泄了氣,心想,要不先探探旁邊兩個女人的虛實,對先探探虛實,如果不是薑兒猜測的那樣,我倒貼上去豈不是自丟臉麵。
當初戲誌才為了方便保護,才如此安排,沒想到後來卻起了波瀾。
話說張遠跟著大軍前行,心中一直有個疑惑,忍不住問旁邊的郭嘉:“奉孝,你可知歡愉散有沒有副作用?”
“主公何故發問,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要不要我讓華老頭過來。”
張遠扭扭捏捏的說:“也不是什麽大問題,自從服過那東西,我感覺自己的自製力越來越差。”
“那這不是好事嗎?主公子嗣多了,將士們才能更安心,如今一兒一女實在是太單薄。”
“我和你說的是這個嗎?我問你這個有沒有副作用?”
“這個你要問何蓮。”
“何蓮是誰?”
“何太後。”
張遠頓時被郭嘉的話給噎住了。
“要不主公你偷偷從她那裏偷出一點來,我拿去找華老頭看看不就明白了嗎,畢竟這東西都沒見過,如何能判斷。”
張遠一想也是,心中默默的記下,等迴去想方設法弄點研究一下。
張遠出兵了,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其他三人耳中,韓馥急的都病倒了,袁紹也是整天拉著臉,公孫瓚就等著三方皆損後做黃雀。
張遠的軍隊想要去冀州,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從太行山過去,一是從河內過去。
張遠自然不會走太行,得知張遠從河內過,河內太守王匡,和一直在此做客的張揚,比韓馥還要慌,兩人可知道張遠是什麽德行,說不定轉手就先找他們麻煩,自從董卓退迴涼州後,一直和董卓有來往的於夫羅帶著人去了河東郡。
河內郡治所懷縣,王匡在屋裏來迴溜達,一旁的張揚也是捂著腦袋苦思冥想。
“公節你別走了,走的我頭都暈了。”張揚不滿意的對王匡說。
王匡深深歎息一聲說道:“稚叔,怎麽辦才好,張遠來了。”
“你先別著急,張遠這不還沒過來呐。”
“等張遠來了就晚了,快想辦法吧!”
“要不我們派人去和張遠談判,給他點糧草,畢竟張遠隻出兵三萬人,肯定是因為糧草不濟。”
“那要是張遠不同意怎麽辦,還有就是我們要出多少糧草?”
“張遠要是不同意,我們就堅壁清野,死守城池,他急於前往冀州肯定不會多耗時間在此。”
“稚叔別忘了,目前上黨郡有張遠兩萬勇武軍駐守,將領是韓忠和黃龍,黃龍此人不過是黑山上的匪首,不足為慮,可那韓忠可不一樣,此人跟著張遠一路從南陽打到塞外,戰陣經驗豐富,絕對不是簡單之人。”
“那你說怎麽辦,要是張遠真的想要河內,我們也守不住,與其我們二人在此胡亂猜疑,不如讓人前去問問張遠。”
王匡歎息一聲說道:“目前也隻能如此了。”
三日後,晉陽城外旌旗獵獵,三萬大軍排著整齊的隊形,在空地上等著張遠的到來,城外好多百姓前來給自己兒子,丈夫,父親送行,甄家一家人站在遠處望著城外鴉雀無聲的大軍。
甄儼忍不住讚歎道:“都說並州軍善戰,今日觀其軍容,才知,世人還是說輕了。”
甄堯點頭說道:“三弟說的是,世人都小看了張遠,觀此軍,亦知其他各軍。”
張氏看著前麵的軍隊,心中更加擔憂,她從這些軍士身上,感受到一種霸道之氣,這些人都是張遠帶出來的,一定沾染了張遠的氣勢,張遠看著就像一個痞子,看來是有意隱藏自身,這樣的人不會讓任何人威脅他的統治。
張氏看了看兩個兒子,心中歎息一聲,原本打算借甄宓之名,讓甄家在並州快速崛起,看來很難了。
一隊騎兵從城門口出來,緊接著,三五成列的騎兵從城中出來。
隊伍中突然升起一杆紅色鑲金邊的張字大旗。
大旗升起,原本寂靜無聲列陣的大軍,猛然發出震天吼聲。
“嗬,嗬,嗬。”突然出現的吼聲嚇了周圍百姓一大跳。
三聲吼聲,讓大軍的氣勢又增添幾分。
張遠在典韋,管亥的陪同下,直接站到三米高的高台上。
今日的張遠,一身戎裝,腰間佩劍,頭頂有盔,身後大紅披風。
“爾等可曾準備好了。”
“戰,戰,戰。”
“老子不想與你們講什麽大道理,在我眼裏,不服就幹,可敢與我踏平冀州。”
“殺,殺,殺。”一時間士氣直接拉滿,
“出征。”
“嗬。”
郭嘉忍不住在心裏感歎,張遠在將士心中的地位,沒有找什麽大義之言,直接告訴將士,我要去殺人了,你們跟不跟著去。
甄堯不可思議的說:“這出征儀式也太兒戲了吧!怎麽也要讓將士知道自己是正義之師。”
張氏無奈的搖搖頭,對自己兒子解釋道:“所謂的正義之言,不過是讓大軍提升士氣,而自從張遠大纛升起,到張遠宣布出兵,大軍士氣不斷上漲,可以說,張遠在軍中的威望之高,已經不需要這些虛的,隻要張遠站在那裏,大軍就會士氣如虹。”
張氏看著緩緩向南而去的大軍,再次歎息一聲,看了看自己五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忍不住說的:“當年張遠讓人來找我甄家合作,若是為娘當時再大膽一點,如今的並州誰敢小看我甄家,天下又有誰會輕看我甄家,可惜了大好的機會。”
幾人都明白張氏的意思,當年他們很不看好張遠,誰能知道張遠會走到如今的高度。
甄薑勸道:“娘,如今我們投靠張遠也不晚,而且有小妹在,甄家絕對能在並州有一席之地。”
張氏望向還在看著遠處的甄宓說道:“宓兒,剛才之人就是你未來夫婿,你可滿意。”
甄宓將目光收迴,看著張氏說:“娘,張遠此人太霸道,我不喜歡。”
甄薑疑惑的說:“小妹,你如何得知張遠霸道,張遠這人我近距離接觸過,有點無賴,有點痞氣,我並沒有覺得他有霸道之氣。”
甄宓不知道如何和甄薑解釋,隻來了一句:“反正我就是覺得他霸道。”
張氏在心中為甄宓點了個讚,別看甄宓年齡小,可這眼光絕對比這幾人要強。
張氏語氣嚴肅的對甄宓說:“宓兒,以後這樣的話不可再說,若是讓張遠的人聽到,還以為我甄家看不起他,會給我甄家招來禍事。”
甄宓雖然不開心,卻隻能遵從。
甄薑怕母親訓斥甄宓,連忙轉移話題:“娘,我們隔壁住的人絕對和張遠有關係,而且很可能是張遠外宅之人。”
張氏頓時來了興趣:“薑兒你且說說看?”
甄薑迴憶了一會兒緩緩說道:“我和妹妹來到並州後,被戲誌才安排在現在的宅院,有一日,晉陽突然戒嚴,隻許進不許出,聽聞好多人四處捉拿刺客,說是張遠被人行刺,第二天,有人給我和妹妹安排了兩個女護衛。”甄薑眼睛微微望了望遠處兩名帶劍的女子。繼續說道:“黃昏的時候,一隊五十人的鳳衛營女兵護著一輛馬車來到我們隔壁的宅院前,我正好迴來,看到兩個很美麗的女子下車,一位年齡和母親差不多,一位和我年紀相仿,二人身邊也有和我們一樣的女護衛,那名年紀和我相仿的還對我點頭打招唿,後來我問戲誌才,他說那是張遠的遠方親戚,又告訴我,若是遇到不測,可向旁宅的鳳衛營求救。”
張氏頓時想起張遠看自己時的眼神,心中忍不住咒罵:“好啊你個無恥之徒,我說你怎麽對糧草不感興趣,原來你想禍害老娘,簡直就是個混蛋,下次老娘一定罵你一頓,讓你知道老娘不是好惹的。”
張氏看了看兩個兒子,心中突然泄了氣,心想,要不先探探旁邊兩個女人的虛實,對先探探虛實,如果不是薑兒猜測的那樣,我倒貼上去豈不是自丟臉麵。
當初戲誌才為了方便保護,才如此安排,沒想到後來卻起了波瀾。
話說張遠跟著大軍前行,心中一直有個疑惑,忍不住問旁邊的郭嘉:“奉孝,你可知歡愉散有沒有副作用?”
“主公何故發問,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要不要我讓華老頭過來。”
張遠扭扭捏捏的說:“也不是什麽大問題,自從服過那東西,我感覺自己的自製力越來越差。”
“那這不是好事嗎?主公子嗣多了,將士們才能更安心,如今一兒一女實在是太單薄。”
“我和你說的是這個嗎?我問你這個有沒有副作用?”
“這個你要問何蓮。”
“何蓮是誰?”
“何太後。”
張遠頓時被郭嘉的話給噎住了。
“要不主公你偷偷從她那裏偷出一點來,我拿去找華老頭看看不就明白了嗎,畢竟這東西都沒見過,如何能判斷。”
張遠一想也是,心中默默的記下,等迴去想方設法弄點研究一下。
張遠出兵了,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其他三人耳中,韓馥急的都病倒了,袁紹也是整天拉著臉,公孫瓚就等著三方皆損後做黃雀。
張遠的軍隊想要去冀州,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從太行山過去,一是從河內過去。
張遠自然不會走太行,得知張遠從河內過,河內太守王匡,和一直在此做客的張揚,比韓馥還要慌,兩人可知道張遠是什麽德行,說不定轉手就先找他們麻煩,自從董卓退迴涼州後,一直和董卓有來往的於夫羅帶著人去了河東郡。
河內郡治所懷縣,王匡在屋裏來迴溜達,一旁的張揚也是捂著腦袋苦思冥想。
“公節你別走了,走的我頭都暈了。”張揚不滿意的對王匡說。
王匡深深歎息一聲說道:“稚叔,怎麽辦才好,張遠來了。”
“你先別著急,張遠這不還沒過來呐。”
“等張遠來了就晚了,快想辦法吧!”
“要不我們派人去和張遠談判,給他點糧草,畢竟張遠隻出兵三萬人,肯定是因為糧草不濟。”
“那要是張遠不同意怎麽辦,還有就是我們要出多少糧草?”
“張遠要是不同意,我們就堅壁清野,死守城池,他急於前往冀州肯定不會多耗時間在此。”
“稚叔別忘了,目前上黨郡有張遠兩萬勇武軍駐守,將領是韓忠和黃龍,黃龍此人不過是黑山上的匪首,不足為慮,可那韓忠可不一樣,此人跟著張遠一路從南陽打到塞外,戰陣經驗豐富,絕對不是簡單之人。”
“那你說怎麽辦,要是張遠真的想要河內,我們也守不住,與其我們二人在此胡亂猜疑,不如讓人前去問問張遠。”
王匡歎息一聲說道:“目前也隻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