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肅帶著1000多騎兵 ,一刻也不敢停留 ,直奔虎牢關 ,直到進了虎牢關,李肅一顆心才放下。
來到虎牢關,李肅不敢迴洛陽,直接和徐榮一起鎮守虎牢關。
董卓麾下將才不少,猛將同樣不缺,唯獨缺帥才,徐榮算是董卓麾下唯一的帥才,可惜不是西涼人。
董卓麾下分成幾派,最得董卓信任的就是西涼派,這是董卓自己親自組建的軍隊,校尉以上的軍官都是董卓親自任命,第二個是呂布的並州派,以呂布為首,得幾分董卓信任,第三個是以前何進的人,和漢靈帝的北軍與西園軍,這支軍隊人數不少,董卓完全不信任,讓徐榮帶著兩萬北軍駐守虎牢關,北軍兵卒家屬多在洛陽,董卓不怕他們反叛,為了保險起見,董卓將北軍中,司馬以上的軍官全部換成自己人,這支軍隊是大漢僅存的精銳,戰力之強,就連西涼軍都自愧不如,董卓要用,更要防著。
董卓收到徐榮的書信,得知汜水關丟失,兩萬多大軍隻剩一千多騎兵,當場就發飆了,先是大罵華雄為蠢貨,後罵李肅竟敢違背他的命令,私自退兵。
罵累的董卓看向一旁的李儒。
“文優,汜水關被關東賊子攻破了,下麵就是虎牢關,虎牢關是洛陽最後的屏障,絕對不能丟失,咱要親自帶兵前去。”
“如今洛陽表麵已經安穩,太師還需留下大將駐守。”
“文優覺得誰最合適?”
“李傕將軍乃太師親信,可留守洛陽。”
“李傕。”
“末將在。”
“咱讓你留在洛陽,你可願意?”
“末將願隨太師,剿滅關東賊子。”
董卓滿意的點頭說道:“你是咱信得過的人,留守洛陽咱放心,有咱親自出馬,關東賊子不足為懼,洛陽看著被咱們控製住了,其實還是有好多人不服咱們,你要給咱看好洛陽,等咱剿滅關東賊子,天下就能太平,到時咱們就能享受榮華富貴。”
“末將一定看護好洛陽。”
李儒提醒道:“洛陽事小,陛下安危事大,李將軍可明白?”
“末將明白,洛陽可失,陛下不可失。”
“還有,看好盧植和蔡邕,不能讓這二人跑了,當日弘農王出城,這兩人前去相送,安的什麽心思眾人皆知,如今弘農王被人暗害,這一罪名想必又會落在我西涼軍頭上,若是這兩人跑了,肯定會去找張遠,讓張遠出兵,所以兩人你一定要看好。”
“李博士放心,李傕明白。”
李儒問董卓:“太師還有什麽叮囑的嗎?”
“文優你說的就是咱想說的,挺好。”
李儒躬身行禮。
“眾將聽令。”
“在。”
“三日後,兵發虎牢關,蕩平關東賊子。”
“願隨太師誅殺奸佞,掃清寰宇。”
汜水關,袁紹大擺宴席,犒賞眾人,眾人好不熱鬧。
酒是神仙醉,摻了水的神仙醉,眾人開心,張遠更開心,拉過來的神仙醉被袁紹大手一揮,全部購買,當然,袁紹蹦子沒出,全是老好人韓馥出資。
“小師弟,你這神仙醉怎麽和甄家的味道不同。”
“哪裏不一樣了,你沒看眾人喝的有多開心。”
“他們那裏是喝酒開心,他們是開心自己的收獲。”
“管他們開心什麽,我也挺開心。”
“師弟啊,聽說你軍中糧草不少。”
“你要借糧。”
“北平貧瘠,劉虞又不給師兄我多調撥糧草,師兄就是想擴軍都沒有多餘錢糧,還請師弟借給師兄十萬石糧草,等將來,師兄兩倍償還。”
張遠沉默不語,公孫瓚見張遠不說話,懇求道:“師弟,師兄可以給你立字據如何?”
“師兄,十萬石糧草我送給你。”
“師弟需要師兄做什麽?”
“師兄若是以後全居幽州,不能讓一匹戰馬流入中原,若師兄答應,糧草我白送。”
“師弟想做什麽?”
“師兄別管我做什麽,就問師兄同意否。”
“二十萬石糧草,我就同意。”
“師兄你這是坐地起價。”
“幽州向東是烏恆人,烏恆人就靠馬匹,毛皮換取日用必須,若是我封鎖戰馬向中原流通,就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路,他們豈會罷休,所以,師兄要有足夠的兵馬才能壓製住他們。”
“二十萬石糧草我沒有,營中隻有十萬石,這十萬石糧食還是那些商人的。”
“那師兄也沒辦法了。”公孫瓚說完,悠哉悠哉的開始喝酒。
“我怎麽突然覺得這酒這麽好喝。”聽到公孫瓚的話,張遠歎息一聲,心中暗想,“能做一方諸侯的,沒有一個簡單人。”
“師兄,並州也是貧瘠之地,確實沒有多餘糧草,不然,我也不會厚著臉皮打聯軍的主意,你看這樣如何,我並州有上好的食鹽,香皂,肥皂,我可以和師兄做生意,讓師兄能穩住烏恆人。”
“價錢幾何?”
“低於市麵兩成。”
“五成。”
“三成。”
“四成。”
“好,四成就四成。”
“那師兄多謝師弟了。”
“師兄是一點情麵都不留啊!”
“師弟勿怪,師兄也是沒辦法,若他日師弟有難,師兄必定相助。”
“那我就謝謝師兄了。”
“師弟,師兄敬你一爵。”
“師兄請。”
“師弟請。”
兩人一飲而盡,相視一笑。
張遠看著身子向這邊傾倒的馬騰,笑著說。
“馬太守,累了吧?”
馬騰連忙坐直身子,撓撓頭說道:“騰不勝酒力,頭暈。”
“馬太守既然聽到了,我對師兄的承諾,同樣與馬太守一般,馬太守可仔細考慮一番,若是有意,討董結束後,可派人來並州商談。”
“馬騰敬並州牧一爵。”
“好,咱們三人同飲。”
“正該如此。”
“三人一飲而盡。”
三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其他人怪異的望著大笑的三人。
公孫瓚,馬騰二人想到了張遠的意圖,三州皆是產馬之地,若是三州不向中原提供馬匹,那中原將無馬可用,再難組建騎兵。
眾人一連慶祝了三日,好一副紙醉金迷的生活。
第四日這美好的生活被一則消息打破,董卓出兵了。
除了各地防守的兵將,董卓可以說是傾巢而出。
騎兵八萬,步卒十萬,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的向虎牢關開來。
袁紹宣布這條命令的時候,所有人都被董卓兵馬的數量嚇了一跳。
聯軍接二連三損兵折將,又加上強攻汜水關,二十五萬大軍如今也不過隻剩十八萬。
十八萬守城,十八萬人攻城,十八萬久經沙場的悍勇之卒,對抗十八萬組建不久的新軍,眾人皆是神色凝重。
“諸位,董卓這次傾巢而出,若是能敗董卓,那我們就可長驅而入,直接到達洛陽城下,清君側,平天下。”袁紹激昂的說完,下麵卻鴉雀無聲。
袁紹頓覺尷尬,望向下麵臉上沒有凝重之色的張遠問道。
“張遠,你有何想法?”
“這還沒開戰,一個個就被嚇成這樣,我們知道董卓出兵十八萬,可士兵們不知道,他們應該與諸位相似吧!真是一點出息都沒有,打仗不是拚人數,還有計策可用,有什麽好怕的,你們要是害怕,將手中軍隊交給我,我與董卓去拚,贏了是你們的功勞,敗了,我張遠自擔責任。”
“張遠說的對,我們是正義之師,豈能被逆賊嚇到,諸位,誰願與我,正君討賊。”
“曹操願與盟主,清君側,平天下。”
有了曹操的帶頭,眾人當即表態,願與董卓一戰,袁紹,曹操心裏鬆了口氣。
來到虎牢關,李肅不敢迴洛陽,直接和徐榮一起鎮守虎牢關。
董卓麾下將才不少,猛將同樣不缺,唯獨缺帥才,徐榮算是董卓麾下唯一的帥才,可惜不是西涼人。
董卓麾下分成幾派,最得董卓信任的就是西涼派,這是董卓自己親自組建的軍隊,校尉以上的軍官都是董卓親自任命,第二個是呂布的並州派,以呂布為首,得幾分董卓信任,第三個是以前何進的人,和漢靈帝的北軍與西園軍,這支軍隊人數不少,董卓完全不信任,讓徐榮帶著兩萬北軍駐守虎牢關,北軍兵卒家屬多在洛陽,董卓不怕他們反叛,為了保險起見,董卓將北軍中,司馬以上的軍官全部換成自己人,這支軍隊是大漢僅存的精銳,戰力之強,就連西涼軍都自愧不如,董卓要用,更要防著。
董卓收到徐榮的書信,得知汜水關丟失,兩萬多大軍隻剩一千多騎兵,當場就發飆了,先是大罵華雄為蠢貨,後罵李肅竟敢違背他的命令,私自退兵。
罵累的董卓看向一旁的李儒。
“文優,汜水關被關東賊子攻破了,下麵就是虎牢關,虎牢關是洛陽最後的屏障,絕對不能丟失,咱要親自帶兵前去。”
“如今洛陽表麵已經安穩,太師還需留下大將駐守。”
“文優覺得誰最合適?”
“李傕將軍乃太師親信,可留守洛陽。”
“李傕。”
“末將在。”
“咱讓你留在洛陽,你可願意?”
“末將願隨太師,剿滅關東賊子。”
董卓滿意的點頭說道:“你是咱信得過的人,留守洛陽咱放心,有咱親自出馬,關東賊子不足為懼,洛陽看著被咱們控製住了,其實還是有好多人不服咱們,你要給咱看好洛陽,等咱剿滅關東賊子,天下就能太平,到時咱們就能享受榮華富貴。”
“末將一定看護好洛陽。”
李儒提醒道:“洛陽事小,陛下安危事大,李將軍可明白?”
“末將明白,洛陽可失,陛下不可失。”
“還有,看好盧植和蔡邕,不能讓這二人跑了,當日弘農王出城,這兩人前去相送,安的什麽心思眾人皆知,如今弘農王被人暗害,這一罪名想必又會落在我西涼軍頭上,若是這兩人跑了,肯定會去找張遠,讓張遠出兵,所以兩人你一定要看好。”
“李博士放心,李傕明白。”
李儒問董卓:“太師還有什麽叮囑的嗎?”
“文優你說的就是咱想說的,挺好。”
李儒躬身行禮。
“眾將聽令。”
“在。”
“三日後,兵發虎牢關,蕩平關東賊子。”
“願隨太師誅殺奸佞,掃清寰宇。”
汜水關,袁紹大擺宴席,犒賞眾人,眾人好不熱鬧。
酒是神仙醉,摻了水的神仙醉,眾人開心,張遠更開心,拉過來的神仙醉被袁紹大手一揮,全部購買,當然,袁紹蹦子沒出,全是老好人韓馥出資。
“小師弟,你這神仙醉怎麽和甄家的味道不同。”
“哪裏不一樣了,你沒看眾人喝的有多開心。”
“他們那裏是喝酒開心,他們是開心自己的收獲。”
“管他們開心什麽,我也挺開心。”
“師弟啊,聽說你軍中糧草不少。”
“你要借糧。”
“北平貧瘠,劉虞又不給師兄我多調撥糧草,師兄就是想擴軍都沒有多餘錢糧,還請師弟借給師兄十萬石糧草,等將來,師兄兩倍償還。”
張遠沉默不語,公孫瓚見張遠不說話,懇求道:“師弟,師兄可以給你立字據如何?”
“師兄,十萬石糧草我送給你。”
“師弟需要師兄做什麽?”
“師兄若是以後全居幽州,不能讓一匹戰馬流入中原,若師兄答應,糧草我白送。”
“師弟想做什麽?”
“師兄別管我做什麽,就問師兄同意否。”
“二十萬石糧草,我就同意。”
“師兄你這是坐地起價。”
“幽州向東是烏恆人,烏恆人就靠馬匹,毛皮換取日用必須,若是我封鎖戰馬向中原流通,就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路,他們豈會罷休,所以,師兄要有足夠的兵馬才能壓製住他們。”
“二十萬石糧草我沒有,營中隻有十萬石,這十萬石糧食還是那些商人的。”
“那師兄也沒辦法了。”公孫瓚說完,悠哉悠哉的開始喝酒。
“我怎麽突然覺得這酒這麽好喝。”聽到公孫瓚的話,張遠歎息一聲,心中暗想,“能做一方諸侯的,沒有一個簡單人。”
“師兄,並州也是貧瘠之地,確實沒有多餘糧草,不然,我也不會厚著臉皮打聯軍的主意,你看這樣如何,我並州有上好的食鹽,香皂,肥皂,我可以和師兄做生意,讓師兄能穩住烏恆人。”
“價錢幾何?”
“低於市麵兩成。”
“五成。”
“三成。”
“四成。”
“好,四成就四成。”
“那師兄多謝師弟了。”
“師兄是一點情麵都不留啊!”
“師弟勿怪,師兄也是沒辦法,若他日師弟有難,師兄必定相助。”
“那我就謝謝師兄了。”
“師弟,師兄敬你一爵。”
“師兄請。”
“師弟請。”
兩人一飲而盡,相視一笑。
張遠看著身子向這邊傾倒的馬騰,笑著說。
“馬太守,累了吧?”
馬騰連忙坐直身子,撓撓頭說道:“騰不勝酒力,頭暈。”
“馬太守既然聽到了,我對師兄的承諾,同樣與馬太守一般,馬太守可仔細考慮一番,若是有意,討董結束後,可派人來並州商談。”
“馬騰敬並州牧一爵。”
“好,咱們三人同飲。”
“正該如此。”
“三人一飲而盡。”
三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其他人怪異的望著大笑的三人。
公孫瓚,馬騰二人想到了張遠的意圖,三州皆是產馬之地,若是三州不向中原提供馬匹,那中原將無馬可用,再難組建騎兵。
眾人一連慶祝了三日,好一副紙醉金迷的生活。
第四日這美好的生活被一則消息打破,董卓出兵了。
除了各地防守的兵將,董卓可以說是傾巢而出。
騎兵八萬,步卒十萬,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的向虎牢關開來。
袁紹宣布這條命令的時候,所有人都被董卓兵馬的數量嚇了一跳。
聯軍接二連三損兵折將,又加上強攻汜水關,二十五萬大軍如今也不過隻剩十八萬。
十八萬守城,十八萬人攻城,十八萬久經沙場的悍勇之卒,對抗十八萬組建不久的新軍,眾人皆是神色凝重。
“諸位,董卓這次傾巢而出,若是能敗董卓,那我們就可長驅而入,直接到達洛陽城下,清君側,平天下。”袁紹激昂的說完,下麵卻鴉雀無聲。
袁紹頓覺尷尬,望向下麵臉上沒有凝重之色的張遠問道。
“張遠,你有何想法?”
“這還沒開戰,一個個就被嚇成這樣,我們知道董卓出兵十八萬,可士兵們不知道,他們應該與諸位相似吧!真是一點出息都沒有,打仗不是拚人數,還有計策可用,有什麽好怕的,你們要是害怕,將手中軍隊交給我,我與董卓去拚,贏了是你們的功勞,敗了,我張遠自擔責任。”
“張遠說的對,我們是正義之師,豈能被逆賊嚇到,諸位,誰願與我,正君討賊。”
“曹操願與盟主,清君側,平天下。”
有了曹操的帶頭,眾人當即表態,願與董卓一戰,袁紹,曹操心裏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