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董卓分別收到我的書信,二人大喜。
還沒等董卓開心多久,一封自陳留發出的討伐董卓的檄文,傳遍大漢十三州。
檄文上曆數董卓的暴行,不管有的還是沒得,一股腦都給董卓安上。
董卓看到檄文的時候,直接暴跳如雷,將曹操祖宗十八代挨個罵了個遍。
袁氏兄弟首先響應曹操,而那些袁家故吏紛紛響應,曹操謊稱有陛下的密詔,劉氏宗親也開始響應號召。
一時間,各地開始紛紛聚兵。
十八路諸侯分別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各人兵力不等,多者猶如袁紹,袁術,各自起兵三萬,少的猶如曹操,張揚,二人隻有五千人馬。
張揚自從被我嚇跑以後,多次向朝廷上奏,說我搶占上黨郡,要朝廷做主,董卓見到奏折的時候,還嘲笑張揚簡直是白日做夢,隨手將奏折丟到一邊置之不理。
張揚左等右等不見朝廷迴信,想起董卓的義子呂布,兩人關係挺好,想著讓呂布給美言幾句,誰承想,還沒等他找呂布,曹操的討賊檄文就出來了。
張揚也不去找呂布了,直接帶著自己三千多人準備去會盟,心裏想著,等將董卓弄死了,自己好歹出了一分力,怎麽也得混個富裕點地方的太守,要是敗了,總要死幾個太守,自己就奪了無主之地,比在並州好多了,打定主意的張揚帶著自己的兵將就向酸棗進發,一路上收攏各種流民,勉強湊了五千人。
晉陽,州牧府,看著下麵的文臣武將,我開口說道:“曹孟德發檄文,要出兵討伐董卓,此乃大義,我並州不能缺席,三日後起兵,參加會盟。”
“我等願隨主公征討佞臣。”
“今日商議一下,我們出兵多少合適。誌才,你先給大家起個頭。”
“諾。”
“啟稟主公,屬下認為,我們不宜出兵太多,董卓有兵三十萬,若是我們出兵太多,損失太大,卻沒有任何好處,而且隻能為他人做嫁衣。”
“誌才說的對,這些人不滿董卓把持朝政,同樣也不會讓我們把持朝政,要是我們以力壓人,隻會變成下一個被討伐的對象。”
“嘉有不同意見。”
“講。”
“諾。”
“主公可知參加會盟還有另一個好處。”
“什麽好處?”
“糧草不用多帶,我們多出點兵馬,說不定能賺迴一些錢糧。”
我頓時來了興趣,追問道:“奉孝仔細道來。”
“並州不會有戰事,與其在家裏吃喝,不如拉出去吃大戶,不但能減少我們自己的消耗,說不定還能多吃多占,還能趁機練練兵,豈不是兩全其美。”
我開玩笑的說道:“奉孝,你這是還沒會盟,就想著瓦解盟軍,若不是知道你的個性,我都懷疑你是董卓的細作。”
戲誌才也聽不下去了,開口數落郭嘉:“奉孝,我們現在是討論用兵,不是去赴宴。”
“再說了,光吃不幹活怎麽行,你讓別人怎麽看待主公。”
我一聽就覺得不對勁,陰沉著臉問:“你們兩人是不是又算計我?”
戲誌才疑惑的問:“主公何出此言?才絕對是為主公著想。”
“從此刻起,你們兩人不許再說話,秀才,你說。”
“主公,我覺得郭軍師說的對,你是不知道,虎賁軍,虎翼軍,飛義騎,每天消耗的糧食看著都讓人心疼。”
“你個鐵公雞,多吃你一石糧食你都肉疼,你閉嘴吧!”
“廖化,你說。”
“末將覺得郭軍師說的對,末將的意思不是說吃喝,而是虎賁軍訓練的夠久了,應該讓天下人看看我軍的戰力。”
“你拉倒吧!還想真槍真刀的和西涼軍幹,你是嫌我攢的這點家底太容易了。”
“子義你說。”
“末將覺得主公帶上三千騎兵足夠了,這些會盟中各個刺史,太守,除了馬騰和公孫瓚,其他人都沒多少戰馬,這才是最寶貴的,人不多,但戰力足夠。”
“看看人家子義說的,你們亂七八糟的說的都是什麽。”
“我決定了,此次出兵三千虎衛騎,八百狼騎,一千飛義騎。”
沒被點到的,臉上有些失望。
我繼續說道:“誌才留守並州,督軍事,郭嘉隨我會盟,隨行將領有典韋,管亥,何曼,破落汗爾,太史慈。其他人留守並州。”
“諾。”
“那個奉孝,你去通知四家家主,告訴他們,酸棗有大量的糧草,讓他們拉著酒,隨我們一起走。”
“主公你想去做買賣。”
“會盟豈能沒酒,那可都是不差錢的主。”
“嘉明白。”
三日後一早,五千騎兵護著四家的酒車,向河內郡進發。
出上黨,過修武,走新鄉,渡過黃河,直接到酸棗,大軍一路上走走停停,並不急行。
而此時酸棗匯聚了二十五萬大軍,大軍駐紮在酸棗西門外,一諸侯一營寨,地位名聲低的在最外圍,越往裏麵,地位越高,一圈一圈層層分明,無數大纛迎風招展,看著讓人震撼不已。
“金剛。”
“侯爺。”
“將咱們的旗幟全亮出來。”
“諾。”
隨著金剛舉起並州牧,張字大旗,一杆杆大旗亮出。
典,管,何,破,太史,五杆小一號的大旗也被舉起來。
離酸棗大營兩三裏的時候,大路上出現幾人,領頭的赫然是袁紹,左手靠後一步是袁術,右手靠後一步是曹操。
到了近前,袁紹沒有開口說話,曹操踏前兩步,哈哈大笑,抱拳說道:“致遠兄,操,知你絕對會來。”
我跳下馬,走向曹操,身後四將連忙下馬跟上。
“如此熱鬧,我怎麽能不來湊熱鬧,孟德兄的義舉,張遠佩服。”
“張絕戶,你要是來湊熱鬧的話,我勸你還是趕緊迴去吧!”
“典韋。”
“在。”
“讓袁老二長長記性。”
“諾。”
典韋直接上前,從袁術身後突然出現兩人,擋在袁術身前,一臉不善的看著典韋。
典韋停下腳步,看著身材魁梧的二人。
袁術得意的說:“張絕戶,這是我手下兩員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你再想靠武力羞辱我,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人多欺負人少是吧!”
“管亥,何曼,子義。”
“在。”
“你們兩人弄一個,讓袁老二知道什麽是人多。”
“諾。”
“張絕戶,你不講武德,竟然想以多欺少。”
“要不讓他們退下去,咱們兩人一對一,生死戰。”
“金剛,取我鐵槍來。”
“諾。”
我接過鐵槍,用力往地上一戳:“袁老二,亮兵器吧!”
“公路,夠了。”
“致遠兄,都是來討伐國賊的,千萬不要內鬥。”
“哼,誰要跟你個莽夫打。”
“袁老二,我告訴你,我看在本初兄的麵子上,對你一再忍讓,你要是再敢胡言亂語,信不信老子直接踏平你的營寨。”
“這裏有這麽多兵馬,你要再敢猖狂,先拿你張絕戶祭旗。”
“夠了,都是鎮守一方的大員,如此大庭廣眾之下吵吵鬧鬧,成何體統。”袁紹實在受不了了,出來製止我二人。
袁術冷哼一聲,不再開口。
我詫異的望著袁紹說:“沒想到本初兄一句話就能讓袁公路乖乖住口,果然有長者之風。”
“致遠兄,看在曹某的麵子上,大局為重。”
我揮揮手,讓四人退下。
還沒等董卓開心多久,一封自陳留發出的討伐董卓的檄文,傳遍大漢十三州。
檄文上曆數董卓的暴行,不管有的還是沒得,一股腦都給董卓安上。
董卓看到檄文的時候,直接暴跳如雷,將曹操祖宗十八代挨個罵了個遍。
袁氏兄弟首先響應曹操,而那些袁家故吏紛紛響應,曹操謊稱有陛下的密詔,劉氏宗親也開始響應號召。
一時間,各地開始紛紛聚兵。
十八路諸侯分別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各人兵力不等,多者猶如袁紹,袁術,各自起兵三萬,少的猶如曹操,張揚,二人隻有五千人馬。
張揚自從被我嚇跑以後,多次向朝廷上奏,說我搶占上黨郡,要朝廷做主,董卓見到奏折的時候,還嘲笑張揚簡直是白日做夢,隨手將奏折丟到一邊置之不理。
張揚左等右等不見朝廷迴信,想起董卓的義子呂布,兩人關係挺好,想著讓呂布給美言幾句,誰承想,還沒等他找呂布,曹操的討賊檄文就出來了。
張揚也不去找呂布了,直接帶著自己三千多人準備去會盟,心裏想著,等將董卓弄死了,自己好歹出了一分力,怎麽也得混個富裕點地方的太守,要是敗了,總要死幾個太守,自己就奪了無主之地,比在並州好多了,打定主意的張揚帶著自己的兵將就向酸棗進發,一路上收攏各種流民,勉強湊了五千人。
晉陽,州牧府,看著下麵的文臣武將,我開口說道:“曹孟德發檄文,要出兵討伐董卓,此乃大義,我並州不能缺席,三日後起兵,參加會盟。”
“我等願隨主公征討佞臣。”
“今日商議一下,我們出兵多少合適。誌才,你先給大家起個頭。”
“諾。”
“啟稟主公,屬下認為,我們不宜出兵太多,董卓有兵三十萬,若是我們出兵太多,損失太大,卻沒有任何好處,而且隻能為他人做嫁衣。”
“誌才說的對,這些人不滿董卓把持朝政,同樣也不會讓我們把持朝政,要是我們以力壓人,隻會變成下一個被討伐的對象。”
“嘉有不同意見。”
“講。”
“諾。”
“主公可知參加會盟還有另一個好處。”
“什麽好處?”
“糧草不用多帶,我們多出點兵馬,說不定能賺迴一些錢糧。”
我頓時來了興趣,追問道:“奉孝仔細道來。”
“並州不會有戰事,與其在家裏吃喝,不如拉出去吃大戶,不但能減少我們自己的消耗,說不定還能多吃多占,還能趁機練練兵,豈不是兩全其美。”
我開玩笑的說道:“奉孝,你這是還沒會盟,就想著瓦解盟軍,若不是知道你的個性,我都懷疑你是董卓的細作。”
戲誌才也聽不下去了,開口數落郭嘉:“奉孝,我們現在是討論用兵,不是去赴宴。”
“再說了,光吃不幹活怎麽行,你讓別人怎麽看待主公。”
我一聽就覺得不對勁,陰沉著臉問:“你們兩人是不是又算計我?”
戲誌才疑惑的問:“主公何出此言?才絕對是為主公著想。”
“從此刻起,你們兩人不許再說話,秀才,你說。”
“主公,我覺得郭軍師說的對,你是不知道,虎賁軍,虎翼軍,飛義騎,每天消耗的糧食看著都讓人心疼。”
“你個鐵公雞,多吃你一石糧食你都肉疼,你閉嘴吧!”
“廖化,你說。”
“末將覺得郭軍師說的對,末將的意思不是說吃喝,而是虎賁軍訓練的夠久了,應該讓天下人看看我軍的戰力。”
“你拉倒吧!還想真槍真刀的和西涼軍幹,你是嫌我攢的這點家底太容易了。”
“子義你說。”
“末將覺得主公帶上三千騎兵足夠了,這些會盟中各個刺史,太守,除了馬騰和公孫瓚,其他人都沒多少戰馬,這才是最寶貴的,人不多,但戰力足夠。”
“看看人家子義說的,你們亂七八糟的說的都是什麽。”
“我決定了,此次出兵三千虎衛騎,八百狼騎,一千飛義騎。”
沒被點到的,臉上有些失望。
我繼續說道:“誌才留守並州,督軍事,郭嘉隨我會盟,隨行將領有典韋,管亥,何曼,破落汗爾,太史慈。其他人留守並州。”
“諾。”
“那個奉孝,你去通知四家家主,告訴他們,酸棗有大量的糧草,讓他們拉著酒,隨我們一起走。”
“主公你想去做買賣。”
“會盟豈能沒酒,那可都是不差錢的主。”
“嘉明白。”
三日後一早,五千騎兵護著四家的酒車,向河內郡進發。
出上黨,過修武,走新鄉,渡過黃河,直接到酸棗,大軍一路上走走停停,並不急行。
而此時酸棗匯聚了二十五萬大軍,大軍駐紮在酸棗西門外,一諸侯一營寨,地位名聲低的在最外圍,越往裏麵,地位越高,一圈一圈層層分明,無數大纛迎風招展,看著讓人震撼不已。
“金剛。”
“侯爺。”
“將咱們的旗幟全亮出來。”
“諾。”
隨著金剛舉起並州牧,張字大旗,一杆杆大旗亮出。
典,管,何,破,太史,五杆小一號的大旗也被舉起來。
離酸棗大營兩三裏的時候,大路上出現幾人,領頭的赫然是袁紹,左手靠後一步是袁術,右手靠後一步是曹操。
到了近前,袁紹沒有開口說話,曹操踏前兩步,哈哈大笑,抱拳說道:“致遠兄,操,知你絕對會來。”
我跳下馬,走向曹操,身後四將連忙下馬跟上。
“如此熱鬧,我怎麽能不來湊熱鬧,孟德兄的義舉,張遠佩服。”
“張絕戶,你要是來湊熱鬧的話,我勸你還是趕緊迴去吧!”
“典韋。”
“在。”
“讓袁老二長長記性。”
“諾。”
典韋直接上前,從袁術身後突然出現兩人,擋在袁術身前,一臉不善的看著典韋。
典韋停下腳步,看著身材魁梧的二人。
袁術得意的說:“張絕戶,這是我手下兩員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你再想靠武力羞辱我,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人多欺負人少是吧!”
“管亥,何曼,子義。”
“在。”
“你們兩人弄一個,讓袁老二知道什麽是人多。”
“諾。”
“張絕戶,你不講武德,竟然想以多欺少。”
“要不讓他們退下去,咱們兩人一對一,生死戰。”
“金剛,取我鐵槍來。”
“諾。”
我接過鐵槍,用力往地上一戳:“袁老二,亮兵器吧!”
“公路,夠了。”
“致遠兄,都是來討伐國賊的,千萬不要內鬥。”
“哼,誰要跟你個莽夫打。”
“袁老二,我告訴你,我看在本初兄的麵子上,對你一再忍讓,你要是再敢胡言亂語,信不信老子直接踏平你的營寨。”
“這裏有這麽多兵馬,你要再敢猖狂,先拿你張絕戶祭旗。”
“夠了,都是鎮守一方的大員,如此大庭廣眾之下吵吵鬧鬧,成何體統。”袁紹實在受不了了,出來製止我二人。
袁術冷哼一聲,不再開口。
我詫異的望著袁紹說:“沒想到本初兄一句話就能讓袁公路乖乖住口,果然有長者之風。”
“致遠兄,看在曹某的麵子上,大局為重。”
我揮揮手,讓四人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