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全軍開拔,前軍是徐晃的忠勇軍,後軍是張白騎的忠義軍,中軍是廖化的虎賁軍,畦固和卜巳的遠攻師,兩萬騎兵,以及六萬人的補充兵。
二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五原進發。
“阿寧,你們鳳衛營現在有多少人?”
張寧伸出兩根手指比劃了一下。
“這次大戰,你和鳳衛營就擔當我的護衛。”
“那典韋他們哪?”
“也是我的護衛。”
張寧鄙夷的對我說:“哥,你怎麽現在這麽膽小了,要用五千騎兵做你的護衛。”
我沒好氣的說道:“你聽不聽話,不聽話你就迴雲中郡。”
“行行行,聽你的,寸步不離的保護你行了吧!”
“阿寧,記住我跟你說的話,若是我有什麽意外,你千萬不要出頭,帶著鳳衛營火速迴太行山。”
“有我們五千騎兵保護著你,你能有什麽意外。”
“我也不知道,總是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你呀,別自己嚇自己了。”
“或許是我想多了吧!”
雲中郡到五原郡有三百多裏,大軍隻用了四天時間就到達了五原郡。
匈奴人在五原郡治所九原城外五十裏匯聚。
九原城,我坐在上首,張燕正向我稟報。
“主公,截止到昨日,匈奴人已經聚集了十五萬大軍,以末將來看,這是他們的極限了。”
“十五萬人都是青壯嗎?”
“有一兩萬不是。其它的全是青壯,由胡掖起和去卑二人統領。”
“你來這裏一段時間了,知道哪裏適合我們作戰嗎?”
張燕搖了搖頭說道:“這次匈奴人很精明,他們背靠陰山紮營,想從後麵偷襲他們,不可能,而陰山向前一馬平川,非常適合騎兵作戰,他們選擇的這個地方,對我們非常不利。”
“等明天我們再召集眾將商議,你也累了一天了,去休息吧!”
“主公不必煩惱,我們總會有辦法的。”
“嗯,我知道了。”
“那末將先行告退。”
被戲誌才派出去的騎兵一路上不斷吆喝,十人分成五隊,分散向洛陽前進。
他們所過之處引來眾人的紛紛議論。
洛陽承德殿,漢靈帝陰沉著臉正在聽何進稟報:“據各地送來的消息來看,張遠讓人在並州,冀州,兗州,京兆,扶風郡,馮翊郡,弘農郡,河東郡,散播消息。”
漢靈帝麵無表情的問道:“散播的什麽消息?”
何進拿出一張紙,說道:“還請陛下過目。”
張讓剛打算下去,劉宏沒好氣的說:“朕不看,張遠能有什麽好話,朕怕汙了自己眼睛,你直接念吧!”
何進無奈,隻能開口念道:“雲中大捷,並州牧鎮西將軍,奉詔收複失地,率領漢軍剿滅匈奴步騎八萬,此戰並州牧鎮西將軍身先士卒,身中五箭,刀傷十幾處,依然死戰不退,漢軍士氣大振,終於奪迴城池。”
何進念完,漢靈帝都給氣樂了,怒聲吼道:“張絕戶簡直不當人子,誰承認他的職位了,還身中五箭,他怎麽不說身中五十箭,一群黃巾餘孽還敢自稱漢軍,怎麽就沒有射死他這個禍害,真是豈有此理。”
眾大臣連忙勸道:“請陛下保重身體。”
漢靈帝氣憤的說:“還有什麽,一並說了?”
何進又掏出一封信,對漢靈帝說:“啟稟陛下,這是張遠讓快馬捎過來的一封書信,臣並未拆閱。”
“念”
“諾”
“並州牧鎮西將軍張遠叩拜陛下,我漢軍雖然消滅了八萬匈奴步騎,卻也徹底惹怒了匈奴,匈奴在五原以西開始聚攏,截止臣發信之日,匈奴已經匯聚了十五萬騎兵,並且還在不斷匯聚,臣估計匈奴騎兵將達到二十萬鐵騎,原本臣想自己解決,奈何敵人數量太多,為保留我漢軍之力,望陛下派兵救援,另,我軍糧草武器急缺,還請陛下調撥,臣張遠拜求。”
漢靈帝也被二十萬鐵騎給嚇到了,不可思議的問道:“二十萬鐵騎?”
何進稟報道:“陛下,這隻是張絕戶的一麵之詞,臣以為,張遠是在誇大其詞,匈奴遭到其兩次打擊,能湊夠十萬騎兵已屬不易,哪能有二十萬,所以臣以為不必理會他。”
“大將軍細細道來。”
“諾”
“生活在這幾郡的胡人不過五十萬,於扶羅率領的三萬人還滯留在河內郡,張遠在雁門剿滅了兩萬,又在雲中剿滅了八萬,這就有了十三萬,如果真的再有二十萬大軍,胡人將有三十三萬大軍,胡人最多不過五十萬人,哪能有如此多的征戰之士,去除老弱婦孺,按一半來計算,胡人能有二十五萬大軍就算不少了,所以臣覺得張遠是在危言聳聽,他擔心自己和胡人拚個兩敗俱傷後,陛下出兵滅了他,所以誇大其詞,想讓陛下出兵解他之危。”
所有人都詫異的望著何進,搞不明白這人怎麽變得如此聰明了。
漢靈帝非常滿意的點點頭稱讚道:“大將軍不愧是知兵之人,三言兩語就揭穿了張絕戶的陰謀,這個張絕戶還想算計朕,真是膽大妄為,不知我們接下來要如何應對。”
“陛下隻要不出兵即可,另外催促張遠迅速剿滅五原郡匯聚的胡人,期限就為一月。”
“好,大將軍此計甚妙,他不是派人到處說自己是忠臣嗎?看他接不接受朕的命令,要是接,他和匈奴會兩敗俱傷,他要是不接,那他就是抗旨之罪,朕也能名正言順的滅了他。”
“陛下聖明。”
漢靈帝開懷大笑,心情非常舒暢。
“傳朕旨意,命張遠一月之內剿滅叛軍,若是一月之內沒有剿滅叛軍,按私通叛軍論處。”
眾人齊聲唱嗬:“陛下聖明。”
“張讓”
“老奴在”
“即刻擬旨,並選派快騎,日夜兼程,用最快的速度將朕的旨意傳達給張遠。”
“老奴明白。”
“張遠啊張遠,朕看你這次怎麽辦?”說完漢靈帝哈哈大笑。
朝會散去,大將軍何進急忙離去。剛一進家門,就吩咐下人:“快,去將袁本初和曹孟德請過來。”
下人不敢怠慢連忙去請二人。
英雄樓,一間包房裏,袁紹,袁術,曹操,許攸,正在飲酒。
曹操自己端起杯喝了一杯酒,讚歎道:“這神仙醉不愧是好酒,也隻有本初到來才能飲的此酒。”
袁紹謙虛的說道:“孟德言重了,比起孟德的膽量,吾真心佩服。”
袁術冷哼一聲說道:“曹孟德膽大包天,竟敢唆使大將軍欺瞞陛下,我看你與張絕戶無甚兩樣。”
曹操笑咪咪的問道:“公路兄是不相信我曹孟德的推斷?”
袁術依然不服氣的說道:“萬一你的計策逼迫張絕戶太甚,到時候他和胡人勾結,豈不是要禍亂天下,到那時,你曹孟德就是大漢的罪人。”
三人聽完,哈哈大笑起來,惹得袁術更加惱怒。
袁紹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許攸,許攸會意,向袁術解釋道:“公路兄,胡人就是想與張絕戶聯合,恐怕張絕戶也不會同意。”
袁術不屑的說道:“你是想說張絕戶屠戮胡人,兩方已經不可調和,是也不是。”
許攸搖搖頭說道:“若是有大的利益擺在麵前,就是殺父之仇都能握手言和,何況張絕戶已經將幾部的胡人屠戮殆盡,其他活著的胡人又沒受到屠戮,雙方很容易達成一致。”
袁術皺著眉頭問道:“那這不是更容易讓他們合兵一處?”
許攸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須說道:“因為張遠不會同意。”
袁術不解的問道:“他都自身難保了,豈能不同意?”
袁紹實在是受不了袁術如此蠢笨,開口解釋道:“張絕戶名聲在百姓中不錯,卻對我世家任意屠戮,這是為什麽,因為他害怕世家,同樣的道理,張絕戶屠戮胡人也是因為害怕胡人。”
袁術不確定的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張絕戶是因為害怕才屠戮。”
曹操猛喝一口酒說道:“不錯,屠戮世家大族是為了給他自己減輕掣肘,屠戮胡人是因為他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張遠此人,心懷大誌,所以,我們要不擇手段的將其剿滅,別看他如今表現的一副忠臣的模樣,這就是一隻蟄伏的猛虎,一但天下有變,他就會亮出他的利爪,將大漢攪得天翻地覆。”
幾人的話讓袁術震驚不已,他這才明白張遠為什麽這麽弑殺,這是早早地為他以後鋪路。
袁術緩緩的點頭說道:“我明白了,張絕戶是怕以後各州世家大族給他掣肘,所以先下手為強,不但能積累豐厚的財富,也能讓其他人無人可用,簡直是喪心病狂。”
曹操擔憂的說道:“我與張遠交手多次,此人端的不可小覷,若是此次他能度過難關,那並州一地將徹底姓張。”
“曹孟德何須如此,就算他張絕戶躲過這次,並州地疲民少,終不是什麽好地方。”
“公路兄所言極是,希望是我曹孟德想多了。”
袁紹舉起酒杯說道:“我大漢雖然戰亂不斷,卻也不是一人能禍亂的,諸位切莫亂想,我敬諸位一杯。”
袁紹心裏卻在想,最好張遠將大漢攪得不得安寧,到時候他登高一唿,袁家必定能再進一步。
二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五原進發。
“阿寧,你們鳳衛營現在有多少人?”
張寧伸出兩根手指比劃了一下。
“這次大戰,你和鳳衛營就擔當我的護衛。”
“那典韋他們哪?”
“也是我的護衛。”
張寧鄙夷的對我說:“哥,你怎麽現在這麽膽小了,要用五千騎兵做你的護衛。”
我沒好氣的說道:“你聽不聽話,不聽話你就迴雲中郡。”
“行行行,聽你的,寸步不離的保護你行了吧!”
“阿寧,記住我跟你說的話,若是我有什麽意外,你千萬不要出頭,帶著鳳衛營火速迴太行山。”
“有我們五千騎兵保護著你,你能有什麽意外。”
“我也不知道,總是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你呀,別自己嚇自己了。”
“或許是我想多了吧!”
雲中郡到五原郡有三百多裏,大軍隻用了四天時間就到達了五原郡。
匈奴人在五原郡治所九原城外五十裏匯聚。
九原城,我坐在上首,張燕正向我稟報。
“主公,截止到昨日,匈奴人已經聚集了十五萬大軍,以末將來看,這是他們的極限了。”
“十五萬人都是青壯嗎?”
“有一兩萬不是。其它的全是青壯,由胡掖起和去卑二人統領。”
“你來這裏一段時間了,知道哪裏適合我們作戰嗎?”
張燕搖了搖頭說道:“這次匈奴人很精明,他們背靠陰山紮營,想從後麵偷襲他們,不可能,而陰山向前一馬平川,非常適合騎兵作戰,他們選擇的這個地方,對我們非常不利。”
“等明天我們再召集眾將商議,你也累了一天了,去休息吧!”
“主公不必煩惱,我們總會有辦法的。”
“嗯,我知道了。”
“那末將先行告退。”
被戲誌才派出去的騎兵一路上不斷吆喝,十人分成五隊,分散向洛陽前進。
他們所過之處引來眾人的紛紛議論。
洛陽承德殿,漢靈帝陰沉著臉正在聽何進稟報:“據各地送來的消息來看,張遠讓人在並州,冀州,兗州,京兆,扶風郡,馮翊郡,弘農郡,河東郡,散播消息。”
漢靈帝麵無表情的問道:“散播的什麽消息?”
何進拿出一張紙,說道:“還請陛下過目。”
張讓剛打算下去,劉宏沒好氣的說:“朕不看,張遠能有什麽好話,朕怕汙了自己眼睛,你直接念吧!”
何進無奈,隻能開口念道:“雲中大捷,並州牧鎮西將軍,奉詔收複失地,率領漢軍剿滅匈奴步騎八萬,此戰並州牧鎮西將軍身先士卒,身中五箭,刀傷十幾處,依然死戰不退,漢軍士氣大振,終於奪迴城池。”
何進念完,漢靈帝都給氣樂了,怒聲吼道:“張絕戶簡直不當人子,誰承認他的職位了,還身中五箭,他怎麽不說身中五十箭,一群黃巾餘孽還敢自稱漢軍,怎麽就沒有射死他這個禍害,真是豈有此理。”
眾大臣連忙勸道:“請陛下保重身體。”
漢靈帝氣憤的說:“還有什麽,一並說了?”
何進又掏出一封信,對漢靈帝說:“啟稟陛下,這是張遠讓快馬捎過來的一封書信,臣並未拆閱。”
“念”
“諾”
“並州牧鎮西將軍張遠叩拜陛下,我漢軍雖然消滅了八萬匈奴步騎,卻也徹底惹怒了匈奴,匈奴在五原以西開始聚攏,截止臣發信之日,匈奴已經匯聚了十五萬騎兵,並且還在不斷匯聚,臣估計匈奴騎兵將達到二十萬鐵騎,原本臣想自己解決,奈何敵人數量太多,為保留我漢軍之力,望陛下派兵救援,另,我軍糧草武器急缺,還請陛下調撥,臣張遠拜求。”
漢靈帝也被二十萬鐵騎給嚇到了,不可思議的問道:“二十萬鐵騎?”
何進稟報道:“陛下,這隻是張絕戶的一麵之詞,臣以為,張遠是在誇大其詞,匈奴遭到其兩次打擊,能湊夠十萬騎兵已屬不易,哪能有二十萬,所以臣以為不必理會他。”
“大將軍細細道來。”
“諾”
“生活在這幾郡的胡人不過五十萬,於扶羅率領的三萬人還滯留在河內郡,張遠在雁門剿滅了兩萬,又在雲中剿滅了八萬,這就有了十三萬,如果真的再有二十萬大軍,胡人將有三十三萬大軍,胡人最多不過五十萬人,哪能有如此多的征戰之士,去除老弱婦孺,按一半來計算,胡人能有二十五萬大軍就算不少了,所以臣覺得張遠是在危言聳聽,他擔心自己和胡人拚個兩敗俱傷後,陛下出兵滅了他,所以誇大其詞,想讓陛下出兵解他之危。”
所有人都詫異的望著何進,搞不明白這人怎麽變得如此聰明了。
漢靈帝非常滿意的點點頭稱讚道:“大將軍不愧是知兵之人,三言兩語就揭穿了張絕戶的陰謀,這個張絕戶還想算計朕,真是膽大妄為,不知我們接下來要如何應對。”
“陛下隻要不出兵即可,另外催促張遠迅速剿滅五原郡匯聚的胡人,期限就為一月。”
“好,大將軍此計甚妙,他不是派人到處說自己是忠臣嗎?看他接不接受朕的命令,要是接,他和匈奴會兩敗俱傷,他要是不接,那他就是抗旨之罪,朕也能名正言順的滅了他。”
“陛下聖明。”
漢靈帝開懷大笑,心情非常舒暢。
“傳朕旨意,命張遠一月之內剿滅叛軍,若是一月之內沒有剿滅叛軍,按私通叛軍論處。”
眾人齊聲唱嗬:“陛下聖明。”
“張讓”
“老奴在”
“即刻擬旨,並選派快騎,日夜兼程,用最快的速度將朕的旨意傳達給張遠。”
“老奴明白。”
“張遠啊張遠,朕看你這次怎麽辦?”說完漢靈帝哈哈大笑。
朝會散去,大將軍何進急忙離去。剛一進家門,就吩咐下人:“快,去將袁本初和曹孟德請過來。”
下人不敢怠慢連忙去請二人。
英雄樓,一間包房裏,袁紹,袁術,曹操,許攸,正在飲酒。
曹操自己端起杯喝了一杯酒,讚歎道:“這神仙醉不愧是好酒,也隻有本初到來才能飲的此酒。”
袁紹謙虛的說道:“孟德言重了,比起孟德的膽量,吾真心佩服。”
袁術冷哼一聲說道:“曹孟德膽大包天,竟敢唆使大將軍欺瞞陛下,我看你與張絕戶無甚兩樣。”
曹操笑咪咪的問道:“公路兄是不相信我曹孟德的推斷?”
袁術依然不服氣的說道:“萬一你的計策逼迫張絕戶太甚,到時候他和胡人勾結,豈不是要禍亂天下,到那時,你曹孟德就是大漢的罪人。”
三人聽完,哈哈大笑起來,惹得袁術更加惱怒。
袁紹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許攸,許攸會意,向袁術解釋道:“公路兄,胡人就是想與張絕戶聯合,恐怕張絕戶也不會同意。”
袁術不屑的說道:“你是想說張絕戶屠戮胡人,兩方已經不可調和,是也不是。”
許攸搖搖頭說道:“若是有大的利益擺在麵前,就是殺父之仇都能握手言和,何況張絕戶已經將幾部的胡人屠戮殆盡,其他活著的胡人又沒受到屠戮,雙方很容易達成一致。”
袁術皺著眉頭問道:“那這不是更容易讓他們合兵一處?”
許攸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須說道:“因為張遠不會同意。”
袁術不解的問道:“他都自身難保了,豈能不同意?”
袁紹實在是受不了袁術如此蠢笨,開口解釋道:“張絕戶名聲在百姓中不錯,卻對我世家任意屠戮,這是為什麽,因為他害怕世家,同樣的道理,張絕戶屠戮胡人也是因為害怕胡人。”
袁術不確定的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張絕戶是因為害怕才屠戮。”
曹操猛喝一口酒說道:“不錯,屠戮世家大族是為了給他自己減輕掣肘,屠戮胡人是因為他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張遠此人,心懷大誌,所以,我們要不擇手段的將其剿滅,別看他如今表現的一副忠臣的模樣,這就是一隻蟄伏的猛虎,一但天下有變,他就會亮出他的利爪,將大漢攪得天翻地覆。”
幾人的話讓袁術震驚不已,他這才明白張遠為什麽這麽弑殺,這是早早地為他以後鋪路。
袁術緩緩的點頭說道:“我明白了,張絕戶是怕以後各州世家大族給他掣肘,所以先下手為強,不但能積累豐厚的財富,也能讓其他人無人可用,簡直是喪心病狂。”
曹操擔憂的說道:“我與張遠交手多次,此人端的不可小覷,若是此次他能度過難關,那並州一地將徹底姓張。”
“曹孟德何須如此,就算他張絕戶躲過這次,並州地疲民少,終不是什麽好地方。”
“公路兄所言極是,希望是我曹孟德想多了。”
袁紹舉起酒杯說道:“我大漢雖然戰亂不斷,卻也不是一人能禍亂的,諸位切莫亂想,我敬諸位一杯。”
袁紹心裏卻在想,最好張遠將大漢攪得不得安寧,到時候他登高一唿,袁家必定能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