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句之後,剛好聽到了小太監的唱喝,早朝開始了。
於是清婉便也懶得多給他一個眼神,轉身就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端端正正的站好,然後找一個康熙看不到的位置,閉上眼睛就開始閉目養神,像極了在課堂之上開小差的學生。
但是坐在上首的卻不是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老師,而是對於調整時分,嚴於律己,同時也十分嚴於律人的康熙。
雖然他躲得很好,但是康熙坐在上首的視線範圍更好,雖然剛開始還沒發現清婉在打瞌睡走神,但是也沒能堅持多久,於是發現這件事情之後,康熙的臉一下子就黑了。
他和一眾大臣在這裏吹著冷風,嚴嚴謹謹的討論朝政,結果這混小子竟然躲在人群後麵打瞌睡,這樣一項對於政務都十分嚴肅的康熙一下子就憋不住火了。
聲音有些涼涼的壓了幾分怒火的開口:
“胤禟,看你如此了然於胸的模樣,難不成是對此次眾位大臣所討論的如何提升國力,擴充軍隊,備戰西域有了很好的應對良策。
既然如此,不如好好說上一說,也好讓朕知道你這個主意是否能夠用在我大清的國策之上。”
原本昏昏欲睡,甚至還想要靠在前方人背上的清婉此刻卻是有點神遊物外,根本就沒有聽到康熙的話。
而站在他身旁的胤禩卻是絲毫沒有想要提醒他的打算,隻是滿臉擔憂的看著他,裝作一副焦急的模樣。
最後還是站在清婉左前方的胤禛看不下去了,說說向後側了側身子,伸手在他的胳膊上稍微用力的掐了一下,在人間痛唿出生之前低聲把康熙的話複述了一遍。
原本還有些困意的清婉感受到自己胳膊上尖銳的疼痛之後,瞬間就清醒了過來,尤其是在聽到胤禛複述的話之後更是整個人都不好了。
她不就是在上朝的時候稍稍偷了那麽一個懶而已嘛,康熙至於生這麽大的氣?
不過這些她也就隻能在心裏想想了,吐槽完之後,清婉的腦殼子就飛快的開始運轉起來,思索著康熙的這個問題要怎麽迴答。
畢竟她現在的這個問題可跟她之後會不會再被罰錢,和關禁閉掛鉤的,眼看她就要跟胤禟二人結婚了,可不能因為她的原因而耽擱了婚期不是。
思索了一會之後,清婉抬腳跨出了人群,聲音朗朗,條理清晰的說出了她的看法:
“迴皇阿瑪的話,兒臣覺得在提升國力上麵,首先要讓百姓吃飽,家中有餘糧才可。
如此可保國家國泰民安,因為對於百姓來說,天大地大,吃飯最大,誰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百分百的忠誠於誰。
而在這一點上麵,我大清已經做得很好了,隻是要更加大力的推行一些高產的農作物,就比如說引進而來的玉米,番薯,土豆等。
再有就是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然後改良農具,不過關於農具這一點兒臣之前已經改良過了倒是可以暫時不提。
另外就是開啟民智,如大唐隻是一般建立完善科舉製度,不過這一點比較複雜,而且牽扯眾多,事後兒臣會單獨表明於皇阿瑪。m.
除此之外就是征兵,練兵,尤其是騎兵,隻不過這征兵的方法嘛,倒是可以有一些變化,要對外大肆宣傳征兵是為了保家衛國,多弄一些熱血語錄。
就比如說:“一腔熱血去參軍,二分明月照你心,
三番四次立功章,五湖四海結軍友,
六親掛念在心中,氣吞山河立壯誌,
八方有難齊支援,九死一生報祖國,我們的英雄就是你。”
不過在結束了征兵之後,對於西域那邊,如果想要完美進攻的話,那些個兵士還要進行特殊訓練,不然的話去了西域基本上都會是敗仗而歸。
至於其中原因的話,相信皇阿瑪之前也攻打過西域,應該多少會有一些了解。
不過兒臣這裏卻有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法,可以祝皇阿瑪首戰大捷,隻不過此方法需要一定時間,並非一蹴而就。”
在說完這些之後,清婉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原地,等待著康熙對他這些話語的評價。
雖然她說的這些都是後世實驗出來的真理,但是她有點怕康熙接受不了她太過於先進的思維,尤其是開啟民智這裏,可能就會觸及到一個君王的底線了。
不過康熙雖然是一個十分重權力的帝王,但是他也是一個難得的明君,初聽他說要開啟明智之時,心中也閃過了一絲怒意。
可在聽到後麵之後,康熙對於自己這個兒子的欣賞確實越來越多,至於前麵的開啟民智卻是被他自動忽略掉了。
滿意的點點頭,對她道:
“既如此下朝之後,你就來乾清宮一趟,把你的想法細細的和朕說一遍,另外迴去之後把這些想法一一整理好,寫成奏折遞上來。
尤其是關於對西域那邊用兵的方法,不可有任何遺漏。”
聽到康熙的話之後,清婉抬手應是,看來她今天在朝堂之上走神的這一劫是躲過去了。
*
下朝之後,清婉就屁顛顛的跑去了乾清宮,在康熙麵前就是一陣叭叭,直到他說到口幹舌燥,嗓子冒煙之後總算是把她腦海之中的那點幹貨全給抖露了出來。
隨後這才抱起了自己身旁的茶杯,咕咚咕咚就是一連灌了三四杯下去,就好像是一個在沙漠之中生存了許久的人好不容易看到了水一樣。
而康熙此刻卻沒工夫搭理她,伸手支著腦袋,腦海之中想的卻是剛剛清婉說的那東西。
看著康熙如此模樣,清婉也是十分識趣的主動告退了。
因為她還得迴去把自己剛剛說的那些東西整理成冊,然後遞交到康熙的案頭之上。
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不過為了能夠讓百姓過得更好一些,她這點付出倒也並不算什麽。
之前他都是以女子身份出現而不可幹政,所以很多東西她都沒有說出來,但如今有了機會,她又怎麽可能會不為百姓做些實事呢?
於是清婉便也懶得多給他一個眼神,轉身就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端端正正的站好,然後找一個康熙看不到的位置,閉上眼睛就開始閉目養神,像極了在課堂之上開小差的學生。
但是坐在上首的卻不是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老師,而是對於調整時分,嚴於律己,同時也十分嚴於律人的康熙。
雖然他躲得很好,但是康熙坐在上首的視線範圍更好,雖然剛開始還沒發現清婉在打瞌睡走神,但是也沒能堅持多久,於是發現這件事情之後,康熙的臉一下子就黑了。
他和一眾大臣在這裏吹著冷風,嚴嚴謹謹的討論朝政,結果這混小子竟然躲在人群後麵打瞌睡,這樣一項對於政務都十分嚴肅的康熙一下子就憋不住火了。
聲音有些涼涼的壓了幾分怒火的開口:
“胤禟,看你如此了然於胸的模樣,難不成是對此次眾位大臣所討論的如何提升國力,擴充軍隊,備戰西域有了很好的應對良策。
既然如此,不如好好說上一說,也好讓朕知道你這個主意是否能夠用在我大清的國策之上。”
原本昏昏欲睡,甚至還想要靠在前方人背上的清婉此刻卻是有點神遊物外,根本就沒有聽到康熙的話。
而站在他身旁的胤禩卻是絲毫沒有想要提醒他的打算,隻是滿臉擔憂的看著他,裝作一副焦急的模樣。
最後還是站在清婉左前方的胤禛看不下去了,說說向後側了側身子,伸手在他的胳膊上稍微用力的掐了一下,在人間痛唿出生之前低聲把康熙的話複述了一遍。
原本還有些困意的清婉感受到自己胳膊上尖銳的疼痛之後,瞬間就清醒了過來,尤其是在聽到胤禛複述的話之後更是整個人都不好了。
她不就是在上朝的時候稍稍偷了那麽一個懶而已嘛,康熙至於生這麽大的氣?
不過這些她也就隻能在心裏想想了,吐槽完之後,清婉的腦殼子就飛快的開始運轉起來,思索著康熙的這個問題要怎麽迴答。
畢竟她現在的這個問題可跟她之後會不會再被罰錢,和關禁閉掛鉤的,眼看她就要跟胤禟二人結婚了,可不能因為她的原因而耽擱了婚期不是。
思索了一會之後,清婉抬腳跨出了人群,聲音朗朗,條理清晰的說出了她的看法:
“迴皇阿瑪的話,兒臣覺得在提升國力上麵,首先要讓百姓吃飽,家中有餘糧才可。
如此可保國家國泰民安,因為對於百姓來說,天大地大,吃飯最大,誰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百分百的忠誠於誰。
而在這一點上麵,我大清已經做得很好了,隻是要更加大力的推行一些高產的農作物,就比如說引進而來的玉米,番薯,土豆等。
再有就是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然後改良農具,不過關於農具這一點兒臣之前已經改良過了倒是可以暫時不提。
另外就是開啟民智,如大唐隻是一般建立完善科舉製度,不過這一點比較複雜,而且牽扯眾多,事後兒臣會單獨表明於皇阿瑪。m.
除此之外就是征兵,練兵,尤其是騎兵,隻不過這征兵的方法嘛,倒是可以有一些變化,要對外大肆宣傳征兵是為了保家衛國,多弄一些熱血語錄。
就比如說:“一腔熱血去參軍,二分明月照你心,
三番四次立功章,五湖四海結軍友,
六親掛念在心中,氣吞山河立壯誌,
八方有難齊支援,九死一生報祖國,我們的英雄就是你。”
不過在結束了征兵之後,對於西域那邊,如果想要完美進攻的話,那些個兵士還要進行特殊訓練,不然的話去了西域基本上都會是敗仗而歸。
至於其中原因的話,相信皇阿瑪之前也攻打過西域,應該多少會有一些了解。
不過兒臣這裏卻有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法,可以祝皇阿瑪首戰大捷,隻不過此方法需要一定時間,並非一蹴而就。”
在說完這些之後,清婉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原地,等待著康熙對他這些話語的評價。
雖然她說的這些都是後世實驗出來的真理,但是她有點怕康熙接受不了她太過於先進的思維,尤其是開啟民智這裏,可能就會觸及到一個君王的底線了。
不過康熙雖然是一個十分重權力的帝王,但是他也是一個難得的明君,初聽他說要開啟明智之時,心中也閃過了一絲怒意。
可在聽到後麵之後,康熙對於自己這個兒子的欣賞確實越來越多,至於前麵的開啟民智卻是被他自動忽略掉了。
滿意的點點頭,對她道:
“既如此下朝之後,你就來乾清宮一趟,把你的想法細細的和朕說一遍,另外迴去之後把這些想法一一整理好,寫成奏折遞上來。
尤其是關於對西域那邊用兵的方法,不可有任何遺漏。”
聽到康熙的話之後,清婉抬手應是,看來她今天在朝堂之上走神的這一劫是躲過去了。
*
下朝之後,清婉就屁顛顛的跑去了乾清宮,在康熙麵前就是一陣叭叭,直到他說到口幹舌燥,嗓子冒煙之後總算是把她腦海之中的那點幹貨全給抖露了出來。
隨後這才抱起了自己身旁的茶杯,咕咚咕咚就是一連灌了三四杯下去,就好像是一個在沙漠之中生存了許久的人好不容易看到了水一樣。
而康熙此刻卻沒工夫搭理她,伸手支著腦袋,腦海之中想的卻是剛剛清婉說的那東西。
看著康熙如此模樣,清婉也是十分識趣的主動告退了。
因為她還得迴去把自己剛剛說的那些東西整理成冊,然後遞交到康熙的案頭之上。
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不過為了能夠讓百姓過得更好一些,她這點付出倒也並不算什麽。
之前他都是以女子身份出現而不可幹政,所以很多東西她都沒有說出來,但如今有了機會,她又怎麽可能會不為百姓做些實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