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曹豹效忠,陶謙悔矣
三國:貂蟬,把頭發盤起來! 作者:一條小葉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石滾落,峽穀內慘叫聲不絕於耳。
看著自己昔日的手足成片慘死,恐慌蔓延在每個徐州兵卒的臉上。
為了活命,爭相逃跑,相互踐踏。
曹豹見狀,策馬怒吼。
“不要自亂陣營,給老子反攻!!”
聲音之大響徹整個峽穀,卻沒有任何作用。
“此人真是聒噪。”
山頭上,太史慈打量著曹豹,見這廝叫喊,眉頭緊皺,從身後取出一把長弓。
彎弓一箭射出,罡氣在箭矢上繚繞,弓弦嗡鳴作響。
頃刻之間,箭矢直接射中曹豹的肩膀,巨大的慣力將其擊落下馬。
見曹豹落馬,戲誌才看向太史慈一個讚許的眼神。
“子義。”
太史慈神色了然,深吸口氣,罡氣隨著聲音蔓延。
“降者不殺!”
一聲怒吼,直接掩蓋峽穀裏的一切聲音。
頓時間,那剩下的兩萬多徐州精銳,紛紛棄械投降。
“別殺我,我投降……”
“……”
見眾人投降。
戲誌才與太史慈相視一笑。
“此戰之後,主公取下徐州,無憂矣!”
清點完收獲,徐州降兵共兩萬五千餘人。
剩下三四千人,一部分死於亂箭,一部分互相踐踏而亡。
而更多的,還是死於魏武卒之手。
看著那渾身披甲的戰爭機器,饒是戲誌才的心性也不由得心中發怵。
這支精銳部隊,隻有劉鴻才能調動,也隻聽從劉鴻的命令,可以說是鎮守兗州的真正底蘊。
“魏之武卒也要稍遜一籌啊!”
戲誌才感慨道。
不過他也清楚,想要養活這支精銳,消耗也不小。
哪怕以兗州之能,目前也僅有數千之數的精銳魏武卒。
從甲到盾,想要湊齊,消耗的人力物力堪稱驚人。
哪怕是能工巧匠,打造一副精良的甲胄,也需要消耗大量時間。
數以千計的甲胄和裝備,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東西。
更何況,除了甲胄之外,魏武卒的日常消耗也是一個大數目。
養一個魏武卒,每日消耗不次於連人帶馬的一個騎兵。
“若是能有十萬魏武卒,一統天下,易如反掌。”
就在戲誌才感慨之時。
曹豹與雲濤也被壓了上來。
“鼠輩小兒,若不是中了爾等奸計,吾又豈會如此!”
曹豹仍在喋喋不休的叫囂,臉上頗為不服。
“聒噪。”
戲誌才皺了皺眉,一揮手。
一旁的士卒了然,直接將曹豹的嘴給堵上。
“這兩人送到兗州,交給主公發落。”
“至於這些精銳,先收入泰山郡。”
對於這些降兵,戲誌才還是很看重的。
畢竟都是陶謙培養出來的精銳,稍微訓練一番,就能上陣殺敵。
而且,也不用擔心他們叛變。
見識過兗州的生活,還有兵卒的待遇之後。
吃幾頓好的,還會跑到徐州給陶謙效命的那是傻子。
底層士卒的奢求,就是這麽簡單。
曹豹與雲濤經過幾天的運轉,送到了兗州州牧府內。
一路上,曹豹那張嘴一直喋喋不休,心中不忿。
他不覺得是自己輸了,隻是中計了而已。
若是光明正大的廝殺,他未必會輸。
這劉鴻老賊奸詐至極,竟用這等手段,恐怕名聲也是吹噓出來的,名不其實。
就在曹豹心中不忿之際,耳邊突然傳來一個淡漠的聲音。
“你便是曹豹。”
曹豹聞言,冷哼一聲。
桀驁不馴的抬起頭,看向緩緩走來的劉鴻。
脫口而出就要一句‘你爺爺在此’。
但,四目相對,劉鴻僅僅隻是一個眼神看了過來。
曹豹就忍不住渾身顫抖起來。
看著劉鴻的眼神滿是恐懼之色,臉色蒼白,如同一張白紙。
普通人感知不到,但他好歹也是一個二流武將,怎麽可能感受不到麵前這人的恐怖。
那恐怖的煞氣與氣機,就像是一個擇人而噬的兇獸,迎麵撲來。
他生平從未見過如此恐怖之人。
曹豹隻覺得頭皮發麻,汗毛乍起,身軀止不住的顫抖,背後早已被冷汗濕透。
兩股顫顫的曹豹,突然想到了秦舞陽。
秦舞陽,戰國時期燕國名將秦開之孫,十三歲殺人,常人不敢與其對視,是出了名的豪俠。
於是,秦舞陽就被燕丹命為燕國副使臣,與荊軻前往秦國,預備刺殺秦王政。
隻是在看到嬴政的時候,這個好狠鬥勇之人,卻被嚇得渾身顫抖。
他本來對劉鴻也是嗤之以鼻,直到現在他才感受到了和那秦舞陽一樣的感受。
看著一臉驚恐之色的曹豹,劉鴻有些納悶。
送人的士卒不是說這家夥桀驁不遜麽?
他怎麽看不出來,難不成找錯人了?
“老夫兗州牧劉鴻……”
話剛說一半,隻見曹豹徑直雙膝跪地。
“曹豹拜見兗州牧,公若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看著一臉討好之意的曹豹,劉鴻一愣。
對方這語氣之誠懇,絲毫不像先前傳話人所說的,一路對他嗤之以鼻,罵了一路的樣子。
這麽會溜須拍馬,不是很聽話麽?
果然,傳言不能信,不過此人好歹也是一個武將,雖然隻是二流武將,但收下當狗還是可以的。
一旁的雲濤察言觀色,見曹豹投誠,同樣選擇歸順。
另一邊。
吞下了徐州兵馬兩萬餘人,太史慈與戲誌才直接領數萬兗州精銳,直入開陽。
僅僅數日的時間,就將猝不及防的琅琊郡,拿下了半郡之地。
得到消息的曹操,再也按耐不住,兵馬齊出。
借著幫助徐州對抗劉鴻的名頭,帶兵深入琅琊郡,趁著陶謙沒有防備之下,直接奪取了琅琊郡剩下的半郡之地。
至此,徐州琅琊郡,曹操與劉鴻各自坐擁半郡之地。
劉鴻以泰山郡為橋頭,兵發彭城,而曹操則是以琅琊半郡,攻伐東海,兩支兵馬齊出,短短月餘,徐州各縣淪落。
而身處東海的陶謙聽到消息後,直接被氣暈。
醒來之後,忍不住怒罵曹操。
“曹賊欺我太甚,悔不聽元龍所言啊!”
想到這,陶謙立刻讓人前往陳府請出陳登。
卻被手下人告知,陳登於昨夜連夜出城。
陶謙聞言,心裏一個咯噔,頓感不妙。
看著自己昔日的手足成片慘死,恐慌蔓延在每個徐州兵卒的臉上。
為了活命,爭相逃跑,相互踐踏。
曹豹見狀,策馬怒吼。
“不要自亂陣營,給老子反攻!!”
聲音之大響徹整個峽穀,卻沒有任何作用。
“此人真是聒噪。”
山頭上,太史慈打量著曹豹,見這廝叫喊,眉頭緊皺,從身後取出一把長弓。
彎弓一箭射出,罡氣在箭矢上繚繞,弓弦嗡鳴作響。
頃刻之間,箭矢直接射中曹豹的肩膀,巨大的慣力將其擊落下馬。
見曹豹落馬,戲誌才看向太史慈一個讚許的眼神。
“子義。”
太史慈神色了然,深吸口氣,罡氣隨著聲音蔓延。
“降者不殺!”
一聲怒吼,直接掩蓋峽穀裏的一切聲音。
頓時間,那剩下的兩萬多徐州精銳,紛紛棄械投降。
“別殺我,我投降……”
“……”
見眾人投降。
戲誌才與太史慈相視一笑。
“此戰之後,主公取下徐州,無憂矣!”
清點完收獲,徐州降兵共兩萬五千餘人。
剩下三四千人,一部分死於亂箭,一部分互相踐踏而亡。
而更多的,還是死於魏武卒之手。
看著那渾身披甲的戰爭機器,饒是戲誌才的心性也不由得心中發怵。
這支精銳部隊,隻有劉鴻才能調動,也隻聽從劉鴻的命令,可以說是鎮守兗州的真正底蘊。
“魏之武卒也要稍遜一籌啊!”
戲誌才感慨道。
不過他也清楚,想要養活這支精銳,消耗也不小。
哪怕以兗州之能,目前也僅有數千之數的精銳魏武卒。
從甲到盾,想要湊齊,消耗的人力物力堪稱驚人。
哪怕是能工巧匠,打造一副精良的甲胄,也需要消耗大量時間。
數以千計的甲胄和裝備,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東西。
更何況,除了甲胄之外,魏武卒的日常消耗也是一個大數目。
養一個魏武卒,每日消耗不次於連人帶馬的一個騎兵。
“若是能有十萬魏武卒,一統天下,易如反掌。”
就在戲誌才感慨之時。
曹豹與雲濤也被壓了上來。
“鼠輩小兒,若不是中了爾等奸計,吾又豈會如此!”
曹豹仍在喋喋不休的叫囂,臉上頗為不服。
“聒噪。”
戲誌才皺了皺眉,一揮手。
一旁的士卒了然,直接將曹豹的嘴給堵上。
“這兩人送到兗州,交給主公發落。”
“至於這些精銳,先收入泰山郡。”
對於這些降兵,戲誌才還是很看重的。
畢竟都是陶謙培養出來的精銳,稍微訓練一番,就能上陣殺敵。
而且,也不用擔心他們叛變。
見識過兗州的生活,還有兵卒的待遇之後。
吃幾頓好的,還會跑到徐州給陶謙效命的那是傻子。
底層士卒的奢求,就是這麽簡單。
曹豹與雲濤經過幾天的運轉,送到了兗州州牧府內。
一路上,曹豹那張嘴一直喋喋不休,心中不忿。
他不覺得是自己輸了,隻是中計了而已。
若是光明正大的廝殺,他未必會輸。
這劉鴻老賊奸詐至極,竟用這等手段,恐怕名聲也是吹噓出來的,名不其實。
就在曹豹心中不忿之際,耳邊突然傳來一個淡漠的聲音。
“你便是曹豹。”
曹豹聞言,冷哼一聲。
桀驁不馴的抬起頭,看向緩緩走來的劉鴻。
脫口而出就要一句‘你爺爺在此’。
但,四目相對,劉鴻僅僅隻是一個眼神看了過來。
曹豹就忍不住渾身顫抖起來。
看著劉鴻的眼神滿是恐懼之色,臉色蒼白,如同一張白紙。
普通人感知不到,但他好歹也是一個二流武將,怎麽可能感受不到麵前這人的恐怖。
那恐怖的煞氣與氣機,就像是一個擇人而噬的兇獸,迎麵撲來。
他生平從未見過如此恐怖之人。
曹豹隻覺得頭皮發麻,汗毛乍起,身軀止不住的顫抖,背後早已被冷汗濕透。
兩股顫顫的曹豹,突然想到了秦舞陽。
秦舞陽,戰國時期燕國名將秦開之孫,十三歲殺人,常人不敢與其對視,是出了名的豪俠。
於是,秦舞陽就被燕丹命為燕國副使臣,與荊軻前往秦國,預備刺殺秦王政。
隻是在看到嬴政的時候,這個好狠鬥勇之人,卻被嚇得渾身顫抖。
他本來對劉鴻也是嗤之以鼻,直到現在他才感受到了和那秦舞陽一樣的感受。
看著一臉驚恐之色的曹豹,劉鴻有些納悶。
送人的士卒不是說這家夥桀驁不遜麽?
他怎麽看不出來,難不成找錯人了?
“老夫兗州牧劉鴻……”
話剛說一半,隻見曹豹徑直雙膝跪地。
“曹豹拜見兗州牧,公若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看著一臉討好之意的曹豹,劉鴻一愣。
對方這語氣之誠懇,絲毫不像先前傳話人所說的,一路對他嗤之以鼻,罵了一路的樣子。
這麽會溜須拍馬,不是很聽話麽?
果然,傳言不能信,不過此人好歹也是一個武將,雖然隻是二流武將,但收下當狗還是可以的。
一旁的雲濤察言觀色,見曹豹投誠,同樣選擇歸順。
另一邊。
吞下了徐州兵馬兩萬餘人,太史慈與戲誌才直接領數萬兗州精銳,直入開陽。
僅僅數日的時間,就將猝不及防的琅琊郡,拿下了半郡之地。
得到消息的曹操,再也按耐不住,兵馬齊出。
借著幫助徐州對抗劉鴻的名頭,帶兵深入琅琊郡,趁著陶謙沒有防備之下,直接奪取了琅琊郡剩下的半郡之地。
至此,徐州琅琊郡,曹操與劉鴻各自坐擁半郡之地。
劉鴻以泰山郡為橋頭,兵發彭城,而曹操則是以琅琊半郡,攻伐東海,兩支兵馬齊出,短短月餘,徐州各縣淪落。
而身處東海的陶謙聽到消息後,直接被氣暈。
醒來之後,忍不住怒罵曹操。
“曹賊欺我太甚,悔不聽元龍所言啊!”
想到這,陶謙立刻讓人前往陳府請出陳登。
卻被手下人告知,陳登於昨夜連夜出城。
陶謙聞言,心裏一個咯噔,頓感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