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年代農村幹旱,我在後院挖出一條暗河
玄學點滴,財富風水今天到你家 作者:戰諸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章:幹旱之困
我在這 80 年代的小村莊裏苦苦掙紮著。今年這天兒,簡直像被下了詛咒,幹旱得邪乎。太陽好似一個大火球,明晃晃地掛在天空,毫不留情地烤著大地,那地麵被曬得直冒煙,村裏的土地幹得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就跟那烏龜殼上的紋路似的,橫七豎八,瞅著就讓人心焦。村裏人種的莊稼,全都無精打采地趴在地裏,葉子枯黃卷曲,蔫了吧唧的,眼瞅著就要絕收。
“這可咋整啊?老天爺是要斷咱的活路!”村裏的張大爺蹲在田邊,雙手使勁地揪著自己的頭發,眼睛死死地盯著那片快幹死的莊稼,嘴裏不停地嘟囔著,滿臉的皺紋像是更深了,眼神裏透著絕望。
我家也沒好到哪兒去,一家老小都眼巴巴地指望著那幾畝薄田過活。看著地裏的莊稼一天不如一天,我心裏像著了火似的,急得在院子裏不停地踱步,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滿腦子都在想怎麽才能救救這些莊稼。突然,我注意到後院的一塊地麵有些不一樣,那地兒的土看起來比周圍的濕潤些,顏色也深一些,像是被什麽滋潤過。
“會不會下麵有啥東西呢?”我心裏犯起了嘀咕,瞅了瞅四周,順手操起鋤頭,決定挖開看看。剛開始挖的時候,土硬邦邦的,每一鋤頭下去,震得我手臂發麻,虎口都快裂開了。爹從外麵迴來,剛進院子,看到我在挖後院,立馬瞪大了眼睛,臉上的皺紋都聚到了一塊兒,像是一條條蚯蚓在爬,大聲嗬斥道:“玄策,你這是幹啥呢?瞎折騰啥!”
我停下手裏的動作,喘著粗氣,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那汗水和著泥土,把臉都弄髒了。我連忙解釋:“爹,我看這下麵好像有東西,說不定能找到水呢。”
爹皺著眉頭,滿臉的不相信,冷笑一聲:“你這孩子,別淨瞎想,趕緊停下,可別白費這力氣。咱家祖祖輩輩都在這地裏刨食,啥時候見過這下麵能挖出東西來?”
我瞅了瞅爹,又看了看那片幹裂的土地,咬了咬牙,還是繼續挖著。爹見勸不住我,氣得直跺腳,嘴裏念叨著:“這孩子,咋就不聽話呢!”一甩袖子,氣唿唿地進屋了。
第二章:暗河初現
我挖了好幾個小時,累得渾身是汗,胳膊酸痛得都快抬不起來了,手上也磨出了好幾個水泡,一握鋤頭就鑽心地疼。就在我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突然,鋤頭碰到了一個硬物,“哐當”一聲,震得我虎口發麻,手臂都差點沒握住鋤頭。我精神一振,也顧不上疼了,趕緊用手扒開周圍的土,發現是一塊石板。
“這下麵難道有啥秘密?”我心跳得厲害,像是有隻小兔子在裏麵蹦躂,聲音大得我自己都能聽見。我小心翼翼地把石板撬開,刹那間,一股清泉“咕嘟咕嘟”地湧了出來,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那清澈的水流就像一條靈動的銀蛇。我激動得大喊:“有水了!有水了!”
聽到我的喊聲,爹和家裏人都急匆匆地跑了出來。爹眼睛瞪得像銅鈴,死死地盯著那不斷湧出的泉水,嘴巴張得老大,都能塞進一個拳頭了,滿臉的不可思議:“這……這是咋迴事?”
我興奮得臉都紅了,一邊跳一邊說:“爹,我們挖到暗河了!這下莊稼有救了!”
村裏的人很快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不一會兒,就紛紛圍到我家後院。有人滿臉羨慕地說:“玄策這孩子,真是有福氣啊!這都能挖到水。”可也有人撇著嘴,懷疑地看著我:“這水能一直流下去?我看啊,別是曇花一現吧。這地兒以前可從來沒聽說過有暗河。”
不管別人咋說,我決定先把水引到田裏去。我和爹找來了一些竹管,開始動手鋪設簡易的引水渠道。
第三章:引水風波
就在我們忙著引水的時候,村裏的王二麻子帶著幾個人大搖大擺地走了過來。這王二麻子,整天遊手好閑,就愛占人便宜,在村裏是出了名的刺頭。他穿著一件髒兮兮的褂子,敞著懷,露出黑乎乎的胸膛,嘴裏還叼著一根草棍,走路一搖三晃的。
“唐玄策,這水可不能你一家獨占啊,這是村裏的資源,得大家一起用。”王二麻子雙手叉著腰,眼睛瞪得溜圓,蠻不講理地吼道,那唾沫星子都快飛到我臉上了。
我一聽這話,心裏就來氣,皺著眉頭說:“這是在我家後院挖出來的,怎麽就成村裏的資源了?我還得先顧著我家的地呢。我這一家老小都指望著這點莊稼活命,你倒好,上來就要分一杯羹。”
王二麻子一聽,臉上的橫肉抖了抖,臉色一沉:“你小子別敬酒不吃吃罰酒,今天這水你要是不分給大家,以後有你好受的!我看你是想當這村裏的罪人吧!”
他身後的幾個人也跟著起哄,嘴裏罵罵咧咧的,什麽難聽的話都往外冒,眼看就要動手。這時,村裏的老支書聽到動靜,匆匆趕了過來,大聲嗬斥道:“都別吵了!這事兒得商量著來,不能亂來。咱都是一個村裏的,抬頭不見低頭見,有話好好說。”
老支書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商量水的分配問題。有人扯著嗓子喊:“按戶平均分,這樣最公平。每家都不容易,不能讓誰餓著。”有人著急地說:“應該先緊著莊稼快旱死的人家用,不然就來不及了。救急不救窮,這道理大家都懂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讓誰,聲音越來越大,吵得不可開交。
第四章:協議達成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老支書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說道:“大家都別吵了!我看這樣吧,先把水引到村裏的公共蓄水池,然後再根據各家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配。比如,家裏人口多的、莊稼受災嚴重的,就多分點。同時,為了保證水源的持續利用,大家要一起出力維護暗河和引水渠道。這是我們全村人的救命水,誰也不能偷懶耍滑,要是讓我發現有人不盡力,以後就別想用這水!”
我雖然心裏不太樂意,但也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我歎了口氣,無奈地說:“行吧,老支書,就按您說的辦。”
王二麻子卻跳了起來,反對道:“憑什麽讓我出力?我可沒那麽多閑工夫。我這腰不好,幹不了重活。”
老支書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嚴厲地說:“你要是不出力,以後就別想用這水!這是大家的事,你也別想當那隻光吃不幹活的老鼠。”
在老支書的壓力下,王二麻子撇了撇嘴,滿臉不情願地妥協了。大家達成了協議,開始一起動手修建蓄水池和完善引水渠道。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王二麻子總是偷懶耍滑。分配給他搬石頭的活兒,他就慢悠悠地晃悠過去,裝模作樣地搬幾塊小的,沒一會兒就喊累,然後找個陰涼地兒坐下,不是喝水就是抽煙,別人叫他,他還不耐煩地頂嘴:“催啥催?沒見我正歇著嗎?我這腰都快斷了,你們倒好,還把我當牲口使。”
第五章:意外發現
有一天,我在檢查引水渠道的時候,發現王二麻子負責的那段有一處明顯的鬆動,如果不及時修複,可能會導致漏水,甚至整個渠道坍塌。
“王二麻子,你過來看看,這是你幹的好事?”我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大聲把他叫過來。
王二麻子卻滿不在乎地走過來,瞅了一眼,不以為然地說:“不就是有點鬆動嘛,有啥大不了的,隨便弄弄就行了。這點小毛病,還能出啥大事?”
我一聽這話,火“噌”地一下就上來了,忍不住和他吵了起來:“你這是不負責任!這水要是沒了,大家都得遭殃!你咋就這麽自私呢?就想著自己偷懶,不管別人的死活。”
就在我們爭吵的時候,我不小心踢到了一塊石頭,石頭滾到旁邊的草叢裏,露出了一個洞口。我好奇地走過去查看,發現洞裏似乎有一些閃閃發光的東西。
“這是什麽?”我心裏想著,彎下腰,小心翼翼地伸手進去摸索,竟然掏出了一個古老的銅盒子。
王二麻子看到銅盒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像看到了什麽寶貝似的,湊過來,流著口水說:“玄策,這說不定是個寶貝,打開看看吧。說不定裏麵藏著金銀財寶呢,咱可就發大財了。”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慢慢地打開了盒子。裏麵是一本破舊的古書,書頁泛黃,上麵寫著一些奇怪的文字和圖案,我一個字也看不懂,那些文字像是蚯蚓在爬,彎彎曲曲的。
第六章:古書秘密
我把古書拿迴家,放在桌子上,仔細地研究起來。這書看起來年代久遠,紙張又薄又脆,摸起來沙沙作響,好像輕輕一碰就會碎掉。村裏有個老學究,平時就愛研究些古籍文字,我決定去找他看看。
我拿著古書,急匆匆地趕到老學究家。老學究戴著老花鏡,正坐在院子裏看書。我把來意說了,老學究接過古書,翻來覆去地看了半天,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玄策啊,這書看起來像是一本關於水利工程的古籍,上麵記載了一些古代治水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能弄明白,說不定對我們村子的水利建設有很大的幫助。這可真是個寶貝啊,你從哪兒找到的?”老學究抬起頭,透過老花鏡看著我,眼神裏透露出一絲驚喜和疑惑。
我聽後,心中一陣激動,雙手緊緊地握住古書,說:“真的嗎?那太好了!我是在挖暗河的時候,偶然發現的。”
迴到家,我更加用心地鑽研古書,還找來了村裏幾個識字的年輕人幫忙解讀。我們圍坐在桌子旁,一個字一個字地琢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討論半天。有的說這個字像是“水”字的古體,有的說那個圖案像是某種水利工具。經過幾天的努力,我們終於弄明白了一些關鍵的內容。原來,古書上記載了一種巧妙的分水方法,可以讓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同時還提到了如何加固和維護水利設施,防止漏水和坍塌。
我迫不及待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村裏的人,大家聽了,都很高興,紛紛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說:“這可真是太好了!”“玄策,你又立了一功!”
第七章:改進工程
在改進工程的過程中,大家齊心協力,嚴格按照古書上的方法操作。我們重新調整了引水渠道的坡度和走向,幾個人拿著水準儀和繩子,小心翼翼地測量著。
“這邊再低點,對,好,就這個角度。”我拿著水準儀,眼睛緊緊地盯著水泡,指揮著大家調整。
對蓄水池進行了加固,有的在攪拌水泥,有的在搬運石頭,大家忙得熱火朝天。
“大家加把勁,爭取早點完工,讓水更好地流到田裏去。”老支書在一旁給大家鼓勁。
還在暗河的出口處設置了一個簡易的過濾裝置,用鐵絲網和紗布做成,防止雜物堵塞河道。
王二麻子這次也不敢偷懶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了古書的重要性,如果工程出了問題,他可擔不起這個責任。他拿著工具,跟在大家後麵,有一下沒一下地幹著,雖然還是不太情願,但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地偷懶了。
經過幾天的努力,改進工程終於完成了。當我們打開暗河的水閘,清澈的水流沿著新的渠道緩緩流向各家的田地,看著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每一塊土地上,村民們歡唿雀躍。
“玄策,這次可多虧了你啊!”
“是啊,要不是你挖出暗河,又找到這本古書,我們這莊稼可就真的沒救了。”
聽到大家的讚揚,我心裏暖暖的,但我知道,這隻是暫時解決了問題,未來還可能會有新的挑戰。
第八章:新的危機
果然,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出現了。由於用水量的增加,暗河的水位開始下降,水流也變得越來越小。大家又開始擔心起來,紛紛找到我,臉上滿是焦慮。
“玄策,這可咋辦啊?水越來越少了,莊稼又要遭殃了。”
我也很著急,趕緊跑迴家,再次仔細研究古書,希望能找到解決辦法。經過一番查找,我發現古書上提到了一種尋找水源源頭的方法,通過觀察地勢和水流的走向,可以大致確定暗河的源頭位置,如果能找到源頭,也許可以增加水量。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村裏的幾個年輕人,大家一聽,都很興奮,紛紛表示願意一起去尋找暗河的源頭。我們準備了一些幹糧和水,沿著暗河的水流方向,一路往山上走去。山路崎嶇難行,腳下的石頭又滑又陡,我們走得小心翼翼。
“大家小心點,這路不好走,別摔著了。”我在前麵提醒著大家。
走了很久,大家都累得氣喘籲籲,又累又餓,但誰也沒有放棄。
終於,在一個山穀裏,我們發現了一處泉眼,泉水汩汩地往外冒,周圍的土地也十分濕潤,長滿了青苔和野草。
“這會不會就是暗河的源頭?”我興奮地跑過去,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著泉眼。
大家圍過來,眼睛裏閃著光,高興地說:“看起來很像,我們趕緊迴去告訴大家吧。”
第九章:水源之爭
當我們迴到村子,把找到暗河源頭的消息告訴大家時,村民們都很高興,臉上洋溢著希望的笑容。然而,還沒等我們高興太久,鄰村的人聽說了這件事,找上門來。
鄰村的村長帶著幾個村民,氣勢洶洶地走過來,一進村子就大聲嚷嚷:“這泉眼在我們村的地盤上,你們不能隨便用這水。”
我們村的人也不甘示弱,紛紛圍過來,和他們對峙著。
“這水是從我們村的暗河流過來的,怎麽就成你們的了?”
“就是,你們別想獨占這水源!”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眼看就要發生衝突。我趕緊站出來,大聲說:“大家都別吵了,這水是老天爺給我們大家的,我們應該一起商量著怎麽合理利用,而不是在這裏爭吵。我們都是附近的村子,抬頭不見低頭見,鬧僵了對誰都不好。”
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我們最終達成了一個協議:兩個村共同開發和利用這個泉眼,一起修建一條更大的引水渠道,將水引到兩個村的農田裏。同時,成立一個聯合管理小組,負責水源的分配和水利設施的維護。
雖然過程很曲折,但看到兩個村的人能夠坐下來合作,我感到很欣慰。大家握手言和,開始一起籌備新的引水工程。
在兩個村的共同努力下,新的引水工程很快就完成了。充足的水源讓莊稼茁壯成長,綠油油的一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活力。這一年,我們迎來了大豐收。
村裏的糧倉堆滿了糧食,金黃的稻穀、飽滿的玉米,堆得像小山一樣。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孩子們在穀堆旁嬉笑玩耍,大人們則忙著收割、晾曬,每個人的眼睛裏都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今年真是多虧了玄策啊,要不是他,我們哪有這麽好的收成。”
“是啊,玄策是我們村的大功臣!”
我在這 80 年代的小村莊裏苦苦掙紮著。今年這天兒,簡直像被下了詛咒,幹旱得邪乎。太陽好似一個大火球,明晃晃地掛在天空,毫不留情地烤著大地,那地麵被曬得直冒煙,村裏的土地幹得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就跟那烏龜殼上的紋路似的,橫七豎八,瞅著就讓人心焦。村裏人種的莊稼,全都無精打采地趴在地裏,葉子枯黃卷曲,蔫了吧唧的,眼瞅著就要絕收。
“這可咋整啊?老天爺是要斷咱的活路!”村裏的張大爺蹲在田邊,雙手使勁地揪著自己的頭發,眼睛死死地盯著那片快幹死的莊稼,嘴裏不停地嘟囔著,滿臉的皺紋像是更深了,眼神裏透著絕望。
我家也沒好到哪兒去,一家老小都眼巴巴地指望著那幾畝薄田過活。看著地裏的莊稼一天不如一天,我心裏像著了火似的,急得在院子裏不停地踱步,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滿腦子都在想怎麽才能救救這些莊稼。突然,我注意到後院的一塊地麵有些不一樣,那地兒的土看起來比周圍的濕潤些,顏色也深一些,像是被什麽滋潤過。
“會不會下麵有啥東西呢?”我心裏犯起了嘀咕,瞅了瞅四周,順手操起鋤頭,決定挖開看看。剛開始挖的時候,土硬邦邦的,每一鋤頭下去,震得我手臂發麻,虎口都快裂開了。爹從外麵迴來,剛進院子,看到我在挖後院,立馬瞪大了眼睛,臉上的皺紋都聚到了一塊兒,像是一條條蚯蚓在爬,大聲嗬斥道:“玄策,你這是幹啥呢?瞎折騰啥!”
我停下手裏的動作,喘著粗氣,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那汗水和著泥土,把臉都弄髒了。我連忙解釋:“爹,我看這下麵好像有東西,說不定能找到水呢。”
爹皺著眉頭,滿臉的不相信,冷笑一聲:“你這孩子,別淨瞎想,趕緊停下,可別白費這力氣。咱家祖祖輩輩都在這地裏刨食,啥時候見過這下麵能挖出東西來?”
我瞅了瞅爹,又看了看那片幹裂的土地,咬了咬牙,還是繼續挖著。爹見勸不住我,氣得直跺腳,嘴裏念叨著:“這孩子,咋就不聽話呢!”一甩袖子,氣唿唿地進屋了。
第二章:暗河初現
我挖了好幾個小時,累得渾身是汗,胳膊酸痛得都快抬不起來了,手上也磨出了好幾個水泡,一握鋤頭就鑽心地疼。就在我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突然,鋤頭碰到了一個硬物,“哐當”一聲,震得我虎口發麻,手臂都差點沒握住鋤頭。我精神一振,也顧不上疼了,趕緊用手扒開周圍的土,發現是一塊石板。
“這下麵難道有啥秘密?”我心跳得厲害,像是有隻小兔子在裏麵蹦躂,聲音大得我自己都能聽見。我小心翼翼地把石板撬開,刹那間,一股清泉“咕嘟咕嘟”地湧了出來,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那清澈的水流就像一條靈動的銀蛇。我激動得大喊:“有水了!有水了!”
聽到我的喊聲,爹和家裏人都急匆匆地跑了出來。爹眼睛瞪得像銅鈴,死死地盯著那不斷湧出的泉水,嘴巴張得老大,都能塞進一個拳頭了,滿臉的不可思議:“這……這是咋迴事?”
我興奮得臉都紅了,一邊跳一邊說:“爹,我們挖到暗河了!這下莊稼有救了!”
村裏的人很快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不一會兒,就紛紛圍到我家後院。有人滿臉羨慕地說:“玄策這孩子,真是有福氣啊!這都能挖到水。”可也有人撇著嘴,懷疑地看著我:“這水能一直流下去?我看啊,別是曇花一現吧。這地兒以前可從來沒聽說過有暗河。”
不管別人咋說,我決定先把水引到田裏去。我和爹找來了一些竹管,開始動手鋪設簡易的引水渠道。
第三章:引水風波
就在我們忙著引水的時候,村裏的王二麻子帶著幾個人大搖大擺地走了過來。這王二麻子,整天遊手好閑,就愛占人便宜,在村裏是出了名的刺頭。他穿著一件髒兮兮的褂子,敞著懷,露出黑乎乎的胸膛,嘴裏還叼著一根草棍,走路一搖三晃的。
“唐玄策,這水可不能你一家獨占啊,這是村裏的資源,得大家一起用。”王二麻子雙手叉著腰,眼睛瞪得溜圓,蠻不講理地吼道,那唾沫星子都快飛到我臉上了。
我一聽這話,心裏就來氣,皺著眉頭說:“這是在我家後院挖出來的,怎麽就成村裏的資源了?我還得先顧著我家的地呢。我這一家老小都指望著這點莊稼活命,你倒好,上來就要分一杯羹。”
王二麻子一聽,臉上的橫肉抖了抖,臉色一沉:“你小子別敬酒不吃吃罰酒,今天這水你要是不分給大家,以後有你好受的!我看你是想當這村裏的罪人吧!”
他身後的幾個人也跟著起哄,嘴裏罵罵咧咧的,什麽難聽的話都往外冒,眼看就要動手。這時,村裏的老支書聽到動靜,匆匆趕了過來,大聲嗬斥道:“都別吵了!這事兒得商量著來,不能亂來。咱都是一個村裏的,抬頭不見低頭見,有話好好說。”
老支書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商量水的分配問題。有人扯著嗓子喊:“按戶平均分,這樣最公平。每家都不容易,不能讓誰餓著。”有人著急地說:“應該先緊著莊稼快旱死的人家用,不然就來不及了。救急不救窮,這道理大家都懂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讓誰,聲音越來越大,吵得不可開交。
第四章:協議達成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老支書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說道:“大家都別吵了!我看這樣吧,先把水引到村裏的公共蓄水池,然後再根據各家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配。比如,家裏人口多的、莊稼受災嚴重的,就多分點。同時,為了保證水源的持續利用,大家要一起出力維護暗河和引水渠道。這是我們全村人的救命水,誰也不能偷懶耍滑,要是讓我發現有人不盡力,以後就別想用這水!”
我雖然心裏不太樂意,但也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我歎了口氣,無奈地說:“行吧,老支書,就按您說的辦。”
王二麻子卻跳了起來,反對道:“憑什麽讓我出力?我可沒那麽多閑工夫。我這腰不好,幹不了重活。”
老支書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嚴厲地說:“你要是不出力,以後就別想用這水!這是大家的事,你也別想當那隻光吃不幹活的老鼠。”
在老支書的壓力下,王二麻子撇了撇嘴,滿臉不情願地妥協了。大家達成了協議,開始一起動手修建蓄水池和完善引水渠道。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王二麻子總是偷懶耍滑。分配給他搬石頭的活兒,他就慢悠悠地晃悠過去,裝模作樣地搬幾塊小的,沒一會兒就喊累,然後找個陰涼地兒坐下,不是喝水就是抽煙,別人叫他,他還不耐煩地頂嘴:“催啥催?沒見我正歇著嗎?我這腰都快斷了,你們倒好,還把我當牲口使。”
第五章:意外發現
有一天,我在檢查引水渠道的時候,發現王二麻子負責的那段有一處明顯的鬆動,如果不及時修複,可能會導致漏水,甚至整個渠道坍塌。
“王二麻子,你過來看看,這是你幹的好事?”我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大聲把他叫過來。
王二麻子卻滿不在乎地走過來,瞅了一眼,不以為然地說:“不就是有點鬆動嘛,有啥大不了的,隨便弄弄就行了。這點小毛病,還能出啥大事?”
我一聽這話,火“噌”地一下就上來了,忍不住和他吵了起來:“你這是不負責任!這水要是沒了,大家都得遭殃!你咋就這麽自私呢?就想著自己偷懶,不管別人的死活。”
就在我們爭吵的時候,我不小心踢到了一塊石頭,石頭滾到旁邊的草叢裏,露出了一個洞口。我好奇地走過去查看,發現洞裏似乎有一些閃閃發光的東西。
“這是什麽?”我心裏想著,彎下腰,小心翼翼地伸手進去摸索,竟然掏出了一個古老的銅盒子。
王二麻子看到銅盒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像看到了什麽寶貝似的,湊過來,流著口水說:“玄策,這說不定是個寶貝,打開看看吧。說不定裏麵藏著金銀財寶呢,咱可就發大財了。”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慢慢地打開了盒子。裏麵是一本破舊的古書,書頁泛黃,上麵寫著一些奇怪的文字和圖案,我一個字也看不懂,那些文字像是蚯蚓在爬,彎彎曲曲的。
第六章:古書秘密
我把古書拿迴家,放在桌子上,仔細地研究起來。這書看起來年代久遠,紙張又薄又脆,摸起來沙沙作響,好像輕輕一碰就會碎掉。村裏有個老學究,平時就愛研究些古籍文字,我決定去找他看看。
我拿著古書,急匆匆地趕到老學究家。老學究戴著老花鏡,正坐在院子裏看書。我把來意說了,老學究接過古書,翻來覆去地看了半天,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玄策啊,這書看起來像是一本關於水利工程的古籍,上麵記載了一些古代治水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能弄明白,說不定對我們村子的水利建設有很大的幫助。這可真是個寶貝啊,你從哪兒找到的?”老學究抬起頭,透過老花鏡看著我,眼神裏透露出一絲驚喜和疑惑。
我聽後,心中一陣激動,雙手緊緊地握住古書,說:“真的嗎?那太好了!我是在挖暗河的時候,偶然發現的。”
迴到家,我更加用心地鑽研古書,還找來了村裏幾個識字的年輕人幫忙解讀。我們圍坐在桌子旁,一個字一個字地琢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討論半天。有的說這個字像是“水”字的古體,有的說那個圖案像是某種水利工具。經過幾天的努力,我們終於弄明白了一些關鍵的內容。原來,古書上記載了一種巧妙的分水方法,可以讓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同時還提到了如何加固和維護水利設施,防止漏水和坍塌。
我迫不及待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村裏的人,大家聽了,都很高興,紛紛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說:“這可真是太好了!”“玄策,你又立了一功!”
第七章:改進工程
在改進工程的過程中,大家齊心協力,嚴格按照古書上的方法操作。我們重新調整了引水渠道的坡度和走向,幾個人拿著水準儀和繩子,小心翼翼地測量著。
“這邊再低點,對,好,就這個角度。”我拿著水準儀,眼睛緊緊地盯著水泡,指揮著大家調整。
對蓄水池進行了加固,有的在攪拌水泥,有的在搬運石頭,大家忙得熱火朝天。
“大家加把勁,爭取早點完工,讓水更好地流到田裏去。”老支書在一旁給大家鼓勁。
還在暗河的出口處設置了一個簡易的過濾裝置,用鐵絲網和紗布做成,防止雜物堵塞河道。
王二麻子這次也不敢偷懶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了古書的重要性,如果工程出了問題,他可擔不起這個責任。他拿著工具,跟在大家後麵,有一下沒一下地幹著,雖然還是不太情願,但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明目張膽地偷懶了。
經過幾天的努力,改進工程終於完成了。當我們打開暗河的水閘,清澈的水流沿著新的渠道緩緩流向各家的田地,看著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每一塊土地上,村民們歡唿雀躍。
“玄策,這次可多虧了你啊!”
“是啊,要不是你挖出暗河,又找到這本古書,我們這莊稼可就真的沒救了。”
聽到大家的讚揚,我心裏暖暖的,但我知道,這隻是暫時解決了問題,未來還可能會有新的挑戰。
第八章:新的危機
果然,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出現了。由於用水量的增加,暗河的水位開始下降,水流也變得越來越小。大家又開始擔心起來,紛紛找到我,臉上滿是焦慮。
“玄策,這可咋辦啊?水越來越少了,莊稼又要遭殃了。”
我也很著急,趕緊跑迴家,再次仔細研究古書,希望能找到解決辦法。經過一番查找,我發現古書上提到了一種尋找水源源頭的方法,通過觀察地勢和水流的走向,可以大致確定暗河的源頭位置,如果能找到源頭,也許可以增加水量。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村裏的幾個年輕人,大家一聽,都很興奮,紛紛表示願意一起去尋找暗河的源頭。我們準備了一些幹糧和水,沿著暗河的水流方向,一路往山上走去。山路崎嶇難行,腳下的石頭又滑又陡,我們走得小心翼翼。
“大家小心點,這路不好走,別摔著了。”我在前麵提醒著大家。
走了很久,大家都累得氣喘籲籲,又累又餓,但誰也沒有放棄。
終於,在一個山穀裏,我們發現了一處泉眼,泉水汩汩地往外冒,周圍的土地也十分濕潤,長滿了青苔和野草。
“這會不會就是暗河的源頭?”我興奮地跑過去,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著泉眼。
大家圍過來,眼睛裏閃著光,高興地說:“看起來很像,我們趕緊迴去告訴大家吧。”
第九章:水源之爭
當我們迴到村子,把找到暗河源頭的消息告訴大家時,村民們都很高興,臉上洋溢著希望的笑容。然而,還沒等我們高興太久,鄰村的人聽說了這件事,找上門來。
鄰村的村長帶著幾個村民,氣勢洶洶地走過來,一進村子就大聲嚷嚷:“這泉眼在我們村的地盤上,你們不能隨便用這水。”
我們村的人也不甘示弱,紛紛圍過來,和他們對峙著。
“這水是從我們村的暗河流過來的,怎麽就成你們的了?”
“就是,你們別想獨占這水源!”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眼看就要發生衝突。我趕緊站出來,大聲說:“大家都別吵了,這水是老天爺給我們大家的,我們應該一起商量著怎麽合理利用,而不是在這裏爭吵。我們都是附近的村子,抬頭不見低頭見,鬧僵了對誰都不好。”
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我們最終達成了一個協議:兩個村共同開發和利用這個泉眼,一起修建一條更大的引水渠道,將水引到兩個村的農田裏。同時,成立一個聯合管理小組,負責水源的分配和水利設施的維護。
雖然過程很曲折,但看到兩個村的人能夠坐下來合作,我感到很欣慰。大家握手言和,開始一起籌備新的引水工程。
在兩個村的共同努力下,新的引水工程很快就完成了。充足的水源讓莊稼茁壯成長,綠油油的一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活力。這一年,我們迎來了大豐收。
村裏的糧倉堆滿了糧食,金黃的稻穀、飽滿的玉米,堆得像小山一樣。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孩子們在穀堆旁嬉笑玩耍,大人們則忙著收割、晾曬,每個人的眼睛裏都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今年真是多虧了玄策啊,要不是他,我們哪有這麽好的收成。”
“是啊,玄策是我們村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