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府試考生已在轅門前等待許久,再好的心性修養,到了這時候也難免會產生波瀾,作為府試開始的信號,那一句卯時已到在眾人耳中如同春雷,讓靜立良久的考生開始動作起來。
不同於縣試時的忐忑擔憂,這迴三斤對李不琢揮揮手,篤定道:“等你好消息啊。”
李不琢點點頭,手持聖院祭酒前夕府學監發下的考試憑證,進入考場,他是六百三十一位。
過大門,便受府兵搜檢,縣試曾見過的訛獸,這時候又再度出現,盤問考生,搜檢過後,李不琢便進入了府試考場,打量著四周,見到其中布置除去威嚴浩大更勝於縣試考場,卻沒什麽顯見的不同。
不由心中揣摩著,府試中實修、心性、學問三項都要考到,又對具體考核過程秘而不宣,想必是考試的法子一旦被考生知道後,有所準備,就起不到考核的效果。
此時有府兵在一旁接引,李不琢隨人流往考場後方走去,前方又是一座寬有十丈,三開門的龐大門樓,門樓上一溜燈籠十分輝煌,中央兩根蟠龍柱上龍頭伸出,於半空相銜,各咬著一枚徑長三尺的大銅環,懸起一口色澤斑駁的古鍾,鍾身上鏨刻“照心”二字。
這時候,便有兩名力士在門樓下,拉動繩索,帶起撞子。
咚——咚——
鍾鳴聲響起,傳徹數裏。
振聾發聵!
那鍾聲仿佛正好踩著心跳的拍子,震得李不琢心神一晃,隻覺鍾聲雖在耳畔,但又仿佛突然變得很遙遠。
“怎麽還不走?”
後麵人的催促讓李不琢一下迴過神來,再度向前走去。
隻是他心中若有所失,仿佛忘記了什麽。
走入考場,隻見數千考座排列在一片廣場中,寫有編號的燈牌、巡兵都井然有序,那廣場東麵高台上,本次主考孫青臣身著玄鳥官服,一臉和氣用目光迎接一眾考生入場。
與縣試考生自主選擇座位不同,府試坐席是對號入座,李不琢的六百三十一號考座在考場居中的位置,其中布置簡單,唯一桌一椅,還有官家發配的筆墨紙硯。這號座有屋頂,有窗簾,條件比縣試好了不止半分,但沒有拉撒的馬桶,畢竟在場來參加府試,最差的都幾乎是坐照境的煉氣士了,憑著一口內炁,堅持兩三日不吃不喝完全沒問題。
李不琢在號座中靜待發卷,那鍾聲卻仿佛仍在耳畔,讓他有些心煩意亂起來,磨墨連寫了兩個靜字也無濟於事,拍了拍臉頰,納悶自語:“奇怪,難道所謂的心性考驗,就是靠一口鍾來擾人心智?”
深吸一口氣,李不琢默誦了幾句經文,閉目養神一陣,漸漸那鍾聲便消失在耳邊。
“我的神魂凝練成劍道種子,這等考驗還影響不了我的心神。“
再睜開眼時,李不琢目中露出胸有成竹的神色,便聽得發卷的考官的腳步聲接近。
待卷子發下,李不琢整理桌麵,打開題卷,一眼掃過。
前半部分考的是修持題,有“三屍夜遁,竊精氣神三藏,如何消滅”之類的問題,頗為繁雜,有二百三十三道。
再往後,便羅列著四道題,分別為:聖學傳心、去奢崇儉、練兵講武、弼教明刑。
卷上寫著,可從這四道題中選出一道論述,也可以同時論述兩道題,三道題,甚至同時論述四道題。
這四道題涵蓋甚廣,不同學派的人都可以從中選擇擅長的題來作文章,但學問涉獵越廣的,可供發揮的空間自然更大。
“原來考實修,並非真的要展露之身修為,還是以答題來考?這也不錯,單純以修為境界論斷,要考慮到天賦根骨等諸多因素,也難以分出高下來。若以鬥法分勝負,對那些沉心修行而從未與人交手的人也太不公平。”
李不琢想了想,提筆就開始答修持題,以他對小周天生息法的修持經驗,加上推演奇經時,夢中經曆的諸多走火入魔的經驗,迴答起大部分題都是得心應手。
碰上稍有拿捏不準的,索性調運內炁嚐試,在劍道種子輔助推演之下,也迎刃而解。
答出一百二十題時,李不琢愈發自信,雖然表情不驕不躁,卻存心要將二百三十三道題盡數答對!
這時,耳邊卻又隱約響起鍾聲。
咚——咚——
李不琢氣息一滯,胸口十分憋悶,手臂不經意一動,便碰落了硯台。
好在眼疾手快,沒汙了卷麵,不然雖能找巡視的考官再拿一份新卷,卻平白浪費許多時間。uu看書 .uukanhu
隻是,擦去手上墨跡,盯著被染黑的袖口,李不琢皺眉的同時,轉頭向進考場的方向望去,心中又止不住有些煩躁,氣血翻騰。
“這鍾聲……”
李不琢壓下翻騰的氣血,深吸一口氣,自語道:“看來這就是考驗心性,也兼考驗實修的鍾聲了,其他人想必也會受到影響。”
略微定神,李不琢繼續答題,但懸筆之時,手卻一僵,發現接下來的題問的是“頂氣不貫,陽虛陰實,如何解決”,這問題對他來說輕而易舉就能答出,但此刻,腦子卻一片混沌,半分都想不起來了。
“怎麽會……”李不琢用拇指重重壓住額角,眉頭緊擰,這情況實在出乎他的意料。那鍾聲的影響,除了讓他心煩意亂,氣血翻騰,難道還會讓他記不起怎麽答題?
何其荒唐,這樣一來,府試哪是舉賢納才,分明是故意刁難考生。
但時間由不得李不琢多想,便直接略過此題,答下一題,緊接著,卻又眉頭微皺,腦子仍是一片混沌,隻能搜刮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記憶。
下一題,再下一題……看到最後一題,李不琢發現這些修持考題,他一題都答不出來了。
“切不可慌張,我受到影響,其他人也一定不能幸免,府試取前三十五人,我不需要全部答對,隻要能勝過其他人就好。”
李不琢提筆蘸墨,直接把目光投向最後那四道題,從一開始他便已在腦海裏梳理思緒,為作文章做準備,腦中已大致理清文脈,隻待填充枝葉,引經據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風雲小說閱讀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不同於縣試時的忐忑擔憂,這迴三斤對李不琢揮揮手,篤定道:“等你好消息啊。”
李不琢點點頭,手持聖院祭酒前夕府學監發下的考試憑證,進入考場,他是六百三十一位。
過大門,便受府兵搜檢,縣試曾見過的訛獸,這時候又再度出現,盤問考生,搜檢過後,李不琢便進入了府試考場,打量著四周,見到其中布置除去威嚴浩大更勝於縣試考場,卻沒什麽顯見的不同。
不由心中揣摩著,府試中實修、心性、學問三項都要考到,又對具體考核過程秘而不宣,想必是考試的法子一旦被考生知道後,有所準備,就起不到考核的效果。
此時有府兵在一旁接引,李不琢隨人流往考場後方走去,前方又是一座寬有十丈,三開門的龐大門樓,門樓上一溜燈籠十分輝煌,中央兩根蟠龍柱上龍頭伸出,於半空相銜,各咬著一枚徑長三尺的大銅環,懸起一口色澤斑駁的古鍾,鍾身上鏨刻“照心”二字。
這時候,便有兩名力士在門樓下,拉動繩索,帶起撞子。
咚——咚——
鍾鳴聲響起,傳徹數裏。
振聾發聵!
那鍾聲仿佛正好踩著心跳的拍子,震得李不琢心神一晃,隻覺鍾聲雖在耳畔,但又仿佛突然變得很遙遠。
“怎麽還不走?”
後麵人的催促讓李不琢一下迴過神來,再度向前走去。
隻是他心中若有所失,仿佛忘記了什麽。
走入考場,隻見數千考座排列在一片廣場中,寫有編號的燈牌、巡兵都井然有序,那廣場東麵高台上,本次主考孫青臣身著玄鳥官服,一臉和氣用目光迎接一眾考生入場。
與縣試考生自主選擇座位不同,府試坐席是對號入座,李不琢的六百三十一號考座在考場居中的位置,其中布置簡單,唯一桌一椅,還有官家發配的筆墨紙硯。這號座有屋頂,有窗簾,條件比縣試好了不止半分,但沒有拉撒的馬桶,畢竟在場來參加府試,最差的都幾乎是坐照境的煉氣士了,憑著一口內炁,堅持兩三日不吃不喝完全沒問題。
李不琢在號座中靜待發卷,那鍾聲卻仿佛仍在耳畔,讓他有些心煩意亂起來,磨墨連寫了兩個靜字也無濟於事,拍了拍臉頰,納悶自語:“奇怪,難道所謂的心性考驗,就是靠一口鍾來擾人心智?”
深吸一口氣,李不琢默誦了幾句經文,閉目養神一陣,漸漸那鍾聲便消失在耳邊。
“我的神魂凝練成劍道種子,這等考驗還影響不了我的心神。“
再睜開眼時,李不琢目中露出胸有成竹的神色,便聽得發卷的考官的腳步聲接近。
待卷子發下,李不琢整理桌麵,打開題卷,一眼掃過。
前半部分考的是修持題,有“三屍夜遁,竊精氣神三藏,如何消滅”之類的問題,頗為繁雜,有二百三十三道。
再往後,便羅列著四道題,分別為:聖學傳心、去奢崇儉、練兵講武、弼教明刑。
卷上寫著,可從這四道題中選出一道論述,也可以同時論述兩道題,三道題,甚至同時論述四道題。
這四道題涵蓋甚廣,不同學派的人都可以從中選擇擅長的題來作文章,但學問涉獵越廣的,可供發揮的空間自然更大。
“原來考實修,並非真的要展露之身修為,還是以答題來考?這也不錯,單純以修為境界論斷,要考慮到天賦根骨等諸多因素,也難以分出高下來。若以鬥法分勝負,對那些沉心修行而從未與人交手的人也太不公平。”
李不琢想了想,提筆就開始答修持題,以他對小周天生息法的修持經驗,加上推演奇經時,夢中經曆的諸多走火入魔的經驗,迴答起大部分題都是得心應手。
碰上稍有拿捏不準的,索性調運內炁嚐試,在劍道種子輔助推演之下,也迎刃而解。
答出一百二十題時,李不琢愈發自信,雖然表情不驕不躁,卻存心要將二百三十三道題盡數答對!
這時,耳邊卻又隱約響起鍾聲。
咚——咚——
李不琢氣息一滯,胸口十分憋悶,手臂不經意一動,便碰落了硯台。
好在眼疾手快,沒汙了卷麵,不然雖能找巡視的考官再拿一份新卷,卻平白浪費許多時間。uu看書 .uukanhu
隻是,擦去手上墨跡,盯著被染黑的袖口,李不琢皺眉的同時,轉頭向進考場的方向望去,心中又止不住有些煩躁,氣血翻騰。
“這鍾聲……”
李不琢壓下翻騰的氣血,深吸一口氣,自語道:“看來這就是考驗心性,也兼考驗實修的鍾聲了,其他人想必也會受到影響。”
略微定神,李不琢繼續答題,但懸筆之時,手卻一僵,發現接下來的題問的是“頂氣不貫,陽虛陰實,如何解決”,這問題對他來說輕而易舉就能答出,但此刻,腦子卻一片混沌,半分都想不起來了。
“怎麽會……”李不琢用拇指重重壓住額角,眉頭緊擰,這情況實在出乎他的意料。那鍾聲的影響,除了讓他心煩意亂,氣血翻騰,難道還會讓他記不起怎麽答題?
何其荒唐,這樣一來,府試哪是舉賢納才,分明是故意刁難考生。
但時間由不得李不琢多想,便直接略過此題,答下一題,緊接著,卻又眉頭微皺,腦子仍是一片混沌,隻能搜刮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記憶。
下一題,再下一題……看到最後一題,李不琢發現這些修持考題,他一題都答不出來了。
“切不可慌張,我受到影響,其他人也一定不能幸免,府試取前三十五人,我不需要全部答對,隻要能勝過其他人就好。”
李不琢提筆蘸墨,直接把目光投向最後那四道題,從一開始他便已在腦海裏梳理思緒,為作文章做準備,腦中已大致理清文脈,隻待填充枝葉,引經據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風雲小說閱讀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