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那一場秋雨 上
夫君請自重,公主上門搶親了 作者:堵上西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曉峰覺得就像是在做夢。
這個曾經在銀鉤賭坊輸了不少銀子的家夥,現在他竟然說要建一支軍隊,還能讓他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將軍……
名垂青史他連想都不敢想,不過大將軍嘛,這倒是可以的。
隻是,這廝在詩詞文章上的造詣有三層樓那麽高,做生意也算得上是個天才,難道對軍隊的訓練之法他還懂?
是夜。
秋雨敲窗。
何曉峰雙臂環抱就靠在白少秋身側的牆上,就這麽看著白少秋坐在桌前奮筆疾書——
白少秋晚上經常這樣做。
在何曉峰看來,這就是白少秋的勤勉了。
他不知道白少秋在寫什麽,但既然是寫,那肯定又是讀書人的那些事。
所以,白少秋那荒誕的十餘年的夜裏他也是這樣度過的?
當如此!
不然,天下哪裏來的不學而開悟便能有八鬥之才的人。
他不知道的是,白少秋真的在寫一本軍事訓練手冊!
對這玩意兒比對石頭記更熟。
所以他寫的很快,偶爾會有停頓,便是在思索前世的那一套如何與當下的情況結合起來。
前世有前世之長,比如那些配備的高科技的武器還有科學的訓練方式。
但今世亦有今世之長,比如……輕功!
有了輕功這個東西,前世的降落傘就可以放棄。
攀岩繩、勾爪什麽的也可以放棄。
在訓練的方式上,體能在內力麵前就是個屁!
所以體能訓練也不需要,最重要的是紀律還有特種作戰的戰術動作、戰術語言,以及戰鬥技巧等等。
至於這支隊伍的武器裝備,白少秋已經想好了。
有王三錘這廝在,這支隊伍的武器當用最好的材料來鍛造,他們的甲胄……全部裝備蟬翼甲這不現實,因為限製蟬翼甲量產的是用牛筋對那數千計的甲片的編織。
王三錘說自己身上的這一件,用了他妻子足足二十天的時間!
而這編織的技術,王三錘說當今天下隻有他和他妻子才會。
這是王三錘的獨門秘術,是要傳給他兒子的,白少秋沒打算讓王三錘發揚奉獻精神將這技術交出來。
所以,這支特種部隊的甲胄就用……鎖子甲!
就這樣想著寫著畫著,不知不覺,窗外一聲雞。
尚未完善,白少秋沒有給何曉峰。
白少秋寫寫畫畫一宿,何曉峰看了一宿。
白少秋起身時候麵色微微有些倦怠,何曉峰眼皮子在打架。
在開化城的這一夜依舊沒有發生意外的事情,一大早,所有人在這同福客棧用了早飯便又出發了。
秋雨依舊淅淅瀝瀝。
街巷兩旁的槐樹樹葉已泛黃,有秋風忽來,便有幾片枯黃的樹葉如蝴蝶一般的飛落了下來。
車隊就走在這街巷裏。
就在許多人的注視下,在那位縣令安排的捕快的護送下出了開化成,繼續向北。
何曉峰坐著打盹,白少秋坐著打坐。
又是一天枯燥的行程,不過對於白少秋而言這也算不得什麽。
他希望能在入京都之前將這該死的內力練出那麽一絲來!
老餘說,隻要丹田裏有了第一絲內力,這便踏入了武道的第一道門檻。
尤其是他修煉的還是無上道院的《無上練氣訣》!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有了第一絲內力,你的內力將生生不息!
但途中魏公公卻還是說了。
“你要練出內力著實有些難度,內力這個東西它並不是誰練都能練出來的。”
“內力這個東西,它也需要天賦!”
這話有道理,不然漫天都是人在飛。
魏公公又說天下武者分三種。
一種是得一法訣,觀之即入道!
這種人就是武道天賦極高的人,這樣的人若是再勤奮一些,他們的成就至少在二品上。
第二種人是熟讀法訣,勤學苦練,耗時數年甚至數十年終於在丹田中練出了些許內力……這屬於愚鈍,但終究還是練了出來。
這種人在武道上的造詣絕不會高,能破三品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江湖中最多的武者就屬於這種人。
這便是大家所公認的練武要趁早的原因——
一個人從三歲孩童時候就開始練氣,他花十年入武道也才十三歲。
可你白少秋十八歲了才開始練……這話魏公公沒說,但白少秋懂。
魏公公那時看著他的眼裏有些許憐憫,因為他並沒有觀之入道,他隻是依靠著勤奮。
關鍵是這東西勤奮之後不一定就能有收獲。
用魏公公的說法是……練氣者十,練成者一!
就像讀書一樣。
天下讀書人巨,可文淵閣高四層,三百年了,三層樓上隻有畫像六張。
第四層……一個沒有!
在魏公公看來,白少秋這時候花如此之多的時間練武,這實在不是個明智之舉。
倘若他將這練氣的時間花在讀書著書上,他的畫像一定是能入三層樓的。
指不定還有可能在四層樓上傲視天下大儒!
為什麽就非得逮著練武不放呢?
就像為什麽他依舊沒有明確表態說願意成為九公主的駙馬一樣。
所以……在魏公公的眼裏,這小子有點倔強。
不,
是很倔強!
白少秋覺得自己這倒不是倔強。
其實這僅僅是他心裏最大的念想罷了。
飛,比在四層樓上呆著好。
哪怕隻能飛丈許高,這在白少秋看來,也比入那四層樓更能讓他心情愉悅。
魏公公沒有說第三種又是個什麽情況,白少秋也沒去問,因為他明白自己在練氣這個領域裏,屬於典型的愚笨型。
他依舊堅持。
因為練這玩意兒也是有好處的。
比如,打坐練氣的時候與熟睡無異,打坐完畢醒來時候他的精力會更加充沛。
權當養神吧。
就這麽坐著,走著,又到黃昏。
秋雨依舊。
前方有一驛站,它叫鳳嶺下驛。
它在鳳嶺山脈之下。
明日就要開始穿越這鳳嶺山了。
鳳嶺山的那邊就是鳳嶺關。
入了鳳嶺關,距離京都長安就隻剩下三日車程了。
但穿越這鳳嶺山就需要足足五天!
下了馬車,站在蕭瑟的秋雨中,白少秋望向了遠處如黛的鳳嶺山。
東方潯已向他走來。
站在了他的身旁。
拱手一禮——
這是東方潯第一次對他行禮!
“姑爺,我收到了西荒來信,就在剛才。”
白少秋一愣,東方潯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遞給了他,沉吟三息,又道:
“信封上是義父筆跡……請你親啟!”
這個曾經在銀鉤賭坊輸了不少銀子的家夥,現在他竟然說要建一支軍隊,還能讓他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將軍……
名垂青史他連想都不敢想,不過大將軍嘛,這倒是可以的。
隻是,這廝在詩詞文章上的造詣有三層樓那麽高,做生意也算得上是個天才,難道對軍隊的訓練之法他還懂?
是夜。
秋雨敲窗。
何曉峰雙臂環抱就靠在白少秋身側的牆上,就這麽看著白少秋坐在桌前奮筆疾書——
白少秋晚上經常這樣做。
在何曉峰看來,這就是白少秋的勤勉了。
他不知道白少秋在寫什麽,但既然是寫,那肯定又是讀書人的那些事。
所以,白少秋那荒誕的十餘年的夜裏他也是這樣度過的?
當如此!
不然,天下哪裏來的不學而開悟便能有八鬥之才的人。
他不知道的是,白少秋真的在寫一本軍事訓練手冊!
對這玩意兒比對石頭記更熟。
所以他寫的很快,偶爾會有停頓,便是在思索前世的那一套如何與當下的情況結合起來。
前世有前世之長,比如那些配備的高科技的武器還有科學的訓練方式。
但今世亦有今世之長,比如……輕功!
有了輕功這個東西,前世的降落傘就可以放棄。
攀岩繩、勾爪什麽的也可以放棄。
在訓練的方式上,體能在內力麵前就是個屁!
所以體能訓練也不需要,最重要的是紀律還有特種作戰的戰術動作、戰術語言,以及戰鬥技巧等等。
至於這支隊伍的武器裝備,白少秋已經想好了。
有王三錘這廝在,這支隊伍的武器當用最好的材料來鍛造,他們的甲胄……全部裝備蟬翼甲這不現實,因為限製蟬翼甲量產的是用牛筋對那數千計的甲片的編織。
王三錘說自己身上的這一件,用了他妻子足足二十天的時間!
而這編織的技術,王三錘說當今天下隻有他和他妻子才會。
這是王三錘的獨門秘術,是要傳給他兒子的,白少秋沒打算讓王三錘發揚奉獻精神將這技術交出來。
所以,這支特種部隊的甲胄就用……鎖子甲!
就這樣想著寫著畫著,不知不覺,窗外一聲雞。
尚未完善,白少秋沒有給何曉峰。
白少秋寫寫畫畫一宿,何曉峰看了一宿。
白少秋起身時候麵色微微有些倦怠,何曉峰眼皮子在打架。
在開化城的這一夜依舊沒有發生意外的事情,一大早,所有人在這同福客棧用了早飯便又出發了。
秋雨依舊淅淅瀝瀝。
街巷兩旁的槐樹樹葉已泛黃,有秋風忽來,便有幾片枯黃的樹葉如蝴蝶一般的飛落了下來。
車隊就走在這街巷裏。
就在許多人的注視下,在那位縣令安排的捕快的護送下出了開化成,繼續向北。
何曉峰坐著打盹,白少秋坐著打坐。
又是一天枯燥的行程,不過對於白少秋而言這也算不得什麽。
他希望能在入京都之前將這該死的內力練出那麽一絲來!
老餘說,隻要丹田裏有了第一絲內力,這便踏入了武道的第一道門檻。
尤其是他修煉的還是無上道院的《無上練氣訣》!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有了第一絲內力,你的內力將生生不息!
但途中魏公公卻還是說了。
“你要練出內力著實有些難度,內力這個東西它並不是誰練都能練出來的。”
“內力這個東西,它也需要天賦!”
這話有道理,不然漫天都是人在飛。
魏公公又說天下武者分三種。
一種是得一法訣,觀之即入道!
這種人就是武道天賦極高的人,這樣的人若是再勤奮一些,他們的成就至少在二品上。
第二種人是熟讀法訣,勤學苦練,耗時數年甚至數十年終於在丹田中練出了些許內力……這屬於愚鈍,但終究還是練了出來。
這種人在武道上的造詣絕不會高,能破三品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江湖中最多的武者就屬於這種人。
這便是大家所公認的練武要趁早的原因——
一個人從三歲孩童時候就開始練氣,他花十年入武道也才十三歲。
可你白少秋十八歲了才開始練……這話魏公公沒說,但白少秋懂。
魏公公那時看著他的眼裏有些許憐憫,因為他並沒有觀之入道,他隻是依靠著勤奮。
關鍵是這東西勤奮之後不一定就能有收獲。
用魏公公的說法是……練氣者十,練成者一!
就像讀書一樣。
天下讀書人巨,可文淵閣高四層,三百年了,三層樓上隻有畫像六張。
第四層……一個沒有!
在魏公公看來,白少秋這時候花如此之多的時間練武,這實在不是個明智之舉。
倘若他將這練氣的時間花在讀書著書上,他的畫像一定是能入三層樓的。
指不定還有可能在四層樓上傲視天下大儒!
為什麽就非得逮著練武不放呢?
就像為什麽他依舊沒有明確表態說願意成為九公主的駙馬一樣。
所以……在魏公公的眼裏,這小子有點倔強。
不,
是很倔強!
白少秋覺得自己這倒不是倔強。
其實這僅僅是他心裏最大的念想罷了。
飛,比在四層樓上呆著好。
哪怕隻能飛丈許高,這在白少秋看來,也比入那四層樓更能讓他心情愉悅。
魏公公沒有說第三種又是個什麽情況,白少秋也沒去問,因為他明白自己在練氣這個領域裏,屬於典型的愚笨型。
他依舊堅持。
因為練這玩意兒也是有好處的。
比如,打坐練氣的時候與熟睡無異,打坐完畢醒來時候他的精力會更加充沛。
權當養神吧。
就這麽坐著,走著,又到黃昏。
秋雨依舊。
前方有一驛站,它叫鳳嶺下驛。
它在鳳嶺山脈之下。
明日就要開始穿越這鳳嶺山了。
鳳嶺山的那邊就是鳳嶺關。
入了鳳嶺關,距離京都長安就隻剩下三日車程了。
但穿越這鳳嶺山就需要足足五天!
下了馬車,站在蕭瑟的秋雨中,白少秋望向了遠處如黛的鳳嶺山。
東方潯已向他走來。
站在了他的身旁。
拱手一禮——
這是東方潯第一次對他行禮!
“姑爺,我收到了西荒來信,就在剛才。”
白少秋一愣,東方潯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遞給了他,沉吟三息,又道:
“信封上是義父筆跡……請你親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