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貞耷拉著臉,從文淵閣出來。
剛剛被蕭牧給敲打一番。
要給寧親王迴來辦接風宴,又要給前線打仗的將士們進行犒賞,還要撥出銀子來撫慰剛收複失地的災民,又要拿錢去給魯東旱災地區賑災,以及維持整個大周正常運轉的基本費用。
數不清的重擔,壓得戶部幾乎喘不過氣來。
身為戶部尚書的李春貞,真的把所有能想到的辦法全給想了,可僧多粥少,銀子就那麽些,給了這個,必然就虧待了那個。
可偏偏哪一項開支的銀子,都不能省。
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李春貞愁的恨不能辭官迴鄉,再也不管這個爛攤子了。
事情不順心,火氣素來又大,如今挨了蕭牧的斥責——其實也算不上斥責,蕭牧自然用他所在的位置去看問題,他要關心的問題是事情要解決的結果,至於如何解決問題,則是李春貞的事情。
二人說到底都是為了大局考慮,隻是問題出發點不同而已。
蕭牧說的話有些直白,李迴軒又是一個一點就炸的脾氣,也就是因為麵前是蕭牧,他才不好意思迴懟,若要是華親王,或者太子這些手底下不幹淨的人這樣說他辦事不用心,他高低要拐彎抹角迴懟幾句。
但心裏總歸是不舒服的,你什麽都不做,你知道事情有多難辦!
出來文淵閣,小廝給他係披風,係了好久也沒有係好,氣得他一把奪過來,自己胡亂係了兩下,一甩披風離開。
一切都被門後的蕭牧看在眼裏。
蕭牧目光如鷹一般銳利,麵無表情地凝視著李春貞離去的背影。
董儀和以為蕭牧對李春貞的無禮生氣了,趕緊道:“李春貞性情耿直,還望殿下不要放在心上。”
“孤何曾生氣於他。孤深知他的為人,也知道事情有多麽難辦。孤理解他的難處,也希望他能夠理解孤的難處,總不能因為事情難辦就不去做……總會有辦法的……”
蕭牧目光悵然,轉身進了裏麵。
……
李春貞迴到戶部衙門,大堂內傳出劈裏啪啦撥弄算盤的聲音,震耳欲聾。
戶部的兩個侍郎親自核算開支,其餘所有堂官都親自上陣,各司其職,克扣了一切可以克扣的銀兩,如皇親貴戚們的開支,已經由縮減三成增加到了五成,現在還不夠,正在計劃增加到七成。
“不成不成。”
李春貞聽了左侍郎繼續扣減皇室開支的想法,連連搖頭。
“咱們戶部衙門把人得罪光了,你不怕那些皇親找咱們的麻煩?”
“不是還有攝政王……”
李春貞冷笑一聲:“到時候要是真出了事,你還指望攝政王給咱們說話?人家和那些皇親才是一家子,蕭家人自然要幫蕭家人說話!”
“攝政王還是主張風風光光地辦接風宴麽?”
李春貞將茶一飲而盡,歎道:“其實也怨不得他,畢竟這牽扯到太多的事情,辦好這個接風宴,其實也是為了將來打算,至少不至於讓攝政王落人話柄。他在那個位置上,也難啊。”
“所以這件事才是頭等要緊的。”
“隻有這件事情讓攝政王滿意,其他的事情,才會有迴旋的餘地。比如再想點兒辦法摳搜出些銀子應急,攝政王才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既然如此,自然當先把所有的銀子,都盡量用在給寧親王接風上麵。”
“總得有個輕重緩急嘛,另外你在給魯東藩庫下個文書,讓他們把所有的餘銀都用來向鄰省買糧賑災,本官會會以內閣的名義,給臨近各省下達公文,不許他們私自提高糧價,更不許弄什麽利息,讓魯東盡管放心去購糧賑災。”
“是。”
話音方落,外麵突然一陣嘈雜。
隻見好幾個個灰白頭發的老王爺,公然闖進了戶部衙門,其中一個年歲最長的高聲叫道:“李春貞,你給本王滾出來!”
李春貞趴在窗戶前向外看去,吃了一驚,那四個王爺,都是慶熙帝的堂兄堂弟,大多都是當年隨先帝還有慶熙帝南征北戰的老將,連慶熙帝都不得不禮讓他們三分。
年紀最長的康親王,當年慶熙帝還是睿親王的時候,曾經率軍南討三夷,中了埋伏,是這位康親王一路護持,耍著一口寬刃刀,斬敵將首級三十,負傷著數不勝數,活生生給慶熙帝殺出一條血路,讓慶熙帝死裏逃生,而他如今年近花甲,身上傷疤依舊沒能消除,那張剛毅的臉上,有一道斜劃過整張臉的刀疤。
慶熙帝一直禮待他如同親長兄。
他身後的榮親王,明親王,和親王,也都是當年為大周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隻是後來慶熙帝效仿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將兵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並承諾用雙倍的規格來贍養這些親王們。
李春貞臉色鐵青,必然是因為克扣了他們的用度,這些親王不樂意了,竟然仗著慶熙帝禮敬他們,直接闖到了戶部衙門來。
他心裏暗自叫苦,明明這件事情是雍郡王授意的,結果最後的惡人,還是自己。
“李春貞,是條漢子你就給本王滾出來!別讓本王闖進去!”
康親王是典型的粗獷大漢,若非穿著親王的製服,不知道的必然會以為是哪裏的屠夫,誰能看出竟然是一位皇親國戚。
聽著外麵幾個親王罵罵咧咧,李春貞歎了口氣。
看來不出去給他們一個說法是不行了。
李春貞整理了一下衣服,長唿一口氣,走了出去。
幾個親王見李春貞真的走了出來,而且昂首挺胸,先是一怔,接著更加惱怒,上前將他圍了起來,瞪著眼睛,一副要活吃了他的表情。
“給幾位王爺請安,不知王爺傳喚李春貞,有何要事。”
康親王喝道:“李春貞,你也是朝廷的老臣了,我們這些王爺都是什麽身份,你不會不知道,你怎麽敢克扣我們的用度!”
其他三人幫腔道。
“就是!我們是皇親國戚!之前因為打仗,為了國家,我們受些苦,這是應該的,如今眼看著就要不打仗了,為什麽不僅不恢複我們原來的用度,反而克扣的更厲害了?”
“你還不如海易川呢!至少海易川沒讓我們吃不起飯,買不起人參!本王告訴你,本王的兒子可正病著呢,要吃人參!就因為你克扣了我們的用度,我們現在連人參也買不起了,將來要事出了什麽事,本王拿你是問!”
幾個親王說來說去,鬧來鬧去,其實就是一個意思。
國家缺錢,你們有的是辦法去撈錢,找百姓,找商人,找官員,都行,憑什麽就盯著他們沒皇親貴戚不放?
他們不明白事情的難處,隻會從自己的一時得失來考量。
比如這位康親王,一個月的用度,可以養活一個縣百姓的生計……
如果再不節製這些皇親的奢靡用度,大周早晚是要亡國的。
可惜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總覺得別人日子過得好,自己一定要比他們更加奢華,過得更好,才會更加有麵子。
李春貞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心平氣和對眾位王爺們道。
“諸位王爺息怒,這都是內閣下的公文,都是集議出來的方案,否則李春貞就是有一百個頭,也不敢克扣諸位王爺們的用度啊。如今朝局艱難,東南打仗要花錢,魯東大旱要花錢,處處都是花錢的地方。您諸位瞧瞧李春貞頭上的白頭發,就當是為了大周江山,咱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行嗎?”
“你少在這裏說這些大道理!”
康親王嚷道。
“戰事不是我們挑起來的,天災也不是我們降下來的,憑什麽單單克扣我們的用度?”
“就是!感情你們這群書呆子大臣們,吃著朝廷的俸祿,存心要讓我們不好過!”
李春貞一臉不敢相信地看著幾位王爺,忍不住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李春貞要不是感蒙皇上知遇之恩,根本不會去管這些破事!明說了吧,給百姓加稅,這幾年百姓不堪重負,加了稅就會造反。克扣官員的俸祿,就是全扣了,也還不如省出來你們的一半。克扣你們的用度,無非是讓你們一頓十隻雞變成了五隻雞,對於您們來說,根本就無關痛癢。除了克扣你們的用度,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這都是內閣集議過後,攝政王點頭了的,你們找我李春貞沒用。”
李春貞神情嚴肅,義正言辭吐出這一番話。
康親王起的勃然大怒,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體格就是比李春貞一介書生要好,他飛起一腳,將李春貞一腳踹翻在地。
李春貞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瞬間眼冒金星,躺在地上,渾身發軟,想起也起不來了。
康親王也是一是大怒,見李春貞成了這副樣子,心裏也有些話怕了,帶著幾個親王離開了衙門。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很快,蕭牧便知道了康親王公然毆打朝廷大員的事情。
豈有此理,還敢打我的人!
他忍不了了。
剛剛被蕭牧給敲打一番。
要給寧親王迴來辦接風宴,又要給前線打仗的將士們進行犒賞,還要撥出銀子來撫慰剛收複失地的災民,又要拿錢去給魯東旱災地區賑災,以及維持整個大周正常運轉的基本費用。
數不清的重擔,壓得戶部幾乎喘不過氣來。
身為戶部尚書的李春貞,真的把所有能想到的辦法全給想了,可僧多粥少,銀子就那麽些,給了這個,必然就虧待了那個。
可偏偏哪一項開支的銀子,都不能省。
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李春貞愁的恨不能辭官迴鄉,再也不管這個爛攤子了。
事情不順心,火氣素來又大,如今挨了蕭牧的斥責——其實也算不上斥責,蕭牧自然用他所在的位置去看問題,他要關心的問題是事情要解決的結果,至於如何解決問題,則是李春貞的事情。
二人說到底都是為了大局考慮,隻是問題出發點不同而已。
蕭牧說的話有些直白,李迴軒又是一個一點就炸的脾氣,也就是因為麵前是蕭牧,他才不好意思迴懟,若要是華親王,或者太子這些手底下不幹淨的人這樣說他辦事不用心,他高低要拐彎抹角迴懟幾句。
但心裏總歸是不舒服的,你什麽都不做,你知道事情有多難辦!
出來文淵閣,小廝給他係披風,係了好久也沒有係好,氣得他一把奪過來,自己胡亂係了兩下,一甩披風離開。
一切都被門後的蕭牧看在眼裏。
蕭牧目光如鷹一般銳利,麵無表情地凝視著李春貞離去的背影。
董儀和以為蕭牧對李春貞的無禮生氣了,趕緊道:“李春貞性情耿直,還望殿下不要放在心上。”
“孤何曾生氣於他。孤深知他的為人,也知道事情有多麽難辦。孤理解他的難處,也希望他能夠理解孤的難處,總不能因為事情難辦就不去做……總會有辦法的……”
蕭牧目光悵然,轉身進了裏麵。
……
李春貞迴到戶部衙門,大堂內傳出劈裏啪啦撥弄算盤的聲音,震耳欲聾。
戶部的兩個侍郎親自核算開支,其餘所有堂官都親自上陣,各司其職,克扣了一切可以克扣的銀兩,如皇親貴戚們的開支,已經由縮減三成增加到了五成,現在還不夠,正在計劃增加到七成。
“不成不成。”
李春貞聽了左侍郎繼續扣減皇室開支的想法,連連搖頭。
“咱們戶部衙門把人得罪光了,你不怕那些皇親找咱們的麻煩?”
“不是還有攝政王……”
李春貞冷笑一聲:“到時候要是真出了事,你還指望攝政王給咱們說話?人家和那些皇親才是一家子,蕭家人自然要幫蕭家人說話!”
“攝政王還是主張風風光光地辦接風宴麽?”
李春貞將茶一飲而盡,歎道:“其實也怨不得他,畢竟這牽扯到太多的事情,辦好這個接風宴,其實也是為了將來打算,至少不至於讓攝政王落人話柄。他在那個位置上,也難啊。”
“所以這件事才是頭等要緊的。”
“隻有這件事情讓攝政王滿意,其他的事情,才會有迴旋的餘地。比如再想點兒辦法摳搜出些銀子應急,攝政王才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既然如此,自然當先把所有的銀子,都盡量用在給寧親王接風上麵。”
“總得有個輕重緩急嘛,另外你在給魯東藩庫下個文書,讓他們把所有的餘銀都用來向鄰省買糧賑災,本官會會以內閣的名義,給臨近各省下達公文,不許他們私自提高糧價,更不許弄什麽利息,讓魯東盡管放心去購糧賑災。”
“是。”
話音方落,外麵突然一陣嘈雜。
隻見好幾個個灰白頭發的老王爺,公然闖進了戶部衙門,其中一個年歲最長的高聲叫道:“李春貞,你給本王滾出來!”
李春貞趴在窗戶前向外看去,吃了一驚,那四個王爺,都是慶熙帝的堂兄堂弟,大多都是當年隨先帝還有慶熙帝南征北戰的老將,連慶熙帝都不得不禮讓他們三分。
年紀最長的康親王,當年慶熙帝還是睿親王的時候,曾經率軍南討三夷,中了埋伏,是這位康親王一路護持,耍著一口寬刃刀,斬敵將首級三十,負傷著數不勝數,活生生給慶熙帝殺出一條血路,讓慶熙帝死裏逃生,而他如今年近花甲,身上傷疤依舊沒能消除,那張剛毅的臉上,有一道斜劃過整張臉的刀疤。
慶熙帝一直禮待他如同親長兄。
他身後的榮親王,明親王,和親王,也都是當年為大周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隻是後來慶熙帝效仿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將兵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並承諾用雙倍的規格來贍養這些親王們。
李春貞臉色鐵青,必然是因為克扣了他們的用度,這些親王不樂意了,竟然仗著慶熙帝禮敬他們,直接闖到了戶部衙門來。
他心裏暗自叫苦,明明這件事情是雍郡王授意的,結果最後的惡人,還是自己。
“李春貞,是條漢子你就給本王滾出來!別讓本王闖進去!”
康親王是典型的粗獷大漢,若非穿著親王的製服,不知道的必然會以為是哪裏的屠夫,誰能看出竟然是一位皇親國戚。
聽著外麵幾個親王罵罵咧咧,李春貞歎了口氣。
看來不出去給他們一個說法是不行了。
李春貞整理了一下衣服,長唿一口氣,走了出去。
幾個親王見李春貞真的走了出來,而且昂首挺胸,先是一怔,接著更加惱怒,上前將他圍了起來,瞪著眼睛,一副要活吃了他的表情。
“給幾位王爺請安,不知王爺傳喚李春貞,有何要事。”
康親王喝道:“李春貞,你也是朝廷的老臣了,我們這些王爺都是什麽身份,你不會不知道,你怎麽敢克扣我們的用度!”
其他三人幫腔道。
“就是!我們是皇親國戚!之前因為打仗,為了國家,我們受些苦,這是應該的,如今眼看著就要不打仗了,為什麽不僅不恢複我們原來的用度,反而克扣的更厲害了?”
“你還不如海易川呢!至少海易川沒讓我們吃不起飯,買不起人參!本王告訴你,本王的兒子可正病著呢,要吃人參!就因為你克扣了我們的用度,我們現在連人參也買不起了,將來要事出了什麽事,本王拿你是問!”
幾個親王說來說去,鬧來鬧去,其實就是一個意思。
國家缺錢,你們有的是辦法去撈錢,找百姓,找商人,找官員,都行,憑什麽就盯著他們沒皇親貴戚不放?
他們不明白事情的難處,隻會從自己的一時得失來考量。
比如這位康親王,一個月的用度,可以養活一個縣百姓的生計……
如果再不節製這些皇親的奢靡用度,大周早晚是要亡國的。
可惜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總覺得別人日子過得好,自己一定要比他們更加奢華,過得更好,才會更加有麵子。
李春貞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心平氣和對眾位王爺們道。
“諸位王爺息怒,這都是內閣下的公文,都是集議出來的方案,否則李春貞就是有一百個頭,也不敢克扣諸位王爺們的用度啊。如今朝局艱難,東南打仗要花錢,魯東大旱要花錢,處處都是花錢的地方。您諸位瞧瞧李春貞頭上的白頭發,就當是為了大周江山,咱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行嗎?”
“你少在這裏說這些大道理!”
康親王嚷道。
“戰事不是我們挑起來的,天災也不是我們降下來的,憑什麽單單克扣我們的用度?”
“就是!感情你們這群書呆子大臣們,吃著朝廷的俸祿,存心要讓我們不好過!”
李春貞一臉不敢相信地看著幾位王爺,忍不住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李春貞要不是感蒙皇上知遇之恩,根本不會去管這些破事!明說了吧,給百姓加稅,這幾年百姓不堪重負,加了稅就會造反。克扣官員的俸祿,就是全扣了,也還不如省出來你們的一半。克扣你們的用度,無非是讓你們一頓十隻雞變成了五隻雞,對於您們來說,根本就無關痛癢。除了克扣你們的用度,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這都是內閣集議過後,攝政王點頭了的,你們找我李春貞沒用。”
李春貞神情嚴肅,義正言辭吐出這一番話。
康親王起的勃然大怒,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體格就是比李春貞一介書生要好,他飛起一腳,將李春貞一腳踹翻在地。
李春貞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瞬間眼冒金星,躺在地上,渾身發軟,想起也起不來了。
康親王也是一是大怒,見李春貞成了這副樣子,心裏也有些話怕了,帶著幾個親王離開了衙門。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很快,蕭牧便知道了康親王公然毆打朝廷大員的事情。
豈有此理,還敢打我的人!
他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