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輕輕吹著湯匙裏的藥,慢慢送進蕭牧嘴裏。
“爺,五爺的性子您還不知道嘛,您何苦動這麽大的怒,您出來的時候,李太醫再三囑咐過,千萬不要生氣。”
“我不是氣,我是心寒啊......他怎麽能這麽說我......”
“要不咱迴去吧,就說這件事兒咱辦不了。”
“想什麽呢,哪有這麽多退路給你。行了,你不用在這兒伺候了,去告訴他,把所有官員召集起來,我要開會。”
“是。”
高才出去,迎麵撞見武親王。
“哎呦,爺怎麽站在這兒呢?”
顯然武親王很想進去,又不太敢,便拉著高才問道。
“三哥怎樣了?”
“吃了藥,已經大安了,這不讓奴才去找您,說是讓您把三秦的高官召集起來,他有話說。”
“他還真鐵了心要把錢拿走了?”
“高才!”
屋裏突然傳來蕭牧的一聲怒吼。
“不用搭理他,你去替本王起草文書!”
武親王臉色一僵,氣憤地哼了一聲,甩袖離開。
高才輕輕歎了口氣。
“正是因為素日裏太好了,有些誤會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心裏暗思道。
……
次日總督府大堂,三秦的巡撫還有三司官員官員齊至。
分別是三秦巡撫掛都察院僉都禦史銜王寧川,總覽一省行政,替朝廷監察地方。
三秦布政使安明珠,主管行政財政
三秦按察使董州,主管刑獄監察,監察巡撫。
三秦都指揮使李桂芳,主管兵馬。
以及三秦總督武親王蕭信。
蕭牧特地穿上親王的禮服,正紅盤金龍紋龍袍,帶白玉鑲明珠雙龍戲珠冠,以示鄭重。
推門而進,眾人急忙起身請安。
“都免禮吧。”
蕭牧徑直走到長桌的主座上坐下,眼睛一直在觀察三秦這幾位高官們。
而這些高官也在偷偷觀察著這位突然崛起,毫無征兆,已經取代權傾朝野的華親王的皇親王。
皇親王這個爵位,僅僅自蕭牧伊始,位列親王、三公之上。
甚至還有謠言,說什麽位同儲君……
見他氣度不凡,正是春風得意之時,眾官心裏早就達成了共識。
來者不善。
他們不免又偷偷看向武親王,兄弟二人鬧別扭的事他們早就聽說,雖說現在他們還在相敬如賓,卻也不過是表麵上的罷了。
連武親王這關都過不去,這位皇親王又有何來的自信能夠統禦三秦百官?
將來這位皇親王拍拍屁股走人,武親王還是自己們的頂頭上司,難道就為了一個本來就不合時宜的政令,去得罪自己的頂頭上司?
這道理,他們懂,蕭牧自然也懂。
隻見蕭牧清了清嗓子,得體和善的笑容看著幾位大人。
“今日是本王與諸位大人第一次見麵,還沒有什麽機會寒暄呢,就又給大家帶來事情了。是這樣,皇上呢,想把太祖留下來的萬盛園重新翻修一下,一呢是用作賀壽之用,二呢我是為了揚我國威,所以希望咱們三秦呢,能夠多多支持,也算是為國效力吧。本王呢,承蒙皇上厚愛,內閣推舉了那麽多大臣,皇上竟隻讓本王來,承蒙關照,咱們都盡些心吧!”
幾位大人皆麵麵廝覷,沒有說話。
座上的武親王閉著眼睛,竟然睡著了。
王寧川咳嗽了一聲。
“敢問殿下,不知修萬盛園,需要多少銀子?”
“朝廷也不多為難你們,隻要八百萬。”
王寧川嘴角很明顯地抽搐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蕭牧。
場麵立時陷入了死寂。
還是布政使安明珠苦笑一聲,道:“這可真是揪了咱們的老底啦,咱們現在也是叫花子起五更,窮忙哩!”
眾官嗬嗬笑了兩聲,氛圍才算有些緩和。
武親王眼睛突然睜開,看向蕭牧。
蕭牧嗬嗬笑道。
“本王也知道,這八百萬不是個小數目,但朝廷既然肯做這件事,必然是對江山,對千秋萬代都是有好處的。三秦千裏沃土,富甲天下,眼下實不相瞞,也就隻有三秦能夠拿的出這個錢來,這與諸位大人的殷勤治理,是離不開的。將來皇上高興,諸位大人可就是前途無量啊。”
按察使董州,抱著膀子,一臉不屑地冷哼一聲,扯著粗獷的嗓子,道。
“什麽前途不前途的,官得做到多大才算有前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隻是看想不想給朝廷添亂罷了,真要是拿這辛苦錢去修了什麽園子,吃不得,喝不得,我們這些人真的也對不起億兆黎民,下輩子也做不得人了!”
在座之中,董州的資曆最老,脾氣也最強硬。
“皇親王,老夫在這裏倚老賣老,多說一句,您身處朝堂,考慮的是江山千秋萬代的事,咱們這一方黎民,您難免會考慮不周全,但這不代表咱們就沒有難處。”
王寧川急忙道:“董大人官越做越糊塗了,皇親王怎麽可能不心係天下百姓呢。”
蕭牧:“董大人的心情,本王能夠理解。實話實說,本王也不願意來借這個錢,不隻是麵子不麵子的事情,關鍵是哪個藩庫攢下這些錢都不容易,更何況咱們還要供應軍需……所以啊,本王今日召諸位大人來,是想能不能商議出一個節流開源的法子來,既不對百姓大動幹戈,又能讓咱們都有個交代。”
王寧川連連咋舌。
“皇親王這話,至允至當,實在是在萬難之中想出來的周全法子。”
都指揮使李桂芳說話了,他比幾位大人都要年輕些,才四十歲,一直默默地聽著前輩們說話,分析清楚蕭牧所想所為之後,他終於開口。
“皇親王,武親王,諸位大人,卑職有片言相告。”
蕭牧:“請講。”
“是。”
李桂芳起身,態度恭敬。
“方才皇親王的話點醒了卑職,這八百萬兩銀子,既然降到了我們三秦,天降大任,咱們做好了,前途無量,做不好,自然也有做不好的因果。
剛才卑職一直在想,長久以來,咱們要花錢,無非就是從百姓,從商人身上斂財,為什麽咱們官府自己就不能想辦法掙錢呢?
比如在三秦境內作亂的馬匪,山匪,其實他們藏匿了不少財產,隻要官府肯剿,一口氣全部剿滅,這就是一筆可以應急的財產。而且從長遠來看,剿滅馬匪,原有的茶馬古道,通往西域販賣絲綢,茶器的商路就又通了,不必再繞遠路,這又是一筆源源不斷的收入。”
王寧川:“這主意雖好,可畢竟是長遠之計,眼下這八百萬,怎麽辦呢?”
“其實這也好辦,官府可以向地方那些富豪士紳們借銀子,一可湊錢,二,他們若是不借……也能打壓一番……”
王寧川眸中飛過一絲不悅的神情,沒有說話,看向蕭牧。
整個三秦,真正的大姓其實就有兩個。
一個是王寧川的妻氏陳氏一族,王寧川作為一個外地人能夠在三秦立足,其實也少不了陳氏一族的支持。
陳氏一族祖上皆在朝廷任職,還出了兩個首輔,就連如今的河西總督陳德忠,都與他們有些親戚。
另一個便是李桂芳背後的李氏,七代武將,祖上三人,皆曾追隨太宗皇帝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
陳氏文官,李氏武官,兩大家族,
正如文官與武官不可化解的矛盾一般,兩大家族在三秦官場分庭抗禮,素來不怎麽對付。
李桂芳說完之後,也看向蕭牧。
二人都在等蕭牧的決斷。
而蕭牧這些年,其實也跟著太子,跟著慶熙帝學了不少東西,他自然知道在三秦,在三秦的官場,絕對會有一個隻要所有矛盾的死結。
而這死結,往往自上而下,逐漸盤根錯節。
他今日開這個會,就是為了找到這個死結在那裏。
現在,他想,他應該找到一些苗頭了。
“爺,五爺的性子您還不知道嘛,您何苦動這麽大的怒,您出來的時候,李太醫再三囑咐過,千萬不要生氣。”
“我不是氣,我是心寒啊......他怎麽能這麽說我......”
“要不咱迴去吧,就說這件事兒咱辦不了。”
“想什麽呢,哪有這麽多退路給你。行了,你不用在這兒伺候了,去告訴他,把所有官員召集起來,我要開會。”
“是。”
高才出去,迎麵撞見武親王。
“哎呦,爺怎麽站在這兒呢?”
顯然武親王很想進去,又不太敢,便拉著高才問道。
“三哥怎樣了?”
“吃了藥,已經大安了,這不讓奴才去找您,說是讓您把三秦的高官召集起來,他有話說。”
“他還真鐵了心要把錢拿走了?”
“高才!”
屋裏突然傳來蕭牧的一聲怒吼。
“不用搭理他,你去替本王起草文書!”
武親王臉色一僵,氣憤地哼了一聲,甩袖離開。
高才輕輕歎了口氣。
“正是因為素日裏太好了,有些誤會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心裏暗思道。
……
次日總督府大堂,三秦的巡撫還有三司官員官員齊至。
分別是三秦巡撫掛都察院僉都禦史銜王寧川,總覽一省行政,替朝廷監察地方。
三秦布政使安明珠,主管行政財政
三秦按察使董州,主管刑獄監察,監察巡撫。
三秦都指揮使李桂芳,主管兵馬。
以及三秦總督武親王蕭信。
蕭牧特地穿上親王的禮服,正紅盤金龍紋龍袍,帶白玉鑲明珠雙龍戲珠冠,以示鄭重。
推門而進,眾人急忙起身請安。
“都免禮吧。”
蕭牧徑直走到長桌的主座上坐下,眼睛一直在觀察三秦這幾位高官們。
而這些高官也在偷偷觀察著這位突然崛起,毫無征兆,已經取代權傾朝野的華親王的皇親王。
皇親王這個爵位,僅僅自蕭牧伊始,位列親王、三公之上。
甚至還有謠言,說什麽位同儲君……
見他氣度不凡,正是春風得意之時,眾官心裏早就達成了共識。
來者不善。
他們不免又偷偷看向武親王,兄弟二人鬧別扭的事他們早就聽說,雖說現在他們還在相敬如賓,卻也不過是表麵上的罷了。
連武親王這關都過不去,這位皇親王又有何來的自信能夠統禦三秦百官?
將來這位皇親王拍拍屁股走人,武親王還是自己們的頂頭上司,難道就為了一個本來就不合時宜的政令,去得罪自己的頂頭上司?
這道理,他們懂,蕭牧自然也懂。
隻見蕭牧清了清嗓子,得體和善的笑容看著幾位大人。
“今日是本王與諸位大人第一次見麵,還沒有什麽機會寒暄呢,就又給大家帶來事情了。是這樣,皇上呢,想把太祖留下來的萬盛園重新翻修一下,一呢是用作賀壽之用,二呢我是為了揚我國威,所以希望咱們三秦呢,能夠多多支持,也算是為國效力吧。本王呢,承蒙皇上厚愛,內閣推舉了那麽多大臣,皇上竟隻讓本王來,承蒙關照,咱們都盡些心吧!”
幾位大人皆麵麵廝覷,沒有說話。
座上的武親王閉著眼睛,竟然睡著了。
王寧川咳嗽了一聲。
“敢問殿下,不知修萬盛園,需要多少銀子?”
“朝廷也不多為難你們,隻要八百萬。”
王寧川嘴角很明顯地抽搐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蕭牧。
場麵立時陷入了死寂。
還是布政使安明珠苦笑一聲,道:“這可真是揪了咱們的老底啦,咱們現在也是叫花子起五更,窮忙哩!”
眾官嗬嗬笑了兩聲,氛圍才算有些緩和。
武親王眼睛突然睜開,看向蕭牧。
蕭牧嗬嗬笑道。
“本王也知道,這八百萬不是個小數目,但朝廷既然肯做這件事,必然是對江山,對千秋萬代都是有好處的。三秦千裏沃土,富甲天下,眼下實不相瞞,也就隻有三秦能夠拿的出這個錢來,這與諸位大人的殷勤治理,是離不開的。將來皇上高興,諸位大人可就是前途無量啊。”
按察使董州,抱著膀子,一臉不屑地冷哼一聲,扯著粗獷的嗓子,道。
“什麽前途不前途的,官得做到多大才算有前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隻是看想不想給朝廷添亂罷了,真要是拿這辛苦錢去修了什麽園子,吃不得,喝不得,我們這些人真的也對不起億兆黎民,下輩子也做不得人了!”
在座之中,董州的資曆最老,脾氣也最強硬。
“皇親王,老夫在這裏倚老賣老,多說一句,您身處朝堂,考慮的是江山千秋萬代的事,咱們這一方黎民,您難免會考慮不周全,但這不代表咱們就沒有難處。”
王寧川急忙道:“董大人官越做越糊塗了,皇親王怎麽可能不心係天下百姓呢。”
蕭牧:“董大人的心情,本王能夠理解。實話實說,本王也不願意來借這個錢,不隻是麵子不麵子的事情,關鍵是哪個藩庫攢下這些錢都不容易,更何況咱們還要供應軍需……所以啊,本王今日召諸位大人來,是想能不能商議出一個節流開源的法子來,既不對百姓大動幹戈,又能讓咱們都有個交代。”
王寧川連連咋舌。
“皇親王這話,至允至當,實在是在萬難之中想出來的周全法子。”
都指揮使李桂芳說話了,他比幾位大人都要年輕些,才四十歲,一直默默地聽著前輩們說話,分析清楚蕭牧所想所為之後,他終於開口。
“皇親王,武親王,諸位大人,卑職有片言相告。”
蕭牧:“請講。”
“是。”
李桂芳起身,態度恭敬。
“方才皇親王的話點醒了卑職,這八百萬兩銀子,既然降到了我們三秦,天降大任,咱們做好了,前途無量,做不好,自然也有做不好的因果。
剛才卑職一直在想,長久以來,咱們要花錢,無非就是從百姓,從商人身上斂財,為什麽咱們官府自己就不能想辦法掙錢呢?
比如在三秦境內作亂的馬匪,山匪,其實他們藏匿了不少財產,隻要官府肯剿,一口氣全部剿滅,這就是一筆可以應急的財產。而且從長遠來看,剿滅馬匪,原有的茶馬古道,通往西域販賣絲綢,茶器的商路就又通了,不必再繞遠路,這又是一筆源源不斷的收入。”
王寧川:“這主意雖好,可畢竟是長遠之計,眼下這八百萬,怎麽辦呢?”
“其實這也好辦,官府可以向地方那些富豪士紳們借銀子,一可湊錢,二,他們若是不借……也能打壓一番……”
王寧川眸中飛過一絲不悅的神情,沒有說話,看向蕭牧。
整個三秦,真正的大姓其實就有兩個。
一個是王寧川的妻氏陳氏一族,王寧川作為一個外地人能夠在三秦立足,其實也少不了陳氏一族的支持。
陳氏一族祖上皆在朝廷任職,還出了兩個首輔,就連如今的河西總督陳德忠,都與他們有些親戚。
另一個便是李桂芳背後的李氏,七代武將,祖上三人,皆曾追隨太宗皇帝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
陳氏文官,李氏武官,兩大家族,
正如文官與武官不可化解的矛盾一般,兩大家族在三秦官場分庭抗禮,素來不怎麽對付。
李桂芳說完之後,也看向蕭牧。
二人都在等蕭牧的決斷。
而蕭牧這些年,其實也跟著太子,跟著慶熙帝學了不少東西,他自然知道在三秦,在三秦的官場,絕對會有一個隻要所有矛盾的死結。
而這死結,往往自上而下,逐漸盤根錯節。
他今日開這個會,就是為了找到這個死結在那裏。
現在,他想,他應該找到一些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