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完成使命,星夜奔迴雁門關。


    此時蕭牧也早已從太原啟程,到達雁門關。


    聽了景明匯報的情況後,蕭牧二話不說,便割破手指,在白絹上滴下自己的血。


    陳德忠:“殿下,北燕胡魯,那潤親王也不過是較那群莽夫略受些開化而已,您與他歃血為盟,豈不有失尊貴?”


    蕭牧嗬嗬笑道:“陳大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如今的北燕,絕非高祖之時可比。百年時間,一個不尊王化,茹毛飲血的兇殘部落能夠發展成一個雄踞北方的大國,還能效仿我中原,設三公九卿,置郡縣,分等級,重文化,其國人不可小視也。那潤親王乃國之輔弼,我為國家與他歃血為盟,於兩國交好也有益處,何謂有失尊貴?”


    景明:“殿下所言極是。弱敵者必先重敵,唯有重視敵人,才可能打敗敵人。”


    蕭牧:“景大人這話說的很好。潤親王在燕京肆圖謀反,咱們再推波助瀾,造謠生事,燕帝忌憚,必然會撤軍對付潤親王。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


    ……


    不久之後,北燕境內已有潤親王即將起兵造反的謠言。


    燕帝大怒,他素來忌憚潤親王,聞此謠言,自然不假思索便信以為真,即召親信大臣商議。


    “潤親王謀反之事果真麽?”


    “臣等私下探查過,潤親王果然私下裏有招兵買馬的嫌疑,而且常常在府中宴邀一些地方豪門大族,或者隱匿山林的賢士。”


    “而且民間還有童謠,說什麽‘黃河湯湯,衝濺穀糧,衣食難安,牛馬奔忙。’……皇上名諱中,有一個‘裕’字,裕者,衣食足也,隻怕……”


    燕帝隱忍著心中的憤怒,眼神無比陰森,冷冷問道:“既然如此,如之奈何?”


    “眼下主力全在南方,唯有將兵馬撤迴,方能提防潤親王謀反,另外再徐徐圖之,準備先發製人。”


    燕帝連連搖頭。


    “朕力排非議,舉傾國之力南征,至今才不過月餘,寸土未得,怎可半途而廢?”


    首輔郭綬終於開口。


    “皇上,老臣有數言陳奏。”


    “講。”


    “我大燕境內,近來雖說天災不斷,資源不足,但隻需征伐邊境幾個小國,就能夠過冬,不必勞師遠征,南討周國,此老臣以為退兵者一也。


    窮兵竇武,民怨沸騰,潤親王正好可以順應民心,使他造逆有名,此退兵者二也。


    周人素來善戰,兵法多神出鬼沒,我舉國勞征,未必能夠大獲全勝,然敗則滿盤皆輸,此退兵者三也。


    先皇公主曾嫁與周君,秦晉之好未過三十載,且周國未曾有過冒犯,我今出軍,師出無名,恐有背信棄義之名於天下,此退兵者四也。此乃老臣愚見,請皇上聖察。”


    燕帝沉默良久。


    “然朕已經出兵,又如何能夠退呢。”


    郭綬:“此事極易。臣聽聞周廷的華親王已死,太子被軟禁,驟月之間,周廷已折了兩個臂膀,國家震蕩。且周廷南方叛亂尚未平息,必然無暇北顧,我們與他講和,他們必欣然答應。”


    “且令燕壽喜在雁門打一場勝仗,再與他們講和。”


    “是。”


    ……


    數日後,平原一戰,周軍因多為步軍,難敵北燕鐵騎,大敗而歸,損失千餘人馬,將領損失數人。


    雁門關將軍府收到戰報,頓時陷入恐慌之中,所有將領都認為燕軍會乘勢南下,奪取雁門關。


    然而蕭牧卻坦然自若。


    “諸位放心,燕軍必然不會前進,而會按兵不動。”


    眾人不解,但不久就傳來前線戰報,說燕軍推進到雁門關外百裏後便安營紮寨,沒有前進。


    蕭牧:“不出本王所料的話,北燕馬上就要與我們講和了。”


    陳德忠:“那正是我們想要的。”


    “不,我們可以要更多。”


    眾人不解地看向蕭牧,蕭牧神情自若,低頭撇著茶盞的浮沫。


    ……


    果不其然,北燕很快就派使臣來與大周講和了。


    談判桌上,劍拔弩張。


    北燕使團仗著打了幾場勝仗,頗有些盛氣淩人。


    “禮親王,您也看見了,如果真刀真槍地拚起來,貴國一點兒好處也占不到,如今並非是你們打敗了我們,我們才與你們和談,而是我大燕皇帝不忍生靈塗炭,隻要你們答應每年供給給我們三百萬匹絲綢,二百萬斤茶葉,五百萬斤香料,我們就退兵。”


    這哪裏是和談,分明是在打劫。


    還三百萬匹絲綢,連根絲我也不會給你們!


    蕭牧麵無表情地看著北燕使團。


    捏起使者推過來的和約,看了一下,接著又輕飄飄地扔在桌子上。


    “告訴你們皇帝,和約我們不答應,我們也不奢望你們講和,要打盡管打便是了。”


    使者冷冷一笑:“禮親王,平原慘敗,記憶猶新啊。”


    “哦?”


    蕭牧同樣投來不屑的目光。


    “貴國難道真的以為僅僅憑借平原之戰,就能夠定勝負麽?貴國浴血奮戰,擊敗的不過是我們的一個後勤供應部隊,難道還以為北燕鐵騎真的天下無敵麽?既然貴國鐵騎如此強悍,為何這麽久還攻不下一個小小的雁門關呢?”


    “那是因為我大燕皆是仁愛之師,不忍雁門關變成屍山血海。”


    “貴使說的這話自己可信?既然是仁義之師,為何又行無名之兵犯我疆界?承認吧!”


    蕭牧突然拍案而起,無比淩厲的眼神俯視著對麵的北燕使團。


    “你們國內的日子,隻怕也不好過吧?否則怎麽會突然南征?你們胡人,脫離茹毛飲血的日子,才幾年啊,就敢以天朝上國自居,在這裏目中無人!別忘了,你們現在用的東西,都是從我們中原學了去的!我們是你們的恩師!學生出徒了,轉過頭來欺師滅祖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們不是要打麽?要搶麽?打吧,搶吧!我們大周是不如當年了,否則你們也不敢南下,可本王告訴你們,我皇皇大周,億兆黎民,都不是好欺負的,就是一人一口吐沫,也能夠淹死你們!


    你們要真的厲害,怎麽會連個雁門關也過不去?這幾個月,你們也耗費了不少錢糧吧?隻怕你們損失的,並不比我們大周少!否則,會來跟我們講和?”


    使臣臉色尷尬,剛要說話,不想蕭牧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本王知道,你們國內現在不太平。那個潤親王,聽說要造反了?要不然,你們皇帝會急於撤軍?這樣,我大周呢也並非那樣不近人情的國家,你們想要講和,可以,這個和約,必須重新寫。如果不行,那就繼續打,現在西域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到太原了,我們關中的錢糧正源源不斷向河西送來,你們北燕想打,我們大周奉陪到底!”


    一番慷慨陳詞,座中北燕群臣,早已麵如土灰。


    蕭牧整理了一下衣服,帶領周國使臣離開會議廳。


    隻留下北燕使臣們麵麵廝覷,不知所措。


    ......


    第一次談判結果上報給燕帝,燕帝雖然心中惱火,但眼下潤親王謀反才是燃眉之急,他也顧不得許多,隻好答應蕭牧的條件。


    和約重新簽訂,廢除所有勒令大周向北燕進貢的條款,改為兩國互通商貿往來,另外北燕歸還之前侵略的大周的十三個郡。


    北疆事務告一段落,蕭牧大獲全勝,班師迴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稱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圍城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圍城下並收藏稱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