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善文離開汴京之後,汴京也沒有閑著。
雖然慶熙皇帝虔誠信道,但他的兒子們卻並沒有學到他的虔心,反而三天兩頭往寺廟裏跑。
求心靜。
京城外的法隆寺,太子,蕭牧,華親王都在那裏捐了海燈。
特別是太子,捐的海燈最大。
心裏也最不安。
......
三輛馬車在法隆寺門前停下,華親王,慎郡王,蘭郡王依次下了車。
自從陶善文走後,他們三人幾乎是日日來進香,聽法師解禪。
大雄寶殿內,佛祖金像端坐蓮台之上,慧眼觀世,察眾生疾苦。
華親王領著兩個弟弟,在佛祖之下的蒲團上跪下,進香拜佛,無比虔誠。
求佛祖能保佑他們心境。
自從陶善文走後,他們一直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之中。
與其是害怕陶善文,不如說是害怕蕭牧。
之前蕭牧還隻是在太子手下辦事,沒有什麽話語權。
但現在不同了,他進了內閣,可以在慶熙帝麵前說話,偏偏慶熙帝還真能聽進去。
陶善文就是個例子。
華親王真的害怕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蕭牧的威脅。
但他手足無措,因為更令他害怕的是,自從五億貪款被蕭牧揭發之後,他已經感覺到了父皇對自己的冷淡。
難道自己真的就此失寵了嗎......
他不敢想自己如果真的失寵之後會是什麽下場。
牆倒眾人推。
佛祖啊,給我指一條明路吧......
......
拜佛過後,三人照例去善水法師禪房裏聽他講話。
“二爺至此,皆因執念太深之故也。有念,故有魔。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法師的意思是說,禮親王已經成了本王的心魔。”
“不,在王爺的內心深處,還有一樣東西,那才是王爺的心魔。”
“請法師明示。”
“貪念。”
“試問眾生,誰人不貪?”
“世人皆貪,故眾生疾苦。”
“可不是誰都有法師這樣的境界的。”
華親王對善水法師今日的迴答顯然有些不滿。
他要是不爭不搶,不早就被太子給弄死了!
他麵無表情地起身,作揖告辭。
“王爺。”
善水法師還是留給了華親王一句忠告。
“萬事功成,唯要有德,得民心者,方得天下啊。”
可惜華親王一個字也沒聽進去,甩袖離開。
......
蕭景仁被送進宮中,很討慶熙帝的喜歡,慶熙帝有事沒事便陪著小孫子玩兒。
汴京接連下了幾日的雪,遲遲不化,老人家陪小孫子在雪地裏玩兒了半日,迴去就感染了風寒,加上他身子本就不好,病情加重,直接起不來床了。
幾個皇子輪流進宮照料。
今日正逢華親王生辰,慶熙帝抱病,他也沒心思大辦特辦,隻宴請了幾個親朋好友來吃飯。
宴會上沒有什麽生客,除了喝酒喝到一半,慎郡王給華親王帶來的那個人。
此人姓賈,自稱是昆侖山下來的道士,擅長推算袖裏陰陽,能知前後過去一千年之事。
華親王顯然不信,當著這麽多賓客的麵兒,連個正眼也沒給那個賈道士。
“要是真那麽神,道長怎麽不算算自己的功名利祿呢?”
賈道士捋著花白的胡子,嗬嗬笑道:“小道非凡塵中人,何來功名之說?”
“這麽說,你還是神仙了?”
華親王用牙簽挑著牙縫,冷冷道。
“我告訴你,咱們大周隻有一個活神仙,那就是皇上!是上元真君!你是個什麽東西,還敢在這裏信口雌黃!左右,給我拉出去!”
“哎!”
慎郡王站了出來。
“二哥,人是小弟請來的,你不能連小弟這點薄麵也不給吧?這位道長,我親自試過的,絕對是有大神通的。”
華親王向慎郡王投來一絲不悅的目光。
自打柳娥皇那件事,他心裏早就惱了慎郡王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兒,他確實不好駁了他的麵子。
“好好好,你怎麽試的他啊?”
慎郡王:“此人能推陰陽啊,就是昨兒,小弟到東快閣去,這位賈道長勸小弟不要去,說是有車馬之災,結果您猜怎麽著,才出了王府的巷子,馬車就被撞爛了。二哥,這樣的小事他都能算出來,更何況是大事呢。”
華親王聽言,有一些心動了。
“哎呀,真可謂是高手在民間啊。”
一位官員突然向華親王敬酒道:“此乃上天賜王爺賢人也,王爺必然能成大事啊。”
莫非真是天意麽......
華親王心動了,緩緩起身,走到賈道士麵前,上下打量著他,鶴發童顏,仙風道骨,果然非俗世中人。
“道長貴庚?”
“貧道癡長一百二十歲。”
“真神仙矣。敢問道長長壽之法?”
“知天命也。”
華親王聽言,若有所思。
“道長既知天命,本王倒有心向道長討教一二。”
“不敢,貧道一定知無不言。”
“好。當今皇上,感染風寒至今,已經十日了,至今不見好轉,敢問道長,此究竟為何,何法可解?”
賈道士笑道:“貧道正為此而來也。”
“哦?”
華親王眼前一亮。
“道長快快請講。”
賈道士神情嚴肅,捋著胡須,搖頭晃腦。
“皇上感染風寒,非因體理,非因天寒,而因有妖孽作祟也。”
“妖孽?”
“然也。”
賈道士點頭道。
“貧道在昆侖山推算袖中陰陽,算出汴京妖氣,高聳入雲,掩蓋當朝正主之至陽之氣,故而下山,準備勸諫皇上,將妖邪繩之以法。”
“此妖人力可滅?”
“人力不可滅,然皇上是天神下凡,至陽之氣護體,邪魔難侵,唯有皇上,可滅此妖。”
“敢問法師,此妖為何物?”
“此妖乃是陰曹地府的一匹妖馬,專門禍亂人的江山,千百年前,此妖化為妖女褒姒,禍亂了幽王江山,如今這妖馬,又要來禍亂大周的江山!”
慎郡王:“此妖現在何處?在皇宮?”
賈道士搖了搖頭。
“貧道不怕得罪諸位爺,那妖馬,如今就在汴京皇城東,鴻合橋畔。”
“鴻合橋畔......”
華親王一驚。
“那不就是老三府上嘛!你是說禮親王就是那個妖孽。”
“正是。”
“大膽!”
華親王立時大怒,橫眉倒豎。
“來人,把這個妖言惑眾的老東西給我捆了!”
“且慢!”
蘭郡王走了出來,在華親王耳邊低聲道:“何不用這老東西,絆老三一腳?”
“怎麽絆?”
“把他送到父皇那兒去,咱們不信,可父皇是信道之人,絕對會信的。”
“父皇正病著呢,你不怕把他老人家氣死過去?”
老爺子要是真死了,咱們就好辦了。
蘭郡王心想。
“要不就把他送到太子那裏去,讓太子交給父皇。”
“那不還是氣著父皇?”
蘭郡王頓感無語,這樣婆婆媽媽,婦人之仁,怎麽能成大事?
“二哥,這可是天賜的大好機會啊,陶善文那件事咱們已經栽倒老三手上了,再不出手,將來......他可未必會對咱們心慈手軟。”
一句話點醒了華親王。
管不了那麽多了。
“來人,把這老東西困了,本王親自帶到東宮,請太子處置!”
雖然慶熙皇帝虔誠信道,但他的兒子們卻並沒有學到他的虔心,反而三天兩頭往寺廟裏跑。
求心靜。
京城外的法隆寺,太子,蕭牧,華親王都在那裏捐了海燈。
特別是太子,捐的海燈最大。
心裏也最不安。
......
三輛馬車在法隆寺門前停下,華親王,慎郡王,蘭郡王依次下了車。
自從陶善文走後,他們三人幾乎是日日來進香,聽法師解禪。
大雄寶殿內,佛祖金像端坐蓮台之上,慧眼觀世,察眾生疾苦。
華親王領著兩個弟弟,在佛祖之下的蒲團上跪下,進香拜佛,無比虔誠。
求佛祖能保佑他們心境。
自從陶善文走後,他們一直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之中。
與其是害怕陶善文,不如說是害怕蕭牧。
之前蕭牧還隻是在太子手下辦事,沒有什麽話語權。
但現在不同了,他進了內閣,可以在慶熙帝麵前說話,偏偏慶熙帝還真能聽進去。
陶善文就是個例子。
華親王真的害怕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蕭牧的威脅。
但他手足無措,因為更令他害怕的是,自從五億貪款被蕭牧揭發之後,他已經感覺到了父皇對自己的冷淡。
難道自己真的就此失寵了嗎......
他不敢想自己如果真的失寵之後會是什麽下場。
牆倒眾人推。
佛祖啊,給我指一條明路吧......
......
拜佛過後,三人照例去善水法師禪房裏聽他講話。
“二爺至此,皆因執念太深之故也。有念,故有魔。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法師的意思是說,禮親王已經成了本王的心魔。”
“不,在王爺的內心深處,還有一樣東西,那才是王爺的心魔。”
“請法師明示。”
“貪念。”
“試問眾生,誰人不貪?”
“世人皆貪,故眾生疾苦。”
“可不是誰都有法師這樣的境界的。”
華親王對善水法師今日的迴答顯然有些不滿。
他要是不爭不搶,不早就被太子給弄死了!
他麵無表情地起身,作揖告辭。
“王爺。”
善水法師還是留給了華親王一句忠告。
“萬事功成,唯要有德,得民心者,方得天下啊。”
可惜華親王一個字也沒聽進去,甩袖離開。
......
蕭景仁被送進宮中,很討慶熙帝的喜歡,慶熙帝有事沒事便陪著小孫子玩兒。
汴京接連下了幾日的雪,遲遲不化,老人家陪小孫子在雪地裏玩兒了半日,迴去就感染了風寒,加上他身子本就不好,病情加重,直接起不來床了。
幾個皇子輪流進宮照料。
今日正逢華親王生辰,慶熙帝抱病,他也沒心思大辦特辦,隻宴請了幾個親朋好友來吃飯。
宴會上沒有什麽生客,除了喝酒喝到一半,慎郡王給華親王帶來的那個人。
此人姓賈,自稱是昆侖山下來的道士,擅長推算袖裏陰陽,能知前後過去一千年之事。
華親王顯然不信,當著這麽多賓客的麵兒,連個正眼也沒給那個賈道士。
“要是真那麽神,道長怎麽不算算自己的功名利祿呢?”
賈道士捋著花白的胡子,嗬嗬笑道:“小道非凡塵中人,何來功名之說?”
“這麽說,你還是神仙了?”
華親王用牙簽挑著牙縫,冷冷道。
“我告訴你,咱們大周隻有一個活神仙,那就是皇上!是上元真君!你是個什麽東西,還敢在這裏信口雌黃!左右,給我拉出去!”
“哎!”
慎郡王站了出來。
“二哥,人是小弟請來的,你不能連小弟這點薄麵也不給吧?這位道長,我親自試過的,絕對是有大神通的。”
華親王向慎郡王投來一絲不悅的目光。
自打柳娥皇那件事,他心裏早就惱了慎郡王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兒,他確實不好駁了他的麵子。
“好好好,你怎麽試的他啊?”
慎郡王:“此人能推陰陽啊,就是昨兒,小弟到東快閣去,這位賈道長勸小弟不要去,說是有車馬之災,結果您猜怎麽著,才出了王府的巷子,馬車就被撞爛了。二哥,這樣的小事他都能算出來,更何況是大事呢。”
華親王聽言,有一些心動了。
“哎呀,真可謂是高手在民間啊。”
一位官員突然向華親王敬酒道:“此乃上天賜王爺賢人也,王爺必然能成大事啊。”
莫非真是天意麽......
華親王心動了,緩緩起身,走到賈道士麵前,上下打量著他,鶴發童顏,仙風道骨,果然非俗世中人。
“道長貴庚?”
“貧道癡長一百二十歲。”
“真神仙矣。敢問道長長壽之法?”
“知天命也。”
華親王聽言,若有所思。
“道長既知天命,本王倒有心向道長討教一二。”
“不敢,貧道一定知無不言。”
“好。當今皇上,感染風寒至今,已經十日了,至今不見好轉,敢問道長,此究竟為何,何法可解?”
賈道士笑道:“貧道正為此而來也。”
“哦?”
華親王眼前一亮。
“道長快快請講。”
賈道士神情嚴肅,捋著胡須,搖頭晃腦。
“皇上感染風寒,非因體理,非因天寒,而因有妖孽作祟也。”
“妖孽?”
“然也。”
賈道士點頭道。
“貧道在昆侖山推算袖中陰陽,算出汴京妖氣,高聳入雲,掩蓋當朝正主之至陽之氣,故而下山,準備勸諫皇上,將妖邪繩之以法。”
“此妖人力可滅?”
“人力不可滅,然皇上是天神下凡,至陽之氣護體,邪魔難侵,唯有皇上,可滅此妖。”
“敢問法師,此妖為何物?”
“此妖乃是陰曹地府的一匹妖馬,專門禍亂人的江山,千百年前,此妖化為妖女褒姒,禍亂了幽王江山,如今這妖馬,又要來禍亂大周的江山!”
慎郡王:“此妖現在何處?在皇宮?”
賈道士搖了搖頭。
“貧道不怕得罪諸位爺,那妖馬,如今就在汴京皇城東,鴻合橋畔。”
“鴻合橋畔......”
華親王一驚。
“那不就是老三府上嘛!你是說禮親王就是那個妖孽。”
“正是。”
“大膽!”
華親王立時大怒,橫眉倒豎。
“來人,把這個妖言惑眾的老東西給我捆了!”
“且慢!”
蘭郡王走了出來,在華親王耳邊低聲道:“何不用這老東西,絆老三一腳?”
“怎麽絆?”
“把他送到父皇那兒去,咱們不信,可父皇是信道之人,絕對會信的。”
“父皇正病著呢,你不怕把他老人家氣死過去?”
老爺子要是真死了,咱們就好辦了。
蘭郡王心想。
“要不就把他送到太子那裏去,讓太子交給父皇。”
“那不還是氣著父皇?”
蘭郡王頓感無語,這樣婆婆媽媽,婦人之仁,怎麽能成大事?
“二哥,這可是天賜的大好機會啊,陶善文那件事咱們已經栽倒老三手上了,再不出手,將來......他可未必會對咱們心慈手軟。”
一句話點醒了華親王。
管不了那麽多了。
“來人,把這老東西困了,本王親自帶到東宮,請太子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