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衙門。
陶善文換上了黑色繡豹紋官服,端坐堂上。
唐熙有些不解,冷冷道:“為什麽不直接帶著去王天仁府上?”
陶善文:“單槍匹馬去他府上,你就不怕把咱倆砍了?再說了,江北是什麽情況,咱們都不清楚,貿然前去,難保會栽倒在他們手上。我讓他來見我,並非是問罪,而是試探。他要是敢來,事情還好辦。要是不來,事情就難辦了......”
唐熙:“要是不來,就證明這裏官官相護,鐵桶一般了。”
陶善文歎了口氣,沒有說話。
“你去王天仁府上看看情況。”
“行。”
......
大約半個時辰,唐熙迴來了。
陶善文:“如何?”
“他把成親的家夥什兒全收起來了,正在書房讀書辦公呢。”
“他倒會裝!”
陶善文突然察覺到了什麽,眸中拂過一絲寒意。
“他們必然有所準備了,如今咱們要以退為進,放鬆他們的警惕。”
“什麽叫以退為進?”
“咱們兩個單槍匹馬,必然無法與他們直麵抗衡,唯有隱藏鋒芒,放鬆他們的警惕,趁著老虎打盹的功夫,給他當頭一棒!”
“那你說吧,怎麽辦?”
陶善文想了想,高聲道:“衙門文書何在?”
一個中年官員一路小跑著過來,恭敬道:“上差有何吩咐?”
“傳本官令,就說正三品都察院監察禦史請渡城知府王天仁來見。”
“遵令。”
......
一頓飯的功夫,王天仁穿著官服來到了衙門。
他非常恭敬地走進來,踏進大堂的門檻前,還刻意整理了一下著裝,然後緩緩地踏過門檻,再次恭敬地走到陶善文麵前。
給人一種垂垂老矣,卻處處小心的老實人的感覺。
陶善文自經曆了那場大變故,性情大變,對誰也是將信將疑,王天仁的作秀,他也隻是麵無表情地冷冷看在眼裏。
王天仁顫抖著身軀,艱難地跪下。
“不知欽差下降,老臣有失遠迎,望大人恕罪。”
“王大人快快請起。”
陶善文下位,親自將他扶起,一臉和善。
“本官也是奉了朝廷密令,迫不得已啊。王大人,快快請坐。”
“不敢,請欽差上坐。”
“好吧,本官就不辜負王大人的美意了。”
二人落座,王天仁雙眸微微垂著,但餘光一直在觀察這位素未謀麵,且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其實在來之前,他心裏一直惴惴不安,生怕來的欽差會是什麽大人物,沒準兒是太子的那個外公,禮部尚書王合也說不準。
要真是他,自己可真就完了。
那是頭一個說一不二的主兒。
結果沒想到來了個年輕人,看上去頂多二十五六歲,還一臉的書卷氣,顯然就是一個初生牛犢,也配和自己鬥?
自己二十年前就能把他吊著打!
“不知欽差傳喚下官來,有何要事?”
陶善文冷眼看著王天仁,看他慈眉善目,畢恭畢敬的樣子,暗歎剛出山便碰到了這麽個硬茬兒,不鬥倒此人,他在江北的差事,還怎麽做的下去?
“實不相瞞,朝廷上下,格外重視咱們江北,所以派了本官下來,一是為了給朝廷選舉賢良,二呢,就是為了看看咱們江北的吏治。所以本官第一站來到渡城,想聽聽咱們這兒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陶善文說話態度很是親和,沒有一點兒官威。
王天仁不禁暗自嘲笑,朝廷裏當真是沒人了,派了這麽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夥子下來!
“大人若是有問的,但問無妨,下官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好極了。”
陶善文眸中拂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臉上仍舊掛著笑容。
“傳華氏母女!”
華珠攙扶著母親,走進大堂,跪在案前。
王天仁看見華珠,眼中登時變得色眯眯的,不過很快就收斂了。
不過早已被陶善文看在眼裏,心裏實在不齒。
“華氏。”
“草民在。”
“你是說是你眼前這位大人,要強娶了你去做的姨太太嗎?”
“迴大人,是的。”
“你可知道他是誰?”
“迴大人,知道,渡城府尹,王天仁,草民的父親,就是被他的奴才害死的!”
華珠紅了眼眶,咬牙道。
“大膽!”
王天仁大怒,拍案而起,朝陶善文作揖道:“陶大人,下官從來不曾見過這位女子,這是誣陷!下官花甲之年,這位女子不過才二八芳年,下官怎能做如此不恥之事?”
你他媽也知道這是不恥之事啊......
陶善文冷漠地看著王天仁,早就料到他會這樣說,他自己也壓根就沒打算讓他就地伏法。
“本官也願意相信王大人是清白的。這位女子是本官在天橋上截下的,送親隊伍說是今日王大人有美事。”
“一派胡言!”
王天仁很是生氣,灰白的胡子都在劇烈地顫抖。
“老夫最近一直閉門理政,如今民生凋敝,老夫為此愁眉不展,是何人在此嫁禍老夫!大人,老夫請令,嚴查此事!”
此事堂內,華珠,唐熙,王天仁,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陶善文身上,等著他做出抉擇來。
看著華珠無比懇切,請求將壞人就地正法的眼神,陶善文緩緩開口。
“本官也以為......王大人所言,甚是妥當。”
他閉上眼睛,不再看華珠失望的眼神。
他不敢。
而一旁的王天仁,則變得得意起來了。
他清了清嗓子,色迷迷的眼神上下打量了華珠一遍,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高聲叫道:“文書何在?”
“大人有何吩咐?”
“立刻傳令,令刑獄司嚴查此事!先審問這個女子,監押起來,等本官親自審問!”
“且慢!”
陶善文突然攔住了要提人的衙役。
“這樣大的事,自然是本官親自審問。”
他看了華珠一眼,眼神在向她表達自己的愧疚。
“帶走吧。”
華珠被衙役帶走了,麵無表情。
陶善文是背過身去的,他不忍心看她絕望的表情。
像當時柳氏從武親王府出來時的表情一樣。
我是為了大局,你別怪我......
我要救的,不光是你,還有渡城幾十萬的百姓。
“王大人。”
陶善文藏起心裏的愧疚,微笑地看著王天仁。
“咱還還有正事沒說呢,給本官介紹介紹渡城的情況吧。”
王天仁還沒從華珠身上緩過神來,陶善文一連叫了他兩次才聽見。
“是,是......陶大人請上坐。”
陶善文換上了黑色繡豹紋官服,端坐堂上。
唐熙有些不解,冷冷道:“為什麽不直接帶著去王天仁府上?”
陶善文:“單槍匹馬去他府上,你就不怕把咱倆砍了?再說了,江北是什麽情況,咱們都不清楚,貿然前去,難保會栽倒在他們手上。我讓他來見我,並非是問罪,而是試探。他要是敢來,事情還好辦。要是不來,事情就難辦了......”
唐熙:“要是不來,就證明這裏官官相護,鐵桶一般了。”
陶善文歎了口氣,沒有說話。
“你去王天仁府上看看情況。”
“行。”
......
大約半個時辰,唐熙迴來了。
陶善文:“如何?”
“他把成親的家夥什兒全收起來了,正在書房讀書辦公呢。”
“他倒會裝!”
陶善文突然察覺到了什麽,眸中拂過一絲寒意。
“他們必然有所準備了,如今咱們要以退為進,放鬆他們的警惕。”
“什麽叫以退為進?”
“咱們兩個單槍匹馬,必然無法與他們直麵抗衡,唯有隱藏鋒芒,放鬆他們的警惕,趁著老虎打盹的功夫,給他當頭一棒!”
“那你說吧,怎麽辦?”
陶善文想了想,高聲道:“衙門文書何在?”
一個中年官員一路小跑著過來,恭敬道:“上差有何吩咐?”
“傳本官令,就說正三品都察院監察禦史請渡城知府王天仁來見。”
“遵令。”
......
一頓飯的功夫,王天仁穿著官服來到了衙門。
他非常恭敬地走進來,踏進大堂的門檻前,還刻意整理了一下著裝,然後緩緩地踏過門檻,再次恭敬地走到陶善文麵前。
給人一種垂垂老矣,卻處處小心的老實人的感覺。
陶善文自經曆了那場大變故,性情大變,對誰也是將信將疑,王天仁的作秀,他也隻是麵無表情地冷冷看在眼裏。
王天仁顫抖著身軀,艱難地跪下。
“不知欽差下降,老臣有失遠迎,望大人恕罪。”
“王大人快快請起。”
陶善文下位,親自將他扶起,一臉和善。
“本官也是奉了朝廷密令,迫不得已啊。王大人,快快請坐。”
“不敢,請欽差上坐。”
“好吧,本官就不辜負王大人的美意了。”
二人落座,王天仁雙眸微微垂著,但餘光一直在觀察這位素未謀麵,且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其實在來之前,他心裏一直惴惴不安,生怕來的欽差會是什麽大人物,沒準兒是太子的那個外公,禮部尚書王合也說不準。
要真是他,自己可真就完了。
那是頭一個說一不二的主兒。
結果沒想到來了個年輕人,看上去頂多二十五六歲,還一臉的書卷氣,顯然就是一個初生牛犢,也配和自己鬥?
自己二十年前就能把他吊著打!
“不知欽差傳喚下官來,有何要事?”
陶善文冷眼看著王天仁,看他慈眉善目,畢恭畢敬的樣子,暗歎剛出山便碰到了這麽個硬茬兒,不鬥倒此人,他在江北的差事,還怎麽做的下去?
“實不相瞞,朝廷上下,格外重視咱們江北,所以派了本官下來,一是為了給朝廷選舉賢良,二呢,就是為了看看咱們江北的吏治。所以本官第一站來到渡城,想聽聽咱們這兒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陶善文說話態度很是親和,沒有一點兒官威。
王天仁不禁暗自嘲笑,朝廷裏當真是沒人了,派了這麽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夥子下來!
“大人若是有問的,但問無妨,下官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好極了。”
陶善文眸中拂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臉上仍舊掛著笑容。
“傳華氏母女!”
華珠攙扶著母親,走進大堂,跪在案前。
王天仁看見華珠,眼中登時變得色眯眯的,不過很快就收斂了。
不過早已被陶善文看在眼裏,心裏實在不齒。
“華氏。”
“草民在。”
“你是說是你眼前這位大人,要強娶了你去做的姨太太嗎?”
“迴大人,是的。”
“你可知道他是誰?”
“迴大人,知道,渡城府尹,王天仁,草民的父親,就是被他的奴才害死的!”
華珠紅了眼眶,咬牙道。
“大膽!”
王天仁大怒,拍案而起,朝陶善文作揖道:“陶大人,下官從來不曾見過這位女子,這是誣陷!下官花甲之年,這位女子不過才二八芳年,下官怎能做如此不恥之事?”
你他媽也知道這是不恥之事啊......
陶善文冷漠地看著王天仁,早就料到他會這樣說,他自己也壓根就沒打算讓他就地伏法。
“本官也願意相信王大人是清白的。這位女子是本官在天橋上截下的,送親隊伍說是今日王大人有美事。”
“一派胡言!”
王天仁很是生氣,灰白的胡子都在劇烈地顫抖。
“老夫最近一直閉門理政,如今民生凋敝,老夫為此愁眉不展,是何人在此嫁禍老夫!大人,老夫請令,嚴查此事!”
此事堂內,華珠,唐熙,王天仁,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陶善文身上,等著他做出抉擇來。
看著華珠無比懇切,請求將壞人就地正法的眼神,陶善文緩緩開口。
“本官也以為......王大人所言,甚是妥當。”
他閉上眼睛,不再看華珠失望的眼神。
他不敢。
而一旁的王天仁,則變得得意起來了。
他清了清嗓子,色迷迷的眼神上下打量了華珠一遍,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高聲叫道:“文書何在?”
“大人有何吩咐?”
“立刻傳令,令刑獄司嚴查此事!先審問這個女子,監押起來,等本官親自審問!”
“且慢!”
陶善文突然攔住了要提人的衙役。
“這樣大的事,自然是本官親自審問。”
他看了華珠一眼,眼神在向她表達自己的愧疚。
“帶走吧。”
華珠被衙役帶走了,麵無表情。
陶善文是背過身去的,他不忍心看她絕望的表情。
像當時柳氏從武親王府出來時的表情一樣。
我是為了大局,你別怪我......
我要救的,不光是你,還有渡城幾十萬的百姓。
“王大人。”
陶善文藏起心裏的愧疚,微笑地看著王天仁。
“咱還還有正事沒說呢,給本官介紹介紹渡城的情況吧。”
王天仁還沒從華珠身上緩過神來,陶善文一連叫了他兩次才聽見。
“是,是......陶大人請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