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晉王要迴任揚州的時候,按照宇文述的計策,他去向皇後辭行。


    一進宮門,他就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說:“孩兒很傻,常常念及母後的恩情,不知道怎麽報答。但是東宮的人常常造謠說我想要奪取儲君位置,總是對我怒目而視,想要陷害我。我是天天提心吊膽,擔心被人誣陷,生死未卜,不知道以後哪一天可能就不能繼續侍奉母後了?”說完,淚水漣漣,泣不成聲。


    皇後聞言,憤怒地罵到:“這個楊勇越來越不像話了!野心越來越大,我為他娶了元氏的女兒,但他卻不把她當作正宮妻子,天天隻知道與那個偏房阿雲廝混,沉淪在那個女人的溫柔鄉裏。如果讓他再繼續這樣下去:我在世時,你都這樣受到他的欺淩,我死後,他豈不是要對你任意淩辱?那豈不是以後還要你在阿雲的兒子麵前低頭求饒,一直過著屈辱的生活?”


    晉王聽到母親如此一說,知道已經被他的話引導。更是做出悲痛欲絕的樣子,嚎啕大哭,連連磕頭。


    皇後安慰了他一番,說道:“孩兒你自可放心迴去,但切記:沒有我的密詔,不得擅自進京;也不要再輕易去東宮,等待幾個月,母後自有安排。”


    晉王含淚答應,滿懷感激地假做的哭啼啼樣子離開了。


    事後宇文述得知了情況,心中暗自歡喜,心裏道:“這三計已然成功!”他知道,晉王與皇後的這次對話,使得晉王對東宮的仇恨愈發深重,也為他將來的行動已經埋好了伏筆。


    同時,楊約得到了晉王的賄賂,也在為他向楊素傳遞消息。每次與哥哥楊素見麵,他都故意表現出憂心忡忡的樣子。


    有一天,楊素問他:“你最近為什麽這麽憂慮,到底出了什麽事?”


    楊約語氣沉重地說:“兄長,我近日來心情沉重,是為你的處境擔憂啊!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天太子對蘇孝慈說:‘這個‘老賊’實在讓人惱火,必須除掉他。’我聽說這句話時,心裏不禁一驚,兄長你可知這個‘老賊’指的是你嗎?你如今這個年紀了,又身居要位,福祿雙全。卻又要身處如此危險的境地,叫我如何不憂心?”


    楊素瞪大了眼睛,一臉疑惑地看著楊約,語氣輕鬆地迴應:“哼!太子他也就最多是想想吧?就憑他,又能把我怎麽樣?我根本不在意他!”


    楊約眉頭緊皺,語氣誠摯地說:“兄長,你或許現在是不懼太子,但你想啊,今天的太子就是未來的君主啊!一旦皇上離世,我們家族的命運可就都懸在他的手上了。依我看,我們還是得盡早謀劃,以防不測。”


    楊素深思片刻,然後笑著問:“那你是想我辭去官職避開他呢?還是現在改變立場巴結歸順他?”


    楊約苦笑著說:“辭去職務,我們就會失去權力,又有什麽意義呢;即使現在歸順他,他也未必能消除對我們的積怨了。我覺得隻有想辦法廢掉他,另立他人為儲,才有可能避免這場災禍,甚至立下大功,更進一步。”


    楊素聽後,頓時拍案叫絕,稱讚道:“楊約,沒有想到你小子竟有如此智謀,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楊約謙虛地說:“這件事還需盡快行動,兄長,一旦到了太子掌握實權的那一天,我們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如今,皇後是唯一能幫助我們成事的人,我們必須爭取她的支持。”


    楊素點點頭,深思熟慮地說:“你說得對,我們必須盡快行動。我會設法爭取皇後的支持,而你也要密切關注太子的動向,隨時向我匯報。隻要我們早做準備,必定能化險為夷。”


    楊素是個聰明人,知道隋主非常懼內,對獨孤皇後言聽計從。於是,在一次內宴上,楊素有意坐在獨孤皇後的近處,恭恭敬敬地和她交談。


    談至甚歡他話題一轉,開始大力稱讚起晉王來:“皇後啊,晉王真是個賢良孝順的好孩子,我和他共事多年,對他的品行真的是十分敬佩。相比之下,太子最近似乎行事頗為乖張,讓人很是擔憂。”


    獨孤皇後原本就對太子有些不喜,聽楊素這麽一說,心中更加不滿。她皺起眉頭,疑惑地問:“此話怎講?難道太子真的如你所說。。。。。。”


    楊素見皇後動搖,便趁機煽風點火:“皇後,我並非故意挑撥離間,隻是實事求是。太子的所作所為,確實讓人擔憂他是否能承擔起一國之君的重任。皇後,您可要也要替楊家的天下慎重考慮啊!”


    皇後沉默不語,心中疑慮更深。


    這時,楊素又適時地送上一些冷言熱語:“皇後,臣楊素雖然在外廷為官,但一直把您當作自己的親人。今天之所以提及此事,是希望能為您分憂解難。皇後,您可一定要為我國著想,為皇上的江山社稷謀劃啊!”


    獨孤皇後心中愈發不滿太子,認為楊素言之有理。她思前想後,終於下定了決心,對楊素說:“楊素,你說得對!我會再考慮考慮你的建議的。”


    楊素聽後,連忙拜謝:“皇後英明,百姓有福了!”


    更有某日,皇後私下裏找到楊素,告訴他:“你上次的話我想了很久了,說的很有道理。我知道你是朝廷中最受信任的的重臣,如今我也有意廢黜太子,改立晉王。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也是對你忠心上諫的獎勵,你且收下吧。”說著,她遞給楊素一個精美的盒子,裏麵裝滿了金銀珠寶。


    楊素本來是期望皇後能助他一臂之力,達到目的的。沒想到這麽順利,如今皇後反而需要跟他聯合。他心中暗自竊喜,知道此事就快要能夠成功了。於是,他更加放心大膽的開始在隋主麵前有意無意地挑撥離間,添油加醋地說太子的不是了。他告訴隋主,太子身邊聚集了一群阿諛奉承之徒,行事越發驕縱,恐怕不利於江山社稷。


    與此同時,楊素還每日指使宦官和官妾在隋主耳邊吹風,一句一句地詆毀太子。他們或在隋主勞累時送上溫水,或在隋主用餐時提及太子的不是。漸漸地,隋主也開始對太子不滿,而且這種不滿的情緒越來越深,楊素知道了則在暗中竊喜。


    一日,隋主與皇後閑談時,不自覺地提到了太子的不是。皇後感到驚訝,問:“皇上,勇兒確實有點過分,他寵信小妾,還想害死廣兒,確實小肚雞腸、不堪重用!不過您怎麽也突然對太子如此不滿?”


    隋主歎了口氣,說:“皇後,我原本也覺得楊勇隻是年輕氣盛,但近日來,宮中傳聞不斷,讓我不得不疑心他的品行了。”


    就這樣,在獨孤皇後、楊素等人的精心策劃和推動下,太子的地位日漸不保,終於走到了盡頭。


    開皇二十年(公元 600年)十月,隋主在武德殿頒布詔書,宣布廢黜太子楊勇,貶為庶人。太子的兒子長寧王楊儼上疏請求跟隨父親,隋主見他孝順,本來對他已經有了憐憫之情,卻也因為楊素的阻撓而作罷。


    與此同時,五原公元旻和文林郎楊孝政卻因為勸諫隋主,反對廢黜太子,也遭到了楊素的打壓。最終紛紛被定罪處斬。至此朝中大臣們人人自危,再無人敢站出來反對此事。楊素也暗自高興,自己的權力和富貴有希望可以這樣一直穩固下去了。


    到了十一月,楊素趁熱打鐵,勸說隋主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得到了隋主的同意。同時,他還安排宇文述擔任東宮左衛率,負責保衛太子的安全。


    晉王接到旨意後,立刻上表謝恩。並盡快選擇了一個吉日,與蕭妃一同朝見父王母後,然後移居東宮禁苑,侍奉父母,表現得十分孝敬。


    隋主見到晉王如此孝順,心中十分歡喜。他也開始相信,晉王確實是太子的不二人選,能夠繼承大統,延續國家的繁榮昌盛。於是,他對楊勇的愧疚心也就漸漸淡漠了,國家政局短期內也逐漸恢複了平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八路煙塵傳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愛的龍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愛的龍豬並收藏十八路煙塵傳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