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艦橋傳聲筒中,傳出趙瑞麟上校冷靜的聲音,三十一戰隊所有主炮按照左側一密位間隔,三次急速齊射。


    三十秒後,德律風、傳聲筒、無線電、旗語將炮術指揮官的命令傳達到四艘戰艦的每一門主炮的戰位上。


    在震耳欲聾和接連不斷的開火轟鳴聲中,戰術艦橋中的軍官們一手拉著扶手,一手扶著望遠鏡,遠遠的盯著對手一號目標艦。


    第一輪急速齊射後形成水柱還未落下,廬州艦前桅杆觀測手已經開始報告,至少命中對手一發,由於這三輪都是穿甲彈,並沒有發現明顯彈著點,緊接著第二輪、第三輪急速開火,水柱徹底將目標艦覆蓋。


    完成三輪開火的第三十一戰隊炮火沉寂下來,隻有遠遠從北虜方向傳來的炮擊聲在戰隊上空迴蕩。


    戰術艦橋上的軍官們,再次用望遠鏡觀察駛出水柱包圍的一號目標艦,這次不用觀測手通報,就發現了異常。


    這時候世界各國的戰艦的主炮射程,如果采用45度的仰角,最遠的號稱能達到二十公裏以上,但是由於觀測手段限製,炮戰一旦超過十千米距離,誤差基本上就達到數百米以上,根本屬於浪費彈藥,因此盡管理論射程很遠,但是實際交戰距離最大也就九千米以內,根本不會出現什麽垂直落彈區、避彈區、側麵落彈區,也導致炮塔化設計後,為了防止炮塔過高,炮口仰角一般限製在15度左右,隻有漢陽級達到20度,此時的炮彈飛行軌跡基本上還是較為平直,很少會出現大角度吊射後在末端形成的近乎垂直的彈道。


    因此,此時大部分戰列艦的水平裝甲防護還是較為薄弱,大部分裝甲重量都放在水線裝甲和核心艙防護上,尤其是這數年前英吉利提出的重點防護概念,提出將有限的防護裝甲用在核心位置,至於艦首、艦尾這些非核心位置,隻要有水密艙防護,保證戰時撐過對手打擊,同時能徹底摧毀對射即可。


    沒想到就是這種設計理念,反倒害了渤海號戰列艦,水霧散去後,渤海號艦首水線附近被琢開一個對穿的四十厘米左右缺口,成噸的海水向內湧入,導致艦首不斷衝向水下,連帶著航速急劇降低,艦首揚起的水花堪堪遮住標準排水量處的白色水線標識,左舷舷側水線裝甲上方的152.4毫米副炮炮室被摧毀,缺口處正在冒出白色煙霧,上甲板下方的203毫米二級主炮同樣被打中,由於上方的飛橋坍塌遮住視線,隻能看到同樣有淡淡的黑煙與下方升起的白煙混合在一起,加上航速陡降,黑白交織的煙霧不斷在艦橋附近盤旋,粗壯的盒式艦橋與尾部桅杆連接處與同樣中彈,向後倒伏的桅杆將一號煙囪壓塌,居然沒有濃煙冒出,在舯部水線裝甲處中彈兩發,上方的兩個副炮炮室的炮管向下垂落,對應上甲板上的煙囪在不斷竄出濃煙和火舌,在後主炮後麵一點的艦尾處,密集的穿甲彈幾乎將艦體打爛,沒有裝甲防護的位置上,讓人心驚的缺口鋼板扭曲在一起,在八千米外的十倍望遠鏡視野中都讓人看起心驚肉跳。


    這時候桅杆觀測手終於統計出對手中彈情況,至少被己方命中300毫米炮彈3發,200毫米炮彈5發,近失彈無法觀測,三輪齊射96發彈取得8發命中,命中率高達8%。


    就在趙瑞麟上校準備下達第二次開火命令時,渤海號戰列艦二號煙囪處突然竄起近百米的高大火舌,緊接著紅色火舌變成黑色濃煙,然後黑色濃煙又變成白色煙霧,不到半分鍾時間內,濃煙和白霧將全艦籠罩,緊接著濃霧帶著沸騰的海水向上跳起來,可惜這濃霧包裹著的戰艦抖動沒能克服地心的引力,升高不到一米又重重的落下去,並在下落中全艦解體,無數的殘骸碎片從煙霧中向四處拋灑,猶如晴空中一座海上火山突然迸發,隨著殘骸沸沸揚揚的下落,在海麵上濺起無數大大小小的水柱,這時候猶如晴天霹靂般的巨響才滾滾傳到第三十一戰隊艦上,廬州艦上的舷窗玻璃和艦橋內所有非固定的物體都在顫動。


    數十年後,大明為了重新建設遼東半島,組織了一次近海沉船清理專項治理行動,在老鐵山以東南八千米左右約30米深海底處,潛水員發現了解體的渤海號戰列艦,大大小小的殘骸散布在近五百米直徑的傾斜海床上,巨大的前後炮塔傾覆深埋在厚厚的淤泥中,隻有長長炮管還不屈的斜伸出淤泥,無數海洋植物纏繞其上,扇貝、海參爬行其中,夾雜數不清品種的海魚在這個人工水下島礁群中遊蕩,無聲的訴說中當年戰鬥的殘酷。


    不到半個小時時間,北虜第一戰列打頭的渤海號戰列艦被快速打沉,也讓坐鎮第一戰列尾部黃海號戰列艦的恆齡提督後怕不已。


    緊接著,大明四艘戰艦上不弱於北虜一倍數量同等戰艦的重型火炮集火攻擊排在北虜第一戰列中第二位的海圻號裝甲巡洋艦,前後各有兩門254毫米主炮的海圻號,剛剛打出第三輪還擊炮彈,就在鋪天蓋地的炮火中被形成跨射,緊接著兩輪齊射,牢牢的將不斷變換航向的海圻號覆蓋,第三輪齊射過後,海圻號艦體三處中彈,舷側152毫米厚的水線裝甲被打穿,戰艦舯部燃起熊熊大火,緊接著艦體開始左傾,在悶雷般的連環爆炸聲中,海圻號打出本艦重傷退出戰列的旗號,開始劇烈右轉,企圖衝灘擱淺。


    可惜接踵而來的炮火沒有給海圻號任何機會,第七輪集火後海圻號再次被命中數發大口徑炮彈,前部艦橋在爆炸中坍塌,艦橋上艦長和十數名軍官當場陣亡,薄弱的後部主炮塔頂部100毫米裝甲,沒能阻擋住應當是從資陽艦打來一枚高速穿甲彈,破開裝甲後,這枚穿甲彈中不到九千克的裝藥被引爆,澎湃而又熾熱的氣體,帶著各種鋼鐵碎片引爆了還在停留在炮塔中的四個藥包,停頓數秒後,整個後主炮塔被點了天燈,衝天的火焰甚至一度阻礙了大明戰艦上觀測手視線,又十數秒後,炮塔下方艦體中的彈庫被引爆,顫抖中的海圻號後部艦體四分之一處斷裂,整個後艦體帶著熊熊烈火,先是尾部觸水,然後整個殘存艦體迅速沒入海水消失,帶起一個十數米直徑的旋渦,將海麵上星星點點燃燒的雜物和人體殘骸旋轉著拉入其中,原本已經左傾的前部艦體,在失去後艦體的浮力支撐後,在後艦體消失不到一分鍾時間裏快速傾覆,濺起巨大的水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逆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逆流並收藏大明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