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計劃不如變化快,自從明國裝甲巡洋艦逃入鯨海後,本州西部沿海不斷報告疑似發現明國裝甲巡洋艦,每次上村中將火速趕往事發地點,要麽是虛驚一場,甚至有漁民把把鯨魚噴水也當成明國戰艦,要麽是船隻觸礁謊報情況,一時間讓上村的四個戰隊疲憊不堪,反到倭國內部樂此不疲的在報紙上推測明國裝甲巡洋艦在什麽海域,下步會襲擊什麽沿海城市,不斷的給上村閣下下指導棋。


    甚至有不良報紙宣稱,明國戰艦航速快,火力猛,來無蹤,去無影,而且曆次交火居然毫發無損,很有可能是明國邪法作祟,將中央艦隊第二艦隊推出來作為祭品,一番血祭之後祭祀出來的幽靈艦隊。


    論據還很充分,一個是可靠消息稱,明國的徐州火炮廠艦炮產能不足,這麽多炮管除非是變出來的,第二個就是按照明國的戰艦建造速度,現在怎麽也不可能新服役四艘裝甲巡洋艦,這不是邪法是什麽。


    這種聳人聽聞的謠言,居然在倭國國內很有市場,一時間幽靈艦隊的稱唿甚囂塵上,讓上村中將壓力倍增。


    ......


    6月5日淩晨五點,被倭國稱為幽靈艦隊的襄陽混合編隊,結束鯨海修整後,按照金江號、高江號打頭,襄陽艦、資陽艦、陽澄湖艦、星雲湖艦、簡陽艦、嶽陽艦次之的方法,編成一路密集縱隊,抵近鯨海東北角的津輕海峽。


    津輕海峽,位於倭國本州與北海道之間,西連鯨海,東接太平洋,東西長130千米,南北寬24至40千米,中部水道深200米,年平均氣溫9度左右,春夏季的對馬暖流,從西向東流過海峽,流速最可達4節,海峽南北海岸線曲折,多岬角和港灣,南側有倭寇第三艦隊泊地大湊軍港,南北交通,主要靠龍飛崎和白神岬之間輪渡。


    這個就是朱先釺手頭僅有的資料了,除此以外,由於沒有津輕海峽的詳細水文資料,編隊根本不敢在夜間冒險通過,加上春夏季溫差較大,早晚海麵容易起霧,因此定下來淩晨衝入海峽,如果順利的話,依仗薄霧縮短對手反應時間,然後在暖流幫助下,爭取三小時穿過海峽。


    可惜計劃不如變化,打頭進入海峽的金江號報告,前一日持續不斷的大風,讓整個海峽波濤洶湧,海麵上一覽無遺,遠遠看去,兩岸蜿蜒曲折的海岸線更為清晰,尤其是在強風吹拂下,海麵上不斷湧起數米高的浪湧,目測到了海峽入口,海況已經到了六至七級,顯然不適合航海。


    事到臨頭,再更改計劃已經來不及了,朱先釺端著望遠鏡看向右舷,硬著頭皮下令,整個編隊全速前進。


    隨著命令下達,襄陽艦艦首破開的浪花逐漸加大,在強風和浪湧加持下,不斷有白色的浪花和水沫向艦橋飛濺,艦體開始逐漸顛簸,9700噸的鋼鐵巨艦,在近40千米寬的海峽入口處不斷逐浪前行,要是從高處看去,就像一連串的黑色甲蟲,帶著黑色的煙柱,在深藍色的海麵上逐浪滑行,帶起不斷擴大的白色尾跡,然後在強風和浪湧幹擾下,黑煙和尾跡很快變得無影無蹤。


    連襄陽艦都晃動的厲害,前麵開道的金江艦和高江艦,由於噸位輕、艦體狹長,估計前後縱搖幅度更大,就不知道海兵們受不受得了,代理艦隊長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按照這種海況,盡管是順風,還有暖流加持,不過估計航行時間還是要拉長。


    由於謠傳幽靈艦隊的關係,本州島和北海道之間的航渡早就停下來了,襄陽混合編隊按照24節的最高航速,航行了近一個半小時,比原計劃慢了近半小時,目力所及之處,都是不斷跌宕起伏的海水和兩側遠處的綠色海岸線,耳邊除了海浪拍打鋼鐵艦體的聲音,整個艦上鴉雀無聲。


    遠處已經能看到南側海岸線與下北半島的交界處,如果過了此處岬角,預計還有兩個小時左右,就能穿過海峽。


    突然,金江艦打破無線電靜默,緊急發電,稱其越過下北半島後,發現半島背麵有數道煙柱,詢問是否需要迴轉查證。


    朱先釺思考片刻後,考慮到高海況下驅逐艦轉向困難,下令迴電,通知兩艘驅逐艦繼續前進。


    本隊變更隊形,陽澄湖、星雲湖兩艦轉向左側,與裝甲巡洋艦拉開距離,簡陽艦和嶽陽艦提速接替兩艘補給艦位置,並且作為補給艦屏障掩護。


    ......


    此時的下北半島內海中,特別討伐艦隊第四戰隊的司令官吉鬆茂太郎大佐,在冷風中身裹雨披,站在大島號炮艦的露天艦橋上,遠遠的查看半島出海口處的海麵。


    大島取名自靜岡縣大島,作為鋼製結構3桅杆炮艦,排量650噸,航速16節,裝備4門120毫米火炮、4門重型2門輕型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大島號已經服役十二年之久,至於帶領的鳥海、愛宕、摩耶、宇治諸艦,都是同級別小噸位的炮艦,尤其是各艦航速都是13節左右,在近七級的海況下,根本無法駛出內海。


    持續不斷的大風,導致整個津輕海峽海況極差,尤其是下北半島北側與津輕海峽連接的出海口,更是風高浪急,海浪拍擊在半島內海處的礁石上,濺起近十米高的海浪,然後又快速的迴落下去,帶迴的海水渾濁,白沫層層,場麵壯觀。


    如果是遊客來遊覽,可能覺得氣勢驚人,不過在大島號艦橋上鬆茂太郎大佐此刻著急很,原本每日五點從出發大湊軍港出發的第三戰隊,被堵在半島後側避風處,低速待機,不過鳥海號炮艦五分鍾前發現津輕海峽裏有多股煙塵,應當是有船隊通過,不過風浪太大,很快就消失不見,這種未證實的消息,平時大家夥就當沒看見好了,最近在鬧幽靈艦隊,不去查證是不可能的,萬一讓幽靈艦隊溜出去了,可是天大的失責,偏偏大浪滔天又沒法出去目視查證。


    鬆茂大佐猶豫片刻,下令豐橋號特設巡洋艦前出偵察,作為朝鮮戰爭時從英吉利購入的客輪,噸位和數天前被襄陽編隊打沉的常陸丸差不多,原本是作為水雷母艦使用,由於噸位較大,海軍省在船上加裝四門120毫米紅袍、六門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和兩挺重機槍,搖身一變成了豐橋號特設巡洋艦,平時伴隨大島、鳥海這些幾百噸的炮艦出海巡邏還可以,畢竟是客輪的底子,單打獨鬥可是萬萬不敢的,不過此時,也就豐橋號能扛得住這種海況了。


    五時五十分,豐橋號冒著濃煙,加足馬力,鋼鐵製成的橢圓形船頭費力地破開飛濺起來的海浪,整個船體一輕,突破海道亂流,從內海右轉轉入津輕海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逆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逆流並收藏大明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