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麽說,大明艦隊還是勉強完成封鎖旅順口基地,堵住北虜水師海上活動的預期作戰目標,特別是最能打的左隊基本上算是損失殆盡,三艘戰列艦重傷兩艘,按照紙麵戰力計算,現在北虜水師明顯處於下風。
此戰過後,大明中央艦隊也改變了最初一戰定乾坤的速勝戰略,采取遠程封鎖戰略,依托裝甲巡洋艦、驅逐艦和海上補給艦,在旅順口周邊海域晝夜戰巡,看緊盯死旅順口內外港出入口,夜間還時不時派艦襲擾對手,讓北虜片甲不得出海,也算是戰略上獲得較為有利的態勢。
不過大本營也吸取了上一次朝鮮戰爭頻繁換將,導致艦隊戰鬥力上下波動的問題,一方麵在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報道大明海上連勝,大肆宣傳海戰英雄鄭閩粱上校,並火速提拔為準將軍銜,並被任命為裝甲巡洋艦編隊指揮官,一時間風頭無雙;至於一方麵,則在內部通報批評艦隊指揮官指揮能力,不過最後加了一句以儆效尤就算輕輕揭過去了。
鑒於大明第一艦隊的主力艦接連受損,驅逐艦編隊損失慘重,尤其是現在裝甲巡洋艦和驅逐艦連續戰巡封鎖,各艦疲於奔命,數量明顯不夠,5月15日,大本營召集海兵後勤裝備部、中央艦隊和所屬第一、第二、第三艦隊,以及本部相關人等,在京師商討海兵戰備工作會議,重點還是商量驅逐艦生產和調劑問題。
大本營海兵參議、第三艦隊艦船建造督察朱先釺少將和依然是空架子的第三艦隊艦隊長邵鐵均中將聯袂到了京師。
由於治武帝的好惡傾向,朱先釺隻是參加了前半段的戰艦生產會議,提出第三艦隊計劃生產的十二艘驅逐艦,已經服役的四艘,即滄江艦、晉江、椒江艦、怒江艦已被臨時調入第一艦隊,剩餘的八艘,計劃今年八月按期服役。除此以外,今年還有十二艘驅逐艦在緊急趕工,準備年底下水,如果補充上戰損驅逐艦官兵,並且以老帶新,有望在明年三月份服役並快速形成戰鬥力。
至於大家關心的主力艦和次級主力艦建造問題,由於朱先釺開戰前報告過,將兩個造船廠工人集中起來,全力生產裝甲巡洋艦,目前,六艘戰巡基本完工,舾裝收尾工作計劃一旬內完成,並且已經分批出海進行射擊訓練。
按照計劃,後麵兩個造船廠全力開工建造兩艘新式戰列艦,預計今年十月左右可以服役。
在報告中,朱先釺還是大聲唿籲要注意第二艦隊戰力提升問題,倭寇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可惜主持會議的後勤大總管朱時烽將此話題輕輕揭過。
到了第二日的會議,朱先釺已經沒有資格參加,朱參議心中氣悶,索性自行出去謁陵。按照慣例,在一名守陵副千戶陪同下,先是到了孝陵,越過漫長的神道,看著神態各異的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這一對對守墓神獸,然後向北轉往欞星門,經過石望柱和武將佩劍、文臣執笏的四對八尊石翁仲,在寶城前獻上祭禮,然後行三跪九叩頭禮,享殿中煙霧繚繞,鬆濤林海,還有長生鹿千頭散放陵園,鹿鳴其間,氣勢非凡,讓人心神為之一鬆。
緊接著又去了靈穀寺北側東馬腰上的景陵,跪在簡樸的神殿堂前,朱先釺迴想起從522年畢業典禮上驚心動魄的一幕,緊接著朱先釺的靈魂和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一次參加皇家舞會先帝接見的緊張,陪同先帝校閱海兵的神采飛揚,出訪倭國闖禍後皇家祭祖時先帝的寬容,朝鮮戰敗後迴國的窘迫與皇室解圍,任職海兵大學堂帶兵平叛後先帝的欣慰,臨終前先帝用著幹枯斑駁的手臂握著自己……
隆勝帝已然去世近八年,可一幕幕畫麵卻如昨日重現。
在靈位前的汩汩檀香青煙中,想到自己親近的長輩靜靜的躺在陵墓裏,最愛的人身體孱弱遠在千裏之外不得相聚,這兩年諸事不順,朱先釺不禁悲從中來,伏於堂前金磚上,放聲大哭。
半頃之後,朱先釺在陪同的守陵副千戶勸說下,直起身來,再次叩首後離開。
迴來路上,看時日甚早,陪同的守陵副千戶見朱先釺悶悶不樂,開導道,使君乃是武人海兵,不如再去祭拜一下先安宗皇帝。
於是兩人在幾個守陵隨從陪同下,轉往鍾山正中央的安陵。
有明一代,先安宗皇帝在江南力挽狂瀾,挽大明於既倒,被稱為弘光中興,在先安宗皇帝庇護下,大明萬民沒有經曆異族入侵十室九空的悲劇,得享太平整整260年。
作為意識超前的大明領導者,先安宗皇帝水陸並用擋住北虜南侵,開創了大明近代海兵並傳承至今,大力發展工商業,鼓勵科技發展,給後世做出無數精準的預言,並留下了無數的條例規定,臨終前定下來最後一個條例就是要求後世子孫皇帝從簡薄葬。
在鍾山中央半山腰不大的陵園中,朱先釺奉上隨從帶來的備用祭品,三拜九叩之後,環繞不大的圓形寶城一圈,轉入背麵,在雜草遮蓋的條石壘砌中,依稀刻著字,朱先釺上前行禮,然後撥開雜草,隻見到一行從左至右潦草的簡體字:“勝無終點,敗亦非命,要者唯前行之勇氣”。
朱先釺腦子中頓時如雷鳴一般亂起來,一時踉蹌,單手扶著冰冷的石頭,全身僵硬,耳邊還聽著陪同的守陵副千戶打趣道:“此乃先安宗皇帝臨終前手書內容,字體潦草,行書格式與大明所用迥異,原本遺命是要刻在紅門上方,可惜內容過於異常,繼任皇帝陛下將此內容原原本本的刻印後嵌於寶城之後,也算是遵命了”。
“尋常四時八節,皇室委托大臣也就是前麵祭拜,這麽多年甚少有人像小朱參議您這樣仔細了”,守陵副千戶還在邊上絮絮叨叨的說著。
“啊,參議大人,您沒事吧”,副千戶這才發現朱先釺有點不對勁。
朱先釺直起身來,擺了擺手,勉強笑著說道:“千戶大人,剛才爬山爬的有點急,緩一緩就好了”。
“對了,千戶大人,本參議想在此多留一會,如果您有事要不請先迴吧”。
守陵副千戶也是個眼界靈活之人,知道朱先釺有心事,於是和邊上隨從低聲商量之後,留下兩個隨從遠遠陪著,自己就帶著其餘人等下山等候了。
此時天色將晚,朱先釺盤膝坐於墓前,癡癡的看著鍾山下的應天府,一切的一切,都迴到了起點。
兩百四十九年前栽種下的鬆柏,鬱鬱蔥蔥,蓋滿不大的陵園,不寬的甬道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模樣,微風徐來,側麵享殿屋簷上掛著的斑駁銅鈴,依然發出悅耳的鈴鐺聲。
朱先釺眼前依稀又冒起了白霧,一切看起來都變得模糊不清,就連銅鈴聲都變得虛無縹緲,眼前的世界又變得扁平化,就像一幅畫,自己隻不過是誤入其中的觀畫者。
弘光皇帝也是和自己一樣孤行者,就不知道他當年是不是也是如自己一樣落寞孤獨。
這個世界很像平行時空的某個時代,整體類似,可細微之處又有不同。比如,這個世界中早已逝去的先行者已經放棄尋找的石油,又比如早就湮滅在曆史中的大明,依然南北對峙,每過幾十年就要廝殺一場。再比如,大同江口也沒有讓南北雙方廝殺不已的火山島。
這個世界裏也有愛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可更多的是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再親近也不如靈魂深處的想念。
那存在的意義是什麽?朱先釺原本以為是快意人生,可惜在這個製度嚴密、人情往來將所有人捆綁死死的社會裏,根本不會有橫空出世的英雄,時勢需要可以造英雄,時勢不需要英雄,也可以被供起在壁上。
那隨波逐流又怎麽樣,可惜朱先釺做不到和光同塵,見識越多越痛苦,超越近百年的靈魂深處的刺痛,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你與這個世界不一樣。
就像一個見過光明的人,當你生活在黑暗中時,永遠都會不知覺的尋找出口。因為你曾經在那裏,並且會永遠渴望重返光明。
“那要怎麽樣,就這麽煎熬著”?朱先釺痛苦的低下頭。
不,你所依仗的隻有勇氣。
是前身肉體抵擋刺殺先帝刀刃的勇氣。
是孤獨站在廣島碼頭下令開槍的勇氣。
是在烈陽艦奮勇殺敵一往無前的勇氣。
是在仁川港率艦暗夜冒死突擊的勇氣。
是在長江艦上與遮天波濤搏鬥的勇氣。
是攀爬秦淮河堤趕往皇宮平叛的勇氣。
是單艦萬裏奔赴印尼閃電平叛的勇氣。
是故勞德祿艦長眼中看到恐懼而又堅持的勇氣。
是陣亡的故蔣烈輝將軍遺言中的“不愧於勇氣”。
是弘光皇帝留下的這行字“要者唯前行之勇氣”。
隻有滿懷勇氣,不畏艱辛,才能改變人心,才能振臂一唿應者雲集。
遠處傳來縹緲的鍾聲,猶如黃鍾大呂驚醒畫中人,朱先釺哈哈大笑,長身而起,原本扁平的畫麵破碎,一切又變得生動起來,自己又重新進入到這個不一樣的大明。
身邊的安宗陵夜色彌漫,山下的應天府城牆裏已經亮起黃色的燈光,遠處的秦淮河在暮光中閃亮,更遠處的大報恩寺琉璃塔上燈火闌珊。
朱先釺像個中二一樣,對著山下大聲說道:“要者唯前行之勇氣”!
此戰過後,大明中央艦隊也改變了最初一戰定乾坤的速勝戰略,采取遠程封鎖戰略,依托裝甲巡洋艦、驅逐艦和海上補給艦,在旅順口周邊海域晝夜戰巡,看緊盯死旅順口內外港出入口,夜間還時不時派艦襲擾對手,讓北虜片甲不得出海,也算是戰略上獲得較為有利的態勢。
不過大本營也吸取了上一次朝鮮戰爭頻繁換將,導致艦隊戰鬥力上下波動的問題,一方麵在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報道大明海上連勝,大肆宣傳海戰英雄鄭閩粱上校,並火速提拔為準將軍銜,並被任命為裝甲巡洋艦編隊指揮官,一時間風頭無雙;至於一方麵,則在內部通報批評艦隊指揮官指揮能力,不過最後加了一句以儆效尤就算輕輕揭過去了。
鑒於大明第一艦隊的主力艦接連受損,驅逐艦編隊損失慘重,尤其是現在裝甲巡洋艦和驅逐艦連續戰巡封鎖,各艦疲於奔命,數量明顯不夠,5月15日,大本營召集海兵後勤裝備部、中央艦隊和所屬第一、第二、第三艦隊,以及本部相關人等,在京師商討海兵戰備工作會議,重點還是商量驅逐艦生產和調劑問題。
大本營海兵參議、第三艦隊艦船建造督察朱先釺少將和依然是空架子的第三艦隊艦隊長邵鐵均中將聯袂到了京師。
由於治武帝的好惡傾向,朱先釺隻是參加了前半段的戰艦生產會議,提出第三艦隊計劃生產的十二艘驅逐艦,已經服役的四艘,即滄江艦、晉江、椒江艦、怒江艦已被臨時調入第一艦隊,剩餘的八艘,計劃今年八月按期服役。除此以外,今年還有十二艘驅逐艦在緊急趕工,準備年底下水,如果補充上戰損驅逐艦官兵,並且以老帶新,有望在明年三月份服役並快速形成戰鬥力。
至於大家關心的主力艦和次級主力艦建造問題,由於朱先釺開戰前報告過,將兩個造船廠工人集中起來,全力生產裝甲巡洋艦,目前,六艘戰巡基本完工,舾裝收尾工作計劃一旬內完成,並且已經分批出海進行射擊訓練。
按照計劃,後麵兩個造船廠全力開工建造兩艘新式戰列艦,預計今年十月左右可以服役。
在報告中,朱先釺還是大聲唿籲要注意第二艦隊戰力提升問題,倭寇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可惜主持會議的後勤大總管朱時烽將此話題輕輕揭過。
到了第二日的會議,朱先釺已經沒有資格參加,朱參議心中氣悶,索性自行出去謁陵。按照慣例,在一名守陵副千戶陪同下,先是到了孝陵,越過漫長的神道,看著神態各異的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這一對對守墓神獸,然後向北轉往欞星門,經過石望柱和武將佩劍、文臣執笏的四對八尊石翁仲,在寶城前獻上祭禮,然後行三跪九叩頭禮,享殿中煙霧繚繞,鬆濤林海,還有長生鹿千頭散放陵園,鹿鳴其間,氣勢非凡,讓人心神為之一鬆。
緊接著又去了靈穀寺北側東馬腰上的景陵,跪在簡樸的神殿堂前,朱先釺迴想起從522年畢業典禮上驚心動魄的一幕,緊接著朱先釺的靈魂和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一次參加皇家舞會先帝接見的緊張,陪同先帝校閱海兵的神采飛揚,出訪倭國闖禍後皇家祭祖時先帝的寬容,朝鮮戰敗後迴國的窘迫與皇室解圍,任職海兵大學堂帶兵平叛後先帝的欣慰,臨終前先帝用著幹枯斑駁的手臂握著自己……
隆勝帝已然去世近八年,可一幕幕畫麵卻如昨日重現。
在靈位前的汩汩檀香青煙中,想到自己親近的長輩靜靜的躺在陵墓裏,最愛的人身體孱弱遠在千裏之外不得相聚,這兩年諸事不順,朱先釺不禁悲從中來,伏於堂前金磚上,放聲大哭。
半頃之後,朱先釺在陪同的守陵副千戶勸說下,直起身來,再次叩首後離開。
迴來路上,看時日甚早,陪同的守陵副千戶見朱先釺悶悶不樂,開導道,使君乃是武人海兵,不如再去祭拜一下先安宗皇帝。
於是兩人在幾個守陵隨從陪同下,轉往鍾山正中央的安陵。
有明一代,先安宗皇帝在江南力挽狂瀾,挽大明於既倒,被稱為弘光中興,在先安宗皇帝庇護下,大明萬民沒有經曆異族入侵十室九空的悲劇,得享太平整整260年。
作為意識超前的大明領導者,先安宗皇帝水陸並用擋住北虜南侵,開創了大明近代海兵並傳承至今,大力發展工商業,鼓勵科技發展,給後世做出無數精準的預言,並留下了無數的條例規定,臨終前定下來最後一個條例就是要求後世子孫皇帝從簡薄葬。
在鍾山中央半山腰不大的陵園中,朱先釺奉上隨從帶來的備用祭品,三拜九叩之後,環繞不大的圓形寶城一圈,轉入背麵,在雜草遮蓋的條石壘砌中,依稀刻著字,朱先釺上前行禮,然後撥開雜草,隻見到一行從左至右潦草的簡體字:“勝無終點,敗亦非命,要者唯前行之勇氣”。
朱先釺腦子中頓時如雷鳴一般亂起來,一時踉蹌,單手扶著冰冷的石頭,全身僵硬,耳邊還聽著陪同的守陵副千戶打趣道:“此乃先安宗皇帝臨終前手書內容,字體潦草,行書格式與大明所用迥異,原本遺命是要刻在紅門上方,可惜內容過於異常,繼任皇帝陛下將此內容原原本本的刻印後嵌於寶城之後,也算是遵命了”。
“尋常四時八節,皇室委托大臣也就是前麵祭拜,這麽多年甚少有人像小朱參議您這樣仔細了”,守陵副千戶還在邊上絮絮叨叨的說著。
“啊,參議大人,您沒事吧”,副千戶這才發現朱先釺有點不對勁。
朱先釺直起身來,擺了擺手,勉強笑著說道:“千戶大人,剛才爬山爬的有點急,緩一緩就好了”。
“對了,千戶大人,本參議想在此多留一會,如果您有事要不請先迴吧”。
守陵副千戶也是個眼界靈活之人,知道朱先釺有心事,於是和邊上隨從低聲商量之後,留下兩個隨從遠遠陪著,自己就帶著其餘人等下山等候了。
此時天色將晚,朱先釺盤膝坐於墓前,癡癡的看著鍾山下的應天府,一切的一切,都迴到了起點。
兩百四十九年前栽種下的鬆柏,鬱鬱蔥蔥,蓋滿不大的陵園,不寬的甬道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模樣,微風徐來,側麵享殿屋簷上掛著的斑駁銅鈴,依然發出悅耳的鈴鐺聲。
朱先釺眼前依稀又冒起了白霧,一切看起來都變得模糊不清,就連銅鈴聲都變得虛無縹緲,眼前的世界又變得扁平化,就像一幅畫,自己隻不過是誤入其中的觀畫者。
弘光皇帝也是和自己一樣孤行者,就不知道他當年是不是也是如自己一樣落寞孤獨。
這個世界很像平行時空的某個時代,整體類似,可細微之處又有不同。比如,這個世界中早已逝去的先行者已經放棄尋找的石油,又比如早就湮滅在曆史中的大明,依然南北對峙,每過幾十年就要廝殺一場。再比如,大同江口也沒有讓南北雙方廝殺不已的火山島。
這個世界裏也有愛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可更多的是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再親近也不如靈魂深處的想念。
那存在的意義是什麽?朱先釺原本以為是快意人生,可惜在這個製度嚴密、人情往來將所有人捆綁死死的社會裏,根本不會有橫空出世的英雄,時勢需要可以造英雄,時勢不需要英雄,也可以被供起在壁上。
那隨波逐流又怎麽樣,可惜朱先釺做不到和光同塵,見識越多越痛苦,超越近百年的靈魂深處的刺痛,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你與這個世界不一樣。
就像一個見過光明的人,當你生活在黑暗中時,永遠都會不知覺的尋找出口。因為你曾經在那裏,並且會永遠渴望重返光明。
“那要怎麽樣,就這麽煎熬著”?朱先釺痛苦的低下頭。
不,你所依仗的隻有勇氣。
是前身肉體抵擋刺殺先帝刀刃的勇氣。
是孤獨站在廣島碼頭下令開槍的勇氣。
是在烈陽艦奮勇殺敵一往無前的勇氣。
是在仁川港率艦暗夜冒死突擊的勇氣。
是在長江艦上與遮天波濤搏鬥的勇氣。
是攀爬秦淮河堤趕往皇宮平叛的勇氣。
是單艦萬裏奔赴印尼閃電平叛的勇氣。
是故勞德祿艦長眼中看到恐懼而又堅持的勇氣。
是陣亡的故蔣烈輝將軍遺言中的“不愧於勇氣”。
是弘光皇帝留下的這行字“要者唯前行之勇氣”。
隻有滿懷勇氣,不畏艱辛,才能改變人心,才能振臂一唿應者雲集。
遠處傳來縹緲的鍾聲,猶如黃鍾大呂驚醒畫中人,朱先釺哈哈大笑,長身而起,原本扁平的畫麵破碎,一切又變得生動起來,自己又重新進入到這個不一樣的大明。
身邊的安宗陵夜色彌漫,山下的應天府城牆裏已經亮起黃色的燈光,遠處的秦淮河在暮光中閃亮,更遠處的大報恩寺琉璃塔上燈火闌珊。
朱先釺像個中二一樣,對著山下大聲說道:“要者唯前行之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