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陽艦艦長黃天訊中校接管戰術指揮,看著前方海麵上迎麵撲來的二十多道白色尾跡,端起望遠鏡,仔細觀察十數秒後,冷靜的下令前部主炮對海射擊,本艦左轉十五度,在桅杆觀測手喋喋不休的報告聲中,二十幾秒後,兩道白色的尾跡在本艦左側20米處,用著近60節的相對航速差高速穿過,緊接著黃艦長再次下令,本艦發射魚雷,隨著艦體一輕,四枚魚雷躍入海中,激起不大的水花,然後魚雷上的蒸汽機先後啟動,同樣高速駛向對手。與此同時,艦上的槍炮長也開始下達轉移射擊指令,瞄準距離最近的一艘北虜雷擊艦開火。


    突然,綏江艦左側百餘米處,一條魚雷的尾跡前端海麵沸騰起來,整個深藍色海麵瞬間鼓起一個巨大的白色水包,水包膨脹到極點後隨之破裂,破口處海水向空中沸騰,不到一秒時間內激起一朵直徑近十米的巨大的水柱,這枚來襲的魚雷被綏江艦左側的沱江艦打爆,緊接著原本緊隨其後的兩枚魚雷尾跡明顯偏航。緊接著,沱江艦同樣發射四枚魚雷。


    此後,大明驅逐艦編隊各艦完成轉向後,自行開火或發射魚雷,與同樣抵近開火的北虜雷擊艦混雜在一起,海麵上不斷升騰起爆炸產生的水柱,以及戰艦被擊中後冒起的濃煙。


    如果從空中向下俯視,西北方向的海麵就像一幅巨大的藍色畫布,十二艘相對高速航行的小型戰艦就像十幾個對頭移動的黑點,黑點不斷轉向,尾部在藍色畫布上繪出或寬或窄的白色扇麵,在這些黑點前方,還有數十道筆直的白色細線高速向前移動,時不時還有新的細線產生,劃開藍色的畫布和白色的扇麵,形成一張秩序與混亂交織在一起的詭異白色大網,大網的空白處,還時不時產生不斷擴大的白色圓圈,將網中的脈絡切割的支離破碎,一旦有黑色的小點碰上筆直的脈絡,或者碰上突然產生的白圈,原本藍白相間的畫布上,又突然迸發出黃紅相間的圓圈和不規則的黑色曲線,讓這張讓人看到頭昏目眩的畫麵變得更扭曲。


    很快,一團不大的白雲漂拂過來,將混亂的畫布遮的嚴嚴實實。


    白雲之下,粱介夫準將已經徹底對戰局失去掌控,綏陽艦指揮艦橋裏,隻聽到黃艦長和槍炮長不斷下達的口令,從傳聲筒裏發出的觀測手撕心裂肺的通報聲,艦橋後方無線電室裏譯電後的報告聲,遠近之處的爆炸聲,也就前後艦體斷斷續續的火炮開火聲,才能將這些聲音壓下去。


    “命中敵艦一發,命中敵艦一發”,觀測手孜孜不倦的報告道:“敵艦右舷起火,航速未減”。


    “本艦注意,右舷桂江艦尾部中彈,航向失控,注意避讓,注意避讓”,後桅杆觀測手的報告聲突然插進來。


    “警報,警報,敵艦再次發射魚雷”,北虜的三代雷擊艦,左右舷各有四個魚雷發射管,在進入發射陣後,狡猾的北虜指揮官隻下令發射一半或三分之二的魚雷,雙方抵近後,再次發射魚雷,讓大明的驅逐艦編隊再次陷入混亂。


    “魚雷”,在觀測手尖叫聲中,綏陽艦右舷發出刺耳的摩擦聲,讓指揮艦橋上眾人陷入一片沉寂,北虜魚雷同樣有著近90公斤左右的裝藥量,一旦爆炸,舷側三十毫米厚的鋼板根本經受不住如此巨大的衝擊,運氣好的話,全艦上下人都不會感覺到痛苦,瞬間與戰艦一起化為灰燼,數秒之後,摩擦聲變輕,然後接著遠去,短短的數秒時間,讓眾人像是在鬼門關前麵打了一個轉。


    根據事後分析,應當是北虜的雷體側麵與綏陽艦艦體平行接觸摩擦,導致頭部的觸點沒有被碰撞激活,也有可能是這枚魚雷沒有正常工作,最後的結果是讓綏陽艦上157名官兵撿迴一條性命,讓大明海兵沒有在開戰後再次損失一名將軍。


    就在綏陽艦上眾人慶幸逃出生天後不到三十秒,數發小口徑炮彈連續打中本艦上部,爆炸伴隨而來的艦體搖晃,讓持續通報敵艦威脅的後桅杆觀測手聲音戛然而止。


    不到一分鍾時間,還沒等艦上管製部門處置,後桅杆傳聲筒再次傳來聲音,報告開火的是一艘發射完魚雷的北虜雷擊艦,其舯部被本艦尾部己字號炮位開火擊中。


    在確認戰果後,後桅杆觀測手停頓片刻,接著報告到,剛才通報的兩名觀測手已經陣亡,本人為替補觀測手,請指揮艦橋做好再次替補準備,顯然冒死出艙的觀測手已經做好戰死準備。


    還好,綏陽艦在這次中彈後,驅逐艦編隊與北虜雷擊艦編隊已經脫離接觸。


    大明八艘驅逐艦和北虜四艘雷擊艦交火前後也就不到六分鍾時間,讓大明柳江艦中雷,艦體被炸成兩截,現在海麵上隻有鋒利的前艦首還高高翹起在海麵上,後部艦體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隻有一個巨大的旋渦,將漂浮在海麵上的雜物不斷旋轉著拉向其中。


    位於綏江艦後方的桂江艦,全艦後部冒起熊熊大火,不時發生的小規模爆炸,讓顯然是管製部門的海兵拉出的水龍根本無法覆蓋,至於其餘各艦上甲板以上也各有損傷。


    反觀北虜也不好過,轉向西北撤離的隻有三艘雷擊艦,說明有一艘也被大明魚雷擊中沉沒,混亂中還不知道是哪艘艦獲得的戰果。


    由於北虜第三代雷擊艦在不到1200噸的艦體上安裝了八具457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導致艦上火炮數量偏少,隻有艦首兩門76毫米速射炮,艦尾一門76毫米速射炮和兩門47毫米速射炮。


    因此,雙方交錯像拚刺刀一樣的交火之後,北虜其餘三艘雷擊艦上也是各個帶傷,各艦同樣帶著火光與濃煙高速駛離作戰海域。


    優秀的編隊指揮長與平庸指揮員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接戰前有明確的作戰目的,戰中能夠掌控戰場態勢,及時調整編隊部署應對敵方動向,交戰結束後能夠清醒掌握敵我態勢,盡早明確編隊下一步行動。


    而不是像現在的梁準將一樣,被迫進入交戰,被動應付敵艦,交戰中主要靠各艦艦長自行其是,對整個戰場敵我態勢掌握的糊裏糊塗,就連北虜已經明顯脫離戰場開始撤離的動態,也沒有任何反應。


    所以,一場混戰後,還沒等到優柔寡斷的梁介夫準將下達後續命令,北虜剩餘的三艘雷擊艦已經高速揚長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逆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逆流並收藏大明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