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曆531年2月1日,本年度國是會議正式開幕,治武帝朱先鉞親臨會場,在首輔周萬均做了年度工作報告後,治武帝不合常理的做出指示,再次強調東亞地區局勢並不太平,老對手們正擴軍備戰,為了先帝遺願,為了大明萬世太平,皇帝準備將皇室去年收入一半捐出用於海兵造艦,此言一出,讓人老成精的委員們嗅到了一絲絲不一樣的味道,在後麵海陸兵左都督提出的建軍計劃後,基本毫無保留的被舉手表決通過,原本朱先釺準備的上百頁備詢材料毫無用武之處。


    其實朱先釺提出的裝甲巡洋艦計劃,內部評估風險極大,按照傳統造艦委員會老成持重的思路,凡是對手沒有的,大明不一定急著有,凡是對手有的,大明一定要有,而且要多。其實,這樣就造成大明海兵戰艦建造一直是追在對手和世界各國屁股後麵。


    根據主流世界各海上強國對朝鮮戰場分析意見,火力重於防護,防護重於速度,就應當是用成熟的,戰場上證明行之有效的裝備,比如多裝速射炮,越多越好,裝甲越厚越好,速度慢沒關係,多造點就好了,當然價格越便宜越好。


    朱先釺反其道而提出來的雙聯裝四主炮設計,高航速設計,重點防護設計,要不是帝國大本營和海兵都督府的一力支撐,很難在國是會議上通過,當然,也和新帝在海兵支持下平定叛亂有關,後麵就看海兵爭不爭氣了。當然,就光兩艘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就將將一億兩千萬左右銀元,對於大明財政來說,盡管明麵上去年財政收入一百二十億銀元,比前幾年手頭寬泛多了,可惜大明地廣人多,用錢的地方也多,光四艘艦就達到歲入百分之一,如此下去,每年軍費突破歲入一成已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前幾年一直沒有大規模造艦,到了去年,才好不容易將欠下的朝鮮戰爭賠償款還清,首輔周萬均已經提出來今年底任期結束後辭去一切職務,看起來也是心裏憔悴啊,反倒是軍需總監朱時烽朱三老爺子,精力旺盛,對軍隊的事很是上心,一副軍國主義的老軍頭模樣,深入貫徹治武帝強軍政治理念,竭力給海陸兵爭取軍費,大興建造之風。


    大明曆531年2月28日,海兵都督府後勤裝備部艦艇建造司經過競爭性談判,正式將2艘裝甲巡洋艦合同賦予鬆江造船廠,按合約,應當於531年12月前下水,532年年底前交付海兵,2艘驅逐艦合同賦予福建馬尾造船廠,另兩艘驅逐艦合同分別賦予海州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


    順利通過造艦計劃後,朱先釺又開始了摸魚之旅,平日裏與京師的好兄弟們吹牛打屁,與鄭秀競花前月下,再有時間,就到小妹的海英股份有限公司裏轉悠。


    自從朱先釺從英吉利引進帕森斯蒸汽輪機後,海英火柴廠正式更名為大明皇家海英股份有限公司,朱先顏依然是股份公司的總經理,並且成立了若幹下屬工廠,經營範圍包括但不限於火柴、香煙、副食品,艦上用於擦拭機器的高檔棉紗,包裹藥包的特種絲綢廠,當然也有海英·帕森斯聯合動力公司,盡管前期海英已經投入大量現金,不過有了海兵訂單,也算了收支平衡了,皇家大量注資,甚至已經成了海英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現在海英已經從人力密級型企業變成技術型公司。


    對此,朱先釺甚至和朱三老爺子起了爭執。


    按照朱三老爺子的意見,什麽掙錢幹什麽,最好能在大明境內形成壟斷性企業,虧本的逐漸縮減規模,這樣皇家一旦有事,不依賴政府也能發揮作用。朱先釺的意見反倒是不忘初心,兼容並蓄。當初成立海英公司的初衷就是解決海兵遺屬和傷殘退役海兵的吃飯問題,現在有了錢,更要擴大海兵相關的受益範圍,並且還要做好將來一旦開戰,傷殘海兵和遺屬的收留問題,對此,朱先釺的意見是技術型東西也要搞,畢竟要掙錢,不過掙來的錢,建議三“二三二”來劃分,第一個“三”歸皇家,第一個“二”歸其他股東,第二個“三應”當補貼海英旗下不掙錢甚至虧本的,專門用來補貼安置海兵遺屬和傷殘海兵的子公司,最後一個“二”用於海英投資和對外發展,畢竟現在過國內算起來靠海英公司吃飯的也有近十萬人之眾。


    按照朱先釺說法,掙錢是一方麵,最根本是不能忘了初心,皇家的基本盤是民眾,做不到兼容並蓄,至少要籠絡海兵相關這個核心基本盤。


    當今時代飛速發展,不管怎麽拒絕,工業革命帶來的好處都是肉眼看得見的,沒法拒絕那就不如加入,至少還可以在工業時代裏麵分上一杯羹。


    君不見,首輔和六部都是代表著傳統大地主、大農場主的利益,為什麽這些年來參縱兩院發展勢頭特別猛,還不是代表著工業化以來大商人、大工廠主、大資本家的利益,依托商業和工業發展過活的人口現在特別多,要不是這些黑心資本家們攫取的利益過多,難以讓普通平民百姓生活富足,大明是不是君主立憲製還不好說。


    所以說,既然形勢如此,我們皇家何不也進場,和這些資本家爭個高低,畢竟誰也不會和白花花的銀元過不去,我們有了錢,可以補貼海兵采購戰艦,可以補貼海兵家人爭取民心,可以讓大明皇室傳承萬年。


    一席話讓朱三老爺子深以為然,甚至還準備說服更多的勳貴之家加入海英公司。


    話雖這麽說,該掙錢的還是要掙,由於朱先釺的商業嗅覺非常靈敏,數次提議的投資都大獲全勝,從不起眼的火柴入手,拓展到香煙生產,讓初創的海英公司快速膨脹,快速鋪貨到大明境內,連北虜都在偷偷走私進貨,甚至將廣告打到英吉利太子那裏,這一年來打跨了佛朗西的香煙廠,打敗了遠洋而來的南亞美利加洲古巴、巴西優質香煙,每年光出口的香煙稅收就達近五億銀元,讓朱三老爺大唿神奇。


    畢竟工業化之後,在熟練工人操作下,一台機器每天香煙產量甚至可以達到兩萬支,人力成本基本壓縮到最低,再加上與原產地簽訂包銷合同,這樣的成本讓海英牌香煙所向披靡。


    因此,按照朱先釺的說法,工業化勢在必行,就是看怎麽用了,既要有養人的,又要有高利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逆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逆流並收藏大明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