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曆528年正月二十四日,民意代表參政議事院,簡稱參議院組織的大明528年第一次特別國是會議在京師召開,參加此次特別會議的有參議院在京的八十餘位委員,直隸、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共十個布政司和應天、鳳陽兩個直轄府,一共210名代表悉數到會,有離得遠的代表,剛過了正月十五就出發,一路上坐車坐船、吃拿卡要,甚是辛勞。


    為此,從二十二日開始,參議院就在京師包下了靠近龍江關的揚子飯店,連日宴請一路勞頓的委員們。


    此次國是會議的主題有二:一是審查朝廷與北虜、倭寇簽訂的停戰協議和賠款事項,這個都特喵的的開始賠錢了,也不過是走個過場,第二個議題才是真正的戲肉,查處海兵在此次對外作戰中的得失。在朱先釺看來,這是參眾兩院插手帝國軍事的危險信號。


    第一日,在諸位委員宿醉未醒的情況下,草草通過了停戰協議的各項條款。


    第二日,海軍都督府左都督,一級上將鄭春雷,率領都督府各司都指揮使,以及“鎮北專案”、“安海專案”、“北海專案”、原朝鮮第一、二艦隊的曆任主要指揮官、海兵陸戰隊仁川營、海州營指揮官,親臨揚子飯店,花了一天時間,向與會代表進行了專題匯報。


    經質詢討論,與會代表一致認為該報告內容避重就輕,沒有完全厘清海兵在對外作戰的深層次問題,完全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提出針對性整改措施,需要深挖思想根源,從靈魂深處查找問題。


    為此,代表們為了幫扶海軍都督府查清問題、解決問題、輕裝上陣、再現輝煌,參眾兩院聯合,現場成立了指揮決策、情報偵查、海上作戰、陸上作戰、後勤保障、戰果核查、傷亡調查等七個專項調查組,分頭對海軍都督府的提交的上千頁報告進行詳細審查,並且要求及時傳喚相關人證。


    第三日,指揮決策專項調查組組長,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原兵部右尚書常開森大人派員發出傳票,傳喚“鎮北專案”和“安海專案”總指揮官,原海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退役中將李定國,甫一進門,就對老鐵山海戰先贏,然後在夜間被北虜雷擊艦突襲一事進行調查。


    已經強製退役賦閑半年的李定國前中將,頭發已然花白過半,一身沒有軍銜的海兵製服穿在身上,不改當年的彪悍之氣。


    問到“安海專案”的戰艦在黃海東北部遭受北虜突襲情況時,老李一臉無奈的說道:“作戰方略都是報請都督府確定的方案,因未掌握北虜在大同江一帶部署雷擊艦情報,導致安海專案的現場指揮官疏於夜間防備,讓水師艦船損失嚴重,鄭武雄準將與艦同沉,此事海軍都督府調查已有定論”。


    常委員長自從擔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後,感覺夕陽紅也能發光發熱,忙不迭的拋出連夜整理的新證據,一個是“安海專案”指揮官沒有整體掌握戰場局勢,光滿足於紙麵上和北虜對壘,沒有掌握北虜動向,證據就是北虜先後建造12艘雷擊艦,前後耗時近一年半,整個海兵上下居然毫無覺察;第二個是“安海專案”現場指揮官沒有下達夜間戰備令,海兵水師在戰時疏於管製,偌大的艦隊,居然沒有安排值班,此事在殘餘艦船的值班日誌中找到明確證據;第三個就是各艦遭襲擊後,反應驚慌失措,居然有戰艦之間相互碰撞沉沒的,說明平時沒有針對性訓練和預案。


    這三個方麵問題和理由,說起來頭頭是道,坐在辦公室裏麵做事後諸葛亮容易,在實際操作中基本上屬於瞎扯淡。


    老李耐著性子,拱了拱手,說道:“常委員長所說極是,下官當時確實疏漏了,不過這都是安海專案指揮部的問題,與整個海兵無關吧”。


    老李畢竟是在海軍都督府廝混多年的老軍務了,一眼就看出常委員長的用心,所以所有的問題都用“安海專案”指揮部名義扛下來,至於向上攀附,還是免了吧。


    常委員長看到老李油鹽不進的模樣,又問到朝鮮第一艦隊指揮決策問題,結果老李幹笑兩聲,不軟不硬的將問題又拋給繼任的指揮官。


    耗時一天後,常委員長得出的結論是退役中將李定國軟性對抗調查組深入調查,其心可誅。此言一出,老李頓時火冒三丈,站起來就對著常委員長開罵,聲稱一個過氣書生,隻會從故紙堆裏翻東西,活脫脫一個蠹鼠,憑什麽對海兵指手畫腳,老子在海上討生活時候你在幹啥,不就是在兵部衙門裏麵專營,搞什麽戰法創新,被陸兵譏笑為“微操達人”,真想調查海兵,先到艦上吃三年生活再說。


    老李的兵痞麵孔一露,各種市井粗話滔滔不絕,氣的常委員長渾身發抖,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如此幾天下來,常委員長先後傳喚了“北海專案”的指揮官熊治仁中將,朝鮮第一艦隊的指揮官邵鐵均少將,得出來的結論就是,這幫子老兵痞們都不可信。


    與此同時,情報偵查、海上作戰、陸上作戰、後勤保障、戰果核查等等各個調查組也是緊鑼密鼓的開展調查。


    甚至把在應天府閑置待處理的艦長們也傳喚過來,逐一了解海上戰況詳情,比如到了朱先釺,先是對其個人英勇作戰進行了肯定,然後話鋒一轉,對朱先釺在豐島海戰中臨時接任艦長一職的合法性進行質疑,還好,有烈陽艦的作戰日誌為證,還有當時在指揮艦橋的不少人簽字證明,就這樣,調查組的委員們還是找出問題,比如勞艦長殉職以後,朱先釺僅是口頭按照海兵條例進行了問詢,相關記錄均為事後補登記,嚴格追究起來,不符合海兵條例規定。


    朱先釺哭笑不得,當時烈陽艦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要是大家都嚴格按照條令條例來,一個個簽字畫押,這仗還打不打了,是不是先要給倭寇發個信號,我方正在組織臨時艦長交接,請貴方稍候一二再行接戰你看倭寇會不會答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逆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逆流並收藏大明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