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淩晨3時,距離濟扶島還有二十海裏的黃海東部,月影稀疏,夜色朦朧,海天之間星星點點,波浪起伏間,一支艦隊打著夜燈,正在謹慎的靠近牙山南側的山脈,貼近海岸線,靜悄悄的駛往深入牙山灣的平澤港。
大島混成旅團,也就是抽調第五師團11、12兩個聯隊為基礎的成立第九混成旅團,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站在當先的一艘戰艦艦橋上,拿著望遠鏡,看著遠方黑沉沉的海浪,不知道是期盼一切順利,還是在找岸上的聯絡信號。
邊上陪同的赤城號炮艦艦長阪元八郎太少佐實在受不了艦橋上沉悶的氣氛,忍不住對著大島少將說道:“大島將軍,海上航行的事就交給我們海軍吧,畢竟還要有兩個小時才能到登陸點,要不您先到艙裏休息一陣子,快到了我去叫您”?
大島放下望遠鏡,搖了搖頭,沉聲迴道:“阪元君,不是我不放心海軍,實在是帶著四千多人的旅團,在敵我不明情況下登陸,想想總是心裏沒底啊”。
考慮到牙山灣附近海況複雜,海水較淺,這個船隊,代號赤城編隊,打頭的是赤城號炮艦,接著是高雄、愛宕號鐵殼炮艦,後麵一字縱隊是鳳翔、磐城、金剛和比睿四艘木殼炮艦,中間還夾雜著征召的五艘一千噸級的商船,滿滿當當的裝上大島旅團的人員裝備和給養,鐵殼炮艦也搭載了部分官兵,準備清晨商船和鐵殼炮艦靠泊快速登陸,木殼炮艦警戒,除此以外,在牙山灣外海,還有第一遊擊艦隊在遊弋護航,理論上講,應當是萬無一失,可大島少將總是有心神不寧的感覺。
7月14日淩晨5點35分,變換陣型後打頭的高雄、愛宕號,在接到岸上潛伏挺身隊的聯絡信號,提示後續搭載大島旅團的赤城編隊,在空無一人的朝鮮京畿道西南平澤港靠泊,預先放出尖兵中隊後,整個編隊開始急匆匆的卸載登陸。
上午10時整,在大島少將的嚴令督促下,整個大島旅團4100餘人及火炮等裝備順利上岸,在挺身隊帶領下,開始向內陸進攻,按照出發前大本營的命令,大島旅團首要任務是切斷釜山營潰敗北側道路,阻擊仁川營南下支援,待第三、第五師團主力抵達後,一舉殲滅在朝鮮的明國軍隊,想法是美好的,可實際是殘酷的,用區區4000餘人去南北阻擊明國三萬餘人的軍隊,大島少將心中實在是沒底。
人困馬乏的海州混成部在仁川港修整一天後,緊急出發南下,7月14日13時,抵達京畿道南端的平澤城,由於天氣過於炎熱,方宗謙少將迫於無奈,下令全軍修整,計劃下午五點左右再行出發,殊不知,七原驛外西側的丘陵上,恍惚有些許人影在活動。
“報告將軍,南下的明軍駐紮在七原驛附近,觀其旗幟,應為一個旅團兵力,不到4000人,攜帶5厘炮12門,目前正在宿營狀態”,為防止馬匹嘶叫,前出的尖兵中隊偵察兵氣喘籲籲的跑迴來,黑色的軍裝上滿是鹽漬,被帶到大島少將麵前,喘息著向其報告。
大島點了點頭,繼續看著鋪在行軍桌上的地圖,用著紅色鉛筆在比劃距離,邊上的第11聯隊聯隊長井下東田大佐忍不出說道:“將軍,是不是該出擊了”。
大島放下鉛筆,抬起頭,一邊雙手揉著太陽穴,一邊迴道:“雙方兵力相當,目前我軍主力尚未展開,敵人也處於駐紮警戒狀態,不好打呀”。
“傳我命令,第11聯隊並21聯隊機槍中隊,徒步繞行至七原驛以南一公裏的丘陵處設伏,第21聯隊其餘部隊並旅團所屬所有火炮,集中在七原驛西北側122高地附近,集中旅團所有騎兵,由11聯隊騎兵大隊長指揮,先行機動到88高地南側緩坡背後,聽我命令出擊”,大島指著地圖,給圍在邊上的眾多軍官下達口頭命令。
“尖兵中隊,繼續偵察明軍動態,一旦發現其出發跡象,立刻迴報”,大島對著還在大喘氣的偵察兵說道。
“至於具體出擊時間,以聯隊信號槍信號為主,聽明白了嗎”?
“哈伊”,周邊眾人立正聽令。
......
已經上路行軍的海州混成部3100人,包括三個步兵哨、一個騎兵哨、一個馬炮哨、一個工兵哨,還有一個輜重大隊,所有部隊排成一字縱隊,緩緩出了平澤鎮,最前麵是半個哨的騎兵,提前了三百米慢慢踱著步充作警戒,後麵是輜重哨和工兵哨,中間是步兵哨和馬炮哨,旅團指揮部和剩餘的半個哨騎兵混在一起,緩慢前行。
此時第二、第三步兵哨的步槍兵們正擠作一團,罵罵咧咧的分別走在道路兩邊雜草叢中,沒辦法,這大路要讓給馬炮哨的大爺們行軍。
第三哨第七中隊第二十二小隊的朱兆芳士官長正了正身上的幹糧袋,又把滑到邊上的510年改三型步槍調整到背後,停下來扭頭吐了口痰,對著邊上的隊正夏仁生少尉小聲說道:“少尉,你說這朝鮮怎麽這麽荒涼呢,咱們一天半才走了100公裏,不要說小鬼子,連個朝鮮人都沒看到半個,還有,這釜山營也太不禁打了吧,兩三萬人,眨眼就散夥了,特奶奶的,害的老子們來這鬼地方吃苦”。
夏少尉苦笑著說道:“咱們小隊還是快點跟上吧,方將軍都快急上火了,聽說七天前釜山營就已經潰敗了,到現在還沒接上頭,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最好咱們能早點碰上退下來的兄弟們,後麵是返迴仁川還是就地防守,總會有個說法,要是一直像這樣走下去,我很怕小隊裏兄弟們心思都散了”。
突然,西側天空中一片亮光,兩人抬頭一看,三顆信號彈正在明亮的天色中緩緩落下。
“敵襲,臥倒”,朱士官大聲叫道,然後一把扯倒還沒反應過來的年輕少尉,兩人翻滾著撲到到草叢中。
大島混成旅團,也就是抽調第五師團11、12兩個聯隊為基礎的成立第九混成旅團,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站在當先的一艘戰艦艦橋上,拿著望遠鏡,看著遠方黑沉沉的海浪,不知道是期盼一切順利,還是在找岸上的聯絡信號。
邊上陪同的赤城號炮艦艦長阪元八郎太少佐實在受不了艦橋上沉悶的氣氛,忍不住對著大島少將說道:“大島將軍,海上航行的事就交給我們海軍吧,畢竟還要有兩個小時才能到登陸點,要不您先到艙裏休息一陣子,快到了我去叫您”?
大島放下望遠鏡,搖了搖頭,沉聲迴道:“阪元君,不是我不放心海軍,實在是帶著四千多人的旅團,在敵我不明情況下登陸,想想總是心裏沒底啊”。
考慮到牙山灣附近海況複雜,海水較淺,這個船隊,代號赤城編隊,打頭的是赤城號炮艦,接著是高雄、愛宕號鐵殼炮艦,後麵一字縱隊是鳳翔、磐城、金剛和比睿四艘木殼炮艦,中間還夾雜著征召的五艘一千噸級的商船,滿滿當當的裝上大島旅團的人員裝備和給養,鐵殼炮艦也搭載了部分官兵,準備清晨商船和鐵殼炮艦靠泊快速登陸,木殼炮艦警戒,除此以外,在牙山灣外海,還有第一遊擊艦隊在遊弋護航,理論上講,應當是萬無一失,可大島少將總是有心神不寧的感覺。
7月14日淩晨5點35分,變換陣型後打頭的高雄、愛宕號,在接到岸上潛伏挺身隊的聯絡信號,提示後續搭載大島旅團的赤城編隊,在空無一人的朝鮮京畿道西南平澤港靠泊,預先放出尖兵中隊後,整個編隊開始急匆匆的卸載登陸。
上午10時整,在大島少將的嚴令督促下,整個大島旅團4100餘人及火炮等裝備順利上岸,在挺身隊帶領下,開始向內陸進攻,按照出發前大本營的命令,大島旅團首要任務是切斷釜山營潰敗北側道路,阻擊仁川營南下支援,待第三、第五師團主力抵達後,一舉殲滅在朝鮮的明國軍隊,想法是美好的,可實際是殘酷的,用區區4000餘人去南北阻擊明國三萬餘人的軍隊,大島少將心中實在是沒底。
人困馬乏的海州混成部在仁川港修整一天後,緊急出發南下,7月14日13時,抵達京畿道南端的平澤城,由於天氣過於炎熱,方宗謙少將迫於無奈,下令全軍修整,計劃下午五點左右再行出發,殊不知,七原驛外西側的丘陵上,恍惚有些許人影在活動。
“報告將軍,南下的明軍駐紮在七原驛附近,觀其旗幟,應為一個旅團兵力,不到4000人,攜帶5厘炮12門,目前正在宿營狀態”,為防止馬匹嘶叫,前出的尖兵中隊偵察兵氣喘籲籲的跑迴來,黑色的軍裝上滿是鹽漬,被帶到大島少將麵前,喘息著向其報告。
大島點了點頭,繼續看著鋪在行軍桌上的地圖,用著紅色鉛筆在比劃距離,邊上的第11聯隊聯隊長井下東田大佐忍不出說道:“將軍,是不是該出擊了”。
大島放下鉛筆,抬起頭,一邊雙手揉著太陽穴,一邊迴道:“雙方兵力相當,目前我軍主力尚未展開,敵人也處於駐紮警戒狀態,不好打呀”。
“傳我命令,第11聯隊並21聯隊機槍中隊,徒步繞行至七原驛以南一公裏的丘陵處設伏,第21聯隊其餘部隊並旅團所屬所有火炮,集中在七原驛西北側122高地附近,集中旅團所有騎兵,由11聯隊騎兵大隊長指揮,先行機動到88高地南側緩坡背後,聽我命令出擊”,大島指著地圖,給圍在邊上的眾多軍官下達口頭命令。
“尖兵中隊,繼續偵察明軍動態,一旦發現其出發跡象,立刻迴報”,大島對著還在大喘氣的偵察兵說道。
“至於具體出擊時間,以聯隊信號槍信號為主,聽明白了嗎”?
“哈伊”,周邊眾人立正聽令。
......
已經上路行軍的海州混成部3100人,包括三個步兵哨、一個騎兵哨、一個馬炮哨、一個工兵哨,還有一個輜重大隊,所有部隊排成一字縱隊,緩緩出了平澤鎮,最前麵是半個哨的騎兵,提前了三百米慢慢踱著步充作警戒,後麵是輜重哨和工兵哨,中間是步兵哨和馬炮哨,旅團指揮部和剩餘的半個哨騎兵混在一起,緩慢前行。
此時第二、第三步兵哨的步槍兵們正擠作一團,罵罵咧咧的分別走在道路兩邊雜草叢中,沒辦法,這大路要讓給馬炮哨的大爺們行軍。
第三哨第七中隊第二十二小隊的朱兆芳士官長正了正身上的幹糧袋,又把滑到邊上的510年改三型步槍調整到背後,停下來扭頭吐了口痰,對著邊上的隊正夏仁生少尉小聲說道:“少尉,你說這朝鮮怎麽這麽荒涼呢,咱們一天半才走了100公裏,不要說小鬼子,連個朝鮮人都沒看到半個,還有,這釜山營也太不禁打了吧,兩三萬人,眨眼就散夥了,特奶奶的,害的老子們來這鬼地方吃苦”。
夏少尉苦笑著說道:“咱們小隊還是快點跟上吧,方將軍都快急上火了,聽說七天前釜山營就已經潰敗了,到現在還沒接上頭,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最好咱們能早點碰上退下來的兄弟們,後麵是返迴仁川還是就地防守,總會有個說法,要是一直像這樣走下去,我很怕小隊裏兄弟們心思都散了”。
突然,西側天空中一片亮光,兩人抬頭一看,三顆信號彈正在明亮的天色中緩緩落下。
“敵襲,臥倒”,朱士官大聲叫道,然後一把扯倒還沒反應過來的年輕少尉,兩人翻滾著撲到到草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