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一年時間過去了。
到了大明524年4月,海州的春天盡管遲了點,但依然還是來了,連島泊地裏的薄冰悄無聲息的消失不見,雲台山北側的積雪融化後,山體一點點變成嫩綠色,就連怕冷的海鷗也頻繁在港口上空盤旋,每到艦隊用餐之後,毫不畏懼的俯衝到烈陽艦尾部水中,捕食貪戀艦上倒入水中殘羹冷炙的魚兒。
4月13日,烈陽艦與炎陽艦結成戰隊,依次駛離泊地,開始524年烈陽戰隊第二次戰巡及海上訓練,大半個時辰之後,海水從渾濁的黃色變成淡黃色,再變成黑綠色,最後變成藍綠色,據朱先釺目測,離連島也就7至8千米,岸上的雲台山隱約可見,海天之上偶有大片雲團飄過,頓時讓整片海域變成一片黑色,兩艘黑色塗裝的戰艦隱藏其間,加上煙囪冒出的陣陣黑煙,更有一幅老照片的感覺。
依計劃,兩艘戰艦先是演練了陣型變化和戰隊聯絡,然後兩艦分左右航行至一千米左右,然後掉頭相向而行,自行組織艦炮觀瞄、導航、觀通訓練,朱先釺作為烈陽艦的槍炮副長,也就是二級槍炮長,在正牌槍炮長勞中校帶領下,先是以艦首對炎陽艦,開始目測訓練。
勞中校端起單筒長柄望遠鏡粗粗查看目標後,放下望遠鏡,豎起大拇指,簡單目測距離後下達口令,朱先釺依令通過傳聲筒,向前炮隊傳送方位距離,勞中校拿起懷表,計算前炮隊操炮調整方位和射角到位時間,第一次兩分鍾,第二次快了點,一分鍾多點,兩次操練合格後,艦長下令航海長調整航向,逆時針由左炮隊開始調整射角,因左炮隊有一門75毫米速射炮和三門4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各炮位調整速度參差不齊,勞中校很不滿意,親自到傳聲筒前麵大聲訓斥,連續三次訓練後,才勉強達到訓練時間標準。
艦上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自訓練,部門長們倒一改往日陸地上和酒桌上的氛圍,麵無表情,不時下達口令,偶有不滿意之處,不是大聲訓斥,就是語氣嚴厲要求重練。
在前炮隊和左炮隊訓練後,烈陽艦繼續逆時針航行,勞中校示意朱先釺接手觀瞄訓練,自己靠到指揮台一側,端起勤務兵送來的咖啡,邊喝邊掐著時間看朱先釺指揮。
作為海兵大學堂畢業的炮術專精軍官,朱先釺也不含糊,看到距離較近,也不用望遠鏡,通過快速目測並簡單心算後,自行下達了射擊方位和射角調整口令,沒有懷表,就看著指揮台的自走鍾來計算後炮隊相應速度,兩次訓練之後,輪到右炮隊進行訓練,待兩艦靠近到3鏈左右時,朱先釺又下令進行中炮隊,也就是前後桅杆兩門11毫米格林炮與左炮隊對艦射擊訓練。
盡管朱先釺一絲不苟的按照大明海兵戰艦槍炮射擊條例組織訓練,其實對此很不以為然,效率太低,艦炮射擊環節太多,響應速度不夠,誤差也太大,一個是近距離對敵測距基本上以目測為主,目測全靠指揮官經驗,還有目標距離解算速度,老手還可以,要是來個新手,再加上戰時緊張,命中率估計會非常感人,而且沒考慮風力風向、敵方航向航速,一旦心算速度不快,彈著點估計會更離譜;第二個是各個炮隊的訓練水平參差不齊,還好發送的是方位和射角,如果響應速度再慢一點,打不準才是常態,而且這前後主炮均為架退炮,兩門炮輪番射擊後,炮管歸位、清理炮膛,放平上彈,然後再調整炮位、射角,最快也就是三分鍾一發射速,如此炮戰效率,能有效擊敵才見鬼了。
不過朱先釺不知道的是,大明戰艦采用的統一射擊術,已經比早前西夷各炮自行計算彈道開火方法先進的多。
待兩艦交錯期間,勞中校把朱先釺叫到一邊,低聲問距離和射角計算為與正常測算什麽有一到兩個密位誤差。朱先釺胸有成竹的迴道,專門預留了雙方相對航速和炮彈在空中飛行時間,加上修正當時的瞬間風力風向,才有如此調整。
勞中校點了點頭,呷了一口咖啡,剛想說話,估計是喝到下麵覺得有點苦,又加了一塊方糖,用精致的小銀勺攪拌良久,抬頭對朱先釺說道:“你這指揮想法到是很新穎,不知道有這方法有沒有依據,有沒有實際實彈射擊驗證過”?
朱先釺小意的賠笑道:“槍炮長,這方法下官也是在大學堂時候摸索出來的,當時專門請教過射擊教官孔南群孔中校,空教官也幫下官專門測算過,認為可信度甚高,還推薦在海兵刊物上發表,認為可以起名叫綜合射擊法,可惜後來出了一堆事,就沒有繼續研究下去”。
“哦,如是老孔測算過,那應當無甚大問題,孔教官是我海兵大學堂時候的校友,因為身體原因留校執教,沒想到病歪歪的居然一直沒退休,我倒是快榮養了,真想不到啊。既然如此,前炮隊先釺按照你的方法操練著,後主炮還是老方法訓練,待季度實彈射擊後再看成效如何,如果實際效果明顯,老學長給你推薦分艦隊裏麵推廣,你看這樣如何”,聽說是老同學認可的方法,難得勞中校和顏悅色的與朱先釺商量道。
到了下午,兩艦拉開距離,開始遠距離炮擊訓練,按照勞中校的說法,超過三千米,要是十輪射擊內彈著點形成跨射,就可以申請直隸水師年度炮擊優勝獎了,朱先釺笑了笑沒接話,拿起指揮台牆壁上掛著的共用單筒望遠鏡,遠遠看了炎陽艦剪影,然後拿出六分儀,繼續對前後炮隊分開指揮訓練。
沒錯,就是遠洋航海或者夜間航行用的六分儀,這六分儀外觀像個扇子,由一個單筒望遠鏡、一個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物鏡即地平鏡、一個與目標關聯的活動反射鏡即指標鏡組成,使用時手持六分儀,轉動指標鏡,讓視場裏麵同時出現的天體和海平線重合,這時候根據指標鏡的轉角就可以讀出目標與本艦之間的相對位置,通過簡化的彈道公式,就可以計算出各炮位的射擊方位角和俯仰角。
一艘造價數百萬銀元的戰艦,上麵還搭載著大明數百名海兵軍官和士兵,有著嚴密的組織架構,有著通暢的指揮關係,有著大大小小數十門火炮,有著堅硬的防護裝甲,有著這個時代動力十足的蒸汽機,可最專業的瞄準裝置就是六分儀,當然了,戰時或者情況緊急時,各個炮台的炮長也可以利用炮膛內管對目標進行直瞄,說起來真是讓人淚目和不可思議。
注:最簡單的彈道計算公式s=ut+1\/2at2。其中,s=距離 u=i彈丸初速 v=落點終速(這個速度在方程式裏麵沒有體現) a=加速度 t=時間。
到了大明524年4月,海州的春天盡管遲了點,但依然還是來了,連島泊地裏的薄冰悄無聲息的消失不見,雲台山北側的積雪融化後,山體一點點變成嫩綠色,就連怕冷的海鷗也頻繁在港口上空盤旋,每到艦隊用餐之後,毫不畏懼的俯衝到烈陽艦尾部水中,捕食貪戀艦上倒入水中殘羹冷炙的魚兒。
4月13日,烈陽艦與炎陽艦結成戰隊,依次駛離泊地,開始524年烈陽戰隊第二次戰巡及海上訓練,大半個時辰之後,海水從渾濁的黃色變成淡黃色,再變成黑綠色,最後變成藍綠色,據朱先釺目測,離連島也就7至8千米,岸上的雲台山隱約可見,海天之上偶有大片雲團飄過,頓時讓整片海域變成一片黑色,兩艘黑色塗裝的戰艦隱藏其間,加上煙囪冒出的陣陣黑煙,更有一幅老照片的感覺。
依計劃,兩艘戰艦先是演練了陣型變化和戰隊聯絡,然後兩艦分左右航行至一千米左右,然後掉頭相向而行,自行組織艦炮觀瞄、導航、觀通訓練,朱先釺作為烈陽艦的槍炮副長,也就是二級槍炮長,在正牌槍炮長勞中校帶領下,先是以艦首對炎陽艦,開始目測訓練。
勞中校端起單筒長柄望遠鏡粗粗查看目標後,放下望遠鏡,豎起大拇指,簡單目測距離後下達口令,朱先釺依令通過傳聲筒,向前炮隊傳送方位距離,勞中校拿起懷表,計算前炮隊操炮調整方位和射角到位時間,第一次兩分鍾,第二次快了點,一分鍾多點,兩次操練合格後,艦長下令航海長調整航向,逆時針由左炮隊開始調整射角,因左炮隊有一門75毫米速射炮和三門4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各炮位調整速度參差不齊,勞中校很不滿意,親自到傳聲筒前麵大聲訓斥,連續三次訓練後,才勉強達到訓練時間標準。
艦上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自訓練,部門長們倒一改往日陸地上和酒桌上的氛圍,麵無表情,不時下達口令,偶有不滿意之處,不是大聲訓斥,就是語氣嚴厲要求重練。
在前炮隊和左炮隊訓練後,烈陽艦繼續逆時針航行,勞中校示意朱先釺接手觀瞄訓練,自己靠到指揮台一側,端起勤務兵送來的咖啡,邊喝邊掐著時間看朱先釺指揮。
作為海兵大學堂畢業的炮術專精軍官,朱先釺也不含糊,看到距離較近,也不用望遠鏡,通過快速目測並簡單心算後,自行下達了射擊方位和射角調整口令,沒有懷表,就看著指揮台的自走鍾來計算後炮隊相應速度,兩次訓練之後,輪到右炮隊進行訓練,待兩艦靠近到3鏈左右時,朱先釺又下令進行中炮隊,也就是前後桅杆兩門11毫米格林炮與左炮隊對艦射擊訓練。
盡管朱先釺一絲不苟的按照大明海兵戰艦槍炮射擊條例組織訓練,其實對此很不以為然,效率太低,艦炮射擊環節太多,響應速度不夠,誤差也太大,一個是近距離對敵測距基本上以目測為主,目測全靠指揮官經驗,還有目標距離解算速度,老手還可以,要是來個新手,再加上戰時緊張,命中率估計會非常感人,而且沒考慮風力風向、敵方航向航速,一旦心算速度不快,彈著點估計會更離譜;第二個是各個炮隊的訓練水平參差不齊,還好發送的是方位和射角,如果響應速度再慢一點,打不準才是常態,而且這前後主炮均為架退炮,兩門炮輪番射擊後,炮管歸位、清理炮膛,放平上彈,然後再調整炮位、射角,最快也就是三分鍾一發射速,如此炮戰效率,能有效擊敵才見鬼了。
不過朱先釺不知道的是,大明戰艦采用的統一射擊術,已經比早前西夷各炮自行計算彈道開火方法先進的多。
待兩艦交錯期間,勞中校把朱先釺叫到一邊,低聲問距離和射角計算為與正常測算什麽有一到兩個密位誤差。朱先釺胸有成竹的迴道,專門預留了雙方相對航速和炮彈在空中飛行時間,加上修正當時的瞬間風力風向,才有如此調整。
勞中校點了點頭,呷了一口咖啡,剛想說話,估計是喝到下麵覺得有點苦,又加了一塊方糖,用精致的小銀勺攪拌良久,抬頭對朱先釺說道:“你這指揮想法到是很新穎,不知道有這方法有沒有依據,有沒有實際實彈射擊驗證過”?
朱先釺小意的賠笑道:“槍炮長,這方法下官也是在大學堂時候摸索出來的,當時專門請教過射擊教官孔南群孔中校,空教官也幫下官專門測算過,認為可信度甚高,還推薦在海兵刊物上發表,認為可以起名叫綜合射擊法,可惜後來出了一堆事,就沒有繼續研究下去”。
“哦,如是老孔測算過,那應當無甚大問題,孔教官是我海兵大學堂時候的校友,因為身體原因留校執教,沒想到病歪歪的居然一直沒退休,我倒是快榮養了,真想不到啊。既然如此,前炮隊先釺按照你的方法操練著,後主炮還是老方法訓練,待季度實彈射擊後再看成效如何,如果實際效果明顯,老學長給你推薦分艦隊裏麵推廣,你看這樣如何”,聽說是老同學認可的方法,難得勞中校和顏悅色的與朱先釺商量道。
到了下午,兩艦拉開距離,開始遠距離炮擊訓練,按照勞中校的說法,超過三千米,要是十輪射擊內彈著點形成跨射,就可以申請直隸水師年度炮擊優勝獎了,朱先釺笑了笑沒接話,拿起指揮台牆壁上掛著的共用單筒望遠鏡,遠遠看了炎陽艦剪影,然後拿出六分儀,繼續對前後炮隊分開指揮訓練。
沒錯,就是遠洋航海或者夜間航行用的六分儀,這六分儀外觀像個扇子,由一個單筒望遠鏡、一個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物鏡即地平鏡、一個與目標關聯的活動反射鏡即指標鏡組成,使用時手持六分儀,轉動指標鏡,讓視場裏麵同時出現的天體和海平線重合,這時候根據指標鏡的轉角就可以讀出目標與本艦之間的相對位置,通過簡化的彈道公式,就可以計算出各炮位的射擊方位角和俯仰角。
一艘造價數百萬銀元的戰艦,上麵還搭載著大明數百名海兵軍官和士兵,有著嚴密的組織架構,有著通暢的指揮關係,有著大大小小數十門火炮,有著堅硬的防護裝甲,有著這個時代動力十足的蒸汽機,可最專業的瞄準裝置就是六分儀,當然了,戰時或者情況緊急時,各個炮台的炮長也可以利用炮膛內管對目標進行直瞄,說起來真是讓人淚目和不可思議。
注:最簡單的彈道計算公式s=ut+1\/2at2。其中,s=距離 u=i彈丸初速 v=落點終速(這個速度在方程式裏麵沒有體現) a=加速度 t=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