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與地球類似的平行時空,第一位穿越者本尊姓名已不可考,其魂穿從洛陽逃出的朱由崧,在應天府借江北四鎮之力即位,而後親冒矢石,挽狂瀾於既倒,擋住北虜南侵之勢,徹底保住了大明半壁江山。
此後,這位穿越者鼎新革故,定下無數事後世證明正確無比的條令條例,給南渡後的大明續命數百年,並把洪武元年作為大明元年。
迄今已是大明曆522年,即西元1889年,第二位穿越者即將來到與記憶中不一樣、蒸汽與鋼鐵碰撞、人情製度交織、毫無金手指可用的世界長河中......
大海之上龍旗飄揚
大明海兵戰力最強
信仰堅定紀律嚴明
團結友愛英勇戰鬥
屏障四海雄視三洋
大明海兵戰力最強
保衛海疆鞏固和平
乘風破浪無限榮光
......
大明曆522年5月18日,從應天府西北獅子山上遙看長江上遊,龍江造船廠和周邊的工廠煙囪林立,伴隨著陣陣江風,煙囪裏麵冒出的淡淡黑煙很快就被吹得無影無蹤,一隻蒼鷹在天空高高盤旋,一群受驚的鴿子急速下降,帶出響亮的鴿哨聲,除此以外,京師可以算得上陽光普照,對比著遠方的卷卷白雲,更映襯的晴空萬裏,一片寂靜。
上午巳時,緊鄰獅子山的帝國海兵大學堂大門全開,馬路兩側紅旗招展,錦衣衛頭盔上白羽林立,一行九輛紋飾金龍的馬車暢通無阻,快速駛抵北校場,第二輛由八匹白色阿敕伯純血駿馬拉動的馬車精準停駐在大學堂江邊北校場入口,先導車上4名錦衣衛百戶魚貫而出,陪同後車下來的海軍左都督林朝風一級上將疾步上前打開車門,當世大明皇帝朱迪垷-隆勝帝緩步走出馬車。
“敬禮”,隨著教官一聲高亢的口令,第249期130名海兵畢業學員肅立校場,挺拔胸膛,帶著白手套的右手握拳,整齊劃一的迅捷曲臂,輕敲左胸,向大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陛下致敬。
在紅色底紋的飛魚服、純白色的海軍服襯托下,隆勝帝的九爪金龍暗紋仿軍服樣式的雲錦外套熠熠生輝,好一副皇家氣派。
隆勝帝在兵部尚書、海軍左右都督、錦衣衛指揮使、海兵大學堂山長等一眾高官和錦衣衛的陪同下,一邊與左右低聲交談,一邊向校閱台走去,間或還夾雜著蓬蓬的悶響和團團升起的白煙,這是隨行的訪事人在拍攝照片。
海兵學員們麵朝陛下,隨著隆勝帝的步伐,腳下不斷緩慢轉動,直至隆勝帝在校閱台當中落座。
如果此時從上空看去,雪白製服的學員方陣,以隆勝帝為原點,緩緩變換角度,永遠方陣正麵麵對陛下,煞是賞心悅目,果然泱泱上國,雄軍氣勢,盡管一切從簡,但這畢業典禮的氣派確實無人可比。
“禮畢”、“跨立”,隨著教官連續下達的口令,海兵學員們迅捷放下略有僵硬的右臂,左腳向外邁出半步,雙手背後,再次肅立於校場之下。
靠泊九號碼頭的龍江號炮艦迎接皇帝陛下的十六聲炮響過後,這屆快畢業的海兵學員們齊聲高唱起流傳兩百多年的大明海兵之歌:“大海之上,龍旗飄揚;大明海兵,戰力最強;信仰堅定,紀律嚴明;團結友愛,英勇戰鬥;屏障四海,雄視三洋;大明海兵,戰力最強;保衛海疆,鞏固和平;乘風破浪,無限榮光”!
雄壯的歌聲裏,海兵大學堂山長張九齡少將躬身向隆勝帝請示之後,大步向前,在校閱台左前側立定,雙手虛張,歌聲頓停,張山長大聲宣布:“奉陛下令,大明曆522年海兵大學堂第249期海兵學員畢業典禮現在開始,有請海軍左都督林一級上將致辭”。
須發皆白、臉上有著斑斑點點海鏽的林朝風一級上將微微向隆勝帝點頭致意,然後踱步向前,雙腳跨立,一如站立在顛簸的戰艦上。其鷹目環視台下即將畢業的海兵學員們,片刻之後,用著與他年齡不相襯的大嗓門開口說道:“諸位海兵學員,經過五年的嚴格訓練,你們圓滿通過了大明帝國海兵的訓練,馬上要由皇帝陛下頒禮,即將成為大明帝國一名優秀的海兵軍官,這是何等的榮耀,但不要忘記,成為一名海兵軍官,不僅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大明帝國疆土還未統一,吾輩不要忘記先安宗皇帝的遺囑,仍需要你們去勇敢戰鬥。大明海疆並不太平,列祖列宗創下的大好基業需要諸君去保衛。這個世界變化很快,海上新戰法新兵器層出不窮,大明水師需要新鮮血液,需要諸君去直麵挑戰。在此,牢記先安宗皇帝定下的海軍格言:忠誠、榮譽、團結、勇氣,忠於皇帝陛下,堅守爾等榮譽,信任海兵同袍,勇敢進取戰鬥,大明萬勝,萬勝,萬萬勝!”
在台上台下的一眾高官和學員們的熱烈拊掌之後,張九齡山長接過話題:“下麵,按照畢業名次,每十人一什,上台由皇帝陛下頒發畢業證書、軍銜和委任狀”。
畢業排名第三十二的朱先阡,作為海州府籍貫人士,現在已經出了五服的皇族朱姓子弟,排在第三什,遠遠看著台上隆勝帝,在山長陪伴下,或勉勵、或拍肩,或握手,談笑風生的給每位學員加銜,頒發印著皇帝陛下私章的明黃色畢業證書、紅色的委任狀,不知不覺,變得有點緊張又有點期待,更多的是多年來辛苦得償所願的悲喜,眼眶逐漸變紅。
輪到第三什的時候,朱先阡懷著時悲時喜的心情,邁著略有點生硬的步伐,亦步亦趨的隨著前麵什長上台,立定,左轉,在什長一套流程走完離開後,不知道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的到了皇帝陛下麵前,雙目低垂,不敢讓隆勝帝看到紅紅的眼眶。
這時,山長張九齡微笑道,“小孩子家家還是有點緊張啊,先阡,抬起頭來,讓陛下看看你”。
朱先阡依話抬起頭,先映入眼簾的是隆勝帝盡管裁剪非常合身的外套,但是難以掩蓋略有發福的大肚腩,往上是一部烏黑發亮的大胡子,再往上是一對狹長的眼睛,悠深但透出一付和藹寬容的笑意。
“陛下,先阡可是海兵大學堂近十年裏最年輕也是最出色的炮術學員,要不是航海訓練受傷,排名肯定要進入前十,您看,這胸前掛的可是因功受傷的紫心勳章,可是今年畢業海兵學員獨一份啊。而且,先阡可是您的遠房族人”,張九齡說道。
“哦,還有這麽個事,開壽兄,你啊能講講啊,已經有好幾年沒看到吾家後輩到海兵了”,隆勝帝扭頭看著和藹的問道。
“陛下的南京話還是蠻地道的啊”,朱先阡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居然在這麽嚴肅的場合開始胡思亂想。
“陛下,先阡為先安宗皇帝之後,永明郡王第三子後人,祖父因出五服,由應天府遷居至海州府安東縣,其父為安東縣教習,其母為山東難逃後人,丙子之亂中父母雙亡”,張九齡說道。
“先阡,爾家中還有何人?”隆勝帝關切的問道。
“報告陛下,下官家中尚有一妹,還在江南女子師範學堂讀書”,朱先阡迴道。
“要不是先阡執意入學海兵大學堂補貼家用,他妹妹可沒錢讀書啊”,張九齡插話道。
“好好好,好孩子有出息,我們老朱家總算有個顧家還能吃苦的小輩了”,隆勝帝對著張山長感慨道。
“陛下,家常話後麵慢慢說,該給先阡頒禮了”,張九齡笑著說道。
“嗯,先阡若是家用上有困難,可至宗人府報備一聲,這是朕的意思,侍從官記下來”,隆勝帝一邊說著,一邊隨意從錦衣衛隨從手中接過兩顆紫銅色三角星,準備扣在朱先阡右手袖筒上。
就在這時,朱先阡後麵等候,排名第三十三的施元琅,在看到隆勝帝邊的侍從返身去案台上拿取畢業證書時候,突然猛吸一口氣,麵色大變,抬腳從襪口拔出一把短刃,高聲疾唿“打倒昏君、共和萬歲”,並向隆勝帝猛撲過去。
朱先阡餘光瞟到施元琅麵色猙獰,本能的一把推開隆勝帝,並轉身麵對施元琅,就在轉身刹那間,短刃已經狠狠紮入左胸,最後的感覺就是施元琅想抽出短刃,而自己雙手緊緊抓著對方手腕,“我要死了嗎,被藏在襪子裏麵的短刃捅死,真是羞愧啊!”
“保護陛下”,“抓住他,抓住他”,”醫官,醫官”,“全體學員,聽我口令,原地坐下”,在各種吵雜的聲音中,朱先阡眼前人影晃動,視野慢慢變黑,身體感覺在下沉,最終深深沉到黑色大洋之底。
此後,這位穿越者鼎新革故,定下無數事後世證明正確無比的條令條例,給南渡後的大明續命數百年,並把洪武元年作為大明元年。
迄今已是大明曆522年,即西元1889年,第二位穿越者即將來到與記憶中不一樣、蒸汽與鋼鐵碰撞、人情製度交織、毫無金手指可用的世界長河中......
大海之上龍旗飄揚
大明海兵戰力最強
信仰堅定紀律嚴明
團結友愛英勇戰鬥
屏障四海雄視三洋
大明海兵戰力最強
保衛海疆鞏固和平
乘風破浪無限榮光
......
大明曆522年5月18日,從應天府西北獅子山上遙看長江上遊,龍江造船廠和周邊的工廠煙囪林立,伴隨著陣陣江風,煙囪裏麵冒出的淡淡黑煙很快就被吹得無影無蹤,一隻蒼鷹在天空高高盤旋,一群受驚的鴿子急速下降,帶出響亮的鴿哨聲,除此以外,京師可以算得上陽光普照,對比著遠方的卷卷白雲,更映襯的晴空萬裏,一片寂靜。
上午巳時,緊鄰獅子山的帝國海兵大學堂大門全開,馬路兩側紅旗招展,錦衣衛頭盔上白羽林立,一行九輛紋飾金龍的馬車暢通無阻,快速駛抵北校場,第二輛由八匹白色阿敕伯純血駿馬拉動的馬車精準停駐在大學堂江邊北校場入口,先導車上4名錦衣衛百戶魚貫而出,陪同後車下來的海軍左都督林朝風一級上將疾步上前打開車門,當世大明皇帝朱迪垷-隆勝帝緩步走出馬車。
“敬禮”,隨著教官一聲高亢的口令,第249期130名海兵畢業學員肅立校場,挺拔胸膛,帶著白手套的右手握拳,整齊劃一的迅捷曲臂,輕敲左胸,向大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陛下致敬。
在紅色底紋的飛魚服、純白色的海軍服襯托下,隆勝帝的九爪金龍暗紋仿軍服樣式的雲錦外套熠熠生輝,好一副皇家氣派。
隆勝帝在兵部尚書、海軍左右都督、錦衣衛指揮使、海兵大學堂山長等一眾高官和錦衣衛的陪同下,一邊與左右低聲交談,一邊向校閱台走去,間或還夾雜著蓬蓬的悶響和團團升起的白煙,這是隨行的訪事人在拍攝照片。
海兵學員們麵朝陛下,隨著隆勝帝的步伐,腳下不斷緩慢轉動,直至隆勝帝在校閱台當中落座。
如果此時從上空看去,雪白製服的學員方陣,以隆勝帝為原點,緩緩變換角度,永遠方陣正麵麵對陛下,煞是賞心悅目,果然泱泱上國,雄軍氣勢,盡管一切從簡,但這畢業典禮的氣派確實無人可比。
“禮畢”、“跨立”,隨著教官連續下達的口令,海兵學員們迅捷放下略有僵硬的右臂,左腳向外邁出半步,雙手背後,再次肅立於校場之下。
靠泊九號碼頭的龍江號炮艦迎接皇帝陛下的十六聲炮響過後,這屆快畢業的海兵學員們齊聲高唱起流傳兩百多年的大明海兵之歌:“大海之上,龍旗飄揚;大明海兵,戰力最強;信仰堅定,紀律嚴明;團結友愛,英勇戰鬥;屏障四海,雄視三洋;大明海兵,戰力最強;保衛海疆,鞏固和平;乘風破浪,無限榮光”!
雄壯的歌聲裏,海兵大學堂山長張九齡少將躬身向隆勝帝請示之後,大步向前,在校閱台左前側立定,雙手虛張,歌聲頓停,張山長大聲宣布:“奉陛下令,大明曆522年海兵大學堂第249期海兵學員畢業典禮現在開始,有請海軍左都督林一級上將致辭”。
須發皆白、臉上有著斑斑點點海鏽的林朝風一級上將微微向隆勝帝點頭致意,然後踱步向前,雙腳跨立,一如站立在顛簸的戰艦上。其鷹目環視台下即將畢業的海兵學員們,片刻之後,用著與他年齡不相襯的大嗓門開口說道:“諸位海兵學員,經過五年的嚴格訓練,你們圓滿通過了大明帝國海兵的訓練,馬上要由皇帝陛下頒禮,即將成為大明帝國一名優秀的海兵軍官,這是何等的榮耀,但不要忘記,成為一名海兵軍官,不僅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大明帝國疆土還未統一,吾輩不要忘記先安宗皇帝的遺囑,仍需要你們去勇敢戰鬥。大明海疆並不太平,列祖列宗創下的大好基業需要諸君去保衛。這個世界變化很快,海上新戰法新兵器層出不窮,大明水師需要新鮮血液,需要諸君去直麵挑戰。在此,牢記先安宗皇帝定下的海軍格言:忠誠、榮譽、團結、勇氣,忠於皇帝陛下,堅守爾等榮譽,信任海兵同袍,勇敢進取戰鬥,大明萬勝,萬勝,萬萬勝!”
在台上台下的一眾高官和學員們的熱烈拊掌之後,張九齡山長接過話題:“下麵,按照畢業名次,每十人一什,上台由皇帝陛下頒發畢業證書、軍銜和委任狀”。
畢業排名第三十二的朱先阡,作為海州府籍貫人士,現在已經出了五服的皇族朱姓子弟,排在第三什,遠遠看著台上隆勝帝,在山長陪伴下,或勉勵、或拍肩,或握手,談笑風生的給每位學員加銜,頒發印著皇帝陛下私章的明黃色畢業證書、紅色的委任狀,不知不覺,變得有點緊張又有點期待,更多的是多年來辛苦得償所願的悲喜,眼眶逐漸變紅。
輪到第三什的時候,朱先阡懷著時悲時喜的心情,邁著略有點生硬的步伐,亦步亦趨的隨著前麵什長上台,立定,左轉,在什長一套流程走完離開後,不知道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的到了皇帝陛下麵前,雙目低垂,不敢讓隆勝帝看到紅紅的眼眶。
這時,山長張九齡微笑道,“小孩子家家還是有點緊張啊,先阡,抬起頭來,讓陛下看看你”。
朱先阡依話抬起頭,先映入眼簾的是隆勝帝盡管裁剪非常合身的外套,但是難以掩蓋略有發福的大肚腩,往上是一部烏黑發亮的大胡子,再往上是一對狹長的眼睛,悠深但透出一付和藹寬容的笑意。
“陛下,先阡可是海兵大學堂近十年裏最年輕也是最出色的炮術學員,要不是航海訓練受傷,排名肯定要進入前十,您看,這胸前掛的可是因功受傷的紫心勳章,可是今年畢業海兵學員獨一份啊。而且,先阡可是您的遠房族人”,張九齡說道。
“哦,還有這麽個事,開壽兄,你啊能講講啊,已經有好幾年沒看到吾家後輩到海兵了”,隆勝帝扭頭看著和藹的問道。
“陛下的南京話還是蠻地道的啊”,朱先阡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居然在這麽嚴肅的場合開始胡思亂想。
“陛下,先阡為先安宗皇帝之後,永明郡王第三子後人,祖父因出五服,由應天府遷居至海州府安東縣,其父為安東縣教習,其母為山東難逃後人,丙子之亂中父母雙亡”,張九齡說道。
“先阡,爾家中還有何人?”隆勝帝關切的問道。
“報告陛下,下官家中尚有一妹,還在江南女子師範學堂讀書”,朱先阡迴道。
“要不是先阡執意入學海兵大學堂補貼家用,他妹妹可沒錢讀書啊”,張九齡插話道。
“好好好,好孩子有出息,我們老朱家總算有個顧家還能吃苦的小輩了”,隆勝帝對著張山長感慨道。
“陛下,家常話後麵慢慢說,該給先阡頒禮了”,張九齡笑著說道。
“嗯,先阡若是家用上有困難,可至宗人府報備一聲,這是朕的意思,侍從官記下來”,隆勝帝一邊說著,一邊隨意從錦衣衛隨從手中接過兩顆紫銅色三角星,準備扣在朱先阡右手袖筒上。
就在這時,朱先阡後麵等候,排名第三十三的施元琅,在看到隆勝帝邊的侍從返身去案台上拿取畢業證書時候,突然猛吸一口氣,麵色大變,抬腳從襪口拔出一把短刃,高聲疾唿“打倒昏君、共和萬歲”,並向隆勝帝猛撲過去。
朱先阡餘光瞟到施元琅麵色猙獰,本能的一把推開隆勝帝,並轉身麵對施元琅,就在轉身刹那間,短刃已經狠狠紮入左胸,最後的感覺就是施元琅想抽出短刃,而自己雙手緊緊抓著對方手腕,“我要死了嗎,被藏在襪子裏麵的短刃捅死,真是羞愧啊!”
“保護陛下”,“抓住他,抓住他”,”醫官,醫官”,“全體學員,聽我口令,原地坐下”,在各種吵雜的聲音中,朱先阡眼前人影晃動,視野慢慢變黑,身體感覺在下沉,最終深深沉到黑色大洋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