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臧霸歸降
漢末三國:從揚州開始爭霸 作者:王伯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首的一員武將正是和他們大戰大半個月之久的臧霸,後麵跟著吳敦和尹禮兩個人。
“琅邪臧霸,有眼不識泰山,抗拒朝廷天威,實在罪不可赦,還希望徐州刺史大人可以善待我的兄弟,不要為難他們。”臧霸言真意切的說道。
說罷,便要跪下來請罪。
“琅邪國國相快快請起,這是朝廷的旨意,我也無權處置於你。到時候我也一定會為國相美言幾句,到時候讓朝廷可以從輕發落。”周瑜連忙把他扶起來說道。
“多謝徐州刺史大人不殺之恩,吾銘記於心。”
“好說,好說。”
隨後周瑜便接受了臧霸的投降,並且把他麾下的兵馬以及原先俘虜的兵馬全部都聚集在一起,帶往揚州處置。
當然,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當然也被一同押往揚州。
從揚州過來支援的徐榮和韓驥率領騎兵和丹陽精兵,剛好順路押送著這些俘虜的人馬前往揚州,等待大漢司空、車騎將軍、兼揚州牧鄭寶大人的處置。
徐州刺史周瑜則帶領本部三萬兵馬徹底占領琅邪郡各縣,因為臧霸的主力已經被殲滅,所以剩下的人根本不成氣候,在大軍到來的時候,他們紛紛獻上降表,不敢抵抗朝廷。
在把琅邪郡徹底占領之後,周瑜並沒有委任太守,而是帥率軍駐紮在這裏以防生變,這一切都得要讓朝廷來做決定,他可不敢以下犯上。
沒想到徐州刺史周瑜征討琅邪郡,連短短一個月時間都沒有到,便徹底平定了叛亂,真是讓人稱讚。
現在揚州的鄭寶也得知了這個消息,讓他非常高興,沒想到周瑜確實有兩下子,讓他可以徹底的放心把軍權交給周瑜。
他手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稱讚鄭寶有識人之明,鄭寶也非常高興,畢竟這周瑜確實是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人才。
同時在和眾人商議之後,鄭寶決定讓龔都率領五千人馬駐守在琅邪,防備北麵青州的田楷和兗州的曹操。畢竟琅琊郡距離揚州有數千裏之遙,如果發生情況根本來不及救援,所以鄭寶才會讓龔都當琅邪國國相,並且讓他從南昌大營中抽調五千兵馬前去防守。
龔都和劉辟都是當初跟隨鄭寶共同起事的老人了,他們雖然是黃巾軍將領,但是在這幾年的磨礪中,現在也成為可造的將材,所以鄭寶也敢如此放心使用。對於那些跟隨自己一路走來的老部下,鄭寶還是非常放心的。
同時對於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等人的處置,鄭寶決定還是讓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在自己的麾下好好效力,畢竟在曆史上,臧霸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果能為自己效力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此次俘虜的兵馬有一萬兩千人,正保決定把其中的一萬人馬抽出來,加入到南昌大營之中,剩下的兩千老弱病殘則就地解散,並把他們妥善安置好。
南昌大營此前有五萬人馬,由於抽出五千人馬讓龔都帶去北上,所以隻剩下了四萬五千餘人,現在又加入了一萬人馬,人馬達到了五萬五千餘人。
周瑜在得到消息之後也不敢違抗,讓龔都率領五千人馬徹底的掌控了整個琅邪,自己則帶領剩下的三萬徐州大營的兵馬返迴到了東海,安營紮寨。
當然,這次對於周瑜和各級官員都有一定的嘉獎,畢竟這也是一次酣暢淋漓的勝利,徹底肅清了徐州北部的殘存勢力。
現在徐州唯一剩下的彭城國國相劉備,還不屬於鄭寶的管轄勢力範圍,這讓鄭寶感到有一些頭疼,畢竟他需要的是整個完整的徐州。
雖然他很欽佩劉備在曆史上的為人,但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還是絕對不會妥協。
一連幾日,他都沒有想出什麽好的辦法,所以非常頭疼,這時候他突然想到了賈詡,於是連忙到賈詡的府上拜訪。
賈詡聽了之後麵帶笑容,認為這並不是什麽難事。現在的他對於在揚州的生活十分滿意,並且揚州老百姓的日子也過得十分安穩,自己可以安安穩穩的在這裏生活,所以對於鄭寶,他還是有一定的忠誠度的。
“主公不必擔憂,劉備劉玄德以仁義名著於天下,如果主公讓天子召他來京,在朝廷任職,順勢解除他的兵權,拿下彭城國也不是什麽難事。”
“那萬一他抗旨不尊呢?”
“那他的名聲可就全壞了,到時候主公隻需要派遣徐州刺史前去捉拿他問罪便可。”
不得不說,賈詡出的這個主意可真是好主意,這樣一來,既解決了劉備在彭城國勢力根深蒂固的問題,又可以把劉備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監視,諒他也翻不出什麽火花來。
所以他當即就采納了賈詡的建議,並且和賈詡聊了很長時間,不得不說賈詡的觀點和自己很多程度上都是不謀而合的,因為兩個人都是腹黑型人格,所以聊完之後,鄭寶和賈詡兩個人竟然有惺惺相惜的感覺。
等到第二天,鄭寶便傳令,彭城國國相劉備治理地方有功,所以讓他前來朝廷述職,並且安排了九卿之一的位置,讓他任職。
……
彭城國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這裏已經安家立業有四五年的時間了,他們手下的兵馬也已經有兩萬之多,也算得上是一方實力強勁的小諸侯。
並且讓劉備非常高興的是,他的軍中竟然來了一個軍師,名叫單福。這個單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無論是政事還是軍務,他都非常通曉,所以劉備把權力都交給了單福,讓他全權處理彭城國的事情。
劉備的信任也讓單福非常感動,在這亂世之中要遇到一個如此相信自己的明主,可不見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也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理地方上來,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並且張飛和關羽兩個人對於單福的感觀也在漸漸改變,三四年的時間下來,他們也都對於單福的建議言聽計從。
“琅邪臧霸,有眼不識泰山,抗拒朝廷天威,實在罪不可赦,還希望徐州刺史大人可以善待我的兄弟,不要為難他們。”臧霸言真意切的說道。
說罷,便要跪下來請罪。
“琅邪國國相快快請起,這是朝廷的旨意,我也無權處置於你。到時候我也一定會為國相美言幾句,到時候讓朝廷可以從輕發落。”周瑜連忙把他扶起來說道。
“多謝徐州刺史大人不殺之恩,吾銘記於心。”
“好說,好說。”
隨後周瑜便接受了臧霸的投降,並且把他麾下的兵馬以及原先俘虜的兵馬全部都聚集在一起,帶往揚州處置。
當然,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當然也被一同押往揚州。
從揚州過來支援的徐榮和韓驥率領騎兵和丹陽精兵,剛好順路押送著這些俘虜的人馬前往揚州,等待大漢司空、車騎將軍、兼揚州牧鄭寶大人的處置。
徐州刺史周瑜則帶領本部三萬兵馬徹底占領琅邪郡各縣,因為臧霸的主力已經被殲滅,所以剩下的人根本不成氣候,在大軍到來的時候,他們紛紛獻上降表,不敢抵抗朝廷。
在把琅邪郡徹底占領之後,周瑜並沒有委任太守,而是帥率軍駐紮在這裏以防生變,這一切都得要讓朝廷來做決定,他可不敢以下犯上。
沒想到徐州刺史周瑜征討琅邪郡,連短短一個月時間都沒有到,便徹底平定了叛亂,真是讓人稱讚。
現在揚州的鄭寶也得知了這個消息,讓他非常高興,沒想到周瑜確實有兩下子,讓他可以徹底的放心把軍權交給周瑜。
他手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稱讚鄭寶有識人之明,鄭寶也非常高興,畢竟這周瑜確實是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人才。
同時在和眾人商議之後,鄭寶決定讓龔都率領五千人馬駐守在琅邪,防備北麵青州的田楷和兗州的曹操。畢竟琅琊郡距離揚州有數千裏之遙,如果發生情況根本來不及救援,所以鄭寶才會讓龔都當琅邪國國相,並且讓他從南昌大營中抽調五千兵馬前去防守。
龔都和劉辟都是當初跟隨鄭寶共同起事的老人了,他們雖然是黃巾軍將領,但是在這幾年的磨礪中,現在也成為可造的將材,所以鄭寶也敢如此放心使用。對於那些跟隨自己一路走來的老部下,鄭寶還是非常放心的。
同時對於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等人的處置,鄭寶決定還是讓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在自己的麾下好好效力,畢竟在曆史上,臧霸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果能為自己效力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此次俘虜的兵馬有一萬兩千人,正保決定把其中的一萬人馬抽出來,加入到南昌大營之中,剩下的兩千老弱病殘則就地解散,並把他們妥善安置好。
南昌大營此前有五萬人馬,由於抽出五千人馬讓龔都帶去北上,所以隻剩下了四萬五千餘人,現在又加入了一萬人馬,人馬達到了五萬五千餘人。
周瑜在得到消息之後也不敢違抗,讓龔都率領五千人馬徹底的掌控了整個琅邪,自己則帶領剩下的三萬徐州大營的兵馬返迴到了東海,安營紮寨。
當然,這次對於周瑜和各級官員都有一定的嘉獎,畢竟這也是一次酣暢淋漓的勝利,徹底肅清了徐州北部的殘存勢力。
現在徐州唯一剩下的彭城國國相劉備,還不屬於鄭寶的管轄勢力範圍,這讓鄭寶感到有一些頭疼,畢竟他需要的是整個完整的徐州。
雖然他很欽佩劉備在曆史上的為人,但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還是絕對不會妥協。
一連幾日,他都沒有想出什麽好的辦法,所以非常頭疼,這時候他突然想到了賈詡,於是連忙到賈詡的府上拜訪。
賈詡聽了之後麵帶笑容,認為這並不是什麽難事。現在的他對於在揚州的生活十分滿意,並且揚州老百姓的日子也過得十分安穩,自己可以安安穩穩的在這裏生活,所以對於鄭寶,他還是有一定的忠誠度的。
“主公不必擔憂,劉備劉玄德以仁義名著於天下,如果主公讓天子召他來京,在朝廷任職,順勢解除他的兵權,拿下彭城國也不是什麽難事。”
“那萬一他抗旨不尊呢?”
“那他的名聲可就全壞了,到時候主公隻需要派遣徐州刺史前去捉拿他問罪便可。”
不得不說,賈詡出的這個主意可真是好主意,這樣一來,既解決了劉備在彭城國勢力根深蒂固的問題,又可以把劉備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監視,諒他也翻不出什麽火花來。
所以他當即就采納了賈詡的建議,並且和賈詡聊了很長時間,不得不說賈詡的觀點和自己很多程度上都是不謀而合的,因為兩個人都是腹黑型人格,所以聊完之後,鄭寶和賈詡兩個人竟然有惺惺相惜的感覺。
等到第二天,鄭寶便傳令,彭城國國相劉備治理地方有功,所以讓他前來朝廷述職,並且安排了九卿之一的位置,讓他任職。
……
彭城國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這裏已經安家立業有四五年的時間了,他們手下的兵馬也已經有兩萬之多,也算得上是一方實力強勁的小諸侯。
並且讓劉備非常高興的是,他的軍中竟然來了一個軍師,名叫單福。這個單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無論是政事還是軍務,他都非常通曉,所以劉備把權力都交給了單福,讓他全權處理彭城國的事情。
劉備的信任也讓單福非常感動,在這亂世之中要遇到一個如此相信自己的明主,可不見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也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理地方上來,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並且張飛和關羽兩個人對於單福的感觀也在漸漸改變,三四年的時間下來,他們也都對於單福的建議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