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戰事平息
漢末三國:從揚州開始爭霸 作者:王伯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到天色已經微微轉亮,朱符、劉彥二人也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昨天晚上他們本來率領大部隊撤退,卻沒想到揚州軍竟然有騎兵的存在,這讓他們功虧一簣。
好在跟隨自己撤退的還有這一千多精銳,隻要有了這些兵馬,他們就能夠在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兩個人人困馬乏,準備在原地休整一番,卻沒有想到四麵八方卻傳來了震天的殺聲。
原來是戲誌才讓張繡率領三千兵馬埋伏在此地,剛開始張繡還非常不屑,他認為此地距廣信城有五十多裏地,並且城中還有兩萬多兵馬?怎麽可能早早敗退?
沒想到還真讓他等到了朱符、劉彥二人,這下他算是心裏徹底佩服了。
“殺啊!”
朱符、劉彥二人率領的一千人馬早就已經人困馬乏,本來以為到此地可以好好歇息,卻沒想到四麵八方都是敵軍,這讓他們膽戰心驚,很多人也不願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
朱符還想負隅頑抗,卻沒想到直接被張繡一槍挑於馬下。劉彥見事不妙,也隻得放下手中的武器,乖乖投降,這場戰鬥還沒有開始便結束了。
張繡押著一千多俘虜返迴廣信城,而廣信城中的鄭寶此時正苦惱朱符、劉彥二人竟然帶領人馬逃出升天,以後想要抓到他們兩個人可就難上加難了,卻沒有想到張繡竟然直接為他解決了這個後患,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當鄭寶得知這一切都是戲誌才的謀劃時,他頗有些無奈的笑了,果然戲誌才作為漢末頂尖的謀士,他的智謀自己根本比不上。
戲誌才率領大軍進攻鬱林郡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自己已經犯了好幾次錯誤,看來自己身邊還是得要時時刻刻跟隨著一位頂尖謀士,這樣才可以減少自己犯的錯誤。
他還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雖然他站在曆史上的高度上可以更好的看待問題,但是具體一些事情的謀劃還是和古人的智慧相差甚遠。
不過現在自己也可以鬆一口氣了,整個交州境內名義上已經沒有敵對的勢力,全部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之內。
也隻剩下交趾的士燮掌握著獨立的軍事權和人事權,雖然鄭寶心中非常不爽,但他暫時也隻能默認這樣,畢竟他作為大漢王朝的司空和車騎將軍,可不能做一些言而無信的事情。
現在也已經到了十二月末,再過幾天就到建安二年了,自己來這個時代已經整整十年的時間,真是令他唏噓不已。
……
鄭寶把所有俘虜的交州軍士兵集合在一起,差不多竟然有將近兩萬餘人,他從中抽出七八千兵馬補充進揚州大軍之中,畢竟這場戰鬥他們也折損了大量的兵力及需要新鮮的血液。
這樣一來,鄭寶此番前來率領的五萬揚州大軍、典韋的五千親衛營和徐榮的一千五百騎兵,都得到了滿員的補充,隻要他們在磨合一陣子,便可以將戰鬥力恢複至原來的水平。
把剩下的兵馬挑選出一萬人,仍然交給張昭統帥,周倉和裴元紹兩個人輔佐,徐盛率領五千人馬,仍然駐紮在徐聞縣。這樣一來,整個交州就有了兩萬五千馬,防範荊州南部的敵人,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當然在這次戰鬥中俘虜的劉彥、區景二人也選擇投靠朝廷,畢竟他們效忠的原交州刺史朱符已經身死人亡,他們也不願意陪葬。鄭寶讓他們兩個人輔佐張昭,共同處理交州的事務。
而原士燮麾下董奉、士頌二人,以及他們統率的一萬兵馬,全部都並入揚州軍之中。兩個人自然是興高采烈,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們作為領兵作戰的將領,如果能夠接受朝廷的冊封在外征戰,一定會獲得更高的官位。
現在朝廷的手裏掌控著交州的合浦郡、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九真郡和日南郡,隻剩下交趾郡掌握在士燮的手裏。
新獲得的鬱林郡、蒼梧郡、九真郡和日南郡四郡,人口加起來差不多在七十萬人,九真郡和日南郡由於靠近南部,所以人口其實隻有十一二萬人,不過這裏卻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
無論是通往南邊的占城國,還是從這裏進入益州的南部,都非常便捷,所以最終經過商議,他決定讓徐盛率領五千水師駐紮在這裏,暫時掌管日南郡和九真郡。
同時他也責令士燮即刻過來接受自己的召見,並且命令他僅隻能保留五千人馬,不得超過。現在士燮猶如砧板上的魚肉,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因為他的盟友已經不複存在,自己手底下的兵馬也都人心惶惶,隻有投降朝廷才能獲取一線生機。
……
士燮在看到鄭寶派人送過來的書信後,他緩緩的歎了一口氣,現在這個結局已經是最好的局麵,要不然等待自己家族的可能就是滅頂之災了。
他對眾人說道:“既然我軍已經選擇投降朝廷,那麽我就是朝廷的交趾太守。我相信大漢司空、車騎將軍不會把我怎麽樣,所以你們就放心吧,我此次前去,你們要照顧好家族,千萬不要出了什麽差錯。”
眾人聽了都痛哭流淚,不過他們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所以隻得讓士燮獨自一人率領人手前往合浦郡。
……
合浦郡
揚州已經占領這裏三四年的時間,所以這裏算得上是太平地方,鄭寶就把揚州大軍駐紮在這裏進行整訓。
他也可以趁機了解一下張昭這些年都做的怎麽樣,畢竟交州也屬於自己的大後方,他還是要再了解一番。現在自己已經坐擁兩州之地,天下諸侯能比得過他的,也隻剩下了在冀州的袁紹了。
不過他現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以任意冊封諸侯,雖然也隻是名義上的,但就可以讓自己師出有名。再加上實力強大,所以基本上也沒有人願意得罪他。
……
“稟司空,交趾太守士燮求見!”
“宣!”
“喏!”
好在跟隨自己撤退的還有這一千多精銳,隻要有了這些兵馬,他們就能夠在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兩個人人困馬乏,準備在原地休整一番,卻沒有想到四麵八方卻傳來了震天的殺聲。
原來是戲誌才讓張繡率領三千兵馬埋伏在此地,剛開始張繡還非常不屑,他認為此地距廣信城有五十多裏地,並且城中還有兩萬多兵馬?怎麽可能早早敗退?
沒想到還真讓他等到了朱符、劉彥二人,這下他算是心裏徹底佩服了。
“殺啊!”
朱符、劉彥二人率領的一千人馬早就已經人困馬乏,本來以為到此地可以好好歇息,卻沒想到四麵八方都是敵軍,這讓他們膽戰心驚,很多人也不願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
朱符還想負隅頑抗,卻沒想到直接被張繡一槍挑於馬下。劉彥見事不妙,也隻得放下手中的武器,乖乖投降,這場戰鬥還沒有開始便結束了。
張繡押著一千多俘虜返迴廣信城,而廣信城中的鄭寶此時正苦惱朱符、劉彥二人竟然帶領人馬逃出升天,以後想要抓到他們兩個人可就難上加難了,卻沒有想到張繡竟然直接為他解決了這個後患,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當鄭寶得知這一切都是戲誌才的謀劃時,他頗有些無奈的笑了,果然戲誌才作為漢末頂尖的謀士,他的智謀自己根本比不上。
戲誌才率領大軍進攻鬱林郡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自己已經犯了好幾次錯誤,看來自己身邊還是得要時時刻刻跟隨著一位頂尖謀士,這樣才可以減少自己犯的錯誤。
他還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雖然他站在曆史上的高度上可以更好的看待問題,但是具體一些事情的謀劃還是和古人的智慧相差甚遠。
不過現在自己也可以鬆一口氣了,整個交州境內名義上已經沒有敵對的勢力,全部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之內。
也隻剩下交趾的士燮掌握著獨立的軍事權和人事權,雖然鄭寶心中非常不爽,但他暫時也隻能默認這樣,畢竟他作為大漢王朝的司空和車騎將軍,可不能做一些言而無信的事情。
現在也已經到了十二月末,再過幾天就到建安二年了,自己來這個時代已經整整十年的時間,真是令他唏噓不已。
……
鄭寶把所有俘虜的交州軍士兵集合在一起,差不多竟然有將近兩萬餘人,他從中抽出七八千兵馬補充進揚州大軍之中,畢竟這場戰鬥他們也折損了大量的兵力及需要新鮮的血液。
這樣一來,鄭寶此番前來率領的五萬揚州大軍、典韋的五千親衛營和徐榮的一千五百騎兵,都得到了滿員的補充,隻要他們在磨合一陣子,便可以將戰鬥力恢複至原來的水平。
把剩下的兵馬挑選出一萬人,仍然交給張昭統帥,周倉和裴元紹兩個人輔佐,徐盛率領五千人馬,仍然駐紮在徐聞縣。這樣一來,整個交州就有了兩萬五千馬,防範荊州南部的敵人,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當然在這次戰鬥中俘虜的劉彥、區景二人也選擇投靠朝廷,畢竟他們效忠的原交州刺史朱符已經身死人亡,他們也不願意陪葬。鄭寶讓他們兩個人輔佐張昭,共同處理交州的事務。
而原士燮麾下董奉、士頌二人,以及他們統率的一萬兵馬,全部都並入揚州軍之中。兩個人自然是興高采烈,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們作為領兵作戰的將領,如果能夠接受朝廷的冊封在外征戰,一定會獲得更高的官位。
現在朝廷的手裏掌控著交州的合浦郡、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九真郡和日南郡,隻剩下交趾郡掌握在士燮的手裏。
新獲得的鬱林郡、蒼梧郡、九真郡和日南郡四郡,人口加起來差不多在七十萬人,九真郡和日南郡由於靠近南部,所以人口其實隻有十一二萬人,不過這裏卻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
無論是通往南邊的占城國,還是從這裏進入益州的南部,都非常便捷,所以最終經過商議,他決定讓徐盛率領五千水師駐紮在這裏,暫時掌管日南郡和九真郡。
同時他也責令士燮即刻過來接受自己的召見,並且命令他僅隻能保留五千人馬,不得超過。現在士燮猶如砧板上的魚肉,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因為他的盟友已經不複存在,自己手底下的兵馬也都人心惶惶,隻有投降朝廷才能獲取一線生機。
……
士燮在看到鄭寶派人送過來的書信後,他緩緩的歎了一口氣,現在這個結局已經是最好的局麵,要不然等待自己家族的可能就是滅頂之災了。
他對眾人說道:“既然我軍已經選擇投降朝廷,那麽我就是朝廷的交趾太守。我相信大漢司空、車騎將軍不會把我怎麽樣,所以你們就放心吧,我此次前去,你們要照顧好家族,千萬不要出了什麽差錯。”
眾人聽了都痛哭流淚,不過他們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所以隻得讓士燮獨自一人率領人手前往合浦郡。
……
合浦郡
揚州已經占領這裏三四年的時間,所以這裏算得上是太平地方,鄭寶就把揚州大軍駐紮在這裏進行整訓。
他也可以趁機了解一下張昭這些年都做的怎麽樣,畢竟交州也屬於自己的大後方,他還是要再了解一番。現在自己已經坐擁兩州之地,天下諸侯能比得過他的,也隻剩下了在冀州的袁紹了。
不過他現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以任意冊封諸侯,雖然也隻是名義上的,但就可以讓自己師出有名。再加上實力強大,所以基本上也沒有人願意得罪他。
……
“稟司空,交趾太守士燮求見!”
“宣!”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