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勢如破竹
漢末三國:從揚州開始爭霸 作者:王伯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知道自己的條件可是非常苛刻,桓氏兩兄弟想都沒想便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可見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貓膩。
他早就看出來了不對勁,所以才讓眾人裝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樣子來迷惑二人,就連一旁想要出言提醒的黃忠也是鄭寶特意安排的。
眾人齊心協力才把這場戲演好,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經過一番清點後,這次交戰整整俘虜了一千五百餘交州士卒,一千餘人當場被殺死,隻有不到五百人逃了出去。
而揚州軍也損失了將近五百餘人,這還是在有騎兵作戰的情況下。究其原因便是這些人都是桓氏的部曲,他們對於桓氏忠心耿耿,所以有很多人寧死不降,造成了比較大的傷亡。
不過這次作戰也讓鄭寶看到了騎兵作戰的無敵之處,要知道南方的馬匹非常稀少,基本上都是依靠步兵和水軍作戰,徐榮這突如其來的五百騎兵,給了這些步卒巨大的壓力,所以在短短時間內他們才崩潰,四散而逃,要不然這些忠心耿耿的部曲絕對會繼續抵抗。
可以說在南方的戰場上,這五百騎兵就是無解的。鄭寶隻要利用好了,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之後便是處理城中桓氏家族餘孽的事情了,桓氏一族在這裏盤踞了上百年之久,可以說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想要一網打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也隻能把二人的嫡係抓住全部斬殺。
至於桓氏的奴仆和旁係的一些族人,隻要關係沒有太過於緊密的,鄭寶把他們全部通通赦免成庶民。
就這都至少有一千人要被處斬,鄭寶也是非常震驚,他沒有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家族竟然牽扯到這麽多的人。而如果是那些盤踞在中原大地的世家門閥,那得要有多少萬人牽連其中,這可真是讓統治者頭疼的事情。
最後經過慎重的考慮,鄭寶並沒有把這些人處死,而是選擇一種更為緩和的方式,派人把他們送到豫章郡作為奴仆。畢竟交州還沒有平定下來,自己現在大開殺戒,會讓人生寒,倒不如選擇一種更為溫和的方式,反正就算到了豫章郡,那些人也無法逃脫自己的掌控。
當然桓發的家人還是要留到高涼城破,現在需要好好把他們安頓一番。
……
桓發率領兩千兵馬駐紮在高涼城,前幾天他突然接到前線的戰報,自己兩位兄弟已經戰死沙場,城池也已經被占領,揚州大軍很快便會兵臨城下。
突聞這個噩耗讓他悲痛欲絕,他沒想到揚州軍竟然如此兇殘,用了短短三天不到的時間便攻破了城池。好在他的家族貌似沒有受到什麽威脅,他的心裏現在最擔心的是他的家人。
就在他內心想法複雜之時,手下稟報揚州大軍已經到達高涼城下。
桓發趕緊率領手下親衛前往城頭查看,往城下一瞥便讓他臉色發白,原來他的一家十幾口人全部被五花大綁壓在大軍陣前,這讓他心裏的僥幸瞬間破滅,一時之間身體晃了晃,扶住城頭才站穩腳步。
“城上的桓發聽著,你的一家老小全部都被我們擒獲,想要他們不死的話,就趕緊開門投降,也可以饒你一條性命!”城下的揚州軍將士大聲的喊著。
“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給你一炷香的考慮時間,如果還不投降,你的家人將在你的前麵受盡折磨而死!”
城上的桓發內心十分糾結,看著城下家人們的慘狀讓他揪心不已,自己本想率領大軍抵抗到底,讓揚州軍嚐嚐自己的厲害。可是現在家人被俘,讓他作戰的心思熄滅。
城下的鄭寶倒是沒有多大的壓力,對於他來說能夠盡快的結束戰鬥,減少兵馬的損失,比什麽都強。畢竟在其他人看來,用家人的性命來威脅城中的守將投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隨著一炷香時辰的過去,城門緩緩的打開。隻見桓發雙手被縛,手底下的兵馬也都赤手空拳的走了出來。
鄭寶自然是欣喜十分,率領揚州軍接受了桓發的投降,並且成功的占領了高涼城,打開了通往合浦郡的通道。
桓發投降之後並沒有被鄭寶所重用,而是派軍士將他和他的家人一起押往豫章郡,並且暗中囑咐押送的人馬到半路上把桓發一家人的性命全部結果。
對於鄭寶來說,謹慎小心無大錯。自己已經流放了他的全族,並且還威脅他打開城門投降,就算要重用他估計內心也會有一股子怨氣。而把他留下來也是一個禍害,倒不如趁早結果了性命,也讓自己後患無憂。
他的性格更加偏向曹操,在這幾年的做事風格裏愈發的明顯,隻不過他也不像曹操那樣懷疑,而是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才收獲了大批文臣武將的忠心。可以說這是每個梟雄的必經之路,畢竟像劉備那樣真正胸懷若穀的仁德君主在這個亂世是非常少見的。
在拿下高涼城之後,鄭寶命令兵馬休整了一段時間,隨後下令讓周泰和徐盛二人率領水軍沿海岸線行駛,進攻徐聞縣。
徐聞縣位於雷州半島,也就是海口附近,拿下了它就可以控製整個雷州海峽,可以積極防禦交州兵通過海上進攻揚州軍。雖然這個地方人口不多,但是戰略意義卻是十分重要的。
而後鄭寶便率領大軍繼續向西進攻,準備進攻合浦縣。合浦縣作為合浦郡的治所所在,是最繁華的縣城,當然,防禦和物資也是最為充足的一座城池。隻要能夠拿下合浦縣,整個合浦郡就會被揚州軍收入囊中。
可是現在合浦郡就有交州軍三千兵馬,而士燮率領的一萬人馬支援也已經趕到。這讓戰無不克攻無不勝的揚州軍遇到了巨大的挑戰,畢竟他們本部兵馬也就一萬多人,想要攻克有一萬多人駐守的城池,可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他早就看出來了不對勁,所以才讓眾人裝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的樣子來迷惑二人,就連一旁想要出言提醒的黃忠也是鄭寶特意安排的。
眾人齊心協力才把這場戲演好,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經過一番清點後,這次交戰整整俘虜了一千五百餘交州士卒,一千餘人當場被殺死,隻有不到五百人逃了出去。
而揚州軍也損失了將近五百餘人,這還是在有騎兵作戰的情況下。究其原因便是這些人都是桓氏的部曲,他們對於桓氏忠心耿耿,所以有很多人寧死不降,造成了比較大的傷亡。
不過這次作戰也讓鄭寶看到了騎兵作戰的無敵之處,要知道南方的馬匹非常稀少,基本上都是依靠步兵和水軍作戰,徐榮這突如其來的五百騎兵,給了這些步卒巨大的壓力,所以在短短時間內他們才崩潰,四散而逃,要不然這些忠心耿耿的部曲絕對會繼續抵抗。
可以說在南方的戰場上,這五百騎兵就是無解的。鄭寶隻要利用好了,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之後便是處理城中桓氏家族餘孽的事情了,桓氏一族在這裏盤踞了上百年之久,可以說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想要一網打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也隻能把二人的嫡係抓住全部斬殺。
至於桓氏的奴仆和旁係的一些族人,隻要關係沒有太過於緊密的,鄭寶把他們全部通通赦免成庶民。
就這都至少有一千人要被處斬,鄭寶也是非常震驚,他沒有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家族竟然牽扯到這麽多的人。而如果是那些盤踞在中原大地的世家門閥,那得要有多少萬人牽連其中,這可真是讓統治者頭疼的事情。
最後經過慎重的考慮,鄭寶並沒有把這些人處死,而是選擇一種更為緩和的方式,派人把他們送到豫章郡作為奴仆。畢竟交州還沒有平定下來,自己現在大開殺戒,會讓人生寒,倒不如選擇一種更為溫和的方式,反正就算到了豫章郡,那些人也無法逃脫自己的掌控。
當然桓發的家人還是要留到高涼城破,現在需要好好把他們安頓一番。
……
桓發率領兩千兵馬駐紮在高涼城,前幾天他突然接到前線的戰報,自己兩位兄弟已經戰死沙場,城池也已經被占領,揚州大軍很快便會兵臨城下。
突聞這個噩耗讓他悲痛欲絕,他沒想到揚州軍竟然如此兇殘,用了短短三天不到的時間便攻破了城池。好在他的家族貌似沒有受到什麽威脅,他的心裏現在最擔心的是他的家人。
就在他內心想法複雜之時,手下稟報揚州大軍已經到達高涼城下。
桓發趕緊率領手下親衛前往城頭查看,往城下一瞥便讓他臉色發白,原來他的一家十幾口人全部被五花大綁壓在大軍陣前,這讓他心裏的僥幸瞬間破滅,一時之間身體晃了晃,扶住城頭才站穩腳步。
“城上的桓發聽著,你的一家老小全部都被我們擒獲,想要他們不死的話,就趕緊開門投降,也可以饒你一條性命!”城下的揚州軍將士大聲的喊著。
“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給你一炷香的考慮時間,如果還不投降,你的家人將在你的前麵受盡折磨而死!”
城上的桓發內心十分糾結,看著城下家人們的慘狀讓他揪心不已,自己本想率領大軍抵抗到底,讓揚州軍嚐嚐自己的厲害。可是現在家人被俘,讓他作戰的心思熄滅。
城下的鄭寶倒是沒有多大的壓力,對於他來說能夠盡快的結束戰鬥,減少兵馬的損失,比什麽都強。畢竟在其他人看來,用家人的性命來威脅城中的守將投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隨著一炷香時辰的過去,城門緩緩的打開。隻見桓發雙手被縛,手底下的兵馬也都赤手空拳的走了出來。
鄭寶自然是欣喜十分,率領揚州軍接受了桓發的投降,並且成功的占領了高涼城,打開了通往合浦郡的通道。
桓發投降之後並沒有被鄭寶所重用,而是派軍士將他和他的家人一起押往豫章郡,並且暗中囑咐押送的人馬到半路上把桓發一家人的性命全部結果。
對於鄭寶來說,謹慎小心無大錯。自己已經流放了他的全族,並且還威脅他打開城門投降,就算要重用他估計內心也會有一股子怨氣。而把他留下來也是一個禍害,倒不如趁早結果了性命,也讓自己後患無憂。
他的性格更加偏向曹操,在這幾年的做事風格裏愈發的明顯,隻不過他也不像曹操那樣懷疑,而是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才收獲了大批文臣武將的忠心。可以說這是每個梟雄的必經之路,畢竟像劉備那樣真正胸懷若穀的仁德君主在這個亂世是非常少見的。
在拿下高涼城之後,鄭寶命令兵馬休整了一段時間,隨後下令讓周泰和徐盛二人率領水軍沿海岸線行駛,進攻徐聞縣。
徐聞縣位於雷州半島,也就是海口附近,拿下了它就可以控製整個雷州海峽,可以積極防禦交州兵通過海上進攻揚州軍。雖然這個地方人口不多,但是戰略意義卻是十分重要的。
而後鄭寶便率領大軍繼續向西進攻,準備進攻合浦縣。合浦縣作為合浦郡的治所所在,是最繁華的縣城,當然,防禦和物資也是最為充足的一座城池。隻要能夠拿下合浦縣,整個合浦郡就會被揚州軍收入囊中。
可是現在合浦郡就有交州軍三千兵馬,而士燮率領的一萬人馬支援也已經趕到。這讓戰無不克攻無不勝的揚州軍遇到了巨大的挑戰,畢竟他們本部兵馬也就一萬多人,想要攻克有一萬多人駐守的城池,可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