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得到這名虓虎營騎兵的提醒,這才醒悟過來,如今這是在鮮卑人的地盤,雖然如今的草原異族、普遍漢化極為嚴重,但那也隻是他們從漢人處,學會了大量的工藝與技術,並沒有漢化到連部落百姓都能聽懂漢化的程度。
隻有在大漢內部與漢人混居的匈奴人以及烏桓人,才能聽懂漢話,甚至大都已經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話,而居住在塞外草原的鮮卑人,隻有那些部落的貴人,因為需要與漢人打交道,才能夠聽懂漢話,這些部落的普通百姓,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與能力!
關羽看了看因為自己的刀太快,而倒在血泊中的部落首領,心中有些後悔,早知如此,就應該留下這些人,利用一番再殺也不遲啊!
雖然被他人指出如此簡單的疏漏,讓關羽那張紅臉顏色更加鮮豔了幾分,但關羽也不是混賬之人,知錯就改的好品質還是有的,於是便問那騎兵:
“汝懂胡語?”
“這……嗨嗨……司馬恕罪,某不懂!”
關羽又問身後其餘騎兵:
“汝等何人精通胡語?”
“這……稟司馬,吾等就懂些罵人的話!”
“是啊司馬,讓吾等用胡語講些葷話,吾等還能對付,若是翻譯司馬的話,吾等便力有未逮了!”
關羽聞言,頓時一陣氣結,瞟了那個給他提議的騎兵一眼,意思不言而喻,提議是不錯,卻是毫無用處!
那名騎兵見此、臉上也是一陣尷尬,可片刻後,其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連忙又道:
“司馬,吾等不等胡語,可這部落中有不少奴隸,說不定其中便有漢人,他們被抓來多年,想必早已會說胡語……”
原本想等著張楊率軍圍上來後,再讓匈奴人來喊話的關羽,這時也反應過來,讚許地對那名騎兵點了點頭,隨即又對著部落內的百姓們大喊:
“爾等可有懂漢話之人?”
關羽喊完之後,有一群奴隸從一處破舊的帳篷裏走了出來,這些奴隸有男有女,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盡數是青壯之人。想必年齡太大的以及年齡太小的、都被折磨死了,能活下來的,皆是曾經身強力壯之人。
而這些曾經身強力壯之人,此時個個麵黃肌瘦、瘦骨嶙峋,而且每個男子都一瘸一拐的,顯然是有一條腿被打斷過,不用想,這是鮮卑人為了防止這些奴隸逃走的傑作。
看到這些人的淒慘模樣,關羽以及身後的五百虓虎營騎兵,頓時心中殺意沸騰,就連雙目,也蒙上了一層血紅。
不等關羽再次開口,這些奴隸中有一人越眾而出,此人雖然同樣消瘦,走起路來同樣一瘸一拐,可其骨架極其高大,麵色也是極其堅毅,腿雖然瘸了,步伐卻是絲毫不見淩亂。
此人來到關羽麵前,抱拳道:
“敢聞諸位可是大漢軍中之人?”
關羽聞言,並沒有想著否認,因為像他們如此訓練有素的,自然是軍隊中才有,這並不難看出,於是便迴答道:
“不錯!某乃大漢護匈奴中郎將麾下、虓虎營假司馬!汝是何人?”
關羽一直注視著此人的表情,在其說出“護匈奴中郎將”幾字時,明顯見到此人的情緒出現了劇烈的波動,可很快便被其隱藏了起來。
可當自己說出“虓虎營”時,此人麵部頓時露出了疑惑之色,關羽斷定,此人來曆定然不簡單,對大漢軍中之事,定然是知之甚深,於是便開口詢問此人的身份!
果然,此人並沒有迴答關羽的話,反而疑惑地開口道:
“護匈奴中郎將麾下,何時有了虓虎營?這位司馬莫不是誆騙於某?”
隨即,此人或許覺得自己有些失禮,畢竟他們如今已經成為了鮮卑人的奴隸,有何資格質疑這些大漢軍人,於是連忙告罪道:
“這位司馬莫怪,吾等隻不過是些落難之人,也盡皆懂得胡語,願替司馬向鮮卑人喊話,之後還請司馬能夠放吾等迴歸大漢!”
說完,便向著關羽深深一禮,隨後便要轉過頭去,對鮮卑人喊話。
此時的關羽,更加確定了此人不簡單,雙眼一眯,喝道:
“且慢!汝究竟是何人!”
那人身子一頓,隨即便苦笑不已,心中暗怪自己多事,這些人來曆不明,既然謊稱是護匈奴中郎將麾下的什麽虓虎營,定然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問的多了,反而是給自己招惹了麻煩。
雖然未必會被殺死滅口,可再想輕易離開,怕是難了。事已至此,此人索性也不裝了,重新轉過頭來,向著關羽不卑不亢地抱拳道:
“護匈奴中郎將麾下軍司馬郭開,見過諸位袍澤!”
“嘶……”
關羽聞言大驚,一直覺得此人不簡單,沒想到此人竟然是原護匈奴中郎將麾下軍司馬,不過關羽並沒有盲目承認此人的身份,而是追問道:
“汝所說的護匈奴中郎將,是何人!”
郭開聞言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因為那次大敗,護匈奴中郎將迴去定然會被朝廷降罪,此時的護匈奴中郎將,怕是早就換人了。不過郭開還是沒有再藏著掖著,直接道:
“自然是率吾等出擊鮮卑的藏旻、藏中郎!”
關羽聽聞出擊鮮卑,頓時知道此人沒有撒謊了,因為藏旻出征落敗便被下獄治罪,之後又換了幾任護匈奴中郎將,此人身陷鮮卑為奴,不知道才是正常。
不過,此時不是客套的時候,關羽當即道:
“郭司馬,此時不是敘話之時,吾等先處理了鮮卑人再細說不遲!”
隨即關羽指著那些衣衫襤褸的奴隸問郭開道:
“敢問郭司馬,對這些人的來曆是否清楚?總共有多少人?”
郭開點頭道:
“總共六百餘人,大都是漢人,隻有少部分是漢人與烏桓人所生,他們也是以漢人自居,隻是不被大漢承認罷了!”
關羽點頭道:
“既如此,還請郭司馬帶領這些人,配合吾等將所餘的鮮卑人,無論男女老幼,盡皆驅趕出綁縛起來,稍後待軍司馬圍上來,再做定奪!”
隻有在大漢內部與漢人混居的匈奴人以及烏桓人,才能聽懂漢話,甚至大都已經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話,而居住在塞外草原的鮮卑人,隻有那些部落的貴人,因為需要與漢人打交道,才能夠聽懂漢話,這些部落的普通百姓,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與能力!
關羽看了看因為自己的刀太快,而倒在血泊中的部落首領,心中有些後悔,早知如此,就應該留下這些人,利用一番再殺也不遲啊!
雖然被他人指出如此簡單的疏漏,讓關羽那張紅臉顏色更加鮮豔了幾分,但關羽也不是混賬之人,知錯就改的好品質還是有的,於是便問那騎兵:
“汝懂胡語?”
“這……嗨嗨……司馬恕罪,某不懂!”
關羽又問身後其餘騎兵:
“汝等何人精通胡語?”
“這……稟司馬,吾等就懂些罵人的話!”
“是啊司馬,讓吾等用胡語講些葷話,吾等還能對付,若是翻譯司馬的話,吾等便力有未逮了!”
關羽聞言,頓時一陣氣結,瞟了那個給他提議的騎兵一眼,意思不言而喻,提議是不錯,卻是毫無用處!
那名騎兵見此、臉上也是一陣尷尬,可片刻後,其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連忙又道:
“司馬,吾等不等胡語,可這部落中有不少奴隸,說不定其中便有漢人,他們被抓來多年,想必早已會說胡語……”
原本想等著張楊率軍圍上來後,再讓匈奴人來喊話的關羽,這時也反應過來,讚許地對那名騎兵點了點頭,隨即又對著部落內的百姓們大喊:
“爾等可有懂漢話之人?”
關羽喊完之後,有一群奴隸從一處破舊的帳篷裏走了出來,這些奴隸有男有女,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盡數是青壯之人。想必年齡太大的以及年齡太小的、都被折磨死了,能活下來的,皆是曾經身強力壯之人。
而這些曾經身強力壯之人,此時個個麵黃肌瘦、瘦骨嶙峋,而且每個男子都一瘸一拐的,顯然是有一條腿被打斷過,不用想,這是鮮卑人為了防止這些奴隸逃走的傑作。
看到這些人的淒慘模樣,關羽以及身後的五百虓虎營騎兵,頓時心中殺意沸騰,就連雙目,也蒙上了一層血紅。
不等關羽再次開口,這些奴隸中有一人越眾而出,此人雖然同樣消瘦,走起路來同樣一瘸一拐,可其骨架極其高大,麵色也是極其堅毅,腿雖然瘸了,步伐卻是絲毫不見淩亂。
此人來到關羽麵前,抱拳道:
“敢聞諸位可是大漢軍中之人?”
關羽聞言,並沒有想著否認,因為像他們如此訓練有素的,自然是軍隊中才有,這並不難看出,於是便迴答道:
“不錯!某乃大漢護匈奴中郎將麾下、虓虎營假司馬!汝是何人?”
關羽一直注視著此人的表情,在其說出“護匈奴中郎將”幾字時,明顯見到此人的情緒出現了劇烈的波動,可很快便被其隱藏了起來。
可當自己說出“虓虎營”時,此人麵部頓時露出了疑惑之色,關羽斷定,此人來曆定然不簡單,對大漢軍中之事,定然是知之甚深,於是便開口詢問此人的身份!
果然,此人並沒有迴答關羽的話,反而疑惑地開口道:
“護匈奴中郎將麾下,何時有了虓虎營?這位司馬莫不是誆騙於某?”
隨即,此人或許覺得自己有些失禮,畢竟他們如今已經成為了鮮卑人的奴隸,有何資格質疑這些大漢軍人,於是連忙告罪道:
“這位司馬莫怪,吾等隻不過是些落難之人,也盡皆懂得胡語,願替司馬向鮮卑人喊話,之後還請司馬能夠放吾等迴歸大漢!”
說完,便向著關羽深深一禮,隨後便要轉過頭去,對鮮卑人喊話。
此時的關羽,更加確定了此人不簡單,雙眼一眯,喝道:
“且慢!汝究竟是何人!”
那人身子一頓,隨即便苦笑不已,心中暗怪自己多事,這些人來曆不明,既然謊稱是護匈奴中郎將麾下的什麽虓虎營,定然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問的多了,反而是給自己招惹了麻煩。
雖然未必會被殺死滅口,可再想輕易離開,怕是難了。事已至此,此人索性也不裝了,重新轉過頭來,向著關羽不卑不亢地抱拳道:
“護匈奴中郎將麾下軍司馬郭開,見過諸位袍澤!”
“嘶……”
關羽聞言大驚,一直覺得此人不簡單,沒想到此人竟然是原護匈奴中郎將麾下軍司馬,不過關羽並沒有盲目承認此人的身份,而是追問道:
“汝所說的護匈奴中郎將,是何人!”
郭開聞言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因為那次大敗,護匈奴中郎將迴去定然會被朝廷降罪,此時的護匈奴中郎將,怕是早就換人了。不過郭開還是沒有再藏著掖著,直接道:
“自然是率吾等出擊鮮卑的藏旻、藏中郎!”
關羽聽聞出擊鮮卑,頓時知道此人沒有撒謊了,因為藏旻出征落敗便被下獄治罪,之後又換了幾任護匈奴中郎將,此人身陷鮮卑為奴,不知道才是正常。
不過,此時不是客套的時候,關羽當即道:
“郭司馬,此時不是敘話之時,吾等先處理了鮮卑人再細說不遲!”
隨即關羽指著那些衣衫襤褸的奴隸問郭開道:
“敢問郭司馬,對這些人的來曆是否清楚?總共有多少人?”
郭開點頭道:
“總共六百餘人,大都是漢人,隻有少部分是漢人與烏桓人所生,他們也是以漢人自居,隻是不被大漢承認罷了!”
關羽點頭道:
“既如此,還請郭司馬帶領這些人,配合吾等將所餘的鮮卑人,無論男女老幼,盡皆驅趕出綁縛起來,稍後待軍司馬圍上來,再做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