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三麵旗幟,張楊內心感動不已,這代表著張懿已經將他以及他的虓虎營,劃到了護匈奴中郎將旗下,自此之後,雲中的虓虎營,便成為了大漢護匈奴中郎將外派的一營。
大漢護匈奴中郎將的軍營,一直是設立在南匈奴單於王廷附近,要想在其他地方分設一營,並不是不可能,卻是要花費極大的代價。
首先要獲得朝廷的首肯,其次是朝廷還要下旨通知南匈奴單於王廷。單單是說動朝廷去認同此事、就千難萬難,畢竟雲中早已不屬於大漢管控,若在雲中分設一營,不排除會激起匈奴反叛。
在如今這個鮮卑時常寇邊、境內蠻族叛亂不斷,民間更是災禍連連的時候,大漢朝廷已經是焦頭爛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也不敢承擔這個、惹起禍端的風險!
而張懿既然拿出了這三麵旗幟,就代表著此事經過了朝廷的首肯,而且也認可了張楊的虓虎營,乃是大漢護匈奴中郎將麾下的一個別營。這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就是不知張懿付出了何等的代價,才能說服朝廷首肯此事!
看著張楊那既感動又好奇的眼神,張懿笑道:
“吾兒不必如此!事情並沒有想象得那麽艱難!此事讓他人去辦或許會很難,但為父在陛下麵前尚有一些薄麵,因此便容易了許多!
為父先是將設立一營的好處,書信告知了尚書盧子幹,盧子幹也是深以為然,便聯絡了一些朝臣,聯名保奏到了陛下那裏。
陛下原本便對為父頗為信任,見到這些眾臣聯名保奏,更是已經意動,再加上張讓那裏,為父也是再次拉下臉麵,派人去許諾了一些好處,此事便快速地通過了朝廷的首肯!”
隨著張懿的講述,眾人紛紛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聽張懿說得輕巧,可這一圈下來,要經過多少個朝臣,欠下多少的人情,才能辦成此事!
隻聽張懿繼續道:
“這麵虓虎營的旗幟,乃是為父讓奉先畫出,之後派人趕製出來,已經向大漢朝廷報備。別說,不經過此事為父還不知道,奉先居然畫的一副好畫、寫的一副好字!
若非奉先擁有無雙的武藝,為父還真想讓奉先做為父的主簿!”
張楊聞言大驚,當即就要囑咐幾句,誰知張懿笑道:
“吾兒不必擔心,為父若讓一位無敵猛將做主簿,豈不成了癡傻之輩,玩笑耳,哈哈哈……”
張楊聞言不由一臉苦笑,這個玩笑,他可覺得一點都不好笑!反而此時驚出了一身的白毛汗!畢竟目前呂布隻是對自己好,對別人如何,張楊真不敢保證。甚至是呂布在與自己有了利益衝突之後,還能不能對自己好,張楊也不敢保證!
收起旗幟與印信,張楊就要謝張懿,誰知張懿又阻止了他,繼續道:
“先不忙謝!吾兒的虓虎營已經有了兩百人,為了避免刺激到匈奴人,為父不能向雲中派出軍隊駐紮,但為吾兒派些護衛還是沒問題的。
因此,為父便讓奉先從軍中選出了三百名、弓馬嫻熟的敢死之士,為他們配備了最好的鎧甲兵器,又從此次匈奴左賢王留下的五百匹好馬中,選出了三百匹好馬供他們騎乘,讓他們去追隨吾兒,將吾兒的虓虎營湊夠五百人!
這些人也是仰慕吾兒的名聲,願意隨吾兒以身犯險,其家眷皆是安置在了晉陽,日後、子仲會時常派人多加照顧。對於這些人,吾兒可以放心地使用。”
張楊聞言,頓時大喜過望,這些人可是真正的大漢軍人,比他剛訓練的那些少年,可要強上太多了,有了這三百人帶著,那兩百少年,也會快速地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張懿意猶未盡地繼續道:
“吾兒這個虓虎營軍司馬,實際上是別部司馬,在人員上較為靈活,不過朝廷同意設立已經極為難得,兵器鎧甲、糧草輜重便別指望朝廷會劃撥了。
為父知道張家塢堡有工匠,能夠自行打造兵器鎧甲,吾兒能夠自己解決多少便解決多少,實在解決不了,為父會想辦法為吾兒籌集!
至於糧草,若是張家塢堡不能自給自足,便派人迴來知會一聲,為父自會派人送去!”
一頓酒宴,就在張懿喋喋不休的囑托中結束了,張楊等人要迴去準備口糧馬料,便早早地告辭離開了刺史府。
第二日一早,呂布早早地便率領三百騎兵、在刺史府等候,糜竺也是早早地來為張楊送行,畢竟,張楊乃是他的伯樂,對張楊,他是發自內心的敬佩與感激!
張楊先是拜別了張懿夫婦,又對呂布與糜竺囑托一番,讓其代為照看義父義母,隨即便來到了以後將歸他統領的三百部曲身前。
那三百人當日見過張楊與匈奴人比試的英姿,尤其是張楊那神乎其神的射術,更是讓他們敬仰不已。此時三百人皆是頂盔貫甲、身背長弓,一手拄著長矛、一手牽著戰馬等候著張楊。
見到張楊來的他們身前,三百人立即整齊劃一的抱拳行禮,隨即便齊聲高唿:
“吾等見過軍司馬!”
三百人那幹淨利落的動作與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唿喝聲,以及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陣陣殺伐之氣,讓張楊以及身後的關羽等人,禁不住頓時一陣熱血翻湧,紛紛在心中暗讚:這才是真正訓練有素、久經戰陣的精銳騎兵!
張楊壓抑下激動的心情,迴禮道:
“諸位快快免禮!”
“謝軍司馬!”
聲音依舊齊整且洪亮有力!
張楊掃視了一遍這三百部曲,也高聲大喝道:
“諸位,某張楊張稚叔何其有幸,能得諸位追隨,自今日起,諸位便是虓虎營的一員,也是某張楊張稚叔的生死袍澤!
往後臨陣殺敵之時,衝鋒某張稚叔在前,撤退某張稚叔墊後,望諸位也要奮勇殺敵,令行禁止,隨某為並州的百姓,殺出一個未來!”
“殺!殺!殺!……”
聽到張楊的訓話,三百人的戰意頓時被調動了起來,紛紛喊殺不止!
大漢護匈奴中郎將的軍營,一直是設立在南匈奴單於王廷附近,要想在其他地方分設一營,並不是不可能,卻是要花費極大的代價。
首先要獲得朝廷的首肯,其次是朝廷還要下旨通知南匈奴單於王廷。單單是說動朝廷去認同此事、就千難萬難,畢竟雲中早已不屬於大漢管控,若在雲中分設一營,不排除會激起匈奴反叛。
在如今這個鮮卑時常寇邊、境內蠻族叛亂不斷,民間更是災禍連連的時候,大漢朝廷已經是焦頭爛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也不敢承擔這個、惹起禍端的風險!
而張懿既然拿出了這三麵旗幟,就代表著此事經過了朝廷的首肯,而且也認可了張楊的虓虎營,乃是大漢護匈奴中郎將麾下的一個別營。這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就是不知張懿付出了何等的代價,才能說服朝廷首肯此事!
看著張楊那既感動又好奇的眼神,張懿笑道:
“吾兒不必如此!事情並沒有想象得那麽艱難!此事讓他人去辦或許會很難,但為父在陛下麵前尚有一些薄麵,因此便容易了許多!
為父先是將設立一營的好處,書信告知了尚書盧子幹,盧子幹也是深以為然,便聯絡了一些朝臣,聯名保奏到了陛下那裏。
陛下原本便對為父頗為信任,見到這些眾臣聯名保奏,更是已經意動,再加上張讓那裏,為父也是再次拉下臉麵,派人去許諾了一些好處,此事便快速地通過了朝廷的首肯!”
隨著張懿的講述,眾人紛紛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聽張懿說得輕巧,可這一圈下來,要經過多少個朝臣,欠下多少的人情,才能辦成此事!
隻聽張懿繼續道:
“這麵虓虎營的旗幟,乃是為父讓奉先畫出,之後派人趕製出來,已經向大漢朝廷報備。別說,不經過此事為父還不知道,奉先居然畫的一副好畫、寫的一副好字!
若非奉先擁有無雙的武藝,為父還真想讓奉先做為父的主簿!”
張楊聞言大驚,當即就要囑咐幾句,誰知張懿笑道:
“吾兒不必擔心,為父若讓一位無敵猛將做主簿,豈不成了癡傻之輩,玩笑耳,哈哈哈……”
張楊聞言不由一臉苦笑,這個玩笑,他可覺得一點都不好笑!反而此時驚出了一身的白毛汗!畢竟目前呂布隻是對自己好,對別人如何,張楊真不敢保證。甚至是呂布在與自己有了利益衝突之後,還能不能對自己好,張楊也不敢保證!
收起旗幟與印信,張楊就要謝張懿,誰知張懿又阻止了他,繼續道:
“先不忙謝!吾兒的虓虎營已經有了兩百人,為了避免刺激到匈奴人,為父不能向雲中派出軍隊駐紮,但為吾兒派些護衛還是沒問題的。
因此,為父便讓奉先從軍中選出了三百名、弓馬嫻熟的敢死之士,為他們配備了最好的鎧甲兵器,又從此次匈奴左賢王留下的五百匹好馬中,選出了三百匹好馬供他們騎乘,讓他們去追隨吾兒,將吾兒的虓虎營湊夠五百人!
這些人也是仰慕吾兒的名聲,願意隨吾兒以身犯險,其家眷皆是安置在了晉陽,日後、子仲會時常派人多加照顧。對於這些人,吾兒可以放心地使用。”
張楊聞言,頓時大喜過望,這些人可是真正的大漢軍人,比他剛訓練的那些少年,可要強上太多了,有了這三百人帶著,那兩百少年,也會快速地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張懿意猶未盡地繼續道:
“吾兒這個虓虎營軍司馬,實際上是別部司馬,在人員上較為靈活,不過朝廷同意設立已經極為難得,兵器鎧甲、糧草輜重便別指望朝廷會劃撥了。
為父知道張家塢堡有工匠,能夠自行打造兵器鎧甲,吾兒能夠自己解決多少便解決多少,實在解決不了,為父會想辦法為吾兒籌集!
至於糧草,若是張家塢堡不能自給自足,便派人迴來知會一聲,為父自會派人送去!”
一頓酒宴,就在張懿喋喋不休的囑托中結束了,張楊等人要迴去準備口糧馬料,便早早地告辭離開了刺史府。
第二日一早,呂布早早地便率領三百騎兵、在刺史府等候,糜竺也是早早地來為張楊送行,畢竟,張楊乃是他的伯樂,對張楊,他是發自內心的敬佩與感激!
張楊先是拜別了張懿夫婦,又對呂布與糜竺囑托一番,讓其代為照看義父義母,隨即便來到了以後將歸他統領的三百部曲身前。
那三百人當日見過張楊與匈奴人比試的英姿,尤其是張楊那神乎其神的射術,更是讓他們敬仰不已。此時三百人皆是頂盔貫甲、身背長弓,一手拄著長矛、一手牽著戰馬等候著張楊。
見到張楊來的他們身前,三百人立即整齊劃一的抱拳行禮,隨即便齊聲高唿:
“吾等見過軍司馬!”
三百人那幹淨利落的動作與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唿喝聲,以及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陣陣殺伐之氣,讓張楊以及身後的關羽等人,禁不住頓時一陣熱血翻湧,紛紛在心中暗讚:這才是真正訓練有素、久經戰陣的精銳騎兵!
張楊壓抑下激動的心情,迴禮道:
“諸位快快免禮!”
“謝軍司馬!”
聲音依舊齊整且洪亮有力!
張楊掃視了一遍這三百部曲,也高聲大喝道:
“諸位,某張楊張稚叔何其有幸,能得諸位追隨,自今日起,諸位便是虓虎營的一員,也是某張楊張稚叔的生死袍澤!
往後臨陣殺敵之時,衝鋒某張稚叔在前,撤退某張稚叔墊後,望諸位也要奮勇殺敵,令行禁止,隨某為並州的百姓,殺出一個未來!”
“殺!殺!殺!……”
聽到張楊的訓話,三百人的戰意頓時被調動了起來,紛紛喊殺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