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糜竺的分析,張楊與關羽越來越吃驚,因為糜竺所分析的,幾乎與張楊的設想一般無二。雖然這計策並不高明,也確實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但也不是尋常人能夠看得透徹的。
這不但需要對匈奴內部情況有著深刻的了解,還要有著廣闊的視野與大局觀,糜竺憑著一介商賈,能夠將張楊所有的謀劃,盡數分析得如此透徹,足以看出糜竺此人十分不凡。
沉默了片刻,張楊苦笑道:
“不瞞糜家主,此陽謀便是某向義父提出,不曾想,被糜家主看了個通透。既然糜家主已經對此事如此了解,那不妨說說合作的條件吧!”
糜竺聞言也是為之一驚,他之前並沒有聽說過張楊這號人物,還是糜掌櫃在向他稟報消息的時候、順便將張楊的信息也報了上去,糜竺這才知道有這麽號人物。之前說“有雲中大俠參與更可信”,隻不過是客套而已。
沒想到如此陽謀,竟然出自張楊一個弱冠少年。他起初與河東衛氏以及無極甄氏一般,以為張楊不過是張懿用父子名義、籠絡的一個將領,參與此事也不過是跑腿而已,如今看這架勢,此人貌似還能做主?
糜竺仔細斟酌了片刻,才說道:
“說實話,糜家並不缺錢,賺多賺少也不是很在乎,但竺要知道此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才能真正地給出條件!”
糜竺所說的不錯,糜家要是缺錢,糜竺就不會叫糜半城了,糜家需要的是名聲、是資曆,是改變糜家商人這個身份的機會!
張楊想了想,覺得是時候拿出底牌了,最起碼糜竺在態度上,比另外兩家更有誠意,而且糜竺是純粹的商人,沒有世家的底氣去胡亂開價!想及此,張楊便道:
“今日匈奴人入城之事,想必糜家主應該知道吧?”
“自然是知道,某還聽說匈奴人先是去了軍營,後來又被刺史府設宴款待!”
說到此,糜竺突然一怔,忽然雙眼放光地道:
“莫非……”
“不錯!來人乃是南匈奴王廷的、左賢王於夫羅與右賢王唿廚泉,目的便是前來商談通商之事!”
糜竺急聲道:
“如此說來,此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
“確實如此!”
嘭……糜竺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大喝道:
“太好了!”
隨即又急聲道:
“價格如何,可有額外條件?”
“有!”
糜竺聽聞有額外條件,頓時有些失望,不過想想也是,匈奴人豈會如此好對付,定然會提出相當苛刻的條件!可張楊接下來的話,讓糜竺驚地張大了嘴巴!
“條件便是,要以大漢市價五成五的價格,收購他們的牛羊馬匹、以及皮毛!刺史府商隊每次所帶的貨物,必須有價值兩成五的糧食!
某提的條件是,每次交易匈奴必須出售最少一千匹、未閹割的普通戰馬,三百匹閹割過的好馬!當然,這三百匹閹割的好馬刺史府要原價迴購,沒有利潤!至於牛羊以及皮毛的數量、好商量!”
隨著張楊的講述,糜竺的嘴越長越大,糜家也有商隊在並州以及幽州行商,可買馬都是百匹百匹的買,還都是閹割過的普通戰馬。
閹割過的好馬頂多是運氣好的時候,才能能夠買上幾匹,而且還是年齡偏大的戰馬,買迴來根本賣不上價格。
張楊這一張口便是三百匹好馬,千匹未閹割的普通戰馬,還隻需五成五的價格,這得是多大的利潤。
因為匈奴的戰馬普遍高大,許多馬場會用這些馬做種馬,所以價格會高些,一匹閹割過的普通戰馬能賣到兩萬到五萬錢,未閹割的最起碼要到五萬錢,好些的能賣到十萬錢。
而從匈奴購買的時候,肯定是全部按照五萬錢的五成五購買,那便是兩萬七千五百錢,這兩萬七千五百錢買的戰馬裏麵,肯定能挑出一兩百匹能賣十萬錢的戰馬,若是幸運的話,挑出三百匹賣十萬錢的戰馬,其餘的七百匹就是白賺!
七百匹戰馬就是按照平均七萬錢一匹,也能賺接近五千萬錢。五千萬能把朝廷三公的職位、買上一遍還花不完。五千萬錢買最好的糧食,也能買十二三萬石。一年跑上三趟,光戰馬一項收益,便夠一萬騎兵連人帶馬一年的口糧了!
這可是一萬鐵騎啊,整個並州如今也就萬餘騎兵吧?這一萬鐵騎配上漢人的精良兵甲,碰上兩三萬匈奴騎兵,都可以直接屠殺!當然,前提是匈奴人不逃跑,否則,還得配上追得上匈奴騎兵的戰馬!
若是再加上牛羊以及皮毛的利潤,一年隻需跑上個七八趟,兩三年以後,並州刺史府甚至可以出兵平推匈奴了吧?當然,這是最理想狀態,要平推匈奴,僅戰馬一項就不是兩三年能解決的。
糜竺不敢再算下去了,猛地咽了口唾沫,聲音有些幹澀地道:
“此事可曾談妥,是否還會有變故,匈奴人是否會變卦?”
張楊自信地一笑,從懷中掏出一柄金刀,擺在了案幾上。就在糜竺感到詫異、聊得好好的張楊為什麽掏刀子時,隻聽張楊開口道:
“某已經與南匈奴左賢王歃血為盟,此刀便是左賢王的信物!”
糜竺聞言一愣,有些疑惑地問道:
“這……為何是張從事與左賢王歃血為盟?”
“為何不能是某?小小南匈奴左賢王,不過一介蠻夷,豈能讓某義父自降身份、去與其結盟?就是羌渠來了,也不夠資格!”
說到此,張楊又補充道:
“哦,忘了告知糜家主,某義父已經被朝廷正式任命為、護匈奴中郎將!”
糜竺聞言、目光又是一亮,隨即猶豫了片刻,又問道:
“此事從頭到尾皆是由張從事張羅,不知可否告知,張從事在其中占幾成利潤?
別誤會,竺不是想打探張從事底細,若是張從事占的多,某可以少要些利潤!畢竟刺史府利潤太薄、此事也不能長久!”
張楊要聞言,頓覺好笑地與關羽對視一笑,關羽輕輕頷首,表示了對糜竺的讚許之後,笑著道:
“稚叔乃是張使君義子,義子幫助義父豈非天經地義!哪有從中要好處的道理!”
糜竺聞言,不由對張楊更加敬佩起來,思索了片刻才一咬牙道:
“既然張從事如此敞亮,竺便直說了吧,糜家負責籌集物資,組織民夫以及銷售馬匹,這些都需要消耗,因此,糜家收迴墊付的成本後,再收取兩成利潤,如何?”
張楊盤算了一下,兩成利潤對糜家來說,怕是利潤有些太薄了,刺史府也不能貪得無厭、虧待糜家,於是便道:
“某可以做主,給汝糜家三成利潤!”
誰知糜竺卻搖搖頭道:
“不必,兩成利潤便不少了,竺說過,糜家並不缺錢財,賺錢靠的也不止著這一項,糜家圖的是將生意做長久!
除此之外,糜家願先捐出十萬石糧食,再以刺史府的名義購買兵器鎧甲三千套,支持刺史府快速組建起護送隊伍,早日做成此事!”
嘶……
張楊與關羽被糜竺用錢砸得倒吸有一口涼氣,沉默片刻,張楊突然靈機一動,問糜竺道:
“糜家主可有意在並州出仕?某記得義父還缺一位簿曹從事!”
“這……竺不過一介商賈……”
張楊大手一揮,阻止了糜竺說下去,一把薅著糜竺的胳膊就往外走,嘴中說道:
“無妨!快來,某這便讓義父征辟糜家主為並州刺史府簿曹從事!”
糜竺愣愣地迴頭看向關羽,好似在問:這父子做事如此草率?
這不但需要對匈奴內部情況有著深刻的了解,還要有著廣闊的視野與大局觀,糜竺憑著一介商賈,能夠將張楊所有的謀劃,盡數分析得如此透徹,足以看出糜竺此人十分不凡。
沉默了片刻,張楊苦笑道:
“不瞞糜家主,此陽謀便是某向義父提出,不曾想,被糜家主看了個通透。既然糜家主已經對此事如此了解,那不妨說說合作的條件吧!”
糜竺聞言也是為之一驚,他之前並沒有聽說過張楊這號人物,還是糜掌櫃在向他稟報消息的時候、順便將張楊的信息也報了上去,糜竺這才知道有這麽號人物。之前說“有雲中大俠參與更可信”,隻不過是客套而已。
沒想到如此陽謀,竟然出自張楊一個弱冠少年。他起初與河東衛氏以及無極甄氏一般,以為張楊不過是張懿用父子名義、籠絡的一個將領,參與此事也不過是跑腿而已,如今看這架勢,此人貌似還能做主?
糜竺仔細斟酌了片刻,才說道:
“說實話,糜家並不缺錢,賺多賺少也不是很在乎,但竺要知道此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才能真正地給出條件!”
糜竺所說的不錯,糜家要是缺錢,糜竺就不會叫糜半城了,糜家需要的是名聲、是資曆,是改變糜家商人這個身份的機會!
張楊想了想,覺得是時候拿出底牌了,最起碼糜竺在態度上,比另外兩家更有誠意,而且糜竺是純粹的商人,沒有世家的底氣去胡亂開價!想及此,張楊便道:
“今日匈奴人入城之事,想必糜家主應該知道吧?”
“自然是知道,某還聽說匈奴人先是去了軍營,後來又被刺史府設宴款待!”
說到此,糜竺突然一怔,忽然雙眼放光地道:
“莫非……”
“不錯!來人乃是南匈奴王廷的、左賢王於夫羅與右賢王唿廚泉,目的便是前來商談通商之事!”
糜竺急聲道:
“如此說來,此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
“確實如此!”
嘭……糜竺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大喝道:
“太好了!”
隨即又急聲道:
“價格如何,可有額外條件?”
“有!”
糜竺聽聞有額外條件,頓時有些失望,不過想想也是,匈奴人豈會如此好對付,定然會提出相當苛刻的條件!可張楊接下來的話,讓糜竺驚地張大了嘴巴!
“條件便是,要以大漢市價五成五的價格,收購他們的牛羊馬匹、以及皮毛!刺史府商隊每次所帶的貨物,必須有價值兩成五的糧食!
某提的條件是,每次交易匈奴必須出售最少一千匹、未閹割的普通戰馬,三百匹閹割過的好馬!當然,這三百匹閹割的好馬刺史府要原價迴購,沒有利潤!至於牛羊以及皮毛的數量、好商量!”
隨著張楊的講述,糜竺的嘴越長越大,糜家也有商隊在並州以及幽州行商,可買馬都是百匹百匹的買,還都是閹割過的普通戰馬。
閹割過的好馬頂多是運氣好的時候,才能能夠買上幾匹,而且還是年齡偏大的戰馬,買迴來根本賣不上價格。
張楊這一張口便是三百匹好馬,千匹未閹割的普通戰馬,還隻需五成五的價格,這得是多大的利潤。
因為匈奴的戰馬普遍高大,許多馬場會用這些馬做種馬,所以價格會高些,一匹閹割過的普通戰馬能賣到兩萬到五萬錢,未閹割的最起碼要到五萬錢,好些的能賣到十萬錢。
而從匈奴購買的時候,肯定是全部按照五萬錢的五成五購買,那便是兩萬七千五百錢,這兩萬七千五百錢買的戰馬裏麵,肯定能挑出一兩百匹能賣十萬錢的戰馬,若是幸運的話,挑出三百匹賣十萬錢的戰馬,其餘的七百匹就是白賺!
七百匹戰馬就是按照平均七萬錢一匹,也能賺接近五千萬錢。五千萬能把朝廷三公的職位、買上一遍還花不完。五千萬錢買最好的糧食,也能買十二三萬石。一年跑上三趟,光戰馬一項收益,便夠一萬騎兵連人帶馬一年的口糧了!
這可是一萬鐵騎啊,整個並州如今也就萬餘騎兵吧?這一萬鐵騎配上漢人的精良兵甲,碰上兩三萬匈奴騎兵,都可以直接屠殺!當然,前提是匈奴人不逃跑,否則,還得配上追得上匈奴騎兵的戰馬!
若是再加上牛羊以及皮毛的利潤,一年隻需跑上個七八趟,兩三年以後,並州刺史府甚至可以出兵平推匈奴了吧?當然,這是最理想狀態,要平推匈奴,僅戰馬一項就不是兩三年能解決的。
糜竺不敢再算下去了,猛地咽了口唾沫,聲音有些幹澀地道:
“此事可曾談妥,是否還會有變故,匈奴人是否會變卦?”
張楊自信地一笑,從懷中掏出一柄金刀,擺在了案幾上。就在糜竺感到詫異、聊得好好的張楊為什麽掏刀子時,隻聽張楊開口道:
“某已經與南匈奴左賢王歃血為盟,此刀便是左賢王的信物!”
糜竺聞言一愣,有些疑惑地問道:
“這……為何是張從事與左賢王歃血為盟?”
“為何不能是某?小小南匈奴左賢王,不過一介蠻夷,豈能讓某義父自降身份、去與其結盟?就是羌渠來了,也不夠資格!”
說到此,張楊又補充道:
“哦,忘了告知糜家主,某義父已經被朝廷正式任命為、護匈奴中郎將!”
糜竺聞言、目光又是一亮,隨即猶豫了片刻,又問道:
“此事從頭到尾皆是由張從事張羅,不知可否告知,張從事在其中占幾成利潤?
別誤會,竺不是想打探張從事底細,若是張從事占的多,某可以少要些利潤!畢竟刺史府利潤太薄、此事也不能長久!”
張楊要聞言,頓覺好笑地與關羽對視一笑,關羽輕輕頷首,表示了對糜竺的讚許之後,笑著道:
“稚叔乃是張使君義子,義子幫助義父豈非天經地義!哪有從中要好處的道理!”
糜竺聞言,不由對張楊更加敬佩起來,思索了片刻才一咬牙道:
“既然張從事如此敞亮,竺便直說了吧,糜家負責籌集物資,組織民夫以及銷售馬匹,這些都需要消耗,因此,糜家收迴墊付的成本後,再收取兩成利潤,如何?”
張楊盤算了一下,兩成利潤對糜家來說,怕是利潤有些太薄了,刺史府也不能貪得無厭、虧待糜家,於是便道:
“某可以做主,給汝糜家三成利潤!”
誰知糜竺卻搖搖頭道:
“不必,兩成利潤便不少了,竺說過,糜家並不缺錢財,賺錢靠的也不止著這一項,糜家圖的是將生意做長久!
除此之外,糜家願先捐出十萬石糧食,再以刺史府的名義購買兵器鎧甲三千套,支持刺史府快速組建起護送隊伍,早日做成此事!”
嘶……
張楊與關羽被糜竺用錢砸得倒吸有一口涼氣,沉默片刻,張楊突然靈機一動,問糜竺道:
“糜家主可有意在並州出仕?某記得義父還缺一位簿曹從事!”
“這……竺不過一介商賈……”
張楊大手一揮,阻止了糜竺說下去,一把薅著糜竺的胳膊就往外走,嘴中說道:
“無妨!快來,某這便讓義父征辟糜家主為並州刺史府簿曹從事!”
糜竺愣愣地迴頭看向關羽,好似在問:這父子做事如此草率?